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运用结肠灵灌肠法对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30 点击:

  [摘要] 目的 运用灌肠法对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给予中药灌肠剂“结肠灵”每日一次灌肠,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生素静点,中药汤剂口服,一剂日2次水煎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15%,好转率77.5%,无效率7.5%。对照组治愈率7.7%,好转率76.9%,无效率15.4%。结论 运用结肠灵灌肠疗效优于西医抗炎配合中药汤剂口服。
  [关键词] 灌肠; 结肠灵;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 R5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98-01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泄泻、腹痛、痢疾范畴。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本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多,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单纯用口服或静脉给药等往往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而影响疗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我科自制汤剂结肠灵运用灌肠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并于西医抗炎对照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运用灌肠法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方法。
  1 临床观察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我院2008年-2010年住院及门诊病人,共观察病例79例,均经结肠镜检查并符合2000年编《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签法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分析如下。
  1.1.1 治疗前两组病人性别分布表 见表1。
  表1治疗前两组病人性别分布表
  经X2检验说明:治疗前两组病人在性别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治疗前两组病人年龄分布表 见表2。
  表2 治疗前两组病人年龄分布表(岁)
  经X2检验说明:两组病人治疗前年龄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3 治疗前两组病人病程(年)分布表 见表3。
  表3治疗前两组病人病程(年)分布表
  经X2检验说明,两组病人治疗前病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4 治疗前两组病人病例病情分布表 见表4。
  表4治疗前两组病人病例病情分布表
  经X2检验说明,两组病人治疗前病例病情分布比较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结果 治愈:腹痛消失;泄泻消失;脓血便、粘液便消失;每日1-2次便成型正常。好转:腹痛、泄泻明显好转,脓血便消失,大便时有不成形。无效:腹痛、泄泻未恢复,仍有脓血便。
  1.2.1 治疗后两组病人疗效分析 见表5。
  表5治疗后两组病人疗效分析
  经Ridit分析,总有效率相比,P<0.05,经率检验,基本治愈和好转比较,U=0.92,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2.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肠镜检查情况比较 见表6。
  表6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肠镜检查情况比较
  经Ridit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肠镜检查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肠镜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个结肠。证属中医泄泻、腹痛、痢疾范畴,虽然中药饮片水煎服有一定作用,但肠粘膜修复比较慢,而结肠灵灌肠液,和中药饮片方中主剂基本相同,都以苦参、白芨、青黛为主药,保护肠粘膜、促进溃疡面愈合,佐以公英、地丁、茯苓,以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运用灌肠法的汤剂加以冰片,全药结合直接作用在肠粘膜上,通过本组病例证实,疗效肯定,而灌肠法较能提高药液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增加药液吸收率、缩短改善各项症状所需时间,所以运用灌肠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实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推荐访问:溃疡性 结肠 灌肠 结肠炎
上一篇: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的饮食护理ppt
下一篇:药物流产中预防感染治疗的效果观察:药物流产的危害有多大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