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止晕抗组胺药倍他司汀异丙嗪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20-07-28 点击: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倍她司汀 英文通用名称:Betahistine 其她名称:敏使朗。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治疗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

 2、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如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栓塞等)及其所致的中枢性眩晕等,还可用于脑动脉硬化、多种原因引腰部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 5 小时性头痛)。

 3、用于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的体位性眩晕、耳鸣等。

 4、用于治疗褥疮,可促进疮口的愈合。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新型组胺类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性质与组胺相类似, 就是组胺 1 H1 受体的弱激动剂, ,3 H3 受体的 强拮抗剂, ,对 对 2 H2 受体几乎没有作用 。本药能选择性作用于 H1 受体,具有扩张毛细血管、舒张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增加前毛细血管微循环血流量的作用,也具有降低内耳静脉压、促进内耳淋巴吸收、增加内耳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本药还可通过抑制 H3 受体,从而抑制组胺释放的负反馈调节。本药在改善微循环的同时,也能增加内耳毛细胞的稳定性,减少前庭神经的传导,增强前庭器官的代偿功能,减轻膜迷路积水,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与耳闭感等症状。本药扩张血管作用较组胺弱而持久,扩血管时不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很小。

 本药可口服或静脉给药,而组胺口服无效。临床常用其盐酸盐与甲磺酸盐。

 2、药动学

 盐酸倍她司汀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服药 3-5 小时后达血药浓度峰值。甲磺酸倍她司汀 240mg 单次经口投予犬(体重约 10kg)后,在 60-90 分钟后达血药浓度峰值,之后迅速消失。将标有3 H 的甲磺酸倍她司汀 600mg/kg 单次经口投予大白鼠后,大白鼠各脏器药物分布情况为:肝脏最高,其次为脂肪组织、脾、肾。盐酸倍她司汀在肝脏广泛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于给药后 3 日内随尿液排泄,消除半衰期为 3、5 小时。

 【注意事项】

 1、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2)嗜铬细胞瘤患者。

 2、慎用

 (1)有消化性溃疡史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者。(2)支气管哮喘患者。(3)肝脏疾病患者。(4)肾上腺髓质瘤患者。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不推荐使用本药。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尚不清楚本药就是否通过乳汁排泄,哺乳妇女应慎用。

 【不良反应】

 1、可有口干、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心悸等,偶有头晕、头痛、头胀、多汗。

 2、偶见出血性膀胱炎、发热。

 3、偶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等。

 【药物相互作用】

 抗组胺药可拮抗本药的部分或全部作用,故两者不宜合用。

 【给药说明】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盐酸倍她司汀片:一次 4-8mg,一日 2-4 次,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48mg。

 2、甲磺酸倍她司汀片:一次 6-12mg,一日 3 次,餐后服用,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剂量。

 ·肌内注射

 盐酸倍她司汀注射液:一次 2-4mg,一日 2 次。

 ·静脉滴注

 注射用盐酸倍她司汀:一次20mg,一日1次,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 2ml 溶解后,再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中缓慢静脉滴注。

 ·老年人剂量 老年人用药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异丙嗪 英文通用名称:Promethazine 其她名称:非那根。

 【临床应用】

 1、用于皮肤黏膜过敏: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以及皮肤划痕症、花粉变态反应、昆虫变态反应、食物或药物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也可用于烧伤、放射性损伤时的变态反应等。

 2、用于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机。对于梅尼埃病,本药也有一定疗效。

 3、用于麻醉、手术前后与产科患者:可缓解一些麻醉与手术后的恶心呕吐;可用于防治放射病或清除药源性恶心呕吐。与哌替啶、氯丙嗪合用于人工冬眠,以减

 少麻醉药用量,以提高麻醉成功率及安全度。此外,也可用于减轻成人及儿童的恐惧感,让患者呈浅睡眠状态。

 4、作为辅助用药,可与止痛药合用于术后疼痛。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本药,作为全麻辅助用药,在特殊情况下(如重复的支气管镜检查、眼科手术与一些高危患者),可减少成瘾性镇痛药的用量。

