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现状和对策分析

来源:入党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09-12 点击: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现状和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就产生了大批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人员,这一群体的绝对数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如何正确地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是一件有着深刻影响的大事。本文指出我国目前对这一群体的救助还相当不完善,不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制度建设、法律环境方面,都尚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章最后从就业、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国家能够真正重视和关爱这一群体。

  关键词:弱势群体;就业;扶贫;社会救助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3―0138―02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从社会公正性出发,对弱势群体予以公平对待,对他们的人权保障要给予特别保护,最大限度地缩小差距。

  

  一、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现状

  

  1.财政投入不足。首先表现在资金来源不稳定,救助标准低。虽然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这自然也会随带着增加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各级政府财力有限,而需要政府支出的领域众多,特别是在产业投资、基础建设方面,更需大量资金,在这种资金需求远大于投入的情况下,政府就只能采取保证重点、兼顾其他的办法,这样政府在社会救助上的投入就是变得非常有限了。面对需要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救助标准上不说要达到中央规定的标准,有的甚至连最低标准都没有达到。

  另外就是救济面很窄,享受人数少。如果按照广义上的弱势群体来划分的话,那么相当一部分人将处在这个范围里。但由于资金的严重缺乏,目前城镇接受救助的仅仅是“三无”人员以及老年退休人员等少部分人群,像残疾人、精神病人、流浪者等人群则很少考虑。既然连情况稍好的城镇都是这样子,那么就更不用说农村了。每个村除了一两个五保老人外,其他人口基本上都排除在外。可能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建立了养老院,可以收留一部分老人,暂时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但这种安排相对于城市的来说是非硬性的,一旦资金跟不上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很有可能停办。总之,农村的绝大多数弱势人员是无人问津,长期挣扎在贫困中。这都是由于财政投入的有限性,使得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步履维艰。

  2.法制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关心弱势群体之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虽然现在有了社会保障法,但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实施中,都存在不少问题。另外像已经出台的《五保老人供养条例》、《残疾人保障法》、《收养法》等法规、条例,仅仅只是囊括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很小一部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口游离在法律体系之外。除了法制建设跟不上外,执行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制定了相关法规、条例,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实施中又有不少走了样,下面的执行层面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去落实,有的地方甚至连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实现。之所以会这样,除了执行层面自身素质影响外,法规条例本身的不完备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条文明确规定了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以及具体领取程序等,但对于最重要的一部分――资金的来源和管理等就很模糊了。救助资金的来源没有法律上的保障,这就给各方面推卸其出资责任提供了漏洞,这也是救助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3.重视程度不够。弱势群体是理所当然需要政府和社会来关爱和帮助的。但是这项工作的公开性并不强,可能你把这项工作做好了,而好处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其直接的外部效应比较小,特别是上级领导很难直接看到。因此在升迁等什么都和可视政绩挂钩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宁愿选择去抓经济、搞建设,树政绩工程。对于这项迫切需要但隐蔽性较强的工作,在意识上就没有重视,那么在行动中自然也不会花很多精力去做相关工作。虽然说逢年过节,都会开展访贫问苦之类的送温暖活动,但往往是面子上的工作,真正深入到弱势群体的生活中去,解决具体问题的就很少了。往往是年一过完,节一过去,弱势群体又被撂到了一边。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生存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这种形式上的做秀。

  

  二、有关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具体举措

  

  我国弱势群体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社会救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只有在国家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救助措施,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政策和法律法规,一步一步地推进,这样才有可能赢得这一场扶贫帮弱战的胜利。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在城镇,实施就业促进政策。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有不同程度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及其后代等,要区别对待。他们之所以沦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主要原因是没有工作,如果能给这些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将会大大减少弱势群体的数量,减轻政府的帮弱压力。因此,政府应与社会积极配合,一方面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更要通过就业促进政策,实现这类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从而使他们自尊、自立、自强,实现自我价值。

  就业促进政策是明显具有发展性的社会举措。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实现再就业的任务因而变得更加艰巨。从长远来看,我们要逐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一个劳动力能自由流动并得到合理配置的就业机制。此外,针对社会弱者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政府应当出台、监督并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对弱势群体成员子女的就业问题,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或优惠措施。

  2.在农村,实行开发性扶贫政策。与城市实行的就业促进政策相配合,在农村地区实施开发性扶贫政策,这应是针对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项重要政策。社会保障有缓解贫困的功能,但不可能最终消除贫困。因此要消除贫困,还得另找出路。像开发性扶贫就是借助来自政府或社会提供的资金、知识、技术、人才、机会及其他必要资源的支持,使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能因此而缓解、摆脱贫困乃至走向富裕。可见,开发性扶贫政策是政府在农村实行的一项重要救助举措。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的贫困治理工作,所采取的基本上是被动的救灾、救济工作,即所谓的“输血式救济”。这种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它当作一项政策长期坚持的话,则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后果。因为长期的被动扶贫,不仅难以形成贫困地区及贫困者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同时还滋生了救济对象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思想。有鉴于此,1985年以后,国家对扶贫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从简单、分散的救济性扶贫向注重经济、社会开发的整体性扶贫过渡,初步形成了扶贫的“造血机制”。在1994 年制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发式扶贫的战略措施,主要是采取财政、金融、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该计划将我国的开发式扶贫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开发式扶贫的着眼点是努力使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吸收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扶贫机制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1995年至200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6500万减少到2610万,减少了一半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8%。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到2004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95%以上的贫困村实现了通公路、通电、通电话(以上数据来自2005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国外资扶贫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但是我国农村仍有2610万贫困人口,这个数字还是非常巨大的,要使这部分人最终走出贫困,任务还相当艰巨。

  3.推行并落实教育机会均等政策。教育对于改变社会弱者及其后代的贫困处境,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在这个问题上,从文化角度来分析贫困现象存在根源的“贫困文化论”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它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也就是所谓的“贫困亚文化”。此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会代代相传,于是贫困便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得到维持和繁衍。研究贫困文化得出的必然结论是:要消灭贫困,首先必须改造贫困文化。只有穷人抛弃了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宿命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接受了积极进取、不懈奋斗的价值观时,贫困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消失。这一理论在解释与教育相关的贫困时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这些人长期生活于贫困文化之中,与社会主流文化隔绝,并造成了贫困文化的代代相传。如要摆脱贫困文化的束缚,就应当增加他们及其后代与主流文化接触的机会及其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育,就是说给这些人群提供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机会,努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举措,既有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自身的教育措施,也有针对其后代的政策倾斜,而后者更是得到经常的强调和重视。就前者而言,我们有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政策,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就后者而言,政府有针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奖学金计划、助学贷款计划等,社会团体也出台了不少特别的助学计划,如共青团中央有资助贫困儿童完成国家义务教育的“希望工程”,全国妇联有资助贫困女童入学的“春蕾计划”,民间的“一对一”助学工程也得到了广泛响应并持续开展。上述举措对于改变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其后代的弱势地位、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融合,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杨小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我国弱势群体现状 弱势群体 对策 社会救助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竞赛题
下一篇:公司宣传部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凝聚安全稳定合力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