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5修订)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5修订)

 (2015.8—2018.7)

 一、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1996年成立,原址天九街,由于旧城改造,2006年2月,学校易地新建,迁至环城北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回母校时题写校名。2008年9月,组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门小学并入,承担原第三实验小学和原东门小学学区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任务,实施分片(东部校区一二年级、西部校区三至六年级)、分学部(一二年级童趣学部、三五年级童真学部、四六年级童趣学部)管理模式。

 校园占地面积25534平方米,建筑面积18750平方米,校园设备设施达到浙江省示范学校标准。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2274名学生,129名教职工,专任教师128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65人,市级以上名校长、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占70%以上。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模范集体、慈溪市五星级学校等80余项慈溪市级以上的集体荣誉称号。

 (二)发展优势

 1.学校文化初步形成。学校确定了以“和进”思想为核心学校文化,学校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理念实施教学,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赏识”、“生本”的育人理念已经渐渐深入到每一个三小教师的心中,逐渐体现在每一个三小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2.学校教师德艺双馨。有近130名教师组成的三小教师团队是一个紧密协作、锐意进取、充满朝气、富有凝聚力的集体,学校一直把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先后获得宁波市模范集体、慈溪市师德师风首批示范学校等荣誉,师德师风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品牌,也引得了社会、家长的一致肯定和良好口碑。

 3.特色教育声名远播。学校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自主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课程。珠心算普及教学是我校的龙头特色项目,作为浙江省珠算式心算教育活动实验基地,近年来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珠心算教学实效的研究,成效显著,学校珠心算组成功出访过马来西亚、越南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获得一致好评。另外,学校的德育、艺术、科技、体育等特色品牌项目也成绩斐然,学校是浙江省首批“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宁波市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形成了以珠心算为龙头,艺术、科技、体育等多项综艺特色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4.名牌辐射桃李芬芳。2013年,学校与杭州湾新区联合办学,创办了世纪城实验小学,短短两年时间,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各方面成效显著,受到了杭州湾新区各界的一致好评;2014年8月与南门小学建立合作办学方案,南门小学更名为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南门校区;学校还与坎墩保德实验学校小学部、庵东西二小学这两所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多次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学校经常组织校内的名师、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到市内外支教,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观摩课,经常接待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校学习交流。

 (三)制约因素

 1.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校地处慈溪城区最中心,旧城改造力度极大,商品房开发数量极多,加上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居民消费水平高,人们为了下一代的就学都想尽一切办法买房迁户口要求到三小学区,学校虽然从2006年新校舍投入使用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修饰,包括与原东门小学的合并,但是还是无法满足人们的入学需求,现有的班级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46个班级的承载量,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师资发展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锐意进取、充满朝气的教师队伍,建校20年来也培养了一大批教学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能完全与课程改革的需求相适应,学校还需要更多的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和适性的教育的教师。

 3.学校管理不能适应教育个性多元发展。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理念也在不断转型,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文化、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到等,办学规模个班级的规模,每班生数控制在人,全校学生数控制在人,教数量控制在人左右学生素质培养级以上教坛新秀名左右,骨干教师名,后备干部2名,培养校内学科骨干名左右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整合教学能力%以上的教师能够较熟练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1)推进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建设。通过校本研训、教研活动等途径,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学科目标与学科教学,渗透精神,

 (2)促进基础性课程的整合化实施。推进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整合,促进学校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的整合,促进学校课程和校外资源的整合,探索与实践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与研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整合相关内容,把学校文化融合到各类课程之中。采用“集中课时”教学策略,专题教育结合品德实践课、班级活动、少先队课程与学科课程适当整合实施。推出“和进”系列综合实践日活动,努力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实验探索。

 (3)强化基础性课程的教育科学研究。继续开展“生本·情智”课堂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国家课程的教材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

 2.拓展课程特色化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图1:和进“1”学园课程体系

  图2:和进“X”学园课程体系

 (2)制定拓展性课程标准。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要认真做好校情分析,根据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和可用资源,系统设计学校课程体系,制订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并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框架、实施方法四大板块来制定各项拓展性课程的课程标准。将各项拓展性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分年段目标、内容说明、具体安排、教学原则、评价办法等制定进课程标准中。增强拓展性课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创新拓展性课程实施。为了更好地实施拓展性课程,学校将不断创新实施方法,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按需选课,合理走班。学校成立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客观评估,统筹课程资源。采用激励自主的运作机制,学校教师根据自我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愿申报;学生依据特长爱好,自主选择,学校合理调配,提供场地设施。力争开发近100门拓展性课程供学生选择,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合适自己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表。根据实施方式不同,拓展性课程分普及实施类课程和个性化实施课程。和进“1”学园课程为普及类拓展性课程,每班每周固定上课。和进“X”学园课程为个性类课程,每周集中一个半天,以学生走班形式按需编班。各取所需,各有所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