 5、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异丙嗪有轻度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故也可做成合剂,可用于镇咳、祛痰、平喘。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就是吩噻嗪类衍生物,为抗组胺药。其作用较苯海拉明持久,比氯丙嗪弱,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的作用,并可降低人体温度。具体作用为:(1)抗组胺作用:本药可 与细胞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 1 H1 受体 ,从而拮抗组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挛缩作用,解除组胺导致的致痉与充血作用。(2)止吐作用:这可能与本药抑制延髓的催吐化学受体触发区有关。(3)抗晕动症作用:作用于前庭与呕吐中枢及中脑髓质感受器,从而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4)镇静催眠作用:具体机制尚未确切阐明,可能与本药间接降低脑干网状激动系统的应激性有关。

 2、药动学

 口服或注射给药后吸收快而完全,经口服、肌内注射或直肠给药后起效时间为 20 分钟,静脉注射为 3-5 分钟。抗组胺作用一般持续时间为 6-12 小时,镇静作用可持续 2-8 小时。本药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而产生较为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时间比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及去氯羟嗪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5%。本药主要由单胺氧化酶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异丙嗪亚砜与少量原药可随尿液排泄,部分可随粪便及汗液排出。

 3、遗传与生殖毒性

 孕妇用药后可诱发新生儿黄疸与锥体外系症状。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

 本药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儿童禁用。

 2、交叉过敏

 本药与其她抗组胺药较少发生交叉过敏,但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患者,对本药也可能过敏。

 3、禁忌症

 2 岁以下儿童(国外资料)。

 4、慎用

 (1)过敏性休克患者。(2)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3)肝、肾功能不全者。(4)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膀胱颈梗阻或前列腺增生明显者。(6)骨髓抑制者。(7)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低血压)。(8)胃溃疡、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患者。(9)黄疸、Reye 综合征患者(本药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 Reye 综合征混淆)。(10)神志不清及昏迷患者。(1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就是儿童,使用本药后痰液黏稠,影响排痰且可抑制咳嗽反射)。

 5、药物对儿童的影响

 本药可致 2 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 2 岁以下儿童禁用。此外,本药可能引起小儿肾功能不全;急性病患儿、脱水患儿,在注射本药后可能出现肌力障碍;儿童单次口服本药 75-125mg,可发生过度兴奋、易激动或(与)噩梦等异常反应,故 2 岁及 2 岁以上儿童慎用。

 6、药物对老人的影响

 老年人用药后易发生头晕、呆滞、精神错乱与低血压,还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特别就是帕金森病、静坐不能与持续性运动障碍),在用量过大或胃肠道外给药时更易发生。

 7、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孕妇用药后可诱发新生儿黄疸与锥体外系症状。故孕妇在临产前 1-2 周应停用本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 C 级。

 8、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尚不清楚本药就是否经乳汁分泌,哺乳妇女用药需权衡利弊。

 9、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可使妊娠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10、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连续使用 1 个月以上者,应追踪复查肝、肾功能。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嗜睡(初用药者尤为明显),可于用药后 24-48 小时内出现明显的困倦感,且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

 2、本药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较少见,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轻度色盲、口干、口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尤其就是儿童)、抑制咳嗽反应、便秘等抗胆碱作用;另外还有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头晕(低血压)、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与/或并用其她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

 3、少见心血管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如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增高或轻度下降、白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增加、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可出现咽痛与高热等感染表现,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较低。有本药致 2 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的报道。

 5、使用本药栓剂可发生直肠烧灼感与刺痛。

 6、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显示葡萄糖耐量可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她中枢神经抑制药(特别就是麻醉药、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抑制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同用时,可相互增强药效,需调整剂量。

 2、与抗胆碱类药物(特别就是阿托品类药)同用时,本药的抗毒蕈碱样效应可增强。

 3、静脉给予多粘菌素 B 治疗的患者,同时应用本药后,可能发生严重窒息。

 4、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能减少本药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导致本药作用增强与毒性增大。

 5、与溴苄铵、异喹胍或胍乙啶等同用时,后者的降压效应增强。

 6、与肾上腺素同用时,后者的 α 肾上腺素能作用可被阻断,使 β 肾上腺素能作用占优势。

 7、氯化铵等酸性药物能加速本药的排泄。

 8、顺铂、水杨酸制剂、万古霉素、巴龙霉素及其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与本药同用时,以上药物的耳毒性症状可被掩盖。

 ·药物-酒精/尼古丁相互作用 乙醇可增强本药的中枢抑制效应。

 【给药说明】

 1、配伍禁忌:本药与茶碱及生物碱类药物呈配伍禁忌。

 2、用于防止晕动症时,为保证疗效,要及早给药。

 3、本药可口服或肌内注射给药。口服给药时,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时服,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肌内注射时应作肌肉深部注射。

