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设计(第1节-第5节5份打包)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1-01-05 点击: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以及小孔成像实验,理

 解实验是研究物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激光灯、牛奶水及容器、蔗糖、热水、搅拌器 学生:激光灯、喷雾器、牛奶水及容器、玻璃砖、蜡烛、火柴、自制小孔成像器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

 【提出问题】

  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匡衡是哪里人吗?

 他为什么要偷光?

 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 【导入语】有了光,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光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那么,光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它有哪些性质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光现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板书课题:光沿直线传播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枣庄人

  光可以让人看见竹简上面的字

  学习匡衡读书时刻苦用功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典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枣庄、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二、新课

  讲授

 (一)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 设问】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你能说出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根据学生的回答 【出示相关图片】

  【总结语】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板书: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设问】以上这些光源可以分为几类?

 【过渡语】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那么,光是如何传播的?请大

 学生思考并回答:

 太阳 电灯 蜡烛 火炬 水母

 学生讨论并回答:

 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火炬。

 学生回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1、光沿直线传播

  家先回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设问】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

 【指令语】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课件图片说出你的看法。

 【出示图片】生活中一些有关光传播的现象

 】

 【过渡语】我们的经验真的可靠吗?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分组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式,比较一下,是否和你刚才的想法一致。

 【课件展示实验提示】

 1、让激光笔发出激光在 空气中传播,观察其传播路径。(温馨提示:为了增大可见度,可沿着激光的传播路径喷雾。)

 2、让激光笔发出激光射向 水中,观察其传播路径。(温馨提示:为了增大可见度,可向水中滴入少量牛奶。)

 3、让激光笔发出激光射向 玻璃中,观察其传播路径。

 (温馨提示: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分工明确。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教师来回巡视指导,辅助学生完成实验。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场景猜想光的传播方式,再亲自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质,真空不能传声

 思考回答:阳光、月光、星光从太空中传播到地球上,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学生相互讨论并根据生活经验总结:

  光沿直线传播

  学生分组实验:

 1、光在空气中路径

  结论: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水中路径

 结论:沿直线传播

 3、光在玻璃中路径

 结论:沿直线传播

 总结实验结论:

 光在三种相同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 传 播 的条件

 3、光线

  】

 【设问】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光在不均匀的蔗糖水溶液中传播 (提前 5 分钟准备:把一大块有些潮解的蔗糖投入水中,不要搅拌,让它自己溶解,可以得到上面浓度小、下面浓度大的不均匀的蔗糖溶液)

  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热水,并用搅拌器充分搅拌,使蔗糖完全溶解。

 【演示实验】光在均匀的蔗糖水溶液中传播

  总结以上的几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蔗糖溶液由不均匀到均匀,光线有弯曲传播到直线传播的动态过程,突破了“均匀介质”的难点)

 板书: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设问】我们如何在书面上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请大家自学课本 70 页“光线”部分,思考什么是光线?光线实际存在吗?为什么引入光线?

 :

 教师点拨:光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光学问题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应用:“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我们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学生认真观察

 得出结论: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沿曲线传播

  得出结论: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沿直线传播

 学生自学:

 光线: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动手画一条光线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作图

  4、光沿直线 传 播 的应用

  5、影子、日食月食

  【出示图片】

  【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光沿直线传播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以及生活经验,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竞赛。(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视频和图片,对部分事例进行点拨,让学生加深理解)

 1.激光准直(播放视频)

 2. 打枪 -- “三点一线 ” 原则

 3. 看队伍直不直(方法:老师现场观察学生的某一排座位齐不齐)

 提问最后一位同学:你看这排齐了吗?为什么?

  】

 【过渡语】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现象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 4.影子的形成 【播放视频手影戏】

 【设问】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出示课件图片】

 5.日食和月食 【播放视频】

  学生对照课件图片进行自我纠错

 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准备回答光沿直线传播应用的例子

 小组抢答:

 挖隧道时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方向

 看图片并思考打枪“依据”:光沿直线传播

 学生挪动、看齐 齐了。

 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思考回答:

 影子

 学生观看视频

 赞叹手影的形象 回答:光沿直线传播。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在物体的背后形成影。

  观看视频,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6、小孔 成像

 6.小孔成像 【过渡语】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认识一种新的现象—小孔成像。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利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课件展示实验提示】

