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脂肪肝形成临床生化检测指标主要因素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12-14 点击:

  I

  影响脂肪肝形成的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的主要因素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的主要因素,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选择近年来前来我院接受脂肪肝检测的患者的作为受试者,总计 146 例患者。同时选用160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比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临床基本资料方面的差别。结果:经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总胆汁酸以及总胆红素七项指标所测得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样本,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例,实验组数值范围为61.90±24.50,而对照组患者平均数值为 26.80±8.70,经检测,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论述,本文认为对脂肪肝患者事实血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对脂肪肝临床诊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认为,通过对脂肪肝有关影响因素实施合理干预对生活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对脂肪肝这一疾病的预防以及治愈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脂肪肝;生化检测指标;影响因素

  II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of fatty liv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of fatty liver. Methods: a total of 146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 160 healthy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hree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cholinesterase, total bile acid and total bilirubin of seven indicators of the measured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ample to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 an example, numerica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61.90 ± 24.50, and the average values of control group was 26.80 ± 8.70, after testing, P < 0.05,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etection of serum lipids and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In this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reasonable intervention 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fatty liver and improve the living index.

 Key words

 Fatty liver;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fluencing factors

  III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 资料与方法 ............................................................. - 1 - 1.1 一般资料 ......................................................... - 1 - 1.2 方法 ............................................................. - 1 - 1.2.1 设备与试剂 ................................................. - 1 - 1.2.2 检测方法 ................................................... - 1 - 1.3 观察指标 ......................................................... - 2 - 1.4 统计学分析 ....................................................... - 2 - 2 结果 .................................................................. - 2 -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 - 2 -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影响因素之间的对比 ............................. - 3 -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习惯之间的对比 ................................. - 3 - 3 讨论 .................................................................. - 3 - 参考文献:

 ............................................................... - 4 -

  - 1 - 脂肪肝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弥漫性肝脏病症,该病症在临床当中频繁出现,可能诱发多种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属于部分严重肝脏疾病的初期病理过程。基于我国经济水平与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该病症发病率也随之提高。传统研究工作当中,生活检测指标包含如下内容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总胆汁酸以及总胆红素七项指标,本次研究对实验组与实验组均使用的临床生化检测,借此观察检测所的结果同有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临床预防与质量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近些年前来我院治疗脂肪肝的 146 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总计 82例,女性患者 64 例,年龄处于 25 岁至 68 岁,平均年龄在 43.5 岁±8.5 岁。同时选择 16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94 例,女性 66 例,年龄处于 26 岁至 69 岁,平均年龄值 43±9 岁。本次试验人数总计 306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相对较小,P>0.05,认为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开展对比研究。脂肪肝诊断标准如下:经腹部 B 超检测,所得图像当中肝脏存在明显增大的现象,轮廓较为平滑且整齐,肝脏内部具有可见得到增强的细密回声,存在浸润且浸润方式为脂肪弥漫性,表层至深层阶段内,回声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后方轮廓不存在回声或是回声相对较弱,图像中肝内的管道分支并不明显。本次试验排除如下类型人员:第一,主观意愿不愿接受本次临床检测或是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第二,患者伴有较为严重的肾脏、心脏以及脑疾病的患者。第三,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第四,患有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

 2 1.2 方法

 1.2.1 设备与试剂 本次试验所有指标的检测均使用日本日立业所制造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G 与 TC 试剂则使用由北京豪迈企业生产的试剂,ALT 与 AST 检测试剂使用上海申能德赛企业生产的欧式机。本次试验中所采用的总胆红素试剂为奥林巴斯企业制造,总胆汁酸试剂由中生北控企业制造,胆碱酯酶试剂由上海盈科企业制造。

 1.2.2 检测方法 第一,医护人员于生化检测工作开展之前,需告知全体患者清晨禁止食用任何事物,在患者呈空腹状态下,抽取其 5ml 的经脉血液。医护人员需在患者采集血液前 12 小时告知检测者不得引用或是食用任何酒精制品,同时不得食用任何含有高脂肪的食物。第二,血液采集工作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对标准进行的离心处理,并采用设备对已经分离出来的血清进行吸收。上述步骤完成后,医护人员使用不同类型的试剂盒于设备之上开展各类关于生化指标

  - 2 - 的测试工作,所有项目的测定工作必须在有关项目质量控制基础之上开展。第三,医护人员则得到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就行分析,同时观察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人员在饮食、运动等生活关方面存在的差异,并观察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内容变化情况,分析诱发脂肪肝病症形成的主要因素。

 3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对比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人员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活习惯,比两者于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在发生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比两组人员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情况以及饮食情况等生活习惯。本次试验中涉及的判定标准如下:第一,高血压判断方式。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医护人员对其实施两次舒张压测量,若所得的结果≥140mmHg,且收缩压不低于140mmHg,或患者之前缺失存在高血压疾病史,则认为其存在高血压病症。第二,高血脂判断方式。参照我国制定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止指南》,若受试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三项数值分别不低于 2.26mmol/L,4.14mmol/L 以及 6.22mmol/L,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于 1.04mmol/L,则认为该受试者患有高血脂。第三,高血糖判断方式。医护人员要求受试者在餐后 8 小时内不得服用任何食物,之后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若所测得的值不低于 7.0mmol/L,以口服形式服用葡萄糖并在餐后两小时内血糖不低于11.1mmol/L 时,则可确认患者患有糖尿病。第四,标准运动量,受试人员每周至少存在 3次体育活动,且单次体育活动的时间长度不得少于 30 分钟。