 4、应避免动脉注射给药,因动脉注射可能发生动脉痉挛导致肢端坏死;禁止皮下注射,因本药有化学性刺激,可造成局部坏死;静脉注射时应注意避免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还要防止注射过快致血压下降。

 5、特异性皮肤试验、抗原吸入或口服激发试验、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气道反应性试验前 24 小时内最好免用本药,因为用药后可能使反应的敏感性下降。

 6、在使用本药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过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本药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7、脱水或少尿时药物用量应减少,以免出现毒性反应。

 8、严重哮喘者不宜长期使用本药。

 9、本药如连续用药在 1 个月以上时,应考虑更换其她抗组胺药,以免出现耐药性及药物蓄积。

 10、患者对本药过敏时应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可选用其她类抗组胺药继续治疗,以第二代抗组胺药为首选。

 11、用药期间应停止驾驶、操纵精密仪器、高空作业或从事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或有危险性的活动。

 12、药物过量的表现:手脚动作笨拙或行为古怪,严重时出现嗜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抗毒蕈碱样效应)、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与背部的肌肉)以及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可对症注射地西泮与毒扁豆碱;一旦由于药物过量引起中枢抑制而昏迷不醒时,应采取催吐、1%苏打水洗胃、给氧、静脉输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必要时可作血液透析。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抗过敏:一次 12、5mg,一日 4 次,餐后及睡前服用,必要时睡前可增至 25mg。

 2、止吐:首次 25mg,必要时可每 4-6 小时服 12、5-25mg。

 3、抗眩晕:一次 25mg,必要时一日 2 次。

 4、镇静催眠:一次 25-50mg,必要时剂量加倍。

 ·肌内注射 1、抗过敏:一次 25mg,必要时 2 小时后重复给药。严重过敏时可用 25-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 100mg。

 2、止吐:一次 12、5-25mg,必要时每 4 小时重复 1 次。

 3、镇静催眠:一次 25-50mg。

 ·静脉注射

 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 0、25%的浓度,缓慢静脉注射。

 ·老年人剂量 老年人用药应酌情减量。

 儿童 ·常规剂量

 推荐 2 岁及 2 岁以上儿童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避免与其她有呼吸抑制作用的药物合用。

 ·口服给药 1、抗过敏:一次 0、125mg/kg(3、75mg/m2 ),每 4-6 小时 1 次;或睡前给药 0、5mg/kg(15mg/m2 )。按年龄计算一日量为:0-1 岁 5-10mg、1-5 岁 5-15mg、6 岁以上 10-25mg,可单次或分 2 次给药。

 2、止吐:一次 0、25-0、5mg/kg(7、5-15mg/m2 ),或一次 10-25mg,必要时可每 4-6小时给药 1 次。

 3、抗眩晕:一次 0、5mg/kg(15mg/m2 ),必要时每 12 小时 1 次,或一次 12、5-25mg,一日 2 次。

 4、镇静催眠:必要时一次 0、5-1mg/kg(15-30mg/m2 )。

 ·肌内注射 1、抗过敏:一次 0、125mg/kg(3、75mg/m2 ),每 4-6 小时 1 次。

 2、止吐:一次 0、25-0、5mg/kg(7、5-15mg/m2 ),或一次 7、5-15mg,必要时每 4-6小时重复。

 3、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 0、25-0、5mg/kg(7、5-15mg/m2 ),或一次 6、25-12、5mg,一日 3 次。

 4、镇静催眠:必要时一次 0、5-1mg/kg,或 12、5-25mg。

 【制剂与规格】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2ml:50mg。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氯丙嗪 英文通用名称:Chlorpromazine 其她名称:冬眠灵、可乐静、。

 【临床应用】

 1、治疗精神病: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以精神运动性兴奋与幻觉妄想为主),尤其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但不能根治。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差,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效,甚至可加重病情。还可用于治疗其她精神病的兴奋躁动、紧张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对忧郁症状及木僵症状的疗效较差。

 2、镇吐:对多种原因所致的呕吐几乎均有效,如尿毒症、胃肠炎、癌症、妊娠及药物引起的呕吐。也可治疗顽固性呃逆,但对晕动病的呕吐无效。

 3、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用于低温麻醉时可防止休克发生。人工冬眠时,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4、可与镇痛药合用,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剧痛。

