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4。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8日,收集了2008年1月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C)。

A.单元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间或性观察可在哪个年龄班进行?(B) A.小班 B.各年龄班均可 C.大班 D.中班 5.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D)。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10.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C)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 B.评价——督导 C.反馈——校正 D.校正——督导 二、判断题 1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

[答案]错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是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一年性的目标。

[答案]对 13.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答案]错 14.直接观察,是指借助于感官对物体进行直接观察的方式。因为直接观察没有中间环节,因而可以避免仪器等中介造成的误差。

[答案]对 15.通过测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准确地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关于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促进学前儿童数量化思维的发展。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类型很多,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工具。

[答案]错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答案]对 1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答案]对 19.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

[答案]错 20.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月×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答案]错 三、简答题 21.分别阐述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的涵义。

答: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22.阐明教师在种植与饲养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种植与饲养;

(2)应结合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进行种植与饲养;

(3)应鼓励学前儿童的自主探究;

(4)应培养学前儿童爱护动植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和行为。

2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答:(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四、设计题 25.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答: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设计。

(3)方法设计的理由:
①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

②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③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④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⑤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参考设计答案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增添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啄木鸟图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主题 师讲述谜语,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能给树开刀, 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二、阅读幼儿用书,探索啄木鸟的特征。

1.师:画面上有什么动物?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啄木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提醒幼儿关注啄木鸟的嘴巴、舌头、脚和尾巴。

3.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啄木鸟的特征和特有功能。

啄木鸟有长长、尖尖的像铁链子一样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开树皮,在生病的树上打洞。啄木鸟的舌头能伸缩,舌头有短勾,能伸到树洞里勾出害虫。啄木鸟有两只短短的脚,脚趾有尖锐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啄木鸟的尾巴坚硬,啄树皮时,尾巴能支持起身体。

4.为什么叫他啄木鸟?你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 三、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师:你们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2.师: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鸟呢?他们长得什么样? 3.师及时总结梳理鸟类的共同特点:头上有坚硬的嘴;
身上长着一身的羽毛;
还有一对翅膀;
身体下有一双脚;
身后有尾巴等。

4.告诉幼儿“鸟类”还叫“禽类”它们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先是一个蛋,经过孵化,硬壳而出后才变得和妈妈一样。

参考设计答案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森林医生--啄木鸟》。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功用。

(2)了解啄木鸟的特殊本领,知道它是益鸟。

(3)萌发对啄木鸟的关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观察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难点为探究啄木鸟的特殊本领及其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自然角饲养小鸟,引导幼儿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倾听小鸟的声音,给小鸟喂食;
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啄木鸟等鸟类的音像、图片等资料,并与让幼儿谈谈他们所知道的鸟。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啄木鸟》、啄木鸟图片若干、啄木鸟的叫声录音、课件等。

教法学法:
1.直观演示法。让幼儿感受直观的情景,初步认识啄木鸟。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教育挂图、标本和图片,让幼儿充分感受啄木鸟的外形特征,感知啄木鸟的特殊结构特征对它给树木看病捉虫的益处,激发幼儿初步的爱鸟情感。

2.谈话讨论法。老师与幼儿的谈话交流和幼儿与幼儿的讨论两种形式,让幼儿相互 说说自己的发现,并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桥梁和启智作用,调动幼儿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有关啄木鸟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啄木鸟的兴趣。

师:“哎哟”我的身体好难受呀(出示一棵大树上有个洞)猜猜树爷爷怎么了?那我们应该找谁来帮忙呢? (二)观看课件,交流分享。

提问:1.为什么人们称啄木鸟为森林医生? 2.啄木鸟是怎样给树木看病的? 请幼儿观看图片并说说,啄木鸟怎么给树爷爷治病的? 教师小结:对呀,啄木鸟医生就是这样,在树上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确定了小虫子在哪里以后,就会用他那尖尖的嘴巴,给树动手术,把害虫捉出来! 3.啄木鸟长什么样? 教师通过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课件,使幼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幼儿看到啄木鸟的生活习性,教学课件为幼儿架起学习的桥梁。

(三)观察挂图,了解特征。

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了解啄木鸟的嘴、尾羽、爪子的特征,感知啄木鸟的特殊结构特征对它给树木看病捉虫的益处。

(四)谈话讨论,激发情感。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树爷爷还疼吗?你觉得啄木鸟医生给大树带来了哪些好处?有了啄木鸟医生,大树能得到哪些帮助呢?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树,会给我们的生活哪些麻烦呢? 引导幼儿感受:天热了,大树能为我们遮挡太阳;
天冷了,大树能为我们挡住北风爷爷,还有风沙;
没有树,就没有清新的空气了,你看不到绿色的世界了,而且会有环境污染的! 活动延伸:
最后老师给予小结提升:你们觉得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然后我再像这样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帮助我们人类的鸟类我们叫它“益鸟”。我们一定要热爱和保护它。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说说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殊本领及其对人类的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啄木鸟的关爱之情,激发幼儿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2.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D)。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D)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个别物体的观察可在哪个年龄班进行?(D)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各年龄班均可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C) 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A)。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D)。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下列选项中属于区角活动中观察阅读类的内容是(B)。

A.电动玩具 B.地球仪 C.测量工具 D.昆虫标本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二、判断题 11.维果茨基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对 13.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答案]对 14.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答案]对 15.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测量的类型分为观察测量和非正式量具测量二类。

[答案]错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答案]错 17.家庭及家长在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中要鼓励儿童进行探索,在学前儿童没有进行发现活动之前就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答案]错 18.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答案]对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

[答案]错 20.幼儿园“STS”教育必须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阐述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答:可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对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阐述。

对儿童发展:首先,科学教育是符合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在学前儿童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处处存在着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内容,而科学教育正是利用了这些有利的因素,并将其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之中。

对社会发展:首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他们将来成长后的科学学习,并为科学素质的早期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特殊兴趣,为国家储存科技人才资源。

22.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用?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科技玩具是指借助于发条、惯性、电池、无线遥控、声控、光控、磁控、温控、电子数码技术等活动的玩具,例如电动火车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和规则性;
(2)让 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2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答:(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四、设计题 25.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有哪几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答:(1)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认识牙齿》
(一)教育目标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牙. 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 (二)教学准备 《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 (三)教学过程 1.观察牙齿 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
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
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比较成人与幼儿的牙数,找出不同处。

4.引导幼儿讨论:有的幼儿掉了牙,还会长出来吗? 5.介绍乳牙、恒牙。

6.了解换牙的知识。

引导有换牙经验的幼儿说说牙齿是怎样掉落的,掉牙时有些什么现象,教师告诉幼儿乳牙到5、6岁时就会脱落,然后长出新牙~恒牙。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B)。

A.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 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C.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 D.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C)要求。

A.地方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4.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萝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B)。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6.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A)。

A.橡皮泥 B.昆虫标本 C.编制机 D.放大镜 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D)。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井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C)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 B.评价--督导 C.反馈--校正 D.校正--督导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A)。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 11.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是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
科学方法的学习;
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答案]对 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答案]对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

[答案]错 15.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和虚拟教学环境。

[答案]错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答案]对 18.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答案]错 19.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答案]错 20.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2.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

答:(1)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23.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答:(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四、设计题 2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采集树叶?(中班上学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制作树叶标本的前期准备过程:采集、清洁与干燥,初步了解树叶标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树叶的多样与美丽,对植物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到户外观赏落叶,并捡回自己喜欢的各种落叶,要求树叶完整、平整。


2.制作树叶标本过程的录像和做好的树叶标本若干。


3.制作标本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抹布、较厚的旧书(幼儿自带)、皱纹纸。


4.电教设备:投影仪、电脑。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A)。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D)。

A.地方性 B.启蒙性 C.时代性 D.环境性 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D)。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B)。

A.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二、判断题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对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第二是强调科 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
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答案]对 14.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

[答案]错 15.科学游戏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感知游戏、多媒体互动游戏和拼图游戏。

[答案]错 16.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答案]对 17.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家庭志愿者;
(4)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答案]对 18.教师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实现的,有质量的提问能推进学前儿童思考,促使学前儿童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式的问题,另一类是开放式问题。

[答案]错 19.操作实验类的内容是可供学前儿童自己制作各种物品所需的材料工具。

[答案]对 20.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错月错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答案]错 三、简答题 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有哪些? 答:(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2.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答:(1)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3)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3.教师在运用测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测量意识;

(2)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3)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24.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自然观察的优点:(1)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事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2)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或很少受到干扰,能收集到学前儿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

自然观察的缺点:(1)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2)由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四、设计题 25.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参考设计答案一:
建议做一个建构区,前期为孩子准备一些纸箱或让幼儿家长帮助收集一些纸箱,搭建社区,学校,公园,商场,消防队,医院,警察局等等,依幼儿感兴趣为前提,(也许就会搭建出孩子自己的家)。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添加一些设施,比如,今天孩子对社区很感兴趣。在做好社区的建筑这块以后,让幼儿讨论社区里面除了有这些,还有什么,幼儿会把停车场,树木,花草,水池,垃圾桶,道路什么统统给你找出来,还有你也可以问问幼儿,除了这些已经有的,你想让社区里在增添些什么?那么你可以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制作以上他们所讨论到的东西,请幼儿给自己建一个自己的社区,请幼儿从家中带一些日常生活中好找的一些材料,特殊材料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找。通过讨论,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建构区可以随意组合,涉及面比较广,例如《青菜有那些?》可以让幼儿构建一个菜市场,让幼儿往市场里面添加内容。所以说建构区还是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的, 一般幼儿园教学区角都有教案的,幼儿园区角有八个分区,分布于不同领域,培养孩子各项能力。国内专业生产幼儿园区角厂家“育栋区角”,是很多幼儿园和玩教具经销商的选择。或者直接联系他们。零叁柒壹陆零壹陆柒贰贰柒(大写)。

参考设计答案二:
百变图形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插、拔图钉的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性。

2.用橡皮筋创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图形画。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

二、活动材料:
装在盒子里的图钉、画有各种形象塑料方块、白纸、模板、彩色橡皮筋、记录点图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
用拇指、食指拿起图钉,对准形象图的轮廓线上的某一点插下去,直至将整个形象图的轮廓线全插满。

第二层:自己画形象,设计图案,用图钉去插轮廓线,组成一幅图钉画。(如照片2) 第三层:按模板所示,在塑胶板相应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图形画。(如照片3) 第四层:按模板所示,制作两幅或两幅以上图形画。(如照片4) 第五层:自己构思,创造性地构图,并记录下来。(如照片5) 四、观察指导:
1.提醒幼儿选用不同颜色有规律地插图钉。

2.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图案进行插板,表扬那些认真专注,有耐心的幼儿。

3.鼓励幼儿自己构图,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可将幼儿制作好的图形画作为能力较弱幼儿活动的模板。

五、提示 1.为保证物品的持久耐用,形象图应封塑。

2.本活动适宜一人玩,也适宜两人一组进行。为增强趣味性,可鼓励幼儿开展竞赛。

3.可陈列幼儿构思的作品,以不断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参考设计答案三:
宝贝书吧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自由取放图书,学习能将图书按编号放回原处。

二、材料提供:
幼儿读物、桌子、椅子、靠垫等。

三、活动玩法:
请幼儿在宝贝书吧里,自由取放图书阅读,幼儿可以坐在桌子边的椅子上看书,也可以坐在地垫上靠着靠垫看书。看完书后把自己的图书按编号放回到原处。

四、提示:
1.看书时尽量保持室内安静。

2.爱护图书,轻拿轻放。

参考设计答案四:
操作区--做宝宝奶昔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能区分物体的大小,分辨红、黄、绿、紫等颜色,。

2.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手眼的协调能力。

二、活动材料:
红、黄、绿、紫四种颜色的大小瓶子若干。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给瓶子的瓶盖拧开、拧紧。

第二层次:按照瓶子和瓶盖的大小来盖子。

第三层次:按照颜色和大小来盖盖子。

四、活动玩法:
丁丁、迪西、拉拉、小波四个天线宝宝肚子饿了,想要喝宝宝奶昔了。那我们一起来做宝宝奶昔吧!先把瓶子的瓶盖打开,一个个盖子排在桌子上,再把奶昔装进瓶子里,装好后,再把盖子盖回到瓶子上,拧紧。