 实验目的: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器材:蜡烛、火柴、自制小孔成像器具(针孔照相机)(制作方法:两个套在一起的硬纸筒,内筒可以前后拉动,内筒的一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外筒的前端用硬纸片封死,硬纸片上穿一个小孔,直径约 1mm,不同小组小孔形状不一样。) 操作步骤:

 1.让针孔照相机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使蜡烛与小孔的距离在 10-15cm 之间,观察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情况。

 2.改变蜡烛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情况。

 3.保持蜡烛与小孔的距离不变,前后拉动内筒,观察像的变化情况。

 分析思考:

 1、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改变蜡烛与小孔的距离或前后拉动内筒,像如何变化? 2、小组间讨论,成像情况与小孔的形状有关吗? 3、像是怎样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点拨:塑料薄膜相当于 光屏,用于接收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为 实像。

 教师总结: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以及小孔与光屏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与物体自身有关,与小孔形状无关。

 小孔成像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你能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吗? 7.知识 拓展( STS)

 ):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小孔成像现象?

 【出示图片】树荫下的光斑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根据提示

  分组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总结: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成倒立的像,改变蜡烛与小孔的距离或前后拉动内筒,像的大小变化。

 2.成像情况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板书设计】

 4.1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三、光速 1.天然光源: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真空中光速:c=3×108 m/s

 2.人造光源:

  2.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瞄准

 水和玻璃中的光速:43c、

 (三)

 光速

 【设问】为什么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学课本 71 页“光速”部分,识记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水和玻璃中的速度大小。

 】

 【感知光速之大】引导学生据书上插图形象的理解光速: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飞行,他在1s 内(打个响指、一跺脚)可以绕地球转 7.5圈。

 【解疑】

 (1)解释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

 (2)思考:百米赛跑时,裁判员是看到枪冒烟计时准确还是听到枪声计时准确? 解释:看到枪冒烟是光的传播,听到枪声是声音的传播,故看到枪冒烟计时准确

 思考回答:

 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小孔成像而成,是太阳的实像

 结合光斑形成原理图理解

  学生自学后展示 光在真空的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的近似值为 c=3×108 m/s ,空气中的光速非常接近于 c,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光速大小为43c 和32c

 三、课 堂

 小结

  组织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 学生梳理本节

  知识要点 四、课堂

 检测

 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迹工整

  教师巡视、出示答案、给予指导帮助 按要求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

 纠错,查漏补缺 五、布置

 作业

 1、助学“小试身手”部分 2、阅读课本 71 页“科学世界”

  课后独立完成

 32c

  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教学反思】

 一、教案中的“亮点”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多个学生动手的实验,如让学生分别观察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情况以及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利用历史典故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效果较好。

 3、在“光沿直线传播条件”部分教学时,做了“光在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传播” 演示实验,清晰地展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光线发生偏折,光沿曲线传播,使学生一目了然,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功地突破了重难点。

 4、让学生及时动手动笔,例如画出“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和“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学生实验时易出现多种问题,如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协作不好,你做我看,操作不够规范,以及实验完毕实验器材整理的不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做好相关要求,学生实验时给予及时辅导与监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光沿直线传播应用”部分教学时,学生对部分事例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如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和站队,教师对部分事例应给与相关的说明。

 附件: :

 课堂检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要_____。(选填“大”或“小”)下雨天气,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2、“立竿见影”说明光在_____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

 3、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和烛焰 B.月亮和太阳 C.烛焰和明亮的镜子 D.电池和萤火虫

 4、 车棚顶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车棚底部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 (

 ) A. 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B. 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C. 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D. 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5、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 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 日食和月食 6、、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7、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 AB 在屏上所成的像 A’B’(要求标出 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_ (选填“正比”或“反比”).

 像的高度 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 S/cm 2.0 4.0 6.0 8.0 10.0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 答案:1、3×108 m/s 、小、光速大于声速

 2、同种均匀介质中

  3、A

  4、 B

 5、A

 6、B

 7、(1)如下图:

 (2)正比

 (3)太阳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2.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

 4.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养成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用实验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位置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2.养成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激光笔、一小块平面镜、一块可以对折的半圆形硬纸板 学生用:激光演示仪、平面镜、空气清新剂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 课前小游戏】

 喜羊羊与灰太狼 :

 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狼羊大战已经持续数年,今天喜羊羊又发明了一个新的武器------激光枪。他想把灰太狼彻底消灭,可是激光枪打偏了,同学们,你能不能想办法,在 不移动激光枪的情况下,帮助喜羊羊消灭灰太狼呢?

