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公式

来源:职称计算机 发布时间:2020-08-29 点击:

 《管理会计》公式 大全

 第二 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一、 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 半变动成本 1、高低点法 y yybx x x   低 高低 高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高低点产量之差 计算顺序:先算 b,再求 a = y 高 -bx 高

 或 a = y 低 -bx 低

 2、回归直线法 2 2( )n xy x ybn x x     y b xan   2 2 2 2[ ( ) ] [ ( ) ]n xy x yrn x x n y y         计算顺序:一般先求 b,再求 a,有时先求 r。

 第三 章

 变动成本法

 一、 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x cm x b x p     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m a cmx  全部

 二、 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 px-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 m

 其中:ab xx     制存产期末存货

 三、两 种成本计算法下净收益的变换:

 M 变 -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 全

 M 全 +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 变

 第四 章

 本 量 利分析

 一、 贡献毛益 1、贡献毛益总额   x b p bx px cmx    

 2、单位贡献毛益xx cmxbx pxb p cm   或

 二、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 1、px bxcmxcmRpx px 

  可导出:

 cmx px cmR  

 cm p cmR  

 p bcmcmRp p 

 cmxpxcmR

  cmpcmR

 2、 1 cmR bR  

 1 bR cmR  

  可导出:

   1 bx px bR px cmR    

  1 cmR bR  

 bx bbRpx p 

 1bx bxpxbR cmR  1b bpbR cmR  三、量 保本销售量 x 0 额 与保本销售额 px 0

 1、0a axp b cm  2、011a a ap xbx bR cmRpx   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1)算销售比重

  i i iip xp xwpx px   (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 i i iwcmR cmR w   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0iap xwcmR  (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 0 0 iip x px w    4、同保本点有关的几个指标

 (1)保本作业率0 0px xpx x  或

 (2)安全边际(量或额)0 0MS x x px px     或

 (3)安全边际率 0 0x x px pxMSRx px   或

 (4)销售利润率 px bx acmx a mSER MSR cmRpx px px      或

 5、利润的计算公式    0 0( ) ( ) M px a bx px bx a p b x a cmx a px cmR ax x cm px px cmR                   6、目标(利润)销售量或额 (1)a m a mxp b cm   (2)a mpxcmR

 7、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 (1)bx a mpx 

 (2)px a mbx 

 (3)a mxp b (4)

 a px bx m   

 (5)  11     税后利润 税前利润 税率税后的目标利润固定成本税率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 第五 章

 短期经营决策

 一、产品生产的决策 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公式   m px a bx    

 2、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四种):

 (1)不考虑固定成本,只考虑变动成本时,用 不同差别成本比较法

 (2)要增加固定成本,但只有一个分界点时,用 成本分界点法(或本量利分析法)

 追加固定成本决策临界点产量外购单价 追加前的自制成本

 本量利分析法

 y a b xy b x 自外

 令 y 自 =y 外 ,计算 x (3)要增加固定成本,而且有两个分界点时,用 成本平衡点法

 (4)设备能力有限,只能自制 1 种,外购 1 种时,用 不同差别成本比较法

 3、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公式 bx px cmx     

 二、产品定价的决策 1、完全成本订价法    1 %1 %ap bx     成本利润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产品预计单位完全成本 利润加成的 2、变动成本订价法 11b bp b cmcmR bR  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或贡献毛益率 变动成本率 3、最优售价的决策      , ,px a bx mpx a bx cmx m a bx cmx           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销售利润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或边际贡献毛益)或 4、产品降价的决策   111     固定费用 目标利润以金额表现的目标销售量贡献毛益率售价降低率 以金额表现的目标销售量以实物单位表现的目标销售量降价后的单位售价 三、库存决策 1、经济订货批量 (1)列表法 DQ 年需要量订购次数每次订货量

 22ccDKQQKK QK DTCQ         全年订货总成本 每次订货成本 订购次数全年平均储存总成本 单位存货每年平均存储成本 平均库存全年总成本 全年订货总成本 全年平均储存总成本 (2)数学模式 经济订货量扩展模型 模型 假定条件 最优再订货点(s * )

 经济订货量(Q * )