五、提示:
1.此游戏适合托班第二学期和小班的幼儿。

2.游戏时,瓶盖和瓶子的大小相同,否则,宝宝奶昔要倒出来。

3.盖子的颜色和瓶子的颜色要一样。

4.红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小波喝,黄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拉拉喝,绿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迪西喝,紫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丁丁喝,不要喂错。

参考设计答案五:
我的小手试一试(适合年龄4~5岁)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手眼协调能力。

2.巩固数数。

二、材料提供:
大而浅的玩具筐、碗或杯子、木珠、瓶盖、玻璃弹珠、蚕豆、黄豆等、筷子若干双。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用筷子将木珠或瓶盖等较大而又轻的物体夹入空碗。

第二层次:用筷子将弹珠等较大而圆的物体夹入空碗。

第三层次:用筷子将黄豆、蚕豆等较小而又圆的物体夹入空碗。

第四层次:把木珠、瓶盖、弹珠、黄豆、蚕豆等放入盛有水的碗里,进行比赛。

四、观察指导:
1.失败乃成功之母,用筷子夹物体对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给他们提供轻而又大的物体练习,让他们有一个由易到难的练习过程。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给孩子们鼓励,让他们不断地尝试。

2.夹物体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物体掉落的情况,孩子们为了捡东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影响游戏的开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场地的设置(最好放在角落)可以把空碗和盛有东西的碗放置在同一个大而浅的玩具筐里,这样孩子们就很轻松地捡到东西。

3.在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教育(以免他们吞咽弹珠、黄豆、蚕豆或塞入鼻孔)。

五、提示:
1.材料可以多种多样。

2.熟悉游戏后,可以让他们自选裁判来进行比赛。

3.此活动材料耐用,可一物多玩的特点。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2.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D)。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D)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下列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风、蚕 5.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8.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A)。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 11.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时间单元”,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

[答案]对 1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答案]对 14.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的优点是容易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起来相对容易,能适合学前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

[答案]错 15.观察的方法可以保证学前儿童在直接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和规律的特性,提高他们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答案]对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答案]对 18.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答案]对 19.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

[答案]错 20.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原则有:
①全面性与整体性;

②连续性与一致性;

③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④社会性与时代性;

⑤辩证统一性。

22.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 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23.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人活动;

(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4.简述教师如何进行区角活动的指导? 答:(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四、设计题 25.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小白兔”(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设计思路:
儿歌《小白兔》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白兔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幼儿描述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不但篇幅短小、单纯,容易理解,便于记忆,而且押韵,具有鲜明的的节奏感,使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考虑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我选择了《小白兔》这首儿歌进行教学。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教具和倾听儿歌,加深对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教师引导能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3.情感目标:师生一起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引导幼儿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白兔玩偶一个,教具青菜、萝卜各一个,小白兔头饰若干,儿歌《小白兔》一份。

2.经验准备:活动开展前让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小白兔。

活动方法:
演示讲解法、观察发现法、直观教学法、提醒暗示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动物,它非常可爱,让我们拍手请它出来吧!但记住只能拍三下,不然小动物不愿意出来哦!” 教师:“听老师口令,一、二、三停,小动物请出来,小朋友们都欢迎你。” (幼儿拍手声停后,教师出示玩偶小白兔) 2.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玩偶小白兔,引出儿歌《小白兔》。

教师:“今天来到我们班上的小动物已经到了,小朋友们认识它吗?” 教师:“哦,它是小白兔,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小白兔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 听的儿歌,名字就叫《小白兔》,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让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音韵美。

教师:“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
后腿长,前腿短,走起路来轻轻跳。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 (教师朗读儿歌时,要重读押韵字:袄、跳、饱) 教师:“小白兔带来的儿歌好不好听啊,小朋友们喜欢吗?” (3)、教师通过演示小白兔玩偶、教具青菜萝卜,加深对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兔,大家仔细观察小白兔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边读儿歌边用教具进行演示,每句儿歌对应小白兔的外部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演示完后提问:
①小白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②小白兔的毛是什么颜色? ③小白兔有几条腿,你们看到的小白兔是怎么样走路的? ④儿歌中提到小白兔吃什么啊? (幼儿回答不出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具提示幼儿答案。) (4)、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引导幼儿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教师教一句,幼儿学一句,重点强调押韵字。) 3.活动结束 通过游戏表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结束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小白兔给大家带来的儿歌,小朋友们也认识了小白兔,现在我们要一起扮演小兔子,老师是兔妈妈,你们都是兔宝宝,我们表演完了就回家。”(教师分发头饰) 4.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小白兔吃什么,第二天带回来和幼儿及老师分享。丰 富幼儿的知识。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小白兔》,小朋友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小白兔平时都吃什么,明天回到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 附儿歌:
小白兔 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

耳朵长,尾巴短,走起路来轻轻跳。

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B)。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广东幼稚园 D.京师同文馆 2.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D)。

A.科学情感方面的教育目标 B.科学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D)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下列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风、蚕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C) 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D)。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D)。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10.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

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二、判断题 11.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是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一年性的目标。

[答案]对 13.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答案]错 14.教师在蝌蚪长后腿、长前腿、尾巴退化时,组织儿童进行的观察是比较性观察。

[答案]错 15.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粗浅的科技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创造潜力。

[答案]对 16.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答案]对 17.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答案]对 18.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答案]错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答案]错 20.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分别阐述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的涵义。

答: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22.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3.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答:(1)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

(2)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

(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

(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24.简述“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答:(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四、设计题 25.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方案。

评分标准:
要求:(1)格式正确;

(2)运用观察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与实例的结合:
(一)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二)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三)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

(四)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设计:(略) 参考设计答案一:
(一)活动名称:蚁宝宝(2~5岁)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习惯;
  2.通辽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同,学习和认识团队的力量。

(三)活动准备:  1.找到蚂蚁的巢穴,以组进行。

(四)活动过程:
1.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蚂蚁,看它们搬动食物时是怎么样操作的;

2.向小朋友介绍蚂蚁是如何向对方传递信号的;

3.通过观察思考让小朋友了解蚂蚁的特征及团队精神使小朋友体会到班集体的力量。

参考设计答案二:
活动名称:
大班科学教案《小蚂蚁力气大》
设计意图: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在自由的氛围中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结构及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 2.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3.学习把观察的事物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记录、绘画,培养幼儿有顺序、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

4.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主动接近动物,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教师提问:
①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②蚂蚁长得什么样?   ③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2.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3.孩子们在画纸上,用水彩笔画下蚂蚁不同的家和食物。

4.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6.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三、结束部分 1.展评幼儿作品,以鼓励为主。

2.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C)。

A.单元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

A.情景观察 B.情景评价 C.自然观察 D.自然评价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二、判断题 1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答案]对 12.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答案]错 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答案]对 14.学前儿童适合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如,磁铁吸铁的实验、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答案]对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的类型,除了运用语言的方式以外,还包括运用手势、动作、表情及图像记录等非语言方式。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答案]错 17.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的科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学前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家庭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答案]对 1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答案]对 19.区角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所以更能激发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答案]对 20.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答:(1)探究和认识植物;
例子:(略) (2)关爱和认识动物;
例子:(略) (3)了解和爱护人体;
例子:(略) (4)体验和了解材料;
例子:(略) (5)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
例子:(略) (6)尝试使用工具;
例子:(略) (7)体验技术设计;
例子:(略) (8)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
例子:(略) (9)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例子:(略) (10)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例子:(略) 2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选择社会资源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答: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四、设计题 25.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参考设计答案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增添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啄木鸟图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主题 师讲述谜语,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能给树开刀, 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二、阅读幼儿用书,探索啄木鸟的特征。

1.师:画面上有什么动物?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啄木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提醒幼儿关注啄木鸟的嘴巴、舌头、脚和尾巴。

3.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啄木鸟的特征和特有功能。

啄木鸟有长长、尖尖的像铁链子一样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开树皮,在生病的树上打洞。啄木鸟的舌头能伸缩,舌头有短勾,能伸到树洞里勾出害虫。啄木鸟有两只短短的脚,脚趾有尖锐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啄木鸟的尾巴坚硬,啄树皮时,尾巴能支持起身体。

4.为什么叫他啄木鸟?你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 三、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师:你们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2.师: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鸟呢?他们长得什么样? 3.师及时总结梳理鸟类的共同特点:头上有坚硬的嘴;
身上长着一身的羽毛;
还有一对翅膀;
身体下有一双脚;
身后有尾巴等。

4.告诉幼儿“鸟类”还叫“禽类”它们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先是一个蛋,经过孵化,硬壳而出后才变得和妈妈一样。

参考设计答案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森林医生--啄木鸟》。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功用。

(2)了解啄木鸟的特殊本领,知道它是益鸟。

(3)萌发对啄木鸟的关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观察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难点为探究啄木鸟的特殊本领及其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自然角饲养小鸟,引导幼儿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倾听小鸟的声音,给小鸟喂食;
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啄木鸟等鸟类的音像、图片等资料,并与让幼儿谈谈他们所知道的鸟。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啄木鸟》、啄木鸟图片若干、啄木鸟的叫声录音、课件等。

教法学法:
1.直观演示法。让幼儿感受直观的情景,初步认识啄木鸟。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教育挂图、标本和图片,让幼儿充分感受啄木鸟的外形特征,感知啄木鸟的特殊结构特征对它给树木看病捉虫的益处,激发幼儿初步的爱鸟情感。

2.谈话讨论法。老师与幼儿的谈话交流和幼儿与幼儿的讨论两种形式,让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并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桥梁和启智作用,调动幼儿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有关啄木鸟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啄木鸟的兴趣。

师:“哎哟”我的身体好难受呀(出示一棵大树上有个洞)猜猜树爷爷怎么了?那我们应该找谁来帮忙呢? (二)观看课件,交流分享。

提问:1.为什么人们称啄木鸟为森林医生? 2.啄木鸟是怎样给树木看病的? 请幼儿观看图片并说说,啄木鸟怎么给树爷爷治病的? 教师小结:对呀,啄木鸟医生就是这样,在树上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确定了小虫子在哪里以后,就会用他那尖尖的嘴巴,给树动手术,把害虫捉出来! 3.啄木鸟长什么样? 教师通过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课件,使幼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幼儿看到啄木鸟的生活习性,教学课件为幼儿架起学习的桥梁。

(三)观察挂图,了解特征。

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了解啄木鸟的嘴、尾羽、爪子的特征,感知啄木鸟的特殊结构特征对它给树木看病捉虫的益处。

(四)谈话讨论,激发情感。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树爷爷还疼吗?你觉得啄木鸟医生给大树带来了哪些好处?有了啄木鸟医生,大树能得到哪些帮助呢?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树,会给我们的生活哪些麻烦呢? 引导幼儿感受:天热了,大树能为我们遮挡太阳;
天冷了,大树能为我们挡住北风爷爷,还有风沙;
没有树,就没有清新的空气了,你看不到绿色的世界了,而且会有环境污染的! 活动延伸:
最后老师给予小结提升:你们觉得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然后我再像这样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帮助我们人类的鸟类我们叫它“益鸟”。我们一定要热爱和保护它。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说说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殊本领及其对人类的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啄木鸟的关爱之情,激发幼儿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A)。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术、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C)要求。

A.地方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4.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A)。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8.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青、其它教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A)。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 1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

[答案]错 12.学前儿童科学教青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青目标,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时间单元”,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

[答案]对 1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青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答案]对 14.间接观察是利用各种仪器、仪表等工具,运用科学观察手段,对物体进行观察。因而在精度、速度、范围等方面都比直接观察优越。

[答案]对 15.通过测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准确地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关于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促进学前儿童数量化思维的发展。

[答案]对 16.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 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答案]对 17.家庭及家长在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中要鼓励儿童进行探索,在学前儿童没有进行发现活动之前就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答案]错 18.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答案]对 19.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 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

[答案]错 20.“STS”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指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青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23.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 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川的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24.简述教师如何进行区角活动的指导? 答:(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四、设计题 25.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小白兔”(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参考设计答案:
设计思路:
儿歌《小白兔》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白兔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幼儿描述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不但篇幅短小、单纯,容易理解,便于记忆,而且押韵,具有鲜明的的节奏感,使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考虑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我选择了《小白兔》这首儿歌进行教学。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教具和倾听儿歌,加深对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教师引导能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3.情感目标:师生一起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引导幼儿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白兔玩偶一个,教具青菜、萝卜各一个,小白兔头饰若干,儿歌《小白兔》一份。

