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6人大代表为人民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10-20 点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7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6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2.增强搜集、提炼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或从网上查阅、搜集、提炼相关资料。

 3.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难点】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活动一:阅读资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呢?那就是,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教师提问: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活动二:案例析理 案例一:2015 年 3 月,为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人大代表提议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进行修改,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3 月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表决通过。

 案例二:2015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期间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来电、来函、来访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出对“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建议。中共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成立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起草组并编制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2016 年 3 月,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教师提问:根据所给案例,大家思考一下,案例体现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活动三:思考 教师提问:大家结合教材想一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哪一方面?

 学生课下搜集关于人民依照法律程序罢免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的案例,课上分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案例:

 2016 年 9 月 14 日,济南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会。长清区人大常委会依法罢免了刘明霞的济南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有 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有 523 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目前,涉案的省人大代表已由原选举单位接受其辞职或被罢免终止了代表资格。

 教师最后总结: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究竟具有怎么样的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最后总结: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看,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因此,它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表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是各级人民大表大会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重要保证。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布置作业: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方面,课下大家从报纸、新闻、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预习一下第二个和第三个方面。

 三、重点强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对违反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7. 权力 受到制约和 监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意义和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2、通过探讨监督政府的方式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现实热门事件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评价政府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对我国政府建立“阳光政府”的信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和民主意识。

 2 学情分析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不强,容易以偏概全,因而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权力,引导学生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3.为“阳光工程”喝彩 (创设情景导入新)

 在阅读教材的关于《焦点访谈》的情景基础上,播放《谁在强收“保护费”》的视频。《谁在强收“保护费”》是《焦点访谈》在 2 月 20日播出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湖南省桃县工商管理局为了完成计划目标,向该县的企业和经营人员强收保护费的事情。湖南省桃县工商管理局收“保护费”的事经媒体曝光后,国家工商总局、湖南省工商局、常德市工商局以至中纪委都迅速派人到桃县处理此事。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 桃县工商局如此强收“保护费”是否合法?为什么要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监督?不进行监督会有什么后果?(一、二小组)

 ◆你认为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监督桃县工商局?(三、四小组)

 (分小组讨论 3 分钟)

 以上问题由学生思考回答,得出本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自称为”天下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在其担任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办公厅秘书和副主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贪污人民币 814.8164万元……李真的赃物堆满了三个房间和一条走廊。李真作为一国家公职人员,本应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却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设问:那么,这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贪污腐化分子呢?如果不是,请举出具体的人物或事例说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也列举一些如牛玉儒、任长霞、周国知等人物事迹。)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引导学生思考:李真和任长霞等都是拥有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运用权力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前者贪污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权力运用得好,就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板书)

 (上述结论之后,接着的问题是: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就直接切入第二个问题。)

 二、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不同的思路是什么呢?谁更具有正确性呢? 引导学生看书 P47 页,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的认识越越深刻。但是,我们仍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腐败官员“浮出”水面。

 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做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

  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就好像小猫关进牛圈里,天马行空,去自由。

 原哈尔滨市前常务副市长朱胜:“大家一辈子不要做贪官。(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断会有熟悉的官员落马?我感觉制度上的漏洞还是太多。” 老师问:作为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

 力的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引导如下 (1)思想根:长期以不注重思想意识改造,法治理念淡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是产生腐败的思想根。

 (2)制度根: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滋生腐败的制度根。

 我们党有没有进行反腐败斗争?(PPT 展示如下示意图:中共反腐斗争的三阶段)那么,应该如何着手建立这个机制呢?(教师讲解,突破难点)1.制约和监督机制 (1)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就要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材料——《2006 年,民间反腐力量凸现》:2006 年作为一个反腐关键年,民间反腐将作为重要力量凸显出。2006 年 1 月日,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完成了他有生以的第 616 次举报:在2003年的一次水灾后,国家发改委下拨给村民建房补助款906万元,却仅有 0 万元落到村民手中,其余均被省市相关部门截留。

 616 次,这个平凡的数字昭示着反腐的不易,也表明民众对反腐的勇气和决心。

 (2)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就要求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

 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3)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上面,我们的同学曾就“如何监督桃县工商管理局的违法收费行为”进行过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就如何监督桃县工商管理局、杜绝再次发生类似“强收保护费”的行为,发表了充分的意见,给桃县工商管理局开出了很多“治病”的药方。

 那么,同学们能否尝试着将大家提出的这些监督方式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呢?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监督(人大)、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院、法院)、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包括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等,这就构成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三、为“阳光工程”喝彩 1、探究“阳光工程” 开放“红头”查阅,政务向社会公开,表明我们的政府对自身的信心日益提高,更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直接体现。类似开放政府“红头”查阅这样的政务公开行为,我们把它统称为“阳光工程”。开放“红头”的查阅是“阳光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各地的做法以及效果又怎样呢?(向学生展示有关材料、图片、网页,

 感受阳光工程,为阳光工程喝彩!)