 5、治疗心力衰竭。

 6、国外尚用于治疗破伤风、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属 二甲胺族吩噻嗪类药物 ,为抗精神病的代表药。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这就是本药抗精神病作用的机制,也就是其长期应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基础。本药还能阻断 α 肾上腺素受体与 M 胆碱受体,因而其药理作用广泛。具体作用如下:(1)抗精神病作用:目前认为,本药通过阻断与情绪与思维有关的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而起抗精神病作用。其阻断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 α 肾上腺素受体,则与镇静安定的作用有关。正常人使用治疗量后,出现安静、活动减少、感情淡漠、注意力降低、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反应。安静时可诱导入睡,但易被唤醒。精神患者使用后,在不过分抑制的情况下,可迅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躁狂症状,减少或消除幻觉、妄想等症状,使思维活动及行为趋于正常。(2)镇吐作用:小剂量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时又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但对刺激前庭所致的呕吐无效。(3)降温作用:本药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但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还能降低正常体温,这与解热镇痛药不同,后者只降低发热体温而不降低正常体温。本药的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愈低,其降温作用愈明显,与物理降温同时运用具有协同作用;在炎热的天气,本药反可使体温升高,这就是干扰了机体正常散热的结果。(4)阻断外周 α 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大剂量时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还可解除小动脉、小静脉痉挛,改善微循环,从而起抗休克的作用。同时由于扩张大静脉的作用大于扩张动脉的作用,故可降低心脏前负荷,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尤其就是左心衰竭时)。(5)内分泌系统:可阻断结节-漏斗系统中的 D 2 亚型受体,从而使血中催乳素浓度增高,出现乳房肿大、溢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促皮质素及促生长激素分泌,延迟排卵。(6)对 M 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较弱,可引起口干、便秘与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

 2、药动学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肌注吸收迅速。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有效药物浓度为 100-300ng/ml。肌注后的血药浓度就是口服的 4-10 倍。不同患者之间的血药浓度、临床效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达峰时间口服为 2、8 小时,肌注为1-4 小时,静脉给药为 2-4 小时。单次口服药效持续时间为 6 小时左右。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 32%,蛋白结合率为 90%-99%,分布容积为 8-160L/kg。本药分布于全身,在脑、肺、肝、脾、肾中较多,其中脑脊液(CSF)中的浓度就是血药浓度的 5 倍。脑脊液中本药的蛋白结合率在 19%-72%之间。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本药脂溶性高,易蓄积于脂肪组织中。

 本药有首过代谢效应。大部分在肝脏中以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方式代谢,在小肠壁也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本药的生物转化在儿童体内比在成人体内快。23%的药物从肾脏排泄。可经母乳分泌。

 母体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为 6 小时,但停药 6 个月后,仍可从尿中检出氯丙嗪代谢物。肝脏疾病并不明显影响半衰期。本药不能经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清除。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对其她吩噻嗪类药过敏者,对本药也可能过敏。

 2、禁忌症

 (1)对吩噻嗪类药过敏者。(2)肝功能严重减退者。(3)有癫痫病史者。(4)昏迷患者(特别就是用中枢抑制药后)。(5)骨髓抑制者。(6)青光眼患者。

 3、慎用

 (1)肝功能不全者。(2)尿毒症患者。(3)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4)前列腺增生、尿潴留者。(5)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就是儿童患者)。(6)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7)乳癌患者(国外资料)。(8)有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病史者(国外资料)。(9)有瑞氏综合征征象与症状者(国外资料)。

 4、药物对儿童的影响

 6 个月以下婴儿的用药安全性尚不明确,不推荐使用。

 5、药物对老人的影响

 老年人对本类药物的耐受降低,且易产生低血压、过度镇静及不易消除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6、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因药物可通过脐血进入胎儿体内,孕妇用药时应权衡利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 C 级。

 7、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本药可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最好在用药期间停止哺乳。

 8、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有时会影响免疫妊娠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尿胆红素测定时也可出现假阳性。

 9、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1)长期治疗或用量大时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2)肝功能。(3)尿胆红素。(4)长期大量应用时应注意进行眼科检查,常规半年检查一次。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

 主要有口干、上腹部不适、便秘。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偶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肝肿大,停药后可恢复。

 2、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有乏力、嗜睡,有时可引起抑郁状态。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其中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可加重该反应。

 3、心血管系统

 主要有心悸等反应。注射或大剂量口服时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4、代谢/内分泌系统

