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临床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来源:建筑师 发布时间:2020-12-15 点击:

  《 2020 ESC/EACTS 心房颤动诊断和临床管理指南》

 更新要点

  《2020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临床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延续了上一版指南《2016 ESC/EACTS 心房颤动诊断和临床管理指南》中的“ABC”路径,旨在进一步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结构化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结局, 促进患者坚持标准化治疗,其主要更新要点如下:

 1. 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应考虑脑卒中风险、症状、心房颤动负荷及心房基质严重程度评估,以简化心房颤动评估、治疗决策、并促进优化心房颤 动患者管理。(Ⅱ a 类)

 2. 定期评估患者脑卒中和出血风险。HAS-BLED 评分有助于处理患者可改善的出血风险因素,HAS-BLED 评分 >3 为高出血风险。

 3. 抗凝决策不应受心房颤动类型的影响,如首次发现的心房颤动及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

 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或 QTc>500 ms 患者,在尝试药物复律时,应考虑心律失常和心动过缓风险。

 5. 若考虑导管消融,建议考虑手术风险及术后心房颤动复发主要风险因素,并与患者进行讨论。

 6. 若心房颤动复发患者在首次行肺静脉隔离术(PVI)后症状改善,应考虑再次行肺静脉隔离术。

 7. 在某些特定的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作为节律控制一线治疗。

 8. 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并避免触发因素,是节律控制策略的一部分。(Ⅰ类)

 9. 强烈建议患者复律前后坚持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Ⅰ类)

 10. 对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24 h 的复律患者,即使成功复律为窦性心律后,抗凝药物治疗也应至少持续 4 周。(Ⅱ a 类)

 11. 对于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建议术前进行脑卒中风险管理,包括启动抗凝治疗,射频消融前至少治疗性口服抗凝药物 3 周更优;或射频消融 前行经食

 管超声心动图以排除左心房血栓。

 12. 对于已接受过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杜沙班抗凝治疗的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患者,建议在不中断口服抗凝药物情况下进 行射频消融。(Ⅰ类)

 13. 对于接受索他洛尔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建议密切监测 QT 间期、血清钾水平、肌酐清除率及其他促心律失常危险因素。(Ⅰ类)

 14. 将风险因素和伴随疾病的识别和管理作为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组成部分。(Ⅰ类)

 15. 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针对性治疗伴随疾病,可减少心房颤动负担,减轻症状严重程度。(Ⅰ类)

 16. 对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进行心房颤动的机会性筛查。

 17. 若支架内血栓风险低,或出血风险远大于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对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非复杂介入手术的患者建议尽早停用阿 司匹林(≤ 1 周),并继续使用抗凝药物和 P2Y12 抑制剂(首选氯吡格雷)双联治疗 12 个月。

 18. 若支架内血栓风险低或担心出血风险高于支架内血栓风险,建议在简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尽早停用阿司匹林(≤ 1 周),并 继续进行抗凝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治疗 6 个月。

推荐访问:心房 颤动 要点
上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下一篇:教育局数字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工作总结和“十四五”规划计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