2.经验准备:活动开展前让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小白兔。

活动方法:
演示讲解法、观察发现法、直观教学法、提醒暗示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动物,它非常可爱,让我们拍手请它出来吧!但记住只能拍三下,不然小动物不愿意出来哦!” 教师:“听老师口令,一、二、三停,小动物请出来,小朋友们都欢迎你。” (幼儿拍手声停后,教师出示玩偶小白兔) 2.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玩偶小白兔,引出儿歌《小白兔》。

教师:“今天来到我们班上的小动物已经到了,小朋友们认识它吗?” 教师:“哦,它是小白兔,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小白兔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小白兔》,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让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音韵美。

教师:“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
后腿长,前腿短,走起路来轻轻跳。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 (教师朗读儿歌时,要重读押韵字:袄、跳、饱) 教师:“小白兔带来的儿歌好不好听啊,小朋友们喜欢吗?” (3)、教师通过演示小白兔玩偶、教具青菜萝卜,加深对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兔,大家仔细观察小白兔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边读儿歌边用教具进行演示,每句儿歌对应小白兔的外部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演示完后提问:
①小白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②小白兔的毛是什么颜色? ③小白兔有几条腿,你们看到的小白兔是怎么样走路的? ④儿歌中提到小白兔吃什么啊? (幼儿回答不出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具提示幼儿答案。) (4)、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引导幼儿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教师教一句,幼儿学一句,重点强调押韵字。) 3.活动结束 通过游戏表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结束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小白兔给大家带来的儿歌,小朋友们也认识了小白兔,现在我们要一起扮演小兔子,老师是兔妈妈,你们都是兔宝宝,我们表演完了就回家。”(教师分发头饰) 4.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小白兔吃什么,第二天带回来和幼儿及老师分享。丰富幼儿的知识。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小白兔》,小朋友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小白兔平时都吃什么,明天回到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 附儿歌:
小白兔 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

耳朵长,尾巴短,走起路来轻轻跳。

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D)。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下列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风、蚕 5.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8.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A)。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 1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

[答案]错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时间单元”,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

[答案]对 13.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答案]错 14.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答案]对 15.通过测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准确地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关于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促进学前儿童数量化思维的发展。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答案]对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答案]对 18.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答案]对 19.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

[答案]错 20.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原则有:
①全面性与整体性;

②连续性与一致性;

③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④社会性与时代性;

⑤辩证统一性。

22.阐明教师在种植与饲养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种植与饲养;

(2)应结合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进行种植与饲养;

(3)应鼓励学前儿童的自主探究;

(4)应培养学前儿童爱护动植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和行为。

23.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答:(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四、设计题(共22分) 25.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有哪几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答:(1)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设计要求:(1)格式正确 (2)选一种来解释 (3)以上三者中以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来自行设计 设计:(略) 参考设计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换牙的时候 一、活动意义 幼儿长到5、6岁时,原来的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上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时教给幼儿换牙的知识,则可使他们尽快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学会科学地保护牙齿.美观、整齐、健康的牙齿将有益于孩子将来的生活与工作 《认识牙齿》
(一)教育目标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牙. 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 (二)教学准备 《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 (三)教学过程 1.观察牙齿. 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
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
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比较成人与幼儿的牙数,找出不同处。

4.引导幼儿讨论:有的幼儿掉了牙,还会长出来吗? 5.介绍乳牙、恒牙。

6.了解换牙的知识。

引导有换牙经验的幼儿说说牙齿是怎样掉落的,掉牙时有些什么现象,教师告诉幼儿乳牙到5、6岁时就会脱落,然后长出新牙--恒牙,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

参考设计二:
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过程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得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教学准备:
1.6瓶水(1号和2号水位不同,瓶子大小,武装较大,3号和4号瓶水位相同,瓶子一个方形。一个圆形。

课件:学生准备4瓶水(分别贴上标签。1号。2号。3号和4号,)量筒和一次性杯子,良录童,大一些的容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放同,结论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参考设计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春夏和秋冬》
一、活动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的开展,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赏了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后,孩子们对哪个季节好产生了争论,并纷纷讲述了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于是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了四组,分别为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冬天组。我们以“四季的服装“为切入口,引起了幼儿主动收集四季的实物和资料的兴趣。同时又提出了“擂台赛“的建议,更是激起了各组幼儿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议论的热点。我们对每一组孩子的交流都仔细的倾听和了解,并适时提出一些建议。今天的活动预设也是在孩子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现在的媒体中经常出现各种智力竞赛类节目,孩子也很感兴趣,因此,活动以竞赛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展开,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让幼儿产生集体荣誉感,乐意积极动脑,力争为小组争光。在竞赛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要讲述自己组的内容,同时还要分辨其他组的孩子讲述的内容正确与否,也是帮助幼儿了解和积累四季的特征知识。

在活动中还力争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碰到困难请教听课的老师,邀请他们成为后援团 ;
培养孩子数数的能力,如用不同的方法数五角星等,使幼儿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给予人们生活的关系。

2.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3.继续培养幼儿的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积极的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一)、活动前准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分成四组:春、夏、秋、冬组,并在每组中推选一位组长;
2.各组幼儿分头寻找相关的季节特征:资料或实物;
3.教师深入每组了解幼儿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活动中准备:
1.与幼儿共同制作五角星、金牌、银牌、铜牌,并在背面贴上双面胶;
2.在黑板上张贴春、夏、秋、冬四个字,分别代表四组;
3.幼儿分成四组而坐,带好收集的资料;
4.进行曲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每组幼儿自由邀请来听课的教师作为嘉宾后援团 (二)、引出活动内容,提出擂台赛的要求:
如:介绍四季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回答正确以鼓掌通过,同时回答的幼儿自己上前在相应的四季下贴上五角星;
每组按顺序轮流回答;
随便插嘴或影响别人将被扣除礼貌分等。

(三)、幼儿进行擂台赛:
各组轮流介绍自己季节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并出示自带的资料。

(四)、数五角星:
幼儿介绍数的方法。

(五)、发奖仪式,放进行曲:
请冠军发言

(六)、评价活动:
表扬肯定幼儿积极动脑,鼓励幼儿继续努力,的冠军的幼儿不骄傲。

五、活动自评:
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性非常高,连平时不太声响的幼儿今天也表现积极,看来幼儿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想要争第一。活动中幼儿也非常自信,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实物和资料向大家介绍,声音响亮。幼儿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场上产生了很多的争论,活跃了气氛。活动中各组幼儿间还出现了互相帮助的现象,力争使自己一组获得好成绩。从活动中看出,幼儿喜欢探究四季,也在积极地做着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四季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知识面比较广,带来的实物也很丰富,最后的发奖仪式使活动达到了高潮,虽然只是一张纸,但由于是幼儿通过努力后得来的,因此特别得自豪和神气。孩子在请后援团的时候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动中由于请了嘉宾后援团,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也为幼儿间的竞争带来了更激烈的程度。

但在活动前由于是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因此使得每组幼儿间能力差异较大,特别是春季组能力显得相对较弱,虽然有后援团的帮助,仍显得较平淡。因此,以后在幼儿自由结伴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设计四:
设计大班科学认识水的教育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准备:
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共他容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良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活动:
观察水的形状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能学生汇报。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2.课件出示书中插图。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状?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 学生说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状。

3.实验证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状。(老师演示将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学生观察水的形状。) 4.同样的水倒进不同的容器里,形状就会不一样,那水的形状与什么有关? (教师板书: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5.(课件出示练习)如果我们把水倒入一面容器中,水会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书中画出水的形状。

6.出示装了水的塑料袋,用手挤压,感知水有一定体积。

生:不能 师:这说明水占据了手掌之间的空间,也就是水有一定体积。(板书:水有一定的体积) 三、讨论学习:
自然界中哪里有水,(结合课本插图讨论后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B)。

A.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 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C.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 D.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D)。

A.地方性 B.启蒙性 C.时代性 D.环境性 4.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B)。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5.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6.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A)。

A.橡皮泥 B.昆虫标本 C.编制机 D.放大镜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B)。

A.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9.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A)。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是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
科学方法的学习;
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答案]对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
第三是强调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答案]对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
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

[答案]错 15.科学游戏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感知游戏、多媒体互动游戏和拼图游戏。

[答案]错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和虚拟教学环境。

[答案]错 17.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家庭志愿者;
(4)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答案]对 18.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答案]错 19.操作实验类的内容是可供学前儿童自己制作各种物品所需的材料工具。

[答案]对 20.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一提出问题一动手操作一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一表达与交流。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有哪些? 答:(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2.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 答:(1)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23.教师在运用测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测量意识;

. (2)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3)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2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答:(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四、设计题(共22分) 2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采集树叶(中班上学期) 评分标准:
要求:(1)格式正确;

(2)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活动材料与设备设计;

(3)目标设计的理由:①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②确定合适的目标。

设计:(略) 设计参考答案一:
(一)引发幼儿观赏树叶标本的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

2.教师:小朋友都喜欢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捡回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树叶。老师也很喜欢各种美丽的小树叶,你们看这些都是老师喜欢的落叶,它们好看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欣赏树叶标本,了解制作标本的意义。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标本与落叶的区别。

教师:这些树叶和小朋友刚捡回来的树叶一样吗?这些树叶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树叶标本) 2.幼儿观赏树叶标本。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树叶标本:你们见过树叶标本吗?在哪里见过? (2)教师:为什么有人要采集树叶做标本?标本有什么用?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标本就像照片一样,它能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许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树叶标本不会枯掉、也不会腐烂,因此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三)播放录像,让幼儿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简单方法。

设计参考答案二:
活动目标:
1.知道制作树叶标本的前期准备过程:采集、清洁与干燥,初步了解树叶标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树叶的多样与美丽,对植物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到户外观赏落叶,并捡回自己喜欢的各种落叶,要求树叶完整、平整。

2.制作树叶标本过程的录像和做好的树叶标本若干。

3.制作标本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抹布、较厚的旧书(幼儿自带)、皱纹纸。

4.电教设备:投影仪、电脑。

设计参考答案三:
先自己做个ppt文档 用多媒体放给孩子们 教孩子们认识树叶, 认识树叶从树叶的颜色、形状去教导他们,比如说:
树叶有像扇子形的、心形的、条形的、圆形的等。有的叶面上还有像心形的叶脉呢;
它们的颜色可漂亮了,有鲜红的、金黄的、绿色的、还有红黄绿相间的。它们有的是垂柳树叶、有的是银杏树叶…… 等孩子们有了充分的认识后, 然后带孩子们出去采集 采集的方法有很多,如:
可以把树叶夹于两张硬纸中,压平,放在有光照的位置,让叶片快速脱水即可保存了。

你的叶片含水量一定较高,一般的树叶,只要夹在书中就可以的! 另外,你也可选择一般的书写纸的书籍来夹,不要选择铜板纸、双胶纸的书籍夹!也就说,不要选择页面光滑的书!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A)。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C)要求。

A.地方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D)。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D)。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C)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一反馈 B.评价一督导 C.反馈一校正 D.校正一督导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二、判断题 11.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对 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答案]对 14.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

[答案]错 15.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答案]对 16.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答案]对 17.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答案]对 18.教师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实现的,有质量的提问能推进学前儿童思考,促使学前儿童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式的问题,另一类是开放式问题。

[答案]错 19.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答案]错 20.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错月错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答案]错 三、简答题 21.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 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2.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答:(1)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3)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3.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4.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
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自然观察的优点:(1)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事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2)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或很少受到干扰,能收集到学前儿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

