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学生语文教学几点思考

来源:普通话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关于中学生语文教学几点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完善、精神世界得以拓展。语文这个重要的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语文教学,尤其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多姿多彩的具体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存在着的一些悖论,需要语文教师妥当处理。

  一.语文教学的功利性与审美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鲜明地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这样,国家就从语文教学“基本法”中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这一任务是区别于中学其他科目教学任务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中学语文的美育是以教材中的文本为载体的。作为美育载体的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

  然而,语文的这种审美性在社会功利性的大环境下,受到严重挤压,没能充分发掘。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逐步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然而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实况是,分数大战愈演愈烈。分数不仅成为学生的命根,也成为老师的命根。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就受到世俗、时俗压力的影响,尤其家长与社会争功近利的要求,学校对教师评价的影响,对语文教学做了完全现实的解读,把语文教育的所有目的都纳入升学的轨道,使语文教学做出的所有努力都笼罩在分数的阴影下。

  但这种解读应当是适度的。文学本来是“审美”的事业。如果我们无视语文的这种审美性那就对语文直接做了完全功利的解读,失去了语文作为“文学的浅显缩影”的本义,而取消了语文。作为文学表征的语文的“审美性”,要纠正的正是社会“功利性”追求给主体带来的片面性。关于功利与审美,勃兰兑斯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效果如何。

  面对生活这座“森林”,如果我们给予学生的是完全“现实的”把握世界,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舍弃了审美性,变得“世故”起来;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一脑门子“利害计较与打算”的人,活着只是为了寻求直接利益满足的人;那么学生的整个人就会变得物质短视,被大工业时代经由我们之手造成了一个单向度的人,一个“异化”的人,失去了一个完全人本该拥有的丰富纬度。所以我们在与学生共同的语文学习中,要舍弃直接的功利打算,以相对淡泊、宁静的“虚静”态度,与现实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进入文学的审美世界,达到“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正确地看取人生,给心灵呼吸的空间,让人生更健全。这种“无用”之“大用”正是语文最高“功利性”之所在。

  二.语文教学的浅与深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信息网络的时代,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图片音响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尤其在各种示范课、公开课以及教学竞赛中,更是风行一时。比如,有的老师在讲《天净沙?秋思》时,播放几张“几条枯藤和几棵老树”的画面和“几只乌鸦”的叫声;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因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就播放了自做的关于春天的四幅美丽的动画图画,配以优美和谐的背景音乐,即时穿插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以达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的目的。这些做法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就赢得了课堂一半的精彩。我们的语文教学逐渐变得活泼好学,不再沉重难耐。

  的确,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未成年人最爱读图,渐失对文字阅读兴趣”。但我们的教学也有滑入另一个极端的危险:多采用影视图片对学生实行视觉的形象冲击。个别老师甚至以讲几个故事,播几个图片,甚至看一看影片替代了语文教学。的确,当学生们被中学教法下的文字训练弄得疲惫不堪的时候,他们非常渴望用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看这个世界,读图对他们来说恰是一种回归。但这也造成了对文本的一种“浅阅读”――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以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它会使学生习惯于浮光掠影的被动感觉和机械接受,满足于浅层次的表象观察,耽于耳目之娱,更多地认可这个现实世界,形成思维惰性,造成感觉钝化、弱化、甚至丧失。其缺陷正如北大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所指出:形象大于文字,形象大于意义。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相对于对形象化的追求使学生更注重直观性体验而将“思”的意义放逐,文字信息更能促进人的思考,有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和反思。所以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追求一种有“深度”的语言学习。这种学习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种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养成过程,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而且,一个语文老师本身也要有一定“深度”的语文修养。只有理论巩固,文本熟悉,思维活跃,熟悉当下文学研究现状,才能为学生提供更高一层的“深”入“浅”出:以思想的深邃,文学的纯粹,对现实的亲和力使得学生流连忘返。正如古语所言:“资之深,则取之左右而逢源”。这样的课堂会以自身的魅力打破学生心中语文课堂固有的心理图式,因超出了他们的期待视野而给予他们更丰富的课堂震惊体验,从而达到别样的“奇观化”效果。

  三.语文教学的常式与变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课堂教学质量反映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备课。“备课是教师为教学做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研究的环节,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包括“备教案、备学生、备方法”。我们教师都提前备课。备课的过程渗透了教师的智慧,教师以最大的努力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知识积累和关于教学艺术的技能技巧。对教材的挖掘深度,对学生的可能反映,最合适的教法都在教案中做出了预期的测度。但我们不能把考虑了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精心准备的教案,看作一种不可轻易变更的“常”态过程。因为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它充满“变”数。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拥有各自独特内涵的“这一个”。活跃的思维,迥异的关注点,青年人的善于质疑,常常挑战着我们备课的极限。然而,现实中,面对课堂突发的事件、变动的情绪、微妙的反应,大部分教师不能或者不想轻易改变自己的教程,而是按着自己的教案一板一眼地讲来。态度认真虔诚,让人感动并肃然起敬。但要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实在要善于洞幽探微,不固守自己已经规划好的教学路线,重视学生这些“变”数,表现出教育的机智。

  本人在讲授陈祖芬的《读海》一课时,预先的教学安排是:通过优美的朗读感知课文;划出作者对海的认识变化的关键的句子;理解层次,品位语言和写作手法。然而在现场教学中,情况突变。学生在朗读到结尾“海浪退下去了,退下去的是成排的泪水”时,发出窃窃的争论:泪水。谁哭了?有一个调皮的学生还故意地搞笑:有什么好哭的!现场的情形迫使我调整了授课方案,授课直接由文章最后一句入手,向所有同学发问,让所有同学思考:到底是谁哭了?学生们的回答“五彩缤纷”,或者作者哭了或者岩石哭了或者大海哭了。老师进一步提问:他(它)们为什么哭了?学生为了说出理由只好进一步细读课文,最终发现“哭”字关涉了岩石、大海、作者三方的纠缠。岩石与大海是什么关系?文章的三、四、五部分顺理成章得到细剖。作者与岩石有直接的情谊牵连吗?作者与大海又是什么关系?于是文章的一、二、六、七部分又顺次纳入鉴赏的视野。全文竟由最后一句生发开来的疑问,把文章“倒提”着品味开来。如石子入水,微漪漾开,美文(纹)妙致横生。一切恰如郑板桥画竹:“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也。可见,教案让你授课时有案可依,但又并非有案必依的。因为在具体授课中间存在诸多的可能性,教师随时作出机智变化,

  教案也会倏作变相。

  以上仅仅从三个方面浅谈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现实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天地很是广阔,有待于语文探索者积极地投入。最后,以屈子的名言与各位有志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同仁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杨兴华,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推荐访问: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 中学生 几点思考
上一篇:语文金色花教学反思
下一篇:教代会校长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