  【 预设】

 1.为什么利用镜子就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是由于光的反射吗? ( 设计意图:课堂引入犹如乐曲前奏,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既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渗透主题,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学习。)

 【揭示课题】利用镜子使光发生了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

  学生表述出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参加帮助喜羊羊的活动中。

 思考:为什么利用平面镜可以将光射向灰太狼呢?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一)感知光的反射现象

 1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物体?

 2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

 3 3 、实验感知光的反射现象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用激光笔照射人的眼睛)

 实验表明: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板书:

 一、光的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反射。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 1 、根据画出的光路图,向学生介绍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学生思考、回答:

 因为这些物体自身能够发光

 因为光射到这些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实验:把激光器打开,让光斜射到镜面上,观察光的传播方向,试着画出光的传播路线?(提示:为了看清光的传播路线,可以喷水雾。)

 画出简单的光路图

 了解有关光的几个术语:一点、两角、三线

  法

 线: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角O入射点入射光线iAN法线反射光线反射角r平面镜B入射角O入射点入射光线iAN法线反射光线反射角r平面镜BO入射点入射光线iAN法线反射光线反射角r平面镜BO入射点入射光线iAN法线反射光线反射角rO入射点入射光线iAN法线O入射点入射光线iO入射点入射光线O入射点O入射点入射光线iAN法线反射光线反射角r平面镜B 2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 作出猜想】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关系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______(一侧/两侧); (3)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______(等于/不等于)入射角; (:

 设计意图:因为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不同,不易猜想,有了这些提示,可以直奔主题。)

 【 设计并进行 实验】

 (1 1 )实验器材: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猜想 1 和 2 让入射光线沿着光屏入射,观察光屏上得到的反射光线,再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

 思考:

 根据提示,作出猜想

  检查实验器材

 屏向后转动,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 设计意图: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再加上此实验有些难度,所以改成教师演示实验,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3 将半圆形的量角器作为光屏,垂直置于平面镜上,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做 3 次),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入射角B反射光线A入射光线ON法线反射角入射角B反射光线A入射光线ON法线反射角B反射光线B反射光线A入射光线OA入射光线ON法线N法线反射角 【收集数据】

  入射角

 i i

 反射角

 r 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分析论证】

 综合以上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板书:1 1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

 2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关系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友情小提示:

 1.量角器要垂直镜面; 2.入射光线要对正量角器的圆心; 3.激光笔口对正量角器的边缘。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 强调: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例如:只能说儿子像爸爸,但不能反过来说。)

 光路是可逆的

 3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 )。

 【评估与交流】

 1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会怎么样呢?

 心得一:

 当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向时,它的传播路径不变,说明光路是 可逆 的。

 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你的同学也一定会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2 2 、你还有哪些发现?

 ①反射角随入射角怎样改变? 心得二:入射角增 大, , 反射角随之增大;入射角减小, , 反射角随之减小;

  ②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反射角如何? 心得三: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 ,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 设计意图:养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

 1.按要求作图(必须用尺作图)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OB 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小游戏“找眼睛”:一个同学通过手中的小镜子看另一位同学的眼睛,另一位同学看小镜子,能否看到拿镜子同学的眼睛呢?做完后,同学之间下互相交流。

 畅谈在实验探究中的新发现

  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强调:铅笔做图 直尺画线

 光线是实线且带箭头 角度标对 ( 设计意图:

 :既让学生练习了作图,又进一步使学生对反射定律的认识得到提升。)

 【抛砖引玉】

 法 方法 1: 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 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刺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法 方法 2:

 :

 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下左图,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下右图,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

  【实验探究】

  观察太阳光分别照射到平面镜和白纸上时两种不同的反射效果,获取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感性认识。

 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用光具盘演示 或播放视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1 、 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特点:反射面平整光滑;当光平行入射时,会被平行反射,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只能从这一个方向看见物体。

 镜面反射:黑板反光、灯下看书反光、平静的水面、皮鞋擦油等 2、 、 漫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特点:反射面粗糙,凸凹不平;当光平行入射时,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使我们能从各观察实验或视频深入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根据实验和光路图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个方向看见物体。

 :

 漫反射: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电影屏幕等

  :

 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反射现象,但它们的 共同特点 都 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回归生活】