自然观察的缺点:(1)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2)由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四、设计题 25.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活动材料、设备设计 (3)内容设计的理由:
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 (3)材料的易理解性 (4)材料的丰富性 (5)材料的层次性 参考设计答案一:
建议做一个建构区,前期为孩子准备一些纸箱或让幼儿家长帮助收集一些纸箱,搭建社区,学校,公园,商场,消防队,医院,警察局等等,依幼儿感兴趣为前提,(也许就会搭建出孩子自己的家)。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添加一些设施,比如,今天孩子对社区很感兴趣。在做好社区的建筑这块以后,让幼儿讨论社区里面除了有这些,还有什么,幼儿会把停车场,树木,花草,水池,垃圾桶,道路什么统统给你找出来,还有你也可以问问幼儿,除了这些已经有的,你想让社区里在增添些什么?那么你可以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制作以上他们所讨论到的东西,请幼儿给自己建一个自己的社区,请幼儿从家中带一些日常生活中好找的一些材料,特殊材料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找。通过讨论,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建构区可以随意组合,涉及面比较广,例如《青菜有那些?》可以让幼儿构建一个菜市场,让幼儿往市场里面添加内容。所以说建构区还是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的, 一般幼儿园教学区角都有教案的,幼儿园区角有八个分区,分布于不同领域,培养孩子各项能力。国内专业生产幼儿园区角厂家“育栋区角”,是很多幼儿园和玩教具经销商的选择。或者直接联系他们。零叁柒壹陆零壹陆柒贰贰柒(大写)。

参考设计答案二:
百变图形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插、拔图钉的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性。

2.用橡皮筋创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图形画。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

二、活动材料:
装在盒子里的图钉、画有各种形象塑料方块、白纸、模板、彩色橡皮筋、记录点图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
用拇指、食指拿起图钉,对准形象图的轮廓线上的某一点插下去,直至将整个形象图的轮廓线全插满。

第二层:自己画形象,设计图案,用图钉去插轮廓线,组成一幅图钉画。(如照片2) 第三层:按模板所示,在塑胶板相应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图形画。(如照片3) 第四层:按模板所示,制作两幅或两幅以上图形画。(如照片4) 第五层:自己构思,创造性地构图,并记录下来。(如照片5) 四、观察指导:
1.提醒幼儿选用不同颜色有规律地插图钉。

2.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图案进行插板,表扬那些认真专注,有耐心的幼儿。

3.鼓励幼儿自己构图,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可将幼儿制作好的图形画作为能力较弱幼儿活动的模板。

五、提示 1.为保证物品的持久耐用,形象图应封塑。

2.本活动适宜一人玩,也适宜两人一组进行。为增强趣味性,可鼓励幼儿开展竞赛。

3.可陈列幼儿构思的作品,以不断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参考设计答案三:
宝贝书吧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自由取放图书,学习能将图书按编号放回原处。

二、材料提供:
幼儿读物、桌子、椅子、靠垫等。

三、活动玩法:
请幼儿在宝贝书吧里,自由取放图书阅读,幼儿可以坐在桌子边的椅子上看书,也可以坐在地垫上靠着靠垫看书。看完书后把自己的图书按编号放回到原处。

四、提示:
1.看书时尽量保持室内安静。

2.爱护图书,轻拿轻放。

参考设计答案四:
操作区----做宝宝奶昔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能区分物体的大小,分辨红、黄、绿、紫等颜色,。

2.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手眼的协调能力。

二、活动材料:
红、黄、绿、紫四种颜色的大小瓶子若干。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给瓶子的瓶盖拧开、拧紧。

第二层次:按照瓶子和瓶盖的大小来盖子。

第三层次:按照颜色和大小来盖盖子。

四、活动玩法:
丁丁、迪西、拉拉、小波四个天线宝宝肚子饿了,想要喝宝宝奶昔了。那我们一起来做宝宝奶昔吧!先把瓶子的瓶盖打开,一个个盖子排在桌子上,再把奶昔装进瓶子里,装好后,再把盖子盖回到瓶子上,拧紧。

五、提示:
1.此游戏适合托班第二学期和小班的幼儿。

2.游戏时,瓶盖和瓶子的大小相同,否则,宝宝奶昔要倒出来。

3.盖子的颜色和瓶子的颜色要一样。

4.红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小波喝,黄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拉拉喝,绿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迪西喝,紫色瓶子里的宝宝奶昔喂给丁丁喝,不要喂错。

参考设计答案五:
我的小手试一试(适合年龄4~5岁)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手眼协调能力。

2.巩固数数。

二、材料提供:
大而浅的玩具筐、碗或杯子、木珠、瓶盖、玻璃弹珠、蚕豆、黄豆等、筷子若干双。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用筷子将木珠或瓶盖等较大而又轻的物体夹入空碗。

第二层次:用筷子将弹珠等较大而圆的物体夹入空碗。

第三层次:用筷子将黄豆、蚕豆等较小而又圆的物体夹入空碗。

第四层次:把木珠、瓶盖、弹珠、黄豆、蚕豆等放入盛有水的碗里,进行比赛。

四、观察指导:
1.失败乃成功之母,用筷子夹物体对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给他们提供轻而又大的物体练习,让他们有一个由易到难的练习过程。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给孩子们鼓励,让他们不断地尝试。

2.夹物体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物体掉落的情况,孩子们为了捡东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影响游戏的开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场地的设置(最好放在角落)可以把空碗和盛有东西的碗放置在同一个大而浅的玩具筐里,这样孩子们就很轻松地捡到东西。

3.在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教育(以免他们吞咽弹珠、黄豆、蚕豆或塞入鼻孔)。

五、提示:
1.材料可以多种多样。

2.熟悉游戏后,可以让他们自选裁判来进行比赛。

3.此活动材料耐用,可一物多玩的特点。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B)。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广东幼稚园 D.京师同文馆 2.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C)。

A.单元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D)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C) 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D)。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二、判断题 11.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答案]对 12.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答案]错 13.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答案]错 14.学前儿童适合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如,磁铁吸铁的实验、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答案]对 15.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粗浅的科技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创造潜力。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答案]错 17.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答案]对 1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答案]对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答案]错 20.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分别阐述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的涵义。

答: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2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23.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答:(1)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

(2)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

(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

(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答: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四、设计题 25.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参考设计答案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增添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啄木鸟图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主题 师讲述谜语,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能给树开刀, 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二、阅读幼儿用书,探索啄木鸟的特征。

1.师:画面上有什么动物?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啄木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提醒幼儿关注啄木鸟的嘴巴、舌头、脚和尾巴。

3.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啄木鸟的特征和特有功能。

啄木鸟有长长、尖尖的像铁链子一样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开树皮,在生病的树上打洞。啄木鸟的舌头能伸缩,舌头有短勾,能伸到树洞里勾出害虫。啄木鸟有两只短短的脚, 脚趾有尖锐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啄木鸟的尾巴坚硬,啄树皮时,尾巴能支持起身体。

4.为什么叫他啄木鸟?你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 三、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师:你们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2.师: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鸟呢?他们长得什么样? 3.师及时总结梳理鸟类的共同特点:头上有坚硬的嘴;
身上长着一身的羽毛;
还有一对翅膀;
身体下有一双脚;
身后有尾巴等。

4.告诉幼儿“鸟类”还叫“禽类”它们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先是一个蛋,经过孵化,硬壳而出后才变得和妈妈一样。

参考设计答案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森林医生--啄木鸟》。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功用。

(2)了解啄木鸟的特殊本领,知道它是益鸟。

(3)萌发对啄木鸟的关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观察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难点为探究啄木鸟的特殊本领及其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自然角饲养小鸟,引导幼儿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倾听小鸟的声音,给小鸟喂食;
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啄木鸟等鸟类的音像、图片等资料,并与让幼儿谈谈他们所知道的鸟。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啄木鸟》、啄木鸟图片若干、啄木鸟的叫声录音、课件等。

教法学法:
1.直观演示法。让幼儿感受直观的情景,初步认识啄木鸟。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教育挂图、标本和图片,让幼儿充分感受啄木鸟的外形特征,感知啄木鸟的特殊结构特征对它给树木看病捉虫的益处,激发幼儿初步的爱鸟情感。

2.谈话讨论法。老师与幼儿的谈话交流和幼儿与幼儿的讨论两种形式,让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并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桥梁和启智作用,调动幼儿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有关啄木鸟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啄木鸟的兴趣。

师:“哎哟”我的身体好难受呀(出示一棵大树上有个洞)猜猜树爷爷怎么了?那我们应该找谁来帮忙呢? (二)观看课件,交流分享。

提问:1.为什么人们称啄木鸟为森林医生? 2.啄木鸟是怎样给树木看病的? 请幼儿观看图片并说说,啄木鸟怎么给树爷爷治病的? 教师小结:对呀,啄木鸟医生就是这样,在树上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确定了小虫子在哪里以后,就会用他那尖尖的嘴巴,给树动手术,把害虫捉出来! 3.啄木鸟长什么样? 教师通过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课件,使幼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幼儿看到啄木鸟的生活习性,教学课件为幼儿架起学习的桥梁。

(三)观察挂图,了解特征。

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了解啄木鸟的嘴、尾羽、爪子的特征,感知啄木鸟的特殊结构特征对它给树木看病捉虫的益处。

(四)谈话讨论,激发情感。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树爷爷还疼吗?你觉得啄木鸟医生给大树带来了哪些好处?有了啄木鸟医生,大树能得到哪些帮助呢?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树,会给我们的生活哪些麻烦呢? 引导幼儿感受:天热了,大树能为我们遮挡太阳;
天冷了,大树能为我们挡住北风爷爷,还有风沙;
没有树,就没有清新的空气了,你看不到绿色的世界了,而且会有环境污染的! 活动延伸:
最后老师给予小结提升:你们觉得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然后我再像这样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帮助我们人类的鸟类我们叫它“益鸟”。我们一定要热爱和保护它。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说说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殊本领及其对人类的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啄木鸟的关爱之情,激发幼儿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D)。

A.科学情感方面的教育目标 B.科学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风、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凤、蚕 5.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D)。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

A.情景观察 B.情景评价 C.自然观察 D.自然评价 10.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

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二、判断题 1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是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一年性的目标。

[答案]对 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答案]对 14.教师在蝌蚪长后腿、长前腿、尾巴退化时,组织儿童进行的观察是比较性观察。

[答案]错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的类型,除了运用语言的方式以外,还包括运用手势、动作、表情及图像记录等非语言方式。

[答案]对 16.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答案]对 17.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的科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学前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家庭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答案]对 18.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答案]错 19.区角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所以更能激发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答案]对 20.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答:(1)探究和认识植物;
例子:(略) (2)关爱和认识动物;
例子:(略) (3)了解和爱护人体;
例子:(略) (4)体验和了解材料;
例子:(略) (5)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
例子:(略) (6)尝试使用工具;
例子:(略) (7)体验技术设计;
例子:(略) (8)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
例子:(略) (9)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例子:(略) (10)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例子:(略) 22.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选择社会资源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24.简述“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答:(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四、设计题 25.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方案。

评分标准:
要求:(1)格式正确;

(2)运用观察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与实例的结合:
(一)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二)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三)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

(四)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设计:(略) 参考设计答案一:
(一)活动名称:蚁宝宝(2~5岁)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习惯;
  2.通辽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同,学习和认识团队的力量。

(三)活动准备:  1.找到蚂蚁的巢穴,以组进行。

(四)活动过程:
1.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蚂蚁,看它们搬动食物时是怎么样操作的;

2.向小朋友介绍蚂蚁是如何向对方传递信号的;

3.通过观察思考让小朋友了解蚂蚁的特征及团队精神使小朋友体会到班集体的力量。

参考设计答案二:
活动名称:
大班科学教案《小蚂蚁力气大》
设计意图: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在自由的氛围中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结构及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 2.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3.学习把观察的事物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记录、绘画,培养幼儿有顺序、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

4.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主动接近动物,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教师提问:
①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②蚂蚁长得什么样?   ③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2.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3.孩子们在画纸上,用水彩笔画下蚂蚁不同的家和食物。

4.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6.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三、结束部分 1.展评幼儿作品,以鼓励为主。

2.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A)。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D)。

A.地方性 B.启蒙性 C.时代性 D.环境性 4.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C) 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A)。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B)。

A.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8.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下列选项中属于区角活动中观察阅读类的内容是(B)。

A.电动玩具 B.地球仪 C.测量工具 D.昆虫标本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A)。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二、判断题 11.维果茨基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

[答案]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时间单元”,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

[答案]对 13.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答案]对 14.间接观察是利用各种仪器、仪表等工具,运用科学观察手段,对物体进行观察。因而在精度、速度、范围等方面都比直接观察优越。

[答案]对 15.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测量的类型分为观察测量和非正式量具测量二类。

[答案]错 16.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答案]对 17.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答案]对 18.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答案]对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