 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使用 SPSS17.0 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对本文所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计数信息数据按照百分比的方式输入软件当中,借助 x²完成检测工作。计量信心数据则按照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输入软件当中。两组数据之间的比对与分析通过 t 完成检测经检测,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通过观察两组在生活检测指标数值方面的对比发现,实验组各类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同对照组对比,相对较高,P<0.05,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比对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1.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名称 总量 ALT AST TG TC 总胆汁酸 总胆红素 胆碱酯酶 实验组 146 61.9±24.5 48.1±11.0 3.2±1.54 5.5±0.75 30.2±6.5 15.6±6.0 13.5±2.4 对照组 160 26.8±8.7 23.0±9.9 1.1±0.45 3.8±0.5 5.7±5.8 12.4±5.0 9.5±1.2

  - 3 - 2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影响因素之间的对比

 实验组内肥胖、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比率相比对照组而言明显较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比对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2.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影响因素的对比[n(%)] 名称 人数 肥胖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 实验组 146 40(27.4)

 58(39.7)

 32(21.9)

 104(71.2)

 对照组 160 2(1.3)

 16(10.0)

 18(11.3)

 2(1.3)

 3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习惯之间的对比

 生活习惯是影响检测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实验组所有病例,要求对其饮酒进行了限制、要求患者规律运动、限制患者使用高脂肪食物以及定期体检比率同对照组对比,相对较低。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比对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3.实验组与对生活习惯因素之间的对比[n(%)] 名称 人数 限量饮酒 定期运动 限制高脂肪食物 定期体检 实验组 146 12(8.2)

 44(30.1)

 64(43.8)

 36(24.7)

 对照组 160 142(88.8)

 130(81.3)

 138(86.3)

 86(53.8)

 3 讨论

 脂肪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弥漫性肝脏疾病。因为该疾病受多项因素共同作用,故而难以确认引发该病症的实际发病机制。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肝内脂质水平若占肝湿重的比例不低于 5%,或是肝细胞组织内脂变面积不低于31,则可确认该名患者而患有脂肪肝。基于我国居民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居民饮食习惯也发生一定变化,人们日常的营养摄入量明显增加,但因此而患病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且基于临床诊断方法的进步,检出率也随之提升。临床治疗过程中,25%的脂肪肝患者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纤维化现象,6%的病患甚至可能出现肝硬化现象。由此可见,在患者患病初期予以合理诊断,并对其进行干预,对治愈疾病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对比身体健康人员同患有脂肪肝患者之间在临床生化检测所得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有关影响因素,借此对诱发脂肪肝这一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如今,大部分学者均认为患者患有脂肪肝同其日常习惯以及既有病症存在较大的关联,如部分患者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或是其身材相对较胖,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喜好饮酒等,大部分患者均因为上述因素的长时间作用而导致患有此病症,且病情不断加重,进而发生病变现象,演化为更为严重的肝病表现。此外,部分学者也认为脂肪肝合理的治疗方式是对患者日常生活规律进行干预,如患者日常饮食项目是否合理、是否按照医嘱定期运动以及是否

  - 4 - 喜好饮酒,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规范,能够对该病症形成良好的纠正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其中显示脂肪肝患者在 TG 以及 TC 两个测试指标方面,其数值均高于健康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引起该两项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肝内 TC 分泌失衡,由此可证,TG以及 TC 处于的代谢异常状况下,患者肝内的脂肪将不断聚集,即使超过限制聚集依旧没有中断,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患者患有脂肪肝这一病症。此外,脂肪肝患者其余指标数值也高于健康人。由此可见,患者患有脂肪肝之后,白细胞不断受损,导致肝脏出现变形以及肿胀等问题,导致肝功能异常,也增加了肝病症发病的几率。通过对生化检验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探究,基本可以确认肥胖、高血压、高血糖以及患者本身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同脂肪肝有关生活指标数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关于该脂肪肝治疗活动也宜从上述方面展开。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医护人员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对脂肪肝患者实施血脂以及肝功能生活指标检验对医护人员诊断工作的正确率具有积极意义。医护人员可通过对影响脂肪肝的有关因素开展合理干预以达到改良生活指标,控制并改善患者脂肪肝病症的目的,对病症的预防以及治愈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甄广怀,周玉萍,甄美婵,等.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07):89-91. [2] 何 陈 , 杨 思 琪 , 何 书 . 脂 肪 肝 患 病 率 与 血 清 生 化 指 标 相 关 分 析 [J]. 交 通 医学,2016,(02):167-169. [3] 邓新强.脂肪肝严重程度与血清生化检测指标相关性探讨 [J].临床医学工程,2014,(06):749-750. [4] 刘金枝,周志梅.脂肪肝与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相关性的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223-224. [5] 周 伯 钦 , 庄 景 凡 . 脂 肪 肝 与 6 个 生 化 指 标 关 系 的 通 径 分 析 [J]. 医 学 综述,2015,(05):796-797. [6] 庄景凡,揭光勇,周伯钦,等.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血液生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04):1246-1247.

推荐访问:生化 主要因素 脂肪肝
上一篇:销售月度工作总结例文精选
下一篇:大学生会计实习总结例文202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