 偶见溢乳、乳房肿大、肥胖、闭经等。

 5、眼

 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角膜与晶体混浊,或眼内压升高。

 6、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哮喘、紫癜等。

 7、其她

 本药刺激性大,静注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肌注时局部肌肉疼痛较重。还可能引起鼻黏膜充血、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皮肤对光过敏等。

 [国外不良反应参考] 1、血液

 本药可引起粒细胞缺乏、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全血细胞减少等。

 2、心血管系统

 (1)某些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周围性水肿与心电图异常(如非特异性可逆的 Q 波与 T 波改变)。(2)首次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眩晕与晕厥。通常可自行恢复,且症状于 30 分钟到 2 小时内消失。偶尔会较严重,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并出现休克样症状。(3)本类药物曾引起过患者猝死,推测就是继发于室性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

 (1)治疗的头 2 周可能会出现轻至中度嗜睡,通常会自行消失。还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也可引起精神症状。(2)本药曾引起过脑水肿与脑脊液蛋白异常。癫痫小发作与大发作通常发生在有脑电图改变或癫痫发作史的患者。也引起过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虚弱、嗜睡、发热、意识混乱、锥体外系反应、白细胞增多与血清酶学、血尿素氮、空腹血糖升高等。在某些情况下,发生该综合征后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3)有引起中毒性精神病的个案报道。

 4、代谢/内分泌系统

 使用本药可引起溢乳、乳房充血、闭经、男子乳腺发育、高血糖症、低血糖症、糖尿、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与 NMS。本药还可干扰下丘脑对机体体温的调节,使机体出现随环境温度变化的低体温或高热,曾有在高热的环境下引起中暑而致死的报道。本药还可引起体重增加,且在同类药中本药的作用最强。

 5、胃肠道

 可引起口干、恶心、顽固性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结肠麻痹及食欲增加。长期用药者曾有空肠溃疡的报道。有缺血性结肠炎的个案报道。

 6、泌尿生殖系统

 使用本药曾引起尿潴留、尿失禁、性欲下降、阴茎异常勃起、射精障碍与阳痿。

 7、肝脏

 本药与其她吩噻嗪类药物一样,均可致肝脏病变,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混合性胆汁淤积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8、眼

 本药有引起瞳孔缩小、瞳孔放大、晶体与角膜中细小颗粒状物质沉积的报道。该作用与用药剂量与持续时间有关,短期用药症状可恢复,长期用药,病变可进一步加重并可能不再恢复。

 9、呼吸系统

 可抑制呕吐反射,造成吞咽困难。还有引起呼吸抑制的个案报道。

 10、皮肤

 本药曾引起过轻微的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与光敏反应。长期用药者曾有人出现过眼部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严重的晒伤、黑色素沉着或暴露于阳光后出现蓝灰色到紫棕色的色素沉着。还有引起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的个案报道。

 11、肌肉骨骼系统

 在使用本药的老年患者中,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增高。长期接受本药的患者,抗核抗体可能升高,有些患者可进一步发展成系统性红斑狼疮。

 12、其她

 本药可引起过敏反应。大剂量用药后突然停药,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与震颤等撤药症状,建议停药时逐渐减少用量或在撤药后连续使用抗帕金森综合征药数周。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莫沙平、度硫平、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曲米帕明、洛非帕明、地昔帕明、丙米嗪、去甲替林、普罗替林等)合用,可相互影响对方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均升高,毒性增强。另外,两者都有抗胆碱活性,合用则抗胆碱作用增强。故合用时应谨慎。

 2、与颠茄合用,抗胆碱作用增强。

 3、槟榔有胆碱能效应,与本药合用,可增加本药的锥体外系反应。

 4、与卡托普利、曲唑酮合用,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可能导致低血压。

 5、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合用,两者相互抑制对方的代谢,使血药浓度均升高,导致低血压与(或)本药毒性增加。

 6、与西沙必利、多非利特、索她洛尔、匹莫齐特、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格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左美沙酮、卤泛群等合用,对心脏的毒性增加,故不宜合用。

 7、与二氮嗪合用,可能会引起高血糖症。

 8、本药可诱导或抑制苯妥英的代谢,而苯妥英则诱导本药的代谢,故合用时苯妥英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升高或降低,而本药的血药浓度则降低。

