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灵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统筹协调3000A版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20-10-10 点击:

 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统筹协调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与民族富强发展的重要决策。土地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落实以来,加之大量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被占用后,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得到人们高度重视与关注。如今。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农田与耕地被绿色城市、景观工程、绿化工程所占用,从而导致质量优渥的耕地面积大幅降低,耕地保护在根本上受到了制约限制与影响。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统筹协调在保障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生态建设;耕地保护 引言:土地资源是人类与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保障。生态系统本就具备综合性与复合性特点,影响与制约着人类发展各项活动。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直观反应,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由于社会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有所提升,正是因为土地使用没有在科学的方式下合理利用,所以造成一系列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出现。

 1. 当前重庆江北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 1.1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目前,重庆大部分地区正处于社会发展与实现经济建设的重要阶段,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也都取得了可观成绩。企业工程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如今可供城市建设用地与土地开发的资源逐渐减少,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当土地资源的不当使用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直接制约性影响。

 2 1.2 耕地占补平衡任务日趋艰巨

 由于重庆市江北地区可用耕地资源贫瘠,且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使得用于耕地使用的土壤大量减少,而早日实现耕地保护的任务愈发艰难。随着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受土地资源限制,社会企业项目的开发成本与开发难度逐渐增高。尤其是作为补充使用的耕地质量较差、生产能力不高,耕地质量难以达到平衡状态。

 基于被企业发展所征用的耕地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良好,属于优质型高产耕地区域。而作为农业补充耕地来讲,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其土壤、农业设施与农业生态环境较差,不适于耕地种植业开展,与被征用耕地质量存在本质差别[1] 。

 3 1.3 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现象依然存在

 如今,重庆市建设用地与农耕用地土地使用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江北地区城镇内部结构和布局没有合理规划,存在部分沿海县市农村居民点建设散乱、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投资强度与土地使用不成正比,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提升与调整。

 2. 优化 重庆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对策

 1 2.1 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在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目标的前提下,强化各区域政府对耕地的保护与责任,有效提升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考核力度。还需要对耕地质量进行保护,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公民参与耕地保护与监督的意识。此外,还应该拓展耕地占用和补充信息公开力度,实现社会公民的参与耕地保护监督力度[2] 。

 2 2.2 完善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和补偿机制

 需要对耕地功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对耕地保护进行适当的生态功能额外补贴,以增强耕地所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对耕地的保护意识,提升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还需要对地转用过程中的功能、权利及利益转换关系充分了解。对耕地保护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趋向及利益诉求进行分析,对不同主体所收取利益的情况进行核算。对耕地的使用与发展权进行合理的定价,以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

 根据市场机制使保护耕地的各主体之间形成互动合作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再依据区域间的转移支付抵补耕地保护者保护耕地的巨大机会成本,从根本上减少耕地占用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以平衡中央、耕地保护区以及非耕地保护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保护耕地获利与占用耕地成本间的状态均衡。根据耕地经济补偿法,对各耕地保护主体间的收益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改变耕地利用与保护中成本收益承担主体存在差异的状况,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实现耕地的高效利用和合理保护。

 3 2.3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促进耕地保护。

 通过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方法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对土地产权划分关系进行明确,从根本上保证耕地与种植耕地农户的经济利益。还要建立动态的耕地产权关系,保证土地产权能够进行购买和转移。此外,应用市场机制鼓励城镇用地的高密度集约利用,提高城镇用地的投资效率,减少企业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占用情况[3] 。

 3.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1 3.1 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

 对生态用地、天然林、天然草场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进行限

 制,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沼泽类土壤来讲,需要在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照相关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不论是商业用地还是农耕用地都要进行统筹规划,进行合理的布局。对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等重大工程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4] 。

 2 3.2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国家及政府部门需要对土地退化问题加强治理,科学合理应用耕地策略与方法,以妥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结合科学措施,从根本上改善盐碱化土地。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对土壤综合质量的检测评价机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农田土地进行浇灌,保护土壤环境,降低土地污染程度。还需要达成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的任务,对退耕土地实施监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地区生态改善,实现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基础上,严格规定生态退耕标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提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推广先进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的综合治理,以实现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科学整治[5] 。

 结束语: :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其中不仅包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所以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友好沟通与联系,在土地设计的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由主要负责部门落实有关规定,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所执。从根本上保证耕地保护、环境保护与林地保护等真正贯彻落实。此外,科学、合理的对建设项目、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和土地生态化利用引导,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实现生态建设与

 耕地保护统筹协调,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士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淮北路径[N].淮北日报,2020-09-25(008). [2]刘壮壮,吴未,刘文锋,申立冰.基于“源地-廊道”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逻辑范式的 建 设 用 地 减 量 化 研 究 [J/OL]. 生 态 学报,2020(22):1-9[2020-09-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031.q.20200922.1359.014.html. [3]十一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王玉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N].广西日报,2020-09-24(007). [4]银川市委政策研究室陈华.关于示范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思考[N].银川日报,2020-09-24(005). [5] 丁云飞,陈书法,张元良,李化强,徐振,马伯先.以核心价值观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型实验室——以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材料实验室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0(18):26-27.

推荐访问:耕地 生态建设 统筹协调
上一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发扬-传统建筑论文-建筑论文
下一篇:砖瓦厂材料购销合同范本标准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