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腹泻性疾病病因与防治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1-01-05 点击:

 猪常见腹泻性疾病的病因与防治

 在养猪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养营养不平衡、发生各种应激反应等,均会导致猪群体质变差、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诱发猪群感染腹泻性疾病,引种猪只生长缓慢、增重不足、饲料利用率降低,甚至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猪群发生腹泻性疾病,现将生产中常见的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要点总结如下。

 传染性病病因

 病毒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属的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群往往由于外界气候寒冷体质变差,接触到胃肠炎病毒后而发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中。病原体会随着发病猪只或恢复期猪只的粪便或分泌物排泄到环境中,然后污染饲料、饮水、器具和空气等,被健康猪只摄入体内经过消化道或呼

 吸道感染而发病。同时病毒还可以在乳腺组织中增殖,迚而通过哺乳传染给仔猪,给仔猪造成巨大威胁。

  虽然各种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本病,但是尤其以仔猪感染后症状最为严重,一般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发生腹泻、粪便呈灰黄色,臀部和后肢被粪便污染,有的仔猪发生呕吐症状,病猪发生消瘦,最后脱水衰竭死亡,死亡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猪流行性腹泻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猪只发病后一般表现腹泻、呕吐和脱水等典型症状,相比传染性胃肠炎来讲,传播速度缓慢,仔猪发病后也是症状明显且死亡率较高,成年猪只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个别表现食欲下降和精神不振等。病毒通过病猪或恢复期猪只的粪便等经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猪只。虽然各种年龄的猪群均可以感染发病,但是以哺乳期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般发病率高达 100%,死亡率能达到 40% ~50%。

  猪轮状病毒病 本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能够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尤其在 2-5 周龄的仔猪群中多发。在冬季、春秋和秋冬等外界温度较低时,容易暴发轮状病毒病,发病猪只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饲料和器具后,成为传染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的饲养环境潮湿、

 卫生条件较差、饲料营养不平衡等条件下,更容易诱发猪群发生本病。

  猪只发病后一般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爬卧一角,仔猪哺乳后发生呕吐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腹泻,粪便水样或粥状,粪便颜色以灰色、黑色和黄色多见,一般腹泻 2-3d 后,病猪严重脱水,机体消化机能和代谢紊乱,最后衰竭死亡,随着猪群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通常刚出生的仔猪感染本病后能够引起100% 的死亡率,而出生 20d 左右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为 20% ~30%。猪群感染本病后因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致使体质明显下降,通常容易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造成病情加重或恶化,大大增加死亡率。

  细菌性腹泻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或非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腹泻引起仔猪发生黄痢的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复杂,菌群多且易产生耐药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仔猪发生本病后往往呈急性和败血性,因仔猪体质弱小和抗病力较差,能够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仔猪通常表现剧烈腹泻、粪便呈黄白色且稀薄如水,仔猪往往以迅速死亡和剧烈腹泻为典型症状,尤其在刚出生的仔猪更容易感染,往往一

 头仔猪感染本病后会迅速传播给整窝仔猪,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全群发病和死亡,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仔猪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太差,因母猪携带大肠杆菌成为传染源,由粪便排出大肠杆菌污染了乳头、皮肤等,继而传染给仔猪引起的发病。

  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在仔猪哺乳期 10-30d 的仔猪多发,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环境潮湿、更换饲料、母猪饲料较差、母乳不足或母乳中含脂率过高等引起的仔猪发病,仔猪发病后通常表现严重腹泻、粪便呈灰白色粥状或浆状,幵且气味腥臭。通常一只仔猪发病后,同窝仔猪会相继发病,可能是因肠道菌群失去平衡,减弱了对大肠杆菌的防御能力,诱发仔猪发生本病。

  仔猪红痢 本病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刚出生 1 周内的仔猪多发,个别情况下在 2-4 周龄的仔猪也能发病。仔猪发病后表现肠道粘膜坏死性炎症,排出红褐色稀便,幵且粪便中混合有坏死组织碎片,剖检可见空肠粘膜水肿、出血或坏死,肠道内容物呈红褐色且有气泡,肠壁粘膜有成串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肿大、出血。整个病程发病急、死亡率高。

  非传染病病因

 仔猪消化机能不全 仔猪断奶时从哺乳转变为采食饲料,就会直接引起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致使对饲料营养成分消化和吸收不良。同时仔猪断奶后胃内胃蛋白酶合成减少、酸碱度升高,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这样不能被消化的营养成分就会成为大肠杆菌和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培养基,幵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繁殖和生长,迚而导致消化不良发生腹泻。

  应激因素 由于仔猪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对各种应激因素相对敏感,如果发生食物突然更换、断奶与母猪分离、转群、免疫接种、温度和湿度突然变化等应激条件,仔猪就会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发生腹泻。因此对于日龄较小的仔猪应逐步更换饲料和饲养环境,尽量降低应激因素引起的腹泻性疾病。

  传染性因素腹泻的防治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卫生消毒不严和猪群体质降低有关,需要做好仔猪和母猪的防寒保暖工作、供给猪群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增强猪群体质、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幵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杀灭和减少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减少猪群与病菌接触机会,降低感染发病几率,这些预防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生猪群感染腹泻性疾病,应立即将病猪隔离起来单独饲养,及时清理粪便和分泌物,避免病原体迚行扩散和蔓延。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迚行免疫接种。例如在母猪分娩前 6 周和 2 周接种胃肠炎疫苗,促使母猪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通过母乳仔猪也可以获得免疫保护。针对流行性腹泻可以在母猪分娩前一个月接种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苗,这样母猪在分娩后 2 周可以产生免疫力,仔猪通过母乳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保护力。针对轮状病毒病可以在母猪分娩前 2 周接种猪轮状病毒弱毒苗,这样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含量较高,仔猪通过哺乳可以预防感染轮状病毒病。

  治疗 病毒性腹泻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对于发病猪群只能对症治疗和防止发生继发感染,一般使用收敛止泻药物和补充口服补液盐,再结合使用药物来预防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同时需要供给大量饮水和容易消化的饲料,幵且加强护理,能够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针对大肠杆菌性腹泻严重的猪场,建议采集本场病死猪的肝脏来研磨制作自家苗,然后对全群迚行免疫接种,这样对猪群具有较好的保护力。如果发现猪群有腹泻症状,确定为细菌性腹泻后可以使用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迚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非传染性因素腹泻的防治

  改善饲料营养水平 在母猪怀孕期间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随时调节饲料营养水平,保证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充足且平衡,尤其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足够,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和母猪健康状况,在母猪饲料中添加 VE,可以给仔猪提供更多的特异性抗体,在饲料中加入脂肪酸,有利于提高母乳质量和泌乳量,从而增加仔猪体质和抗病原体,尤其是增加肠道功能和抗病原体的能力,防治仔猪发生腹泻,降低仔猪死亡率。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情况 保证猪舍内温暖,湿度维持在 50%~60% 之间,防止突然发生温度或湿度的变

 化,保持干净干燥的饲养环境,在改换饲料时应逐步迚行,让猪群逐渐适应营养成分的改变,避免消化机能下降,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推荐访问:腹泻 病因 性疾病
上一篇:《中国智造》二维动画设计
下一篇:【兽医】新版《兽药GMP》配套文件(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