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疾病与心理情绪因素】自信心反映是一种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19-09-05 点击:

  医学专家历来认为,皮肤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触摸或接触皮肤可以引起惊讶、愉快或性感等不同的情绪反应。经常抚摸婴儿,使婴儿得到爱抚,有利于建立母婴依恋关系,促进婴儿心身发育。不同的情绪状态也可体现在皮肤上,如害羞时颜面发红,惊恐时脸色发白,情绪紧张和焦虑时手脚多汗。
  很早就有人提出,皮肤是情绪和心理的表现器官。情绪上无法解决的矛盾可引起皮肤瘙痒、皮疹或脱发等,而皮肤上较小的异常又可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或焦虑反应。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当实验程序发生改变(如变换已形成条件反射的刺激信号)时,实验进程受挫,引起动物神经过程冲突,可见动物出现频繁抓搔皮肤的动作。
  某些皮肤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常与某些心理社会因素或自身情绪状态有关。曾有皮肤科医生统计,在二战期间被关在纳粹集中营内的476名幸存者,27%患有心身性皮肤病(也称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而对照组中仅10%患同样的皮肤病。在皮肤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中发现,5%的皮肤病患者同时符合某种精神障碍的诊断,其中主要为抑郁或焦虑障碍。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心理情绪相关问题。
  瘙痒症 瘙痒症是一种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除环境、气候、饮食、药物、躯体疾病等因素之外,心理因素是较常见的原因之一。现实生活中有看到别人瘙痒自己也感到瘙痒的事例,也有处于紧张状态、胆怯或容易激动的人常诉说皮肤有瘙痒或烧灼感的情况,而心理情绪调节良好的人则很少有这种感受。此外,还发现瘙痒症患者倾向于神经质般的讲究整洁,他们的对外言谈举止往往受到抑制。
  精神创伤(如被压抑的愤怒、焦虑)可以降低痒感的阈值,近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可增强对瘙痒的感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遭遇人际冲突、未被宣泄的愤怒或焦虑体验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搔抓或摩擦皮肤,这被认为是心理受挫的替代需求,或预示对自身的谴责或施暴。另有研究发现,瘙痒的严重程度与情绪抑郁明显相关,可能通过在抑郁状态下体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改变而增强对瘙痒的感知。
  老年人在冬季夜间解衣卧床时便开始瘙痒,其他时间则不明显,与其注意力集中、抚摸皮肤有关。有时瘙痒成为一种习惯,使瘙痒症状不断保持和强化,渐由间断变成持续。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多以神经精神因素为诱发条件、以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本症确切病因不明,但很早就认为精神紧张与情绪变化对本病的影响最为明显。临床调查发现,本病患者80%以上在发病前1年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令人烦恼的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矛盾、经济问题、工作学习重压等。心理应激所引起的紧张状态及其所伴随的情绪,可能通过心理、神经及免疫机制,影响肌体免疫功能,导致神经性皮炎。
  人格调查显示,60%以上的皮肤病患者具有脾气暴躁、固执等人格特征,而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疲劳、失眠及生活环境改变等是常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的人对负性生活事件应变能力差,反应敏感、强烈而持久,这就容易发生神经性皮炎。还有调查表明,在与精神障碍共病的患者中,其皮损严重程度与精神障碍的程度相一致。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以银白色癣屑性丘疹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临床调查发现,本症患者中50%具有强迫性格和失眠等情绪问题,16%具有焦虑及恐惧倾向,68%的病例中皮肤损害的发生或加剧与心理受挫有关,且与遭受挫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还有调查显示,本症患者还具有其他人格特征,包括内向、固执、抑郁、敏感、紧张性高、过于自控、缺乏自信、孤独和交往困难等,而且内向伴抑郁或内向伴固执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本症患病后的心理问题也往往大于皮损症状,患者感到压抑、羞涩、精神负担过重,易于产生神经症样症状,形成心理障碍,久之又会加重其皮肤损害,或易于复发,或久治不愈。临床中发现,很多保持乐观向上心态的银屑病患者,其预后明显好于悲观失望者。
  荨麻疹荨麻疹是较常见的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表现为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和水肿症状。该病病因较为复杂,由于对某种食物、药物、花粉、寒冷或其他理化因素过敏等均可导致。除此之外就是精神因素,特别是在许多慢性荨麻疹病例中,常会发现有精神紧张因素或人格特征的影响。有些病例在遇到急性精神刺激时病情会加重,与此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上升有关,这些病例被称为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还有调查发现,慢性荨麻疹病人往往不能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发病前又常常有明显的情绪愤懑与精神紧张,这些人在性格上常表现出成熟性差或有受虐行为倾向。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13例慢性荨麻疹病人,他们对某些植物的叶子有变态反应,接触后即引起荨麻疹,而对栗树叶却无变态反应。试验时蒙上所有人的眼睛,然后在他们一侧手臂上放上栗树叶,但告诉他们是引起变态反应的某种树叶,结果13例都出现皮肤发红、红斑或丘疹等变态反应;在另一侧手臂放上以往引起变态反应的树叶,但告诉他们是栗树叶,结果11例不出现变态反应,这提示精神心理状态对皮肤变态反应具有强烈的影响。
  斑秃斑秃又称圆形脱发,俗称“鬼剃头”,表现为圆形斑状脱发症状。研究表明,斑秃的发生虽与某些遗传缺陷和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精神情绪因素或心理社会应激在斑秃的发病或病情加剧过程中常有“扳机”作用。曾有报道,在114例斑秃患者中,23%的病例可查得在发病前有精神创伤或情绪焦虑史,另22%的病例伴有各种精神功能障碍的表现;在55例斑秃患者中,发现63%的病例伴有神经症样表现。还有研究指出,斑秃的严重程度与所遭受应激事件的大小有关,而且应激事件引起的斑秃患者易患抑郁障碍。在儿童患者中,常与父母管教过严、要求过高或过于溺爱有关。
  痤疮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于青春期后发生,可能同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有关,但心理因素在痤疮的病情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严重病例焦虑或愤怒等情绪问题明显高于轻症患者或对照组。在愤怒情绪状态下,皮脂腺的分泌会增加2~5倍,并易形成栓子,阻塞皮脂腺导管,引发痤疮。心理评估显示,58%的患痤疮青少年对自己的面部表现不满,并因此感到苦恼、自卑、惧怕社交场合,影响其职业和社会功能。这些患病后的情绪变化和心态,反过来还会加重原有病情或使病程迁延不愈。
  患有上述这些心身性皮肤病的患者,除皮肤科的专业治疗外,更需要认识到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受心理情绪因素的影响(即心理病因),正确评价所遇到的应激事件,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技巧,主动调整自身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推荐访问:情绪 皮肤 因素 疾病
上一篇:【为何秋冬易中风】 易烊千玺最帅单人照
下一篇:空空诗_《空空诗》感言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