[答案]错 20.“STS”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指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

[答案]对 三、筒答题 21.阐述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答:可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对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阐述。

对儿童发展:首先,科学教育是符合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在学前儿童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处处存在着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内容,而科学教育正是利用了这些有利的因素,并将其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之中。

对社会发展:首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他们将来成长后的科学学习,并为科学素质的早期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特殊兴趣,为国家储存科技人才资源。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2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4.简述教师如何进行区角活动的指导? 答:(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四、设计题 25.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小白兔”(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评分标准:
要求:(1)格式正确;

(2)运用观察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与实例的结合:
(一)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二)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三)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

(四)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设计:(略) 参考设计答案一:
认识小白兔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兔子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热爱小动物。


3.学习词”毛茸茸“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小兔子,多准备些食物。

活动过程:

导入
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大家快来看看这位好朋友是谁(直接出示小兔子 )
二、观察小兔子,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自由观察自由交流。


三、引导幼儿探索。


四、幼儿表达探索过程,让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有顺序的观察,让幼儿观察小兔子的头部和眼睛,提出问题为什么兔子的眼睛是红色,再观察,小兔子的身体让幼儿去触摸小兔子,问幼儿兔子身体是什么颜色,问小朋友摸小兔有什么感觉?学习”毛茸茸“小结:教师同幼儿一起小结兔子的外部特征,”小兔子长什么样“。


六、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都吃什么
1.小兔子的生活习性,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2.实验:让幼儿喂小兔子,让幼儿拿各种各样的青菜喂。

3.问幼儿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并学习词蹦蹦跳跳
七、幼儿表示对小兔子的感受,让幼儿说说喜欢小兔子的理由,教师问喜欢小兔子,那么我们应该为小兔子做点什么?
八、结束:知识拓展。教师问幼儿,你们除了见过小白兔小朋友们还见过那些小兔子,出示图片给幼儿观察,各自交流。

参考设计答案二:
设计思路:
儿歌《小白兔》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白兔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幼儿描述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不但篇幅短小、单纯,容易理解,便于记忆,而且押韵,具有鲜明的的节奏感,使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考虑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我选择了《小白兔》这首儿歌进行教学。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教具和倾听儿歌,加深对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教师引导能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3.情感目标:师生一起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白兔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引导幼儿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白兔玩偶一个,教具青菜、萝卜各一个,小白兔头饰若干,儿歌《小白兔》一份。

2.经验准备:活动开展前让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小白兔。

活动方法:
演示讲解法、观察发现法、直观教学法、提醒暗示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动物,它非常可爱,让我们拍手请它出来吧!但记住只能拍三下,不然小动物不愿意出来哦!” 教师:“听老师口令,一、二、三停,小动物请出来,小朋友们都欢迎你。” (幼儿拍手声停后,教师出示玩偶小白兔) 2.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玩偶小白兔,引出儿歌《小白兔》。

教师:“今天来到我们班上的小动物已经到了,小朋友们认识它吗?” 教师:“哦,它是小白兔,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小白兔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 听的儿歌,名字就叫《小白兔》,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让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音韵美。

教师:“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
后腿长,前腿短,走起路来轻轻跳。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 (教师朗读儿歌时,要重读押韵字:袄、跳、饱) 教师:“小白兔带来的儿歌好不好听啊,小朋友们喜欢吗?” (3)、教师通过演示小白兔玩偶、教具青菜萝卜,加深对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兔,大家仔细观察小白兔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边读儿歌边用教具进行演示,每句儿歌对应小白兔的外部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小白兔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演示完后提问:
① 小白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② 小白兔的毛是什么颜色? ③ 小白兔有几条腿,你们看到的小白兔是怎么样走路的? ④ 儿歌中提到小白兔吃什么啊? (幼儿回答不出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具提示幼儿答案。) (4)、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引导幼儿发准押韵字“袄、跳、饱”的音。

(教师教一句,幼儿学一句,重点强调押韵字。) 3.活动结束 通过游戏表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结束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小白兔给大家带来的儿歌,小朋友们也认识了小白兔,现在我们要一起扮演小兔子,老师是兔妈妈,你们都是兔宝宝,我们表演完了就回家。”(教师分发头饰) 4.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小白兔吃什么,第二天带回来和幼儿及老师分享。丰富幼儿的知识。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小白兔》,小朋友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小白兔平时都吃什么,明天回到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 附儿歌:
小白兔 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

耳朵长,尾巴短,走起路来轻轻跳。

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2.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D)。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C)要求。

A.地方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4.个别物体的观察可在哪个年龄班进行?(D)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各年龄班均可 5.“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A)。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9.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10.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

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二、判断题 1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

[答案]错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对 1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答案]对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

[答案]错 15.通过测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准确地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关于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促进学前儿童数量化思维的发展。

[答案]对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答案]错 17.家庭及家长在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中要鼓励儿童进行探索,在学前儿童没有进行发现活动之前就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答案]错 18.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答案]对 19.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

[答案]错 2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答案]错 三、筒答题 2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22.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用?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科技玩具是指借助于发条、惯性、电池、无线遥控、声控、光控、磁控、温控、电子数码技术等活动的玩具,例如电动火车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23.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 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2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答:(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墙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重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重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四、设计题(共22分) 25.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有哪几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答:(1)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设计要求:(1)格式正确 (2)选一种来解释 (3)以上三者中以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来自行设计 设计:(略) 参考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春夏和秋冬》
一、活动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的开展,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赏了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后,孩子们对哪个季节好产生了争论,并纷纷讲述了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于是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了四组,分别为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冬天组。我们以“四季的服装“为切入口,引起了幼儿主动收集四季的实物和资料的兴趣。同时又提出了“擂台赛“的建议,更是激起了各组幼儿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议论的热点。我们对每一组孩子的交流都仔细的倾听和了解,并适时提出一些建议。今天的活动预设也是在孩子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现在的媒体中经常出现各种智力竞赛类节目,孩子也很感兴趣,因此,活动以竞赛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展开,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让幼儿产生集体荣誉感,乐意积极动脑,力争为小组争光。在竞赛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要讲述自己组的内容,同时还要分辨其他组的孩子讲述的内容正确与否,也是帮助幼儿了解和积累四季的特征知识。

在活动中还力争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碰到困难请教听课的老师,邀请他们成为后援团;
培养孩子数数的能力,如用不同的方法数五角星等,使幼儿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给予人们生活的关系。

2.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3.继续培养幼儿的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积极的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一)、活动前准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分成四组:春、夏、秋、冬组,并在每组中推选一位组长;
2.各组幼儿分头寻找相关的季节特征:资料或实物;
3.教师深入每组了解幼儿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活动中准备:
1.与幼儿共同制作五角星、金牌、银牌、铜牌,并在背面贴上双面胶;
2.在黑板上张贴春、夏、秋、冬四个字,分别代表四组;
3.幼儿分成四组而坐,带好收集的资料;
4.进行曲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每组幼儿自由邀请来听课的教师作为嘉宾后援团 (二)、引出活动内容,提出擂台赛的要求:
如:介绍四季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回答正确以鼓掌通过,同时回答的幼儿自己上前在相应的四季下贴上五角星;
每组按顺序轮流回答;
随便插嘴或影响别人将被扣除礼貌分等。

(三)、幼儿进行擂台赛:
各组轮流介绍自己季节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并出示自带的资料。

(四)、数五角星:
幼儿介绍数的方法。

(五)、发奖仪式,放进行曲:
请冠军发言。

(六)、评价活动:
表扬肯定幼儿积极动脑,鼓励幼儿继续努力,的冠军的幼儿不骄傲。

五、活动自评:
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性非常高,连平时不太声响的幼儿今天也表现积极,看来幼儿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想要争第一。活动中幼儿也非常自信,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实物和资料向大家介绍,声音响亮。幼儿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场上产生了很多的争论,活跃了气氛。活动中各组幼儿间还出现了互相帮助的现象,力争使自己一组获得好成绩。从活动中看出,幼儿喜欢探究四季,也在积极地做着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四季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知识面比较广,带来的实物也很丰富,最后的发奖仪式使活动达到了高潮,虽然只是一张纸,但由于是幼儿通过努力后得来的,因此特别得自豪和神气。孩子在请后援团的时候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动中由于请了嘉宾后援团,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也为幼儿间的竞争带来了更激烈的程度。

但在活动前由于是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因此使得每组幼儿间能力差异较大,特别是春季组能力显得相对较弱,虽然有后援团的帮助,仍显得较平淡。因此,以后在幼儿自由结伴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作适当的调整。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2.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4.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____、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访谈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

中、短期发展目标 3.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物力资源、____、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 4.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_中接受科学教育。

家庭 5.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6.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_的基础上进行。

获得大量感性经验 7.“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____提出问题____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____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动手操作 8.学前儿童____,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科学教育材料 9.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 10.____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 三、单项选择题 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的的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自然观察法 D.自然测量法 7.“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D)。

A.科学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10.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1)心理学依据;

(2)社会依据;

(3)学科依据。

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3.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答:“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4.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答:(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4)家庭志愿者。

五、设计题(共22分) 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评分标准: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目标设计的理由: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参考设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怎样开动玩具车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电动玩具需要用电池。


2、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探究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电动玩具车,电池。

三、活动过程
1.提供电动小汽车若干辆,其中有1~2辆车没有装电池。


幼儿玩汽车,发现问题:“小汽车为什么不会动?”
2.寻找原因:“为什么有的小汽车能开动,而有的不能开动?”
幼儿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罗列幼儿的几种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幼儿思考。


3.尝试实践:“我们给这两辆不会开动的车装上电池试试。”
老师与幼儿一起给汽车装电池。


请幼儿试一试,现在汽车是否能开动。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动汽车装上了电池就能开动了。


老师留疑:“是不是装上电池,汽车就一定会开动呢?请你试一试。” 四、活动反思
让幼儿知道每一样电动玩具都是需要电池的,如果没有电池电动的玩具是开不起来的。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4.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域、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 为基础。

形式逻辑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

中、短期发展目标 3.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____。

正式测量 4.学前儿童____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科学教育环境 5.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_要求。

科学性 6.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____等特点。

灵活性 7.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____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____系统,可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

反馈--矫正 9.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____来建构的。

生活背景 10.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__相一致。

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D)。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D)。

A.科学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5.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7.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是(D)。

A.科学诗 B.科学故事 C.谜语 D.科普画册 9.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
(1)心理学依据;

(2)社会依据;

(3)学科依据。

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答:“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4.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五、设计题 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小汽车嘀嘀嘀”(中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评分标准: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目标设计的理由: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参考设计:
“小汽车嘀嘀嘀” (中班)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活动中,我让幼儿用玩具车来比赛,可教室里却变得乱七八糟,孩子们不按规则比赛,只觉得车子相撞很好玩,很刺激,这简直是一场撞车大赛。于是我让小朋友们先把自己的车子停回停车场,比赛重新开始,而且必须要按比赛规则来做,不然谁违反就算出局了,这次比赛效果很好。车子都走自己的道,这回没有出现撞车现象了。所以我设计一节有关交通规则的语言教学活动。这样能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乐意在集体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停车场”故事图画。


2.幼儿自备各种玩具车模型。


3.交通标志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教师带幼儿坐在小板凳上静静地、仔细地听听(音乐),引发幼儿听马路上一些车的喇叭声。


二、说一说:马路上……
1.教师:这些车子呀,今天来到我们中一班做客了,谁认识他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把幼儿准备的玩具车模型请出来(一两个)请幼儿说说玩具车模型的名称、特征和用途。


2.教师询问幼儿:马路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车,那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见过哪些车?你最喜欢什么车?为什么?
3.教师出示:红灯、绿灯、斑马线等交通标志牌,让幼儿认识并说一说马路上除了有车辆以外,还有很多的交通标志告诉我们要注意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二、听故事,解决问题
出示“停车场”标志牌
1、教师结合图画讲述《停车场》的故事。


2、教师:红色小汽车为什么哭着回来了?你们能帮助这辆红色小汽车,告诉它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吗?
3、教师:我们在马路上又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4、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分享。


三、总结
1、车辆行驶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警的指挥;
不逆向、超速行驶;
不违章停车等。