 二是追求实效,长短结合。课程设置中,在课时安排上打破原来单一的40分钟课时长度。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安排了短课(20分钟)、长课(40分钟)、大长课(60分钟)。课时长短的设置,首先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一般情况下低年级比中高年级更适合短课。其次是根据课程在周课时中占有比例,尽可能更加细化,不浪费不紧缩。第三是根据学科学习特点,比如暮省,采用20分钟短课的形式,儿童绘画,因为较强的实践性和长时性,采用60分钟的大长课形式。

 三是动静结合、激励赏识。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拓展性学习成果的舞台:文化长廊、网站宣传、主题月作品展示、笑脸墙……静态式的展示让每一个充满自信。每周一集会的“闪亮秀”展示、“庆元旦”“庆六一”文艺汇演……动态式的展示让每一个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大胆展示自我。

 (三)教师发展工程

 学校将继续为教师创设自我学习、展示和提升的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师能的有效发展,力争三年内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极大的突破和提升。

 1.科学制定教师发展方案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理清思路、统筹规划,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方案。

 (1)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业务考核方案。学校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考核纳入教师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考核之中,以此激发教师加强自我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专业发展业务考核方案分基础性考核方案和奖励性考核方案。基础性考核方案涉及读书活动、论文撰写、课例拍摄、学思型备课、基本功操练、闪亮秀、网上论坛、微课堂等活动;奖励性考核方案涉及自主性学习共同体、开设公开课、教师参加校级以上各类比赛情况等内容,考核时将采用按实效和奖项等次的方式给予奖励。

 (2)制定教师分层培训方案。以“打造一支道德高尚、理念先进、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持续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为目标,根据学校教师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教学能力,构建三层教师发展梯队:即1—5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期(基础教师)、5—10年教师的经验成熟期(成熟教师)及骨干教师的风格形成期(骨干教师),今后三年,学校将出台《教师分层培养实施要求》,使教师们明确各级培养目标、任务措施、考核要求等,并根据自身实际与需要,确立个人发展定位,力求人人有定位、个个有发展。

 第一层次:基础教师。培养要求是:以专业责任心养成为重点,通过导师带徒、校级市级培养、教师成长档案建立等为主要载体,确立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意愿与志向,促进新教师健康成长。

 第二层次:成熟教师。培养要求是:以专业水平提升为重点,立足岗位实践,拓展项目研究,助推教师快速发展,促使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素养优良。

 第三层次:骨干教师。培养要求是:以专业风格形成为重点,通过专家结对引领、名师带徒激励、输送外培提升、市级风采展示、校内指导辐射等载体,使教育教学技巧更娴熟,努力塑造风格型教师。

 2.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学习

 学校将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师训、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做到以研促教、研教相长。认真做好每年两期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加强选课的宣传、指导和帮助,积极申报符合学校自身需求的培训课程,扎实做好校本研修项目等培训活动,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的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教研活动实效性和规范性的管理,改进教研组活动制度,继续以“生本情智课堂”为抓手,规范课堂教学,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3.有效提升教育科研工作

 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如何做课题、如何写论文等科研方面的指导。具体指导采用两种途径:一是为老师们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特别是让年轻教师通过学习能懂得开展课题研究及论文、案例、反思撰写的基本程序和套路;二是通过积极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指导和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特别是要注重课题研究与实际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以研促教、研教相长,努力确保明年慈溪市级及以上的申报课题有价值有实效,努力确保每年都有课题成果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积极做好论文撰写工作,学校将在每年的暑假初期就布置德育论文和教学论文的撰写任务,给予老师们更充足的时间做好相关准备,年末专门组织力量对上交的论文进行评比审查,筛选优秀论文参加慈溪市论文评比。做好教科研校报编撰工作,校报或校刊是宣传学校、宣传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平台,学校将继续启动校报的编撰工作,做好教科研宣传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发展平台

 今后三年,学校将继续为教师搭建各类平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

 (1)读书学习活动。积极实施教师读书活动,努力推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内涵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每学期精读,写好学习笔记和体会,把谈读书体会作为教研活动的,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演讲比赛。评选优秀读书人物举办优秀读书人物事迹汇报会;在校园网上设立 阅读现场栏目,定期刊发教师的读书心得和读书先迹。

 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还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定期开展比赛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进行学习,充分的理念、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资源保障后勤,教育教学设施,

 4.社会保障。吸引社会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力争实现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评估保障形成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评估体系,每评估的实施,及时调整,修订规划。

 1

推荐访问: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慈溪市 发展规划 实验小学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信样本
下一篇:开学典礼政教发言稿202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