 9、与肾上腺素合用,可能导致低血压与心动过速。

 10、与伊布利特合用,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11、与卡法根合用,对多巴胺的拮抗作用增加,从而导致本药的治疗作用与(或)不良反应都增加。

 12、与锂剂合用(尤其就是本药的用量较大时),可能导致运动障碍、锥体外系反应加重、脑病及脑损伤等。

 13、与哌替啶合用,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呼吸的抑制作用加强。

 14、卟吩姆钠与本药都有致光敏感的作用,合用可加重光敏感组织的细胞内损害。

 15、普萘洛尔可降低本药的代谢,使本药的毒性增强。

 16、氨甲环酸与本药合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导致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报道,可能就是两者都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所致。

 17、与苯丙胺合用,两者效力均降低,且使惊厥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而本药的抗精神病作用降低,故不推荐合用。

 18、抗酸药对本药的吸附作用可降低本药的吸收,故合用时本药疗效降低。应在本药用药前至少 1 小时或用药后 2 小时服用抗酸药。

 19、苯扎托品、奥芬那君、丙环定、盐酸苯海索可延迟胃排空,增加本药的肠壁代谢,并降低吸收,导致本药的血药浓度降低,药效减弱,而抗胆碱作用则加强。

 20、卡麦角林为多巴胺D 2 受体激动药,不应与氯丙嗪(多巴胺D 2 拮抗药)同时使用。两者如合用,治疗学效应均降低。

 21、西咪替丁可降低本药的疗效,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22、普拉睾酮可降低本药的药效。

 23、本药可拮抗右旋苯丙胺的作用,还能抑制其降低食欲的作用,故本药常用于逆转苯丙胺过量时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24、本药可降低胍乙啶、去甲肾上腺素、芬美曲秦的药效,还可使左旋多巴失效。

 25、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脏的微粒体酶,使本药的药效降低。

 26、本药可降低苯丙香豆素、华法林的药效,机制不清。

 27、长期使用本药可能会显著降低促甲状腺素(TSH)对普罗瑞林的反应。

 28、在一项试验中,西酞普兰与本药合用,未观察到两者的药动学受到影响。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29、本药可能会抑制胍那决尔的降压作用。

 30、与月见草油、甲泛葡胺、曲马多、佐替平合用,发生惊厥的危险性增加。

 31、本药可使合用的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增加,但没有临床意义。

 32、唑吡坦与本药合用不会引起药动学变化。

 ·药物-酒精/尼古丁相互作用 1、与乙醇合用,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增强。

 2、吸烟者本药的血药峰浓度及曲线下面积比不吸烟者略低;吸烟者在服用本药时其嗜睡作用会减弱。

 【给药说明】

 1、暴露于高热环境、有机磷杀虫剂及接受阿托品或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不宜使用本药。

 2、用药期间不宜驾驶、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3、注射给药只限用于急性兴奋躁动的患者,肌注时应缓慢深部注射,肌注局部疼痛较重时,可加 1%普鲁卡因。为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用药后应静卧 1-2 小时,血压过低时可静滴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升压,但不可用肾上腺素,以防血压降得更低。

 4、服用本药约 2 周后才能充分显效。用量须从小剂量开始,按照个体化的原则调整增加量。经数日或数周,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后,还须巩固治疗至少两周,然后逐渐减至最小有效维持量。维持量使用的期限须根据临床需要而定。

 5、使用本药治疗中不能突然停药,以避免导致恶心、呕吐、胃部刺激、头痛、心跳加快、失眠或病情恶化。经长期治疗需停药时,应在几周之内逐渐减少用量。

 6、出现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药;在脊髓 X 线摄影之前至少停药 48 小时。

 7、如只存在角膜与晶体混浊而无视力障碍时,可在监测下使用本药;如有皮肤或视网膜色素沉着或不明原因的视力障碍时,则应减少剂量(一日 40mg 以下)或用其她抗精神病药代替。

 8、过量症状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包括昏迷、低血压与运动障碍。

 9、过量处理主要就是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必要时采取以下措施:(1)尽早洗胃与(或)给予活性炭悬液及盐类泻药,不得诱导呕吐。(2)监测体温与心血管功能,至少 5 日。(3)静脉注射苯妥英 9-11mg/kg,以控制心律失常。(4)用洋地黄类药治疗心功能衰竭。(5)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去氧肾上腺素治疗低血压。(6)进行心电图监测,给予地西泮,随后给予苯妥英 15mg/kg,以控制惊厥。(7)给予苯扎托品或苯海拉明处理可能出现的帕金森样症状。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精神病:开始一日 25-50mg,分 2-3 次服用,逐渐增至一日 300-450mg,症状减轻后再减到一日 100-150mg。最大用量一次 150mg,一日 600mg。