 开放“红头”查阅,建立“政务公开网”、让百姓通过网络查询和信息,这些都是监督权力的具体形式。就在 2006 年两会期间,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这一方面反映了民众对“两会”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政府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打造“阳光政府”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远了。

 作为中学生,我们同样要学会监督政府,那么同学们能否通过网络即时查阅广东省或广州市政府在政务公开、公布“红头”的做法吗? (学生活动)能否通过网络查阅一些已经公开的“红头”呢? 开放红头,打造阳光工程是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具体体现。2、以开放“红头”为例,看政府接受监督有何意义? (师生一起探究教材 P48 的三个镜头,教师引导学生从开放“红头”的查阅所表明的意义入手,思考总括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

 ◆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有利于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有利于广大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能否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为人民谋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就在 61 年前的某个夏天,毛泽东和他老师(徐特立)的老师黄炎培对话天下。对于黄炎培的“中共能否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的担忧,毛泽东同志这样说:“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教师:党和国家正在想办法遏制、杜绝腐败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如何做使我们的政府越越有权威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并进行情感教育)

 师:我们的党和政府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热烈欢迎和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恰当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真正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负起责,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

 课题: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一课时

 科目: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六年级

 课时:第 1 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中的第 3 课,前两课分别是《国家机构有哪些》《人民代表为人民》。“权力行使有边界”是本课第一课时,通过“活动园”和“知识窗”内容,强调了国家机构的职能、行使权力以及如何行使权力,都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本课教学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行政机关如何行使权力,知道行使公权有约束,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1.知道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责,了解国家机关职责的来源和要求,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通过阅读、讨论、观察、交流、参观等多种适合的方法,知道国家机关要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知道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共同服务于人民。

 3.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的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通过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时的观察和了解,特别是在本单元前两课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受到的法治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学生的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拓展,他们的观察生活、思维领悟能力以及价值判断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学习这一课相对有一定难度,但是所学内容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学生能基于自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去认同和接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本课时“权力行使有边界”,由“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同的行政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和“一站式”行政服务等三部分内容构成,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相对熟悉、接触较为密切的行政机关,如公安部门、市场监督部门等,选择讨论、辩论、参观等适合的法治教育途径,增加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重点:知道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责,知道国家机关要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

 难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的责任感。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唤起兴趣 1. 师提问导入:先请同学们回忆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指名说说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

 2.过渡:国家机关的职权,在宪法和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你熟悉的行政权力机关有哪些? 3.师小结:的确,我们熟悉的公安部门、税务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等行政机关,都在行使行政权力。

 1.学生回忆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回答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

 2. 学生交流自己熟悉的行政权力机关,如公安局、税务局等。

 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国家机构的职能、行使权力以及如何行使权力,唤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国家机关中,相对行政机关离学生的生活较近,因此,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行政权力机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二、组织讨论,明确行政机关职责 小组讨论主题: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1.出示图片,情境描述:放学了,校门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有接送学生的汽车、电瓶车,有商贩的小推车…… 2.找一找:校门口有哪些需要治理的地方。(完成表格:“改变校园周边环境”讨论表中“现象”部分)

 1.学生先认真学习“活动园”内容,明确讨论主题“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2.找一找“校门口有哪些需要治理的地方”, 议一议“这些现象该有谁来治理”。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周边环境”出发,让学生找一找校门口有哪些需要治理的地方。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改变校园周边环境”讨论表。

 4.每个学生挑选一个行政部门,代表行政机关说说该怎样治理改善校园周围环境。(完成表格:“改变校园周边环境”讨论表中“职责”部分)

 5.集体交流:下面就请一组同学上台交流你们组员讨论的结果。其他各组可以相机补充。

 6.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交通执法大队、税务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都有各自的责任,只有各负其责,共同合作,才能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3.小组充分交流,各行政机关在治理改善校园周围环境中的职能,组员互相补充,注重生生互评,合作完成“改变校园周边环境”讨论表。

 “改变校园周边环境”讨论表 现象

 治理部门

 职责

 4.推派一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各组互相补充,注重评价。

 这样的设计,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

 六年级学生对小组活动不再陌生,所以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在分享资料、碰撞观点中提升法治意识和观念。

 三、拓展知识,强化理解 1.教师小结: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阅读“知识窗”,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

 1.学生阅读“知识窗”。

 2.交流对“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解。

 预设 A: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就不能行使。

 预设 B: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阅读角”其实也是对上一活动环节的总结。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思,理解、消化“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四、观察与交流:身边的政府机构 1.出示课前调查表: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身边的政府机构,你观察了吗? 2.播放视频:有两位同学是这样观察的,咱们先听一听。

