毛主席花山教案设计

来源:入党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10-20 点击: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主席 1948 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习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个小故事,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不搞特殊化的好品质。

 2.知道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及这样安排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群众生活的,并知道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教学难点

 懂得要围绕中心安排材料,和中心思想关系特别密切的就是重点材料,要详写。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大家齐读。问: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写毛主席在花山的故事。)

 二、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花山(见参考)

 三、学生预习课文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不明白的词句做上记号。

 四、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1.请乡亲们来碾米;2.请乡亲们喝茶;3.帮乡亲们推碾子。)

 3.提出不明白的词句,大家讨论。

 五、读熟课文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划下来。

 七、第一课时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哪几件事?

 2.那么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三件事的呢?作者借这三件事要表达什么感情呢?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读一读你划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读第一件事,提问

 ①在这件事中主要写了毛主席的什么?(语言)

 ②默读,划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

 ③朗读毛主席的语言描写,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

 (毛主席非常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着想。)

 板书:关心群众生活。

 四、读第二件事,提问

 划出课文中毛主席的语言,然后谈你是怎么理解的?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军民鱼水关系,这也正是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的原因之一。也表明毛主席不搞特殊化。)板书:不搞特殊化。

 (分析时,投影打出毛主席说的话。)

 五、自学第三件事

 1.默读思考:毛主席说了什么?怎么做的?请你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2.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教育?

 (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

 六、朗读课文,体悟情感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可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歌颂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不搞特殊化,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品质。)

 (二)看全文,围绕这个中心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

 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中心。)

 谈一谈你学这篇课文的收获。(两方面:思想上受到了什么教育?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篇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2.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从而受到热爱领袖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关怀人民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疑点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文章为什么用"毛主席在花山"做题目?

 (三)解决办法

 1.通过仔细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及分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体会毛主席的优秀品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以"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为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强朗读指导,深入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优良作风。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学生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课上,自学质疑,围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写作手法。课后,学生讲出课前搜集的小故事,相互交流,提高认识,深化中心。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要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2.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让学生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留待以后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

 3.检查朗读情况。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了学懂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和组内同学讨论,记下讨论结果。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归纳出:

 (1)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

 (2)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

 (4)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

 4.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

 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议先理解第(4)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

 (2)全班交流:

 (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把自己视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的好作风。)

 (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来。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3)指导朗读:

 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通过这一个问题,把其他几个问题都有机地串连起来,从而达到理解课文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体会文章写法

 1.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没有样写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操劳这件事。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详写,反之,简写。)

 (四)课外延伸

 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二)分清课文内容详写和略写的地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二)分清课文内容详写和略写的地方。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谁吗?他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领袖,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它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这篇课文,讲的就是 1948 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边说边板书:毛主席在花山)。

 (二)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用本单元学过的学习方法独立阅读课文,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上阅读课的目的,就是检查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有关情况。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不要有过多的讲解。但对于本课的个别问题,还要予以指导。

 (三)指导学习步骤: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3.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4.带着课后问题,精读课文,思考答案。

 (四)学生按学习步骤自学。

 前 20 分钟独立学习,然后用 10 分钟时间安排两人一组讨论。这 30 分钟的时间里,教师要巡视教室,发现个别问题,予以解决。

 (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你解决了哪些生字、新词?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大家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春夏之交:春季将去、夏季将来的时候,即暮春将去,初夏即来之时。)

 夜以继日:晚上接着白天,日夜不停。也作"日以继夜"。

 操劳:辛辛苦苦地劳动,费心料理。

 干扰:扰乱。

 诚恳:真挚恳切。

 簸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用竹蔑、柳条、铁皮等制成。吱吱扭扭:象声词。

 为难:(1)感到难以应付。

 (2)作对或刁难。本文取前一义项。

 拘束:(1)对人的语言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

 (2)过分约束自己而显得不自然。本文取后一义项。

 旮旯:角落,偏僻的地方。

 在行:内行,对某事富有经验。

 苕帚:扫地、扫炕、扫东西的用具。

 糁儿:谷类等磨成的碎粒。

 端详:(1)仔细察看事情的前后经过。

 (2)庄重安隐。本文取前一义项。)

 2.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 3 件事。

 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时不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乡亲们的正常生活,叫警卫员将集中到村里另外一台碾子上碾米的乡亲们请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

 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将一直舍不得喝的茶叶拿出来,让警卫员沏给碾米的乡亲们喝。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推碾子碾米。

 中心思想是:表现了毛主席时刻关心人民生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伟大精神和作风。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地认识到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工作的伟大情怀。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

 3.你画了哪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1)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

 毛主席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正面表明了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进一步从反面来说,说明如果照警卫员那样的做法,会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到毛主席时时处处都在注意观察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时时处处都在关心和爱护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了伟大领袖体察民情,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

 (2)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精辟地阐明了人民群众与革命军队之间的鱼水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人民支持着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就不会成功。而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同时,也表现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从来都将自己看作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伟大风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4.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课文对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到自己屋外的碾台上碾米,毛主席要警卫员将自己舍不得喝的茶叶沏给乡亲们喝这两件事情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碾米这一件事和对毛主席为什么住进

 了"花山"这个村子,他住的农舍是怎样的情形,他是怎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的这些内容,有的不写,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写得比较简略。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原因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能够鲜明、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重点去写,写得较为详细;而后面两个方面的内容,跟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或很远,所以简略去写,或者一笔带过。)

 "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评议其对与错,它关系到本单元作文的写作,对于今后写作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六)老师讲评。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表扬知识掌握较全面、准确的同学,给没掌握详略得当这一写法的同学归纳分析原因,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帮助这些学生固强补弱,不断进步。

 附:板书设计

  看过" "的还: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推荐访问:毛主席 教案设计
上一篇: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面试题目汇总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会计专业如何做职业规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