2、我们在过马路时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不乱穿马路;
过马路要走人横道。


四、教学活动在快乐的歌声中结束。


宝宝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就要出发了,“汽车汽车嘟嘟叫,我们大家准备好,背上我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嘟嘟嘟嘟嘀嘀嘀,嘀嘀嘀嘀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嘀嘀嘀嘀 嘀嘀嘀、、、、、准备到站啦。

教学反思:

在语言活动的组织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马路是他们熟悉的环境,因为孩子们每天上幼儿园、离园回家都要走在马路上;
孩子对马路上的各种车辆、标志、交通等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走在马路上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很危险的,交通标志是我们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最好的题材。在活动中我运用一些交通图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在故事环节上,我还通过图画让幼儿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活动过程中,有些问题设计偏深,根据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一定困难,而且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幼儿的时间太少。如果此时,我在授课中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设计问题,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多给幼儿创设一些相互讨论,相互说说的机会,多设计些游戏活动,那么幼儿就有了尽情表达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了,教学活动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幼稚园的自然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____、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科学玩具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____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单元目标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__要求而设计的。

整合性 6.____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自然角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____。

长期系统性观察 8.____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文学艺术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____、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潜移默化性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____来建构的。

生活背景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四、问答题 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答:(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

(3)材料的易理解性;

(4)材料的丰富性;

(5)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22分) 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评分标准: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目标设计的理由: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参考设计:
幼儿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色的青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青蛙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列举出动物适应环境的各种办法,如冬眠、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2.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与交流,并体验合作的乐趣;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要求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青蛙为什么会变色
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教学准备
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青蛙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闭上;


两只眼睛看左边,两只眼睛看右边;


两只眼睛看前面,两只眼睛看后面;


一只眼睛看前面,一只眼睛看后面。


师:能做到吗?为什么?你知道这叫什么本领吗?这就做“一目二视”。你有这样的本领吗?知道谁有这样的本领吗?
生:变色龙。


师: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也会变色吗?
生:?
师:青蛙
(通过变色龙引出青蛙,出示变色青蛙的图片)
(二)了解青蛙,研究青蛙为什么变色?
师:你认识它吗?了解它哪些方面?
生:让学生自己先介绍一下有关青蛙的知识。


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它皮肤里的各种色素细胞还会随湿度温度的高低扩散或收缩,从而发生肤色深浅变化。青蛙平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青蛙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青蛙是卵生的,卵孵化成蝌蚪,最后才变成青蛙。


师:那么青蛙为什么会变色呢?
生:保护自己
师:青蛙与环境相适应,可以随环境而改变身体的颜色。变色不仅为了保护自己,还可以通过变色来传递情感和信息,和同伴沟通。


(三)举例: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是用保护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
生:变色龙
师:可能大家平时不太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在生活中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老师已经收集到了一些资料。


(图片)北极熊雷鸟变色龙比目鱼蝗虫青蛙
(三)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自然界中的动物,除了用今天我们提到的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外,还有一些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呢?请看在这片大森林里(课本中的情景图),藏着哪些动物?哪些是用保护色?哪些不是?它们又是用哪种有趣的方式保护自己?
1.找动物
2.谈感觉
3.介绍警戒色和拟态。


枯叶蝶的形态酷似一片树叶,杜鹃鸟的卵与别的小鸟卵相似,这些都属于拟态;
而蛾类幼虫的体色鲜艳,非常醒目,可以对其他动物起到警戒作用,是警戒色。


4.举例: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用这三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
师:出示这两种保护方式的动物:

警戒色的有:黄蜂 有毒毛的蛾类 银环蛇 瓢虫 毒箭蛙
拟态的有:竹节虫 枯叶蝶 螳螂 蜂兰
(四)游戏填表格:

同学们知道的都很多,说得也很好!现在请同学上讲台上来进行填表格游戏。上台的同学将会盖个小小的印章,以示鼓励。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通过学习变色青蛙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有趣事例,如保护色、拟态、冬眠等,使其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意识到生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游戏互动 调动学生兴趣
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投入课堂。有变色龙导入变色青蛙,调动起对青蛙研究的兴趣,由变色青蛙过渡到“变色”──适应环境的课题上来。


2.提供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本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提供寻找资料和交流资料的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了解其它动物是用什么方式来适应环境的。


3.重探究过程,更重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科学课是一们探究性极强的课程,说起探究更多的人认为是做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学生只要能“带着科学问题去思考周围的世界就是一种探究的方式”。为了更好的探究,一些基本的科学技能和知识还是有必要掌握的,这也是探究的基础,否则就他们无法用理论来解释问题。


5.真实评价,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非常重视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独特的思维,包括学生纵向思维的一些发展,都应该为他们喝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印章”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来激励他们。当然这种鼓励必须真实,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受到奖励,同时,要让这种奖励变为动力,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努力付出后的结果,这种奖励是有“价值的”奖励,而不是“廉价的”给予,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4.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____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单元目标 2.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__和理论知识。

经验知识 3.注意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_要求。

启蒙性 4.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 5.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可操作性、____、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材料的探索性 6.科学教育中的“____”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 7.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__要求而设计的。

整合性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二是对____的评价。

对学前儿童发展 9.美国的“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2061计划 10.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_原则。

整合性 三、单项选择题 1.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

A.加涅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布鲁姆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确定材料选择的原则是(A)。

A.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生活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生活性、探索性、启发性、丰富性、层次性 D.安全性、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7.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D)。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8.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9.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

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10.下列环节中,不属于“做中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B)。

A.设置情境 B.采集样本 C.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 四、问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答:(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一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3.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 答:(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五、设计题(共22分) 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评分标准: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设备 3.内容设计的理由:
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
(3)材料的易理解性;
(4)材料的丰富性;
(5)材料的层次性。

参考设计一:
建议做一个建构区,前期为孩子准备一些纸箱或让幼儿家长帮助收集一些纸箱,搭建社区,学校,公园,商场,消防队,医院,警察局等等,依幼儿感兴趣为前提,(也许就会搭建出孩子自己的家)。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添加一些设施,比如,今天孩子对社区很感兴趣。在做好社区的建筑这块以后,让幼儿讨论社区里面除了有这些,还有什么,幼儿会把停车场,树木,花草,水池,垃圾桶,道路什么统统给你找出来,还有你也可以问问幼儿,除了这些已经有的,你想让社区里在增添些什么?那么你可以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制作以上他们所讨论到的东西,请幼儿给自己建一个自己的社区,请幼儿从家中带一些日常生活中好找的一些材料, 特殊材料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找。通过讨论,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建构区可以随意组合,涉及面比较广,例如《青菜有那些?》可以让幼儿构建一个菜市场,让幼儿往市场里面添加内容。所以说建构区还是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的, 一般幼儿园教学区角都有教案的,幼儿园区角有八个分区,分布于不同领域,培养孩子各项能力。国内专业生产幼儿园区角厂家“育栋区角”,是很多幼儿园和玩教具经销商的选择。或者直接联系他们。零叁柒壹陆零壹陆柒贰贰柒(大写)。

参考设计二:
自从我班开设了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以后,吸引了所有小男孩和部分女孩子的目光,他们几乎每天一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就是玩自己喜欢的汽车。可是我们发现,孩子们最初的兴趣只是在玩汽车,甚至连汽车的种类都不知道,只是盲目的玩。我们在班里开展了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经过一翻探索,我对如何让幼儿喜爱这个区域动足了脑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活动:l.材料的投放新颖有趣。如在数学区,根据主题,我们开展让孩子为各种汽车设计车牌号码,增设停车场让幼儿按车牌号码停车;
在语言区开展汽车展览会让幼儿主动介绍各种汽车及功能,幼儿的兴趣明显增加。2.把这两个角同别的角相结合,开展了“马路上的车”美术活动,让幼儿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游戏是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根据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家都有车。他们一定积累了许多有关汽车的经验,要让孩子们去了解汽车仅限于摆弄这几辆玩具汽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幼儿原有认识汽车的经验基础上更加丰富汽车的内容,以拓展和丰富幼儿的游戏。

反思:
1.我把汽车城空间扩大,设置马路和红绿等,让孩子们有足够大的空间玩汽车,在游戏中了解交通规则。  2.通过多媒体搜集各种汽车图片和孩子一起认识,把汽车图片以及汽车图书放到汽车城内供幼儿阅读。

3.认识各种汽车标志。现在我班的每个孩子都能讲出几辆汽车的标志了。


通过重新构造,我们教师介入指导,“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让孩子特别喜欢,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玩。这次的汽车主题活动是再区域游戏活动中拓展了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游戏是生活得再现,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既要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也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丰富的材料。有必要时教师也可以成为游戏中的一员,适当的介入引导幼儿探索,这样会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设计三:
拧螺丝 材料: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螺丝做成底板,各类螺帽 玩法:寻找配对的螺丝螺帽逐一拧紧 提示:让儿童接触更多的自然真实的材质,帮助他们走进生活。教师可根据儿童游戏情况决定材料多少,难度的大小。

参考设计四:
活动名《爱的角落》
小孩子需要的唯家人老师社会更多的爱,对小孩子的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给她们创造爱的环境.让她们被爱包围,在充满关爱感恩中健康快乐成长.活动要求每一个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讲述爱的故事,爱的故事可以讲她们最爱的人,最感谢的人,以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生活点滴.通过活动让她们了解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大哥哥大姐姐老师以及小朋友之间充满着关爱.最后需要小朋友画一副爱的画或者相片,剪贴作品.用来张贴在张贴栏.或者让她们送给她们爱的故事中的那个人。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3.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认识功能 2.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_____紧密结合。

识字教育 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__要求。

科学性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
(3)是_____。

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
第三是强调_____。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6.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标准量具 7.学前儿童_____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科学教育材料 8.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2) _____;
(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9.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_____。

粗而灵活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_____(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D)。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5.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6.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D)。

A.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B.规则性、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 C.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7.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区角活动的是(D)。

A.美工区活动 B.音乐区活动 C.科学区活动 D.远足活动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C)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一反馈 B.评价一督导 C.反馈一校正 D.校正一督导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四、问答题 1.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重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看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几意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思维的芽与发展。

2.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答:(1)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2)调动学前儿重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

(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3.什么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墙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的范围可分为下列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

(2)物力资源;

(3)组织资黑;

(4)人力资源。

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答:(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墙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重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重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五、设计题 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活动名称:
认识水(大班) 二、活动目标:
1.在烧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增强对自然物的兴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

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四、材料选择及环境创设:
1.材料:各种玩水的容器 2.环境创设:让儿童自由玩水 五、活动流程:
自由探索--实验归纳--观察讨论--讲述交流--探索思考 1.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1)自由玩水:为儿童提供各种玩水的容器和会沉入水底的材料,让儿童自由玩水;

(2)玩玩想想:让儿童带着问题玩水 2.通过小实验归纳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赛:往漏的杯子灌水,讨论:灌进的水哪里去了? (2)抓水比赛,讨论:为什么抓不到水;

(3)在透明的两个杯子里一个灌水,一个灌豆浆,然后往杯子里放几颗弹子,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3.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水的用途的知识;

4.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延伸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特性。

六、设计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种物理知识,幼儿掌握物理知识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带着问题边玩边想,提高幼儿感受的有意性。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2.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内容选编的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二、填空题 1.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_测量、正式测量和非正式测量。

观察测量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横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_____教育目标。

科学情感、态度 3.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活动、发现活动三种。

操作 4.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_____紧密结合。

识字教育 5.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是采用了_____方式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单元 6.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_____的要求。

科学性 7.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__原则。

整合性 8.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_____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低幼文学 9. _____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 ,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偶发性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_____和作品分析法等。

测试法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儿科学教有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C)年间。

A.乾隆 B.嘉庆 C.同治 D.光绪 2.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萝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秦都不是蔬,这是(B)。

A.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3.各年的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比较物体明显不同点的要求应主要放在(C)。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日连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5.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科学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及价的方式是(B)。

A.情景观察 B.自然观察 C.自然评价 D.情景评价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7.下列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D)。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甲鱼、娇风、蚕 C.蛇、金鱼、娇凤、泥鳅 D.乌龟、金鱼、蚕、蝌蚪 8.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 (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9.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集体性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料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0.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四、问答题 1.请谈谈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2.“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3.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4.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特点:
(1)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