 (1)我昨天登录了咱们市政府的网站,里面有很多部门的链接,可以看到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办事流程。

 (2)我妈妈带我去办理身份证之前,先登陆了公安局的网站,查询了需要准备的材料。

 3.小组交流:你是如何观察的,与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4.集体交流。

 5.拓展比赛:办理户口应该去哪里?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应该去哪里? 6.教师小结:不同的行政机关有各自的职权范围,我们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去相应的部门办理或寻求帮助。

 7.指导理解: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它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

 1.学生收看视频,了解两位同学观察身边的政府机构的方法。

 2. 出示课前完成的调查表,交流自己是如何进行观察身边的政府机构的。

 办理业务 政府机构 观察方法 市民来访接待 市政府 登录市政府网站 办理身份证 公安局 登录公安局网站 办理城镇市民医疗保险 医保中心 登录公安局网站 办理户口 公安局 电话咨询 3. 齐读加深理解: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它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

 把教材内容录制成视频,旨在以视频作为引子,指导学生用登录政府机关网站等方法去观察身边的政府机构。同时,通过课前调查表,能使学生 在 交 流 时 有 实践,有感悟,真实地 分 享 自 己 的 发现。

 五、参观行政服务大厅,组织辩论 1.回忆参观行政服务大厅的情景,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情景。(出示“参观”图)

 2.小辩论:

 A.都在一个大厅里办事,没有必要分这么多部门,一个窗口都办了多好。

 B.不同的窗口代表不同的部门,办的事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你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 3.通过辩论,你如何理解“一站式”服务?(视频:服务大厅)

 4.找一找当地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图片展示:常熟市行政服务中心)

 5. 除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还有哪些公共服务系统? 你知道吗?介绍“12345”。(播放录音或视频)

 1.课前跟随老师参观当地的行政服务大厅。

 2.展开辩论:支持一方观点,说出自己支持的理由。

 预设 A: “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人们到这里办理业务时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

 预设 B:政府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分工,每个部门办理不同的手续。

 预设 C:有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不需要到很多部门办理不同的许可证,不需要来来回回跑好多地方、好长时间。

 3. 观看视频和图片,加深印象:“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

 4.阅读教材“相关链接”,介绍其他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 12345 热线电话、12345 政府网站。

 如:12345,即"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用来帮助诉求人解决生活、生产中所遇困难和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

  该教学环节,通过辩论,学生了解到“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了解到“一站式”服务的及时、快速、便利和有效。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让学生亲身感受“一站式”服务,加深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体验和感悟。

 六、教师总结本课,聚焦“依法行使权力”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

 “权力行使有边界”,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同的行政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站式”行政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 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第二课时“权力运行受监督”,学习理解和正确运用我们的监督权。

 1.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2. 谈谈对“权力行使有边界”的学习体会或收获。

 3.记录下节课学习要求,做好课前预习。

 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会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同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专册教材容量大,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等良好的预习习惯,进一步 拓 展 学 习 的 空间。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行使有边界)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课堂表现

  积极发言

  小组合作

  学会分享

  课外拓展

  综合评价

  八、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主板书 )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一站式”服务

 课题: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二课时

 科目: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六年级

 课时:第 2 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权力受到监督”是第 7 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 2 课时,是在学生懂得了“权力行使有制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权力的行使要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方式参与监督。因此,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这对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力的意识和责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1.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权利的行使职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监督。

 2.通过阅读、判断、讨论、模拟情境剧等多种学习方式,了解对权力监督的种类、途径和方法,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了解我国已经形成并在逐步完善的制约机制。

 3.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通过对本单元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和本课第一课时“权力行使有边界”的学习,学生对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对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利受到监督”这部分内容就显得较为轻松。教材选用了“行政机关如何受到监督”为实例,也是考虑到利用六年级学生相对熟悉的社会生活,通过以案说法,用判断、讨论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力,从而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本课时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六年级学生与初中生活的基础和衔接关系,组织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感受,开展参观检察院的活动,认识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懂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利用交峰讨论、设计辩论、组织情境剧活动等,在问题解决中体会自己的监督责任,懂得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重点: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必须加强对权利行使监督。了解对权力监督的种类、途径和方法,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

 难点: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演练,激发兴趣,解答困惑 1. 情景描述:常熟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在举行。今天,我们带领学校的小记者团前去采访。会场外,人大代表王叔叔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出示情境图:教材 P66)

 2.组织开展“我当小记者”活动。听听小记者们的提问。(播放录音)

 采访 A: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 采访 B: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 采访 C: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 3.如果你也是一名小记者,你有同样的困惑吗?(预设:作为人大代表,你的责任有哪些呢?)