 1、举出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镜面反射?哪些现象是漫反射? 2、到底该挑亮的地方走还是暗的地方走?(雨后天晴的夜晚) 别踩亮的地方! !小亮小美 ?别踩亮的地方! !小亮小美 ? (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物理,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再从知识的殿堂中回归生活。)

 思考 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利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知识,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讨论后汇总:

 迎着月光走,亮处是水;

 背着月光走,暗处是水。

 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③人的感觉不同②反射光方向不同①反射面不同①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②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③一般非光滑物体①黑板反光②平面镜成像、玻璃板成像③平静的水面实例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特定方向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粗糙不平 平整光滑 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相同点漫反射镜面反射 反射分类③人的感觉不同②反射光方向不同①反射面不同①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②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③一般非光滑物体①黑板反光②平面镜成像、玻璃板成像③平静的水面实例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特定方向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粗糙不平 平整光滑 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相同点漫反射镜面反射 反射分类

 光的反射应用

 小组讨论:

 展开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假如没有了光的反射,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信息快递】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1 、室内采光:假如在一个很大的大厅内,

 不想采用人工光源,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让大厅内获得明亮而柔和的自然光。如香港汇丰银行大厅的采光系统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2 、光导纤维:1870 年,英国物理学奖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后来,人们根据之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现在光导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与通讯、医疗等行业,发挥着巨大作用。

 3、 、 角反射器 :自行车尾部的那个黄色会反光的塑料灯,本身不能发光,但当晚上有灯照到上面的时候,它就能发出光,原因是那个塑料灯就是角反射器,将光沿原方向反射回去了,从而保证夜晚不会被后面的车因看不到而撞到。

  了解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醒学生骑车时要注意安

 有时,光的反射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 光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切割机和电焊机工作时发出强烈的光,也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形成了光污染。

  ( (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再一次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引向社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光反射的重要性,及光污染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生活是最深刻的实验”,体现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全,并完成光路图。

  了解光污染带来的危害

  为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向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

 、 三、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 四、 课堂检测

 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解答 见附件 1 1 、 五、 布置作业 出示思考题题目

 见附件 2 2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平面上,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叫漫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反思】

 一、教案的“亮点”

 本节课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为整体教学思想,具体流程如下:

  本节内容是基于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展开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针对本节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三动教学模式,三动主要为:全动、互动和主动。全动具体指:通过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的参与,真正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动手,使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一致,进一步养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和思维能力。互动具体指:学生根据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一步猜想、分析,提出自己独特的假设,进而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快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主动具体指:在整个实验探究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从而分享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二、 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课堂容量大,学生探究不能深入展开,不利用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可见度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3、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可通过自制器材单个进行探究。

 4、作光路图时,学生不用尺规作图,光线虚实不分,忘记或标错箭头的方向,入射角、反射角误认为是和镜面的夹角。

  附件 1 1

 1. 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反射

  D.发生镜面反射

 2. 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四个判断方法正确的是(

 )

 (1)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2)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3)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趣味导入 确定课题 制订计划 手脑并用 得出结论 重申课题 组织规律 快乐游戏 突破难点 激励评价 反馈迁移

 (4)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A. (1)(3)

  B. (1)(4)

  C. (2)(3)

  D. (2)(4)

 3. 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 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 40°时,反射角为_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60°时,入射角为________。

 5. 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光沿 AO 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6.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 30°角,若要用镜子将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的深井里,镜面应与水平成多大角度?请在上右图中画出其光路图。

 附件 2 2

 以“假如光线不能被反射”为题,写一篇科幻小文章。

 附件 1:答案 1.C

 2. B

 3.B

 4.50°

 30°

  5.

 6. 60°

 附件 2:

 答案:当光线不会反射时 所有通过反射的光都没有了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现象:

 (1)我们可以看见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光源)像太阳 灯丝 火苗 (2)我们可以看到光折射后直接进入我们眼中的光 如彩虹 (3)我们看不到房子车子 月球 花朵 镜子中自己的像甚至镜子

 看不见自己 别人 包括你的家人 总之看不见一切依靠反射光而使眼睛能看见的东西 (4)地球不会反射光 那么会越来越热 (5)人在太阳下时间长了会被烤焦的光的能量全被吸收了 身边的各个物体都在不停的吸收着光的能量而变得比现实中热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要求是“2.3.4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从这个三级主题的教学要求看,对本节内容知识的终结性教学要求是,既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又要求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镜、镀膜薄厚不同的玻璃板、自制相同“A”字模型 2 个、自制不同“A”字模型 2 个、方格纸、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景、引入 新课 1 1、 、 【建立情境】播放刘谦的魔术“隔山打牛”(网址:

 http://v.pps.tv/play_36YIZA.html)

 】

 【设疑】刘谦为什么能隔着玻璃把蜡烛熄灭?你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吗?