 2、呕吐:一次 12、5-50mg。

 ·肌内注射 1、治疗精神病:一次 25-100mg。极量一次 100mg,一日 400mg。

 2、心力衰竭:小剂量肌注,一次 5-10mg,一日 1-2 次。

 3、用于呕吐:一次 25-50mg。

 ·静脉给药 1、精神病:一次 25-100mg,目前多用静脉滴注。极量一次 100mg,一日 400mg。

 2、心力衰竭:用量同肌内注射项,静脉滴注时速度为 0、5mg/min。

 3、呕吐:同肌内注射。

 4、冬眠疗法:用冬眠合剂静滴,用量根据病情而定。

 ·老年人剂量 年老或体弱者口服、肌注或静注治疗精神病时,均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耐受情况缓慢增加用量。注射时尤应注意耐受情况,缓慢给药。

 [国外用法用量参考]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精神病:(1)对严重躁狂或急性精神紊乱的住院患者,推荐用量为一次 25mg,一日 3 次。1-2 日后可每半周增加 25-50mg,直至患者安静并与医生合作为止。(2)对躁狂或精神紊乱不严重的住院患者,推荐用量为一次 25mg,一日 3 次。然后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有效剂量。通常为一日 400mg。而对门诊患者,可采用一次 10mg,一日 3-4 次或一次 25mg,一日 2-3 次的用法。(3)对精神分裂症的门诊患者,通常一日 50-400mg。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量为一日 200-1600mg。起始剂量通常为一日 100-200mg,然后逐渐增加用量。(4)对新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症状得到控制后应持续服用抗精神病药至少 1 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时,应持续服用维持用量的抗精神病药最少 5 年。

 2、恶心、呕吐:推荐用量为一次 10-25mg,根据需要每 4-6 小时给药 1 次,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用量。

 3、手术前的恐惧:推荐术前 2-3 小时服用 25-50mg。

 4、顽固性呃逆:推荐一次 25-50mg,一日 3-4 次。如果呃逆持续 2-3 日,应肌内注射氯丙嗪 50mg。如症状仍然存在,可用氯丙嗪 25-50mg 溶于 500-1000ml 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患者应平卧于床,密切测量血压。

 5、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一次 25-50mg,一日 3-4 次。数周后可停药或用维持量。

 ·肌内注射 1、精神性疾病:对患有严重躁狂或急性精神紊乱的住院患者,推荐用量为 25mg,必要时可在 1 小时内再注射 25-50mg。以后肌注量可在数日内逐渐增至一次最大剂量 400mg,酌情可以每 4-6 小时肌注 1 次,直到症状得以控制。通常用量为一日500mg。

 2、恶心、呕吐:推荐用量为 25mg。如没有发生低血压,可每 3-4 小时给予 25-50mg,直到呕吐停止。然后应进行口服治疗。在手术期间治疗恶心与呕吐,推荐用量为12、5mg,必要时可 30 分钟重复肌注 1 次。

 3、手术前的恐惧:手术前 1-2 小时肌注 12、5-25mg。

 4、顽固性呃逆:见口服给药项。

 5、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肌注一次 25mg,一日 3-4 次,直至可口服给药为止。

 6、破伤风:一次 25-50mg,一日 3-4 次,并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给药总量与给药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决定,应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加量。

 ·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不作推荐。建议静脉给药只用于顽固性呃逆、外科手术或破伤风,并密切监测血压。

 1、破伤风:推荐用量为 25-50mg,至少稀释至 1mg/ml,并以 1mg/min 的速度给药。

 2、外科手术过程中治疗恶心与呕吐:推荐用量为一次 2mg,间隔时间为 2 分钟。总量不能超过 25mg。稀释至 1mg/ml(25mg 与 24ml 氯化钠注射液混合)。

 3、偏头痛:在一项回顾性研究报道中,静脉给予氯丙嗪 5-50mg(平均 22mg)对治疗急性偏头痛有效,然而要全面评价治疗效果,还应开展前瞻性与随机性研究。

 ·直肠给药

 恶心与呕吐:使用栓剂,用量为一次 100mg,根据需要每 6-8 小时给药 1 次。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衰竭时不需要特别调整剂量。