(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

五、设计题(共22分) 请结合科学活动室的基本理念,设计一个科学活动,并说明其中内容的设计思路。

参考答案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春夏和秋冬》
一、活动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的开展,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赏了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后,孩子们对哪个季节好产生了争论,并纷纷讲述了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于是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了四组,分别为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冬天组。我们以“四季的服装“为切入口,引起了幼儿主动收集四季的实物和资料的兴趣。同时又提出了“擂台赛“的建议,更是激起了各组幼儿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议论的热点。我们对每一组孩子的交流都仔细的倾听和了解,并适时提出一些建议。今天的活动预设也是在孩子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现在的媒体中经常出现各种智力竞赛类节目,孩子也很感兴趣,因此,活动以竞赛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展开,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让幼儿产生集体荣誉感,乐意积极动脑,力争为小组争光。在竞赛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要讲述自己组的内容,同时还要分辨其他组的孩子讲述的内容正确与否,也是帮助幼儿了解和积累四季的特征知识。

在活动中还力争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碰到困难请教听课的老师,邀请他们成为后援团;
培养孩子数数的能力,如用不同的方法数五角星等,使幼儿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给予人们生活的关系。

2.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3.继续培养幼儿的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积极的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一)、活动前准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分成四组:春、夏、秋、冬组,并在每组中推选一位组长;
2.各组幼儿分头寻找相关的季节特征:资料或实物;
3.教师深入每组了解幼儿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活动中准备:
1.与幼儿共同制作五角星、金牌、银牌、铜牌,并在背面贴上双面胶;
2.在黑板上张贴春、夏、秋、冬四个字,分别代表四组;
3.幼儿分成四组而坐,带好收集的资料;
4.进行曲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每组幼儿自由邀请来听课的教师作为嘉宾后援团 (二)、引出活动内容,提出擂台赛的要求:
如:介绍四季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回答正确以鼓掌通过,同时回答的幼儿自己上前在相应的四季下贴上五角星;
每组按顺序轮流回答;
随便插嘴或影响别人将被扣除礼貌分等。

(三)、幼儿进行擂台赛:
各组轮流介绍自己季节的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并出示自带的资料。

(四)、数五角星:
幼儿介绍数的方法。

(五)、发奖仪式,放进行曲:
请冠军发言。

(六)、评价活动:
表扬肯定幼儿积极动脑,鼓励幼儿继续努力,的冠军的幼儿不骄傲。

五、活动自评:
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性非常高,连平时不太声响的幼儿今天也表现积极,看来幼儿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想要争第一。活动中幼儿也非常自信,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实物和资料向大家介绍,声音响亮。幼儿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场上产生了很多的争论,活跃了气氛。活动中各组幼儿间还出现了互相帮助的现象,力争使自己一组获得好成绩。从活动中看出,幼儿喜欢探究四季,也在积极地做着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四季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知识面比较广,带来的实物也很丰富,最后的发奖仪式使活动达到了高潮,虽然只是一张纸,但由于是幼儿通过努力后得来的,因此特别得自豪和神气。孩子在请后援团的时候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动中由于请了嘉宾后援团,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也为幼儿间的竞争带来了更激烈的程度。

但在活动前由于是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因此使得每组幼儿间能力差异较大,特别是春季组能力显得相对较弱,虽然有后援团的帮助,仍显得较平淡。因此,以后在幼儿自由结伴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答案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 一、设计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迎面而来,如交通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安全等等都随着时代的步伐向我们教育者发出了挑衅的讯号,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因而我选择了用电安全教育这块内容,从了解建立电路着手,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逐步深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了解要使灯泡发亮,需建立一条电路。

2.初步认识用电的安全,并能在生活中正确地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电线电池小灯泡图片 2.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
(一)、建立电路 1.材料介绍,引发问题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实验展示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结:为什么小灯泡这样会亮? (二)、安全教育 (三)、活动延伸 生活中除了电线可以导电、通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危险,那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呢?让我们下次再来一起探索吧! 五、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投入的积极性也很高,都能了解正确的连接方法基础上举一反三,如王泽小朋友的多节的电池连接方法: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好,电线的一头连接于两节电池中间,一头绕于灯泡上,再连接在电池上,实验成功灯泡亮了。还有应湘业小朋友的正负互换的连接方法等等,孩子们都进行了很好的认识了解。最后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身实验过程中的小触电了解到了电线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危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它当心它不要随意地去玩弄它,懂的基本的如何保护自己。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3.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____等。

作品分析法 2.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__和运动性游戏。

分类游戏 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____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教师 4.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_中接受科学教育。

家庭 5.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____理论。

幼稚/天真 6.运用图象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

获得大量感性经验 7.“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____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动手操作 8.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 9.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 10.__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问题测试 三、单项选择题 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的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自然观察法 D.自然测量法 7.“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B)。

A.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0.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四、问答题 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请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理解? 答:《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可以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

(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3.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答:“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4.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答:(1)①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②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③例子。

(2)①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②例子。

五、设计题 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参考设计一: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蜗牛的观察兴趣和关注生命的情感。

2.使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初步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区域小组活动,使幼儿逐步养成边做实验边做记录的好习惯,学会相互合作,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

4.通过对蜗牛的认识,练习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懂得学习翻阅资料获得更多的知识。

重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导幼儿边做实验边做记录。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将场景布置成实验室,放置一些有关蜗牛的照片和图书、放大镜五个、“可爱的蜗牛”字卡、五张桌子、录音机、磁带 2.美工区所需材料:绘画纸、油画棒、橡皮泥、皱纹纸、毛线、胶水、剪刀、有关蜗牛的照片和图书、实物蜗牛 3.拉力实验区所需材料:扣子、雪花片、钥匙、积木、小鱼插片、橡皮、木珠、玩具小汽车、螺丝钉、一枝香烟、透明胶、线、尺子、笔、记录纸、实物蜗牛、白菜叶、餐巾纸 4.本领测试区所需材料:自制小梯子、自制爬杆、自制钢丝绳、自制斜坡、杯子、钥匙、玩具小汽车、透明胶、线、笔、记录纸、实物蜗牛、白菜叶、餐巾纸 5.“蜗牛吃什么”实验区所需材料:切成小块的油白菜、辣子、萝卜、葱、西红柿、苹果、香蕉、纸、杏干、葡萄干、沙子糖、盐、羊肉、面包渣、实物蜗牛、餐巾纸 、盘子若干、笔、记录纸 6.“幸福家园”实验区所需材料:实物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腐土一桶、喷壶、一些树叉、假山、亭子、小树、小池塘、供幼儿装饰家园的皱纹纸、蜡光纸、字宝宝“蜗牛的家”、抹布、垃圾桶 活动过程:(整个过程以轻音乐贯穿) 一:以“到蜗牛的世界游玩”引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带领幼儿进入蜗牛的世界。

2.参观蜗牛图片展,引导幼儿提问:“真的蜗牛在哪里?” 3.教师变出一只蜗牛,提问幼儿是否愿意和蜗牛做朋友? 给每位幼儿发一只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说出蜗牛的外形特征,教师做最后小结。

4.引导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猜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5.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探究活动:教师介绍各实验区的名称,引导幼儿说出各实验区里所投放的材料及用途,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1.美工区 目标:幼儿通过对蜗牛的认识,能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来表现蜗牛,培养幼儿喜欢蜗牛的情感。

2.拉力实验区 目标:知道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而且腹足的本领很大,培养幼儿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引导幼儿边做实验边记录的好习惯,增强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3.本领测试区 目标:使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蜗牛虽然胆子小,但是本领很大,要学习蜗牛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

4.蜗牛爱吃什么测试区 目标:幼儿通过给蜗牛喂食,进一步了解蜗牛的食性。

6.“幸福家园”建造区 目标:了解蜗牛喜阴喜湿的生活习性.幼儿发挥想象,用已有材料装饰蜗牛的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三:集体教育活动 1.让幼儿将各区域的蜗牛送到已建好的蜗牛家里去。

2.小结此次实验活动,并鼓励实验记录做的好的幼儿。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数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内容选编的时代性原则: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二、填空题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____,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自然科学知识 2.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3.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____。

自然材料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比较性观察、____-长期系统性观察、间或性观察、室内观察与室外观察等几种。

个别物体的观察 5.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____、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挑选分类 6.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____来进行选择。

动植物本身的特点 7.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_要求。

启蒙性 8.美国的“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2061计划 9.墨子对“小孔成像,,的解释,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科学解释,比希腊的欧几里得还要早一个世纪。更具有价值的是,墨子用____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教育史上是首创。

实验的 10.____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流。

信息交流 三、单顼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B)。

A.简单性问题 B.理论性问题 C.操作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3.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4.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

A.情景观察 B.自然观察 C.自然评价 D.情景评价 5.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D)。

A.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B.规则性、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 C.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6.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 。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7.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9.“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10.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儿童非正式量具的是(A)。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四、问答题 1.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答:(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4)家庭志愿者。

2.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3.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4.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答:(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 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五、设计题 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评分标准: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目标设计的理由: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参考设计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电动玩具需要用电池。


2.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探究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电动玩具车,电池。

三、活动过程:

1.提供电动小汽车若干辆,其中有1~2辆车没有装电池。


幼儿玩汽车,发现问题:“小汽车为什么不会动?”
2.寻找原因:“为什么有的小汽车能开动,而有的不能开动?”
幼儿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罗列幼儿的几种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幼儿思考。


3.尝试实践:“我们给这两辆不会开动的车装上电池试试。”
老师与幼儿一起给汽车装电池。


请幼儿试一试,现在汽车是否能开动。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动汽车装上了电池就能开动了。


老师留疑:“是不是装上电池,汽车就一定会开动呢?请你试一试。” 四、活动反思:

让幼儿知道每一样电动玩具都是需要电池的,如果没有电池电动的玩具是开不起来的。

参考设计二:
内容与要求:
在去旅行的情景中初步了解车辆的种类和用途,体验开汽车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汽车录音、马路情景操作板块、各种标志图(红绿灯、加油站、停车场)、自制汽车、音乐“开开我的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找找、说说:
(价值分析:在找找、说说中丰富宝宝坐车的生活经验) 1.今天天气真好呀!宝宝我们一起去一个好玩的旅行吧 2.可是好玩的地方很远要怎么去呢?(对,要坐着车子去) 3、让我们去车站坐车吧!车站在哪里?大家找找看! 师:看到有站牌的地方就是车站。每位宝宝找个位子坐下来,我们一起等车吧! 二、听听、猜猜:(价值分析:了解不同汽车的鸣叫声及它们的用途) 1.汽车在哪里开?马路上来往汽车很多,宝宝可不可以跑到马路上? 2.你在马路上见过什么车? 3.等了这么久,车子开来了吗?宝宝听!(边操作PPT边引导宝宝听一听,猜猜是什么车子,然后操作马路情景板出示相应的车子) 警车:我们可以坐着警车去旅行吗?为什么? 师:不坐不坐,警察叔叔你真勇敢,快去抓坏人吧!再见! 消防车:我们可以坐着消防车去旅行吗?为什么? 师:消防员叔叔说:小朋友,不能玩火哦!会发生危险的。

救护车:我们可以坐着救护车去旅行吗?为什么? 师:医生叔叔、阿姨你快快去救病人吧!你们辛苦了! 小轿车:我们可以坐着小汽车车去旅行吗?(能)我们可以自己开车小汽车去旅行。

三、玩玩、乐乐:(价值分析:体验开汽车的快乐) 1.我们班的停车场就有很多小汽车,那就让我们开着小汽车旅行去吧! 2.背景音乐响后,师:出发咯! 3.宝宝你们想去什么好玩的地方?里面有什么好玩的? 4.出示红绿灯、加油站标志。

5.宝宝,除了开小汽车去旅行,我们还可以坐什么车去呢?(公共汽车) 6.那我们怎么把小汽车变成一两公共汽车呢? 7.一起开车公共汽车去更远的地方玩吧!儿歌:小汽车,排排队变成长长的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长又长,带着我们去旅行,出发! 结束:好玩的地方到了,汽车跑累了,找到停车厂让它休息一下,我们下车去玩了!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4.系统性原则:系统性要求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幼稚园的自然》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____、制作创造类。

操作实验类 3.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观察测量 4.学前儿童____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科学教育材料 5.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__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以季节为主线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____、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材料的可操作性 7.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____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 8.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__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科学能力、方法 9.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__相一致。