 观察视频 体验物理的神奇。

  思考并讨论。

  2、播放猴子捞月亮的视频 】

 【设疑】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掉到井里了吗?井里的月亮实际上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

 §3 4.3 平面镜成像

 (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体验物理的神奇,激趣诱思)

 二、 新课学习、科学探究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 认识平面镜

  】

 【想一想】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照镜子”,根据你的观察和使用,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平面镜吗? 【引导点拨】观察你桌上的镜子,它的表面是平滑的还是凸凹不平的,光照射到镜面还会发生什么现象? 【要点归纳】

 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 —— 平面镜

 】

 【说一说】请举出除了生活中的镜子,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感知平面镜)

 思考试着回答

 交流讨论:镜子表面平滑,还能够反射光。

 归纳总结

 学生举例:

 平玻璃板、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等。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 ⑴实验体验、对比方案

  【游戏】照镜子 规则:找一面大镜子,一人做动作,另外一人模仿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模仿错误即被淘汰。

 【展示图片】

  【交流讨论】根据刚才的活动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 ( 设计意图:通过找像并观察像的大小、位置与物体的大小与位置的比较,让学生初步领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猜想假设提供依据。)

 大家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并体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小组活动】交流讨论: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物体离镜子越远,像离镜子也越远。

 【猜想与假设 】

 根据刚才的活动体验,请你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可与镜面的关系等进行合理猜想。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归类整合能力,从而明确本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

 根据活动体验和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实验猜想。

 对猜想进行归类整合,明确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主要研究: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⑵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⑷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 【做一做】要比较像与物体大小、位置的关系,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请大家将一个 A 字分别置于平面镜和玻璃板的前方使之成像,做做看哪一个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1)

 【我的发现】我发现利用 动的手实验,对比两次实

 验的异同。相同点:都能成像;不同点:透过玻璃板还镜子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呢? 1 2 2 2 3 3

 ⑵交流讨论、明确方案

 —— 进行实验

 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

 【我的选择】厚薄不同的玻璃板,应该选择 薄 的。

 (3)

 【我的方法】把一个 A A 字放在

  的前面,再拿另一个 A A 字放在成像的位置,则

 这个 A A 字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可以比较玻璃板后面的 A A 字与像的

  可知。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为选择玻璃板并且是用薄玻璃板设计实验方案埋下伏笔,使实验的设计方案水到渠成,从而克服本实验的关键点)

 2. 【研讨交流】

 思考讨论:请对照老师给你提供的器材,你能说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⑴为什么有两个 A 字,并且有两只完全一样? ⑵为什么要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⑶光屏的作用是什么? ⑷方格纸的作用是什么? 3. 【设计表格】

 设计表格记录测量的物理量见附件 1 1 能看到后面的物体,而平面镜不能。

 因为厚的玻璃板能成两个像 思考讨论并回答,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后面的 A 字,使与像完全重合,这样就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思考交流:⑴可以对比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⑵既能成像,又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后面的 A 字,使与像完全重合,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⑶观察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判断像的虚实;⑷便于测量比较,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1. 【实验要求 】

 ⑴玻璃板一定要竖直放置,且将镀膜的一面与方格纸零刻度线重合;⑵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并注意观察像与物的大小;⑶为减小测量误差每组测三次实验;⑷实验时玻璃板要轻拿轻放,注意不要划破手。

 2. 【分组实验 】

 过渡语:明确实验要求后,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进行实验,实验时要如实记录测量数据,现在开始实验,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师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后选三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

  阅读实验要求,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

  【小组活动】

 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进行实验。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信息的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 分析论证 1. 【展示交流】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你们的研究成果,汇报时请投影你们的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2. 【实验结论】(板书)

 平面镜成像特点: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⑵像与物体的大小

  ;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

  ;⑷平面镜成的是

  像。

  【小组活动】

 1.学生分组展示数据进行交流。

 2.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信息的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 评估交流 你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或影响了实验结论的正确得出,小组讨论和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与方法,找出实验中的不足,进行改正。