 ·肝功能不全时剂量 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考虑减少用量。

 ·老年人剂量 年老体弱者应接受正常成人用量的 1/3 或 1/2。这类患者的维持量常为 300mg 或更少。用量大于 1000mg 通常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相反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透析时剂量 在透析过程中不需要特别调整剂量。

 儿童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治疗严重的行为问题:0、55mg/kg,根据需要每 4-6 小时 1 次。对住院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50-100mg;年龄较大的儿童极量为一日 200mg。尚无证据表明用量超过 500mg 能够提高疗效。

 2、治疗恶心与呕吐:0、55mg/kg,每 4-6 小时 1 次。另有资料推荐,年龄在 6 个月或 6 个月以上的儿童可根据需要每 4-6 小时给予 0、5-1mg/kg 的口服剂量。

 3、治疗手术前恐惧:推荐剂量为 0、55mg/kg,术前 2-3 小时给药。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需要一日 200mg 或更大的剂量。

 ·肌内注射 1、治疗严重的行为问题:推荐剂量为 0、55mg/kg,根据需要每 6-8 小时给药 1 次。住院患者中年龄小于5岁(或体重小于22.7kg)的儿童一日最大用量为40mg,年龄在 5-12 岁间(或体重在 22、7-45.5kg 间)的儿童的一日最大用量为 75mg。

 2、治疗恶心与呕吐时:推荐用量为 0、55mg/kg,根据需要每 6-8 小时 1 次。药物作用可持续 12 小时。6 个月至 5 岁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40mg,5-12 岁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75mg,严重患者除外。在手术过程中推荐的肌注量就是 0、275mg/kg。如有必要,且无低血压发生时,可在 30 分钟后重复给药 1 次。另有资料建议,6 个月或 6 个月以上的儿童每 6-8 小时静注或肌注 0、5-1mg/kg。低于 5 岁(或体重轻于 22.7kg)的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40mg。5-12 岁间(或体重在 22、7-45.5kg 之间)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75mg。

 3、手术前的恐惧:0、55mg/kg,术前 1-2 小时给药。

 4、治疗破伤风:0、55mg/kg,每 6-8 小时 1 次。体重在 22.7kg 以内的儿童极量为一日 40mg,体重在 22、7-45.5kg 之间的极量为一日 75mg;严重患者除外。

 5、治疗精神性疾病:6 个月及 6 个月以上的患儿,建议每 6-8 小时静注或肌注 0、5-1mg/kg。5 岁以下或体重小于 22.7kg 的儿童极量为一日 40mg。5-12 岁或体重为 22、7-45.5kg 的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75mg。

 ·静脉注射 1、手术过程中治疗恶心与呕吐:推荐用量为一次 1mg,每 2 分钟 1 次。6 个月至 5岁(或体重为 22.7kg)的儿童极量为一日 40mg;5-12 岁儿童(或体重为 22、7-45.5kg)的极量为一日 75mg,严重患者除外。另有资料建议,6 个月或 6 个月以上的儿童,应每 6-8 小时静注或肌注 0、5-1mg。5 岁以下或体重少于 22.7kg 的儿

 童的极量就是一日 40mg。5-12 岁或体重在 22、7-45.5kg 之间的儿童的极量为一日 75mg。对小于 17 岁的儿童,氯丙嗪的最小稀释浓度就是 1mg/ml,并以 0、5mg/min 的速度给药。应严密监测,以防低血压。

 2、治疗破伤风:用量同肌内注射相应项。药物至少应稀释到 1mg/ml,并以 0、1mg/min 的滴速给药。

 3、治疗精神性疾病:用量同肌内注射相应项。对儿童患者(小于 17 岁)氯丙嗪的最小稀释浓度就是 1mg/ml,并且以 0、5mg/min 的速度给药。应严密监测以防出现低血压。

 ·直肠给药 1、治疗严重行为问题:推荐直肠给药 1、1mg/kg,根据需要每 6-8 小时给药 1 次。

 2、治疗恶心与呕吐:推荐直肠给药 1、1mg/kg,根据需要每 6-8 小时给药 1 次。另有资料建议,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儿童经直肠给药用量为1mg/kg,根据需要每6-8 小时 1 次。

 【制剂与规格】

 2ml:50mg。

推荐访问:组胺 药物 止晕抗
上一篇:工业园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
下一篇:水利水电--水利枢纽非溢流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