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 10.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__评价方式。

自然观察 三、单项选择题 l.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4.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7.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C)。

A.观察法 B.问卷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8.下列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风、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凤、蚕 9.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3.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4.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答:(1)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五、设计题(共22分) 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聪明的电脑”(大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参考设计一:
大班科学:《聪明的电脑》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据我观察现在的孩子们都渴望去探索电脑的奥秘。但是,孩子们对电脑并不了解和认识,不能正确的运用电脑。针对孩子们对于电脑的认识的情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孩子们对电脑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能亲自动手运用电脑来完成想做的事,使孩子们能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目标:
1.初步对电脑简单的认识,掌握 2.正确引导孩子们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孩子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和表现的能力。


3.让孩子们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让孩子们能正确的了解和运用电脑。

活动准备:

制作《聪明的电脑》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实物展示:(cpu、键盘、鼠标、光盘、u盘等)图片展示:(主机、显示器、内部部分硬件、打印机、扫描仪、数码摄像头等)活动重难点:

让孩子们学会和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利用互联网收集喜欢的图片和观看、欣赏喜爱的动画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教师播放孩子们喜爱的音乐和动画片:音乐片段《黑猫警长》、动画片片段《黑猫警长》(通过教师向幼儿播放音乐和动画片让孩子们能对电脑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电脑的运用)导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聪明的电脑》。


导入语的设计:(提问式)小朋友们看了和听了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动画片和音乐,聪明的电脑是多么的神奇呀!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欢笑也帮助了我们许多,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究电脑给我带来了那些帮助?
二、基本部分:

1.探索了解(通过掌握电脑的基本运用和认识了解,让孩子能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
提问设计:①电脑帮助了我们什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们能主动的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孩子们认识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帮助了我们)②电脑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电脑的结构组成,并能正确的说出电脑是由: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音响等组成)③小朋友们学习了运用电脑以后,有怎样的收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们经过对电脑正确运用的认识和掌握,试着让孩子们谈谈感想)④未来的电脑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们大胆的猜想和遐想未来的电脑是怎么样的,让孩子们通过画板画出未来的电脑并展示给大家看) 2.示范讲解动手操作(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培养孩子们能亲自动手操作运用电脑的能力):

①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Windows中图画功能,并且让孩子们能动手画图。


②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中的互联网功能,并且让孩子能从中收集喜爱的图片。

③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欣赏喜欢的音乐和观看喜爱的动画片,并且让孩子们能学会简单的音频播放 3.游戏《连一连,找一找》(让孩子们通过动脑筋来完成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发智力):
教师邀请一部分孩子通过电脑来完成这个小游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过的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电脑的运用了以后啊,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要懂得正确的运用电脑,做一个乖孩子。回家了可以教教你们的爸爸妈妈如何运用电脑哦!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了。

四、活动延伸:

1.艺术--《未来的电脑》通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们大胆的猜想和遐想未来的电脑是怎么样的,让孩子们通过画板画出未来的电脑并展示给大家看看。

2.社会--《电脑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帮助》通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们经过对电脑正确运用的认识和掌握,试着让孩子们谈谈感想说说电脑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帮助。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 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二、填空题 1.科学是关于_____、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自然 2.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3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_____”。

2049计划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_____、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年龄阶段目标 4.教师在指导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_____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等几种观察法。

比较观察法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___要求而设计的。

整合性 6. _____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自然角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_____。

心理学习环境 8._____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文学艺术 9. _____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 10.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_____。

园地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7.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

A.情景观察 B.情景评价 C.自然观察 D.自然评价 8.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

A.督导--反馈系统 B.评价--督导系统 C.反馈--校正系统 D.校正--督导系统 10.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B)年间。

A.乾隆 B.同治 C.嘉庆 D.光绪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 答: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答:(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4.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五、设计题 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参考答案:
教材分析:
啄木鸟是森林的益鸟,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啄木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能帮助树木捉害虫,但是如何捉,用什么工具,幼儿了解不够,这也是本堂课中幼儿将探索和了解的一个知识点,在活动中,我将安排幼儿进行模仿,相信这将会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所在。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啄木鸟的特殊本领。

2.乐于模仿啄木鸟捉虫子的神态,探究其捉虫子的过程。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树立保护益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啄木鸟的本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了解啄木鸟捉虫子的神态和模样,并进行模仿。

课前准备:啄木鸟图片若干、啄木鸟捉虫子的录像资料、语言cd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哎哟我的身体好难受呀!(出示一棵大树上有个洞) 师:猜猜树爷爷怎么了? 二、故事欣赏,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小苹果树找医生》。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小苹果树为什么要请医生?小苹果树请了哪些医生?那些医生为什么没有办法给苹果树治病?小苹果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啄木鸟医生是怎么样说的? 3.讨论: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对森森里的树有什么作用?喜鹊和猫头鹰又有什么本领? 三、出示挂图(或播放录像),幼儿观察啄木鸟捉虫子的神态和模样。

1.观察啄木鸟捉虫子的神态,并能用语言表述。

师:小朋友,你们说啄木鸟是怎么给树爷爷治病的吧!(出示图片) 师总结:对呀,啄木鸟医生就是这样,在树上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确定了小虫子在哪里以后,就会用他那尖尖的嘴巴,给树动手术,把害虫捉出来! 2.讨论啄木鸟最主要的外形特征:嘴巴、爪子、尾巴。

3.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模仿啄木鸟捉虫子的神态。

四、知道啄木鸟是益虫。

1.你觉得啄木鸟医生给大树带来了哪些好处?有了啄木鸟医生,大树能得到哪些帮助呢? 师:你们觉得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 2.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益鸟 师:恩!像这样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帮助我们人类的鸟类我们叫它益鸟!快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鸟呢? 补充资料:
一、判断题 1.“STS”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指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

[答案]对 2.操作实验类的材料,主要是有关电、磁等物理、植物系列的材料,学前儿童可以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各方面的经验。

[答案]对 3.操作实验类的内容是可供学前儿童自己制作各种物品所需的材料工具。

[答案]对 4.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答案]对 5.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测量的类型分为观察测量和非正式量具测量二类。

[答案]错 6.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答案]错 7.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答案]对 8.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的优点是容易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起来相对容易,能适合学前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

[答案]错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答案]错 10.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答案]对 11.观察的方法可以保证学前儿童在直接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和规律的特性,提高他们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答案]对 12.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答案]对 13.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间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答案]对 14.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答案]对 15.家庭及家长在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中要鼓励儿童进行探索,在学前儿童没有进行发现活动之前就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答案]错 16.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的科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学前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家庭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答案]对 17.间接观察是利用各种仪器、仪表等工具,运用科学观察手段,对物体进行观察。因而在精度、速度、范围等方面都比直接观察优越。

[答案]对 18.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答案]错 19.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错月错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答案]错 20.教师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实现的,有质量的提问能推进学前儿童思考,促使学前儿童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式的问题,另一类是开放式问题。

[答案]错 21.教师在蝌蚪长后腿、长前腿、尾巴退化时,组织儿童进行的观察是比较性观察。

[答案]错 22.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答案]对 23.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

[答案]错 24.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答案]对 25.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

[答案]错 26.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答案]对 27.科学游戏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感知游戏、多媒体互动游戏和拼图游戏。

[答案]错 28.区角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所以更能激发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答案]对 29.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答案]对 30.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未来。

[答案]错 31.通过测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准确地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关于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促进学前儿童数量化思维的发展。

[答案]对 32.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粗浅的科技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创造潜力。

[答案]对 33.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答案]对 34.维果茨基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

[答案]对 35.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答案]对 36.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后,用数字、表格、绘画等方式记下他们的发现、认识及感受与体验,这是图像记录。

[答案]对 3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答案]对 3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类型很多,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工具。

[答案]错 3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答案]对 4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时间单元”,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

[答案]对 4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对 4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
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答案]对 4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是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一年性的目标。

[答案]对 4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和虚拟教学环境。

[答案]错 4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答案]错 4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答案]对 4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

[答案]错 4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做出内容判断的过程。

[答案]错 4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答案]错 5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指的是人的感官在大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

[答案]错 5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答案]对 5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的类型,除了运用语言的方式以外,还包括运用手势、动作、表情及图像记录等非语言方式。

[答案]对 53.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是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
科学方法的学习;
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答案]对 54.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

[答案]错 55.学前儿童适合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如,磁铁吸铁的实验、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答案]对 56.学前儿童饲养动物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在与动物的接触中观察、了解动物,以及培养他们对动物、对自然的情感。

[答案]对 57.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答案]对 58.幼儿园“STS”教育必须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答案]对 59.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答案]对 60.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家庭志愿者;
(4)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答案]对 61.幼儿园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必须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答案]对 62.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答案]错 63.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答案]对 64.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答案]对 65.直接观察,是指借助于感官对物体进行直接观察的方式。因为直接观察没有中间环节,因而可以避免仪器等中介造成的误差。

[答案]对 66.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答案]对 67.注意内容必须特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答案]对 68.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答案]对 二、选择题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B.皮亚杰 2.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A.雷震清 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B.墨子 4.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B)。B.湖北幼稚园 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1.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D)。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2.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D)。D.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3.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A)。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4.在幼儿团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C)。C.活动目标 5.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B)。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1.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C.风土人情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D)。D.环境性 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C)要求。C.系统性 4.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D)方式。D.直线式上升 1.个别物体的观察可在哪个年龄班进行(D)。D.各年龄班均可 2.间或性观察可在哪个年龄班进行(B)。B.各年龄班均可 3.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B.乌龟、金鱼、蝌蚪、蚕 4.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B.3~4岁 5.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D.5~6岁 6.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B)。B.二元分类 7.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A.非正式量具测量 2.“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D.5~6岁 3.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A.绳子 4.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B.观察测量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C)。C.5~6岁 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艺术作品的是(C)。C.谜语 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D)。D.三个都是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A)。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3.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A.种植园 4.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A)。A.橡皮泥 1.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C)。C.理论性问题 2.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B)。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4.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D)。D.博物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2.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1.下列选项中属于区角活动中观察阅读类的内容是:(B)。B.地球仪 2.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D)。D.观察大雾天气 1.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B.行为核对 2.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A.情景观察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4.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C)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反馈---校正 5.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1.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A)。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3.“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B.美国 三、简答题 2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2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心理学依据。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有哪些? 答:(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阐述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答:可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对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阐述。

对儿童发展:首先,科学教育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在学前儿童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处处存在着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内容,而科学教育正是利用了这些有利的因素,并将其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之中。

对社会发展:首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他们将来成长后的科学学习,并为科学素质的早期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特殊兴趣,为国家储存科技人才资源。

1.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原则有:①全面性与整体性;
②连续性与一致性;
③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④社会性与时代性;
⑤辩证统一性。

1.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3.分别阐述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的涵义? 答: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包括通过科学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广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概念等两个层次。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答:
(1)探究和认识植物;

(2)关爱和认识动物;

(3)了解和爱护人体;

(4)体验和了解材料;

(5)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

(6)尝试使用工具;

(7)体验技术设计;

(8)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

(9)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10)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例子:(略) 2.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 答:(1)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采用以单元式选编内容;

(3)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1.阐明教师在种植与饲养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种植与饲养;

(2)应结合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进行种植与饲养;

(3)应鼓励学前儿童的自主探究;

(4)应培养学前儿童爱护动植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和行为。

2.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答:(1)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3)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1.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用?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科技玩具是指借助于发条、惯性、电池、无线遥控、声控、光控、磁控、温控、电子数码技术等活动的玩具,例如电动火车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2.教师在运用测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测量意识;

(2)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3)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2.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1.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 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选择社会资源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1.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答:(1)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
(2)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
(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
(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每个特点后举例) 2.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1)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人活动;
(2)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3)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5)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答:(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2.简述教师如何进行区角活动的指导? 答:(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答:(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2.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自然观察的优点:(1)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事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2)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或很少受到干扰,能收集到学前儿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

自然观察的缺点:(1)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2)由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答:(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2.简述“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答:(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答:(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推荐访问:国开(中央电大)题库 16国开1 国开《英语I》 15国开1 国开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2)》历年期末 经中央电大法学专科《济济法学》 中央电大专科财务会计试题(一)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 2014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 中央电大行管专科《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
上一篇: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下一篇:财政局机关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