 (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学会评估与交流,学会反思,不断改进实验,使实验方法更科学合理。)

 【学以致用 】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所成的像。(易错警示:虚像一定要用虚线表示。)

  【小组活动】

 1.讨论反思,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2.进行优化改进实验过程和方法。

 完成作图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过渡语:通过探究我们认识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那么平面镜为什么会成像呢? 【疑难点拨】课 件 动 画 展示:动画图形见附件 2 2 边播放边介绍:图( 见附件 2 2)中,镜前烛焰上的点 S 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眼里。由于眼睛的视觉习惯,人们总认为进入眼睛的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看起来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 S"射出来的( 见附件2 2 甲图),跟 S"处真有一光源

 1.完成光路图。

  2.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流讨论有什么发现。

  观看课件,倾听介绍,思考平面镜成像原因。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应用

 ⑴平面镜能够成像;

 ⑵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产生一样( 见附件 2 2 乙图),S"就是 S 点在镜中的像,因为此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我们叫它 虚像,每条反射光线都好像从虚像点发出的。

 【要点归纳】(板书)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

 (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展示平面镜成像原理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虚像。)

 【学以致用 】

 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你能解释上课伊始看到的视频“隔山打牛”的奥秘吗?

  分析归纳:平面镜是利用光成像的,虚像是由于实际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

 思考并回答。

 【视频自学】

 1.自学内容:平面镜的应用

 2.自学要求:

 ⑴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⑵了解平面镜的作用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自学时间:3min 【想想议议】

 领略平面镜神奇而有趣的妙用的同时,你能归纳出平面镜有哪些应用吗? 【要点归纳】(板书)

 ⑴平面镜能够

 ; ⑵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

 (3)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大空间

 1.观看平面镜的应用视频。

 2.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总结:

 ⑴平面镜能够成像;

 ⑵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知识点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认识平面镜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体现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1 1. 凸 面 镜 对 光 线 有

 发散作用

 应用: :

  弯道观察镜

 汽车观后镜

 2.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应用: 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光

 用 应用: 手电筒, 汽车灯, 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平面镜在生活中应用的知识拓展 见附件 3 3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象.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

 【盘点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师生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课堂检测】

 教师巡视点评 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 4 4 )

 【家庭作业】

 布置课下探究作业 课后完成 ( 见附件 5 5 )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物理的神奇,认识物理的用途,拓宽学生的视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

 1、这节课,以红遍祖国的刘谦魔术和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指导学生完成:通过实例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大胆的猜想假设、围绕实验目的选择合适仪器、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证据得出科学结论、交流试验中的得失优缺点、评估实验方案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为以后独立探究学习铺平道路。

 2、常规实验是用两只相同的蜡烛,其中一只点燃作为物,另一只用来确定像的位置,这种做法虽然成像清晰,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蜡烛燃烧时位置固定有点难度,如果不小心蜡油容易烫伤,燃烧时火焰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比如风吹火焰容易熄灭或者跳动不易找像的位置,如果燃烧时间长可能导致像与物不重合等许多弊端。为改进常规实验的种种不足,真正体现学生探究学习,加入平面镜、厚薄不同的玻璃板、自制相同“A”字模型、自制不同“A”字模型等,“A”字模型是用生活中废弃的硬纸板制成的,底座用夹子作为脚,位置可以随意放,并把“A”字的外表涂成靓丽的颜色,不仅容易吸引学生的视线,而且成像清晰,使学生更能发挥想象力,激发探究意识、培养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各个环节的过度自然,讲解透彻,重难点突出,注重落实,通过达标测试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达标率比较高。松愉快中接受新知识。

 4.适时地融入激励性评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让孩子的思维得以发散。充分开发和利用动画资源、视频资源等各种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本节实验是中考的重点,学生对于实验的设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 A 字模型,利用光屏的作用,方格纸的用途,都不易接受和理解。

 2.教学中往往忽略交流与评估。实验中对实验的反思、交流评估也要重视,加强反思性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评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促进科学探究整体教学目标的落实。

 3.初二的学生刚刚学习物理,学习习惯没养成,独立设计实验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小组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导致物理实验课教学的组织有一定的困难。

 附件 1 1:

 附件 2 2:

 附件 3 3:

 ...

推荐访问:上册 打包 八年级
上一篇:简易冲压模具组设计
下一篇:【演说稿】从蓝绍敏讲话中,学语言表达艺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