 模型一 瞬时供货; 整批到货; 不允许缺货。

 0 2cKDK 模型二 整批到货; 供货滞后时间为 l; 不允许缺货。

 D•l 2cKDK 模型三 陆续供货; 不允许缺货 。

 0 2cKD pK p d 模型四 瞬时供货; 允许缺货。

 2( )cq c qKDKK K K 2c qc qK KKDK K

 模型五 陆续供货; 允许缺货。

 2( )cq c qKDK p dK K K p  2c qc qK KKD pK K p d 

 上述模型的转化关系见下图所示。

  EOQ 模型转化图 模型三 模型四 模型五 整批到货p→∞ 供货率为p 允许缺货 不允许缺货K q →∞ 模型一

 供货率为p 整批到货p→∞ 不允许缺货K q →∞ 允许缺货 允许缺货 供货率为p 整批到货p→∞ 不允许缺货K q →∞

 第六 章

 长期投资决策

 一、货币时间价值 1、  ni P F    1

 2、    nniF i F P    111

 3、 iiB FnA1 1   

 4、 iiB PnA  1 1 5、 复利终值=现值×复利终值系数 复利现值=终值×复利现值系数 年金终值=年金额×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年金额×年金现值系数 6、补充公式:

 1 1   mmii

 二、 现金净流量 NCF

  NCF =CIF -COF 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年折旧额=销售收入-付现营运成本-所得税 其中:所得税=税前利润×税率 三、 评价投资效益的公式 1、投资利润率 ROI 税后利润按投资原始总额计算的投资利润率原投资总额 平均现金净流量按平均投资额计算投资利润率平均投资额 2、投资回收期 PP (1)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投资回收期法 如果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即呈年金形态时,可用此基本公式:

 投资金额回收期平均每年现金净流量 如果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差较大,其回收期则可按各年年末累计现金净流量进行计算。

 (2)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投资回收期法

 如果每年现金净流量 NCF 相等,呈年金形态时,可用此公式:

   原始投资额动态投资回收期年均现金净流量 年金现值系数 期数 如果每年现金净流量 NCF 不相等,则列表求复利现值累计后计算回收期。

 3、净现值法 NPV  011nkkkA i A  净现值

 (NPV>0)

 净现值 NPV=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原始投资额 4、现值指数法 PVI  101nkkkA iA现值指数

 (PVI>1)

 现值指数 PVI=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原始投资额 5、内部收益率法 内含报酬率

 IRR 或 r 是“净现值=0”时的贴现率  011 0nkkkA r A   原始投资额年金现值系数年金金额 第八 章

 成本 控制

 一、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SQ SP   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的用料标准 材料的标准单价

 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SH SR   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额小时标准工资率标准总工时直接工资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小时标准工资率 三、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1、变动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单位工时变动性制造

 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数 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

 直接工资标准总工时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

 单位产品直接

 每工时变动性制造 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 工资的标准工时 × 费用标准分配率

 材料 人工小时 2、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每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工时的标准分配率 =

  直接工资标准总工时 单位产品固定性制

  单位产品直接

  每工时固定性制造 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

 工资的标准工时 × 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

 SH·SR 四、成本差异 ⑴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AP×AQ

 价格差异 PV ⑵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⑴-⑵

 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总差异 SP×AQ

  TV=⑴-⑶或=PV+QV ⑶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数量差异 QV SP×SQ

 ⑵-⑶ ⑴AR·AH

 PV=⑴-⑵ ⑵SR·AH

  TV=⑴-⑶或=PV+QV ⑶SR·SH

 QV=⑵-⑶ 1、原材料成本差异 原材料成本总差异=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标准成本 TV=AP·AQ-SP·SQ 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实际

 原材料标准

  原材料 消耗量差异=( 消耗数量-

  消耗数量 )×标准单价 QV=(AQ-SQ)·SP 原材料成本价格差异=(原材料实际单价-原材料标准单价)×原材料实际消耗数量 PV=(AP-SP)·AQ 2、工资成本差异 工资成本总差异=工资实际成本-工资标准成本 TV=AR·AH-SR·SH 工资成本人工效率差异=(实耗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QV=(AH-SH)·SR 工资成本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耗工时 PV=(AR-SR)·AH 3、制造费用差异 (1)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TV=PV+QV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PV=(AR-SR)·AH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QV=(AH-SH)·SR (2)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QV 1 =SR×(AH-SH)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PV=AR·AH-SR·SH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实际工时)

 QV 2 =SR×(SH’-AH) 第 九 章

 责任会计

 一、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 投资利润率=(销售收入÷经营资产)×(经营净利润÷销售收入)

 = 经营净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二、剩余利润 剩余利润 RI=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规定的最低利润率)

 = 经营净利润-最低的投资报酬额

推荐访问:公式 管理会计
上一篇:年度车间主任个人认知总结
下一篇:党史党建基础知识竞赛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