 1.学生模拟参加“我当小记者”活动。先认真聆听小记者的提问。

 2.模拟一名小记者,提出自己的困惑。

 预设:作为人大代表,你的责任有哪些呢? ……

 3.学生讨论解答困惑。根据“小记者们”的困惑进行解答:

 预设 A: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要受到监督。

 预设 B: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要受到惩罚。

 预设 C: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预设 D:根据其他小记者提问随机回答。

  对于小学生来说,“权力”、“监督”这样的字眼平时关注度不高,要真正弄清楚权力运行 为 什 么 要 受 监督、如何去监督,有一定难度。

 在此环节的设计中,尽量把枯燥的法治概念化为学生身边的、能理解的问题,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能在提高参与兴趣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困惑,由学生真实的问题引领 课 堂 的 教 学 活动。

 4.讨论解答困惑 同桌两人挑选一个“困惑”进行讨论。

 指名回答。

 听王叔叔解答(王叔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补充)。

 5.教师总结:在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6.读一读“小贴士”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4.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小贴士”: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在本单元前两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人民》中,都有关于 权 力 运 行 的 阐述。此处设计中的王叔叔,既是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的王叔叔,也是作为人大代表为学生解答问题的王叔叔。所以,用王叔叔解答、补充的方式能让活动更加生动、形象。

 二、分析资料,了解监督方式 1.读一读教材,说说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指名回答。

 2.阅读资料谈感受 (1)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2.认真阅读教材“阅读角”,谈谈自己对这两句话的感受。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分析能力,本课时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安静地阅读、提炼和吸纳的。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于哪几个方

 (2)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 请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3.组织讨论,重点点拨 (1)补充出示漫画:公章关在笼 子里。

 (2)提示讨论提纲:公章表示什么?笼子表示什么?阳光表示什么?漫画整体寓意是什么? 推荐同学分享讨论结果。

 (3)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小结: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权力运行受到监督。

 3.小组讨论,重点理解第二句话。根据漫画和讨论提纲,分享讨论结果。

 预设:

 公章表示权力。

 笼子表示制度。

 漫画的整体寓意是规范权力运行。

 4.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指名回答。预设:权力运行受到监督。要规范行使权力。

 面”;再认真阅读“阅读角”的两句话,谈谈自己对这两句话的感受。充分考虑了教材容量大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思考中掌握法治问题,提高法治思维。

  补充漫画、提示讨论提纲,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公章、笼子、阳光,理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真正体会到权力运行必须受到监督。

 三、查找资料,判断监督方式:

 1.通过阅读和查找资料,你知道公民有哪些方式参与监督?(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应;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学生阅读教材,弄懂公民有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预设: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应;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关 于 监 督 方式,教材介绍第非常清楚。要给予学生 阅 读 思 考 的 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

 2.完成表格 事例 监督方式 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钱财。

 撰文在报纸上发表,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

  2.查找资料,完成表格 预设:1.群众监督

  2.舆论监督 通过“完成表格”这一环节,用填表、判断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监督方式”的理解,又使法治教育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参观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1.课前组织学生参观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

 提问:通过参观,你能说说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有哪些工作呢? 2.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通过哪些合法的监督形式呢?

  (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ppt 展示)

 3.信息公开是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的好方法。那么,行政机关可以主动接受哪些方面的监督呢? (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等)

 1. 学生参观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可在参观过程中进行提问)

 2.学生讨论、分享: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有哪些工作? 预设:其主要职责是追究刑事责任,提起公诉和实施法律监督。

 3. 国家机关要通过多种合法的监督形式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

 看图片,跟着老师理解“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监督形式。

  4.阅读教材,回答“行政机关可以主动接受哪些方面的监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检察院的活动,让学生在参观中认识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懂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如无法组织参观活动,建议可以搜集相应的视频,让学生有较为具体的感受。

 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监督形式,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重点介绍。

 五、小讨论:小学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 1.播放录音,明确观点。

 A.我们有监督权,但一定要依法监督。

 B.我们有监督的权利,可小学生年龄小,还做不到对权力的监督。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2.小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力。

 3.阅读理解“阅读角”,指导学生挑一条读读背背,说说自己的理解。

 (1)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 (2)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下错误。

  ——邓小平 (3)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

 ——习近平

  1.学生模拟参加“小辩论”,根据自己的观点准备材料,参加辩论。

 明确观点:我们有监督权,但一定要依法监督。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力。

 2.仔细阅读“阅读角”,读一读,挑一条分享自己的理解。

  本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到了小学生本身。小学生究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讨论和辩论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常用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讨论、辩论中,通过观点的分享、碰撞,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形成正确的观点,明确“不论年龄大小,公民都有监督权”。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行使受监督)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生生 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课堂表现

  积极发言

  小组合作

  学会分享

  课外拓展

  综合评价

  八、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主板书 )

 7.权力运行受监督 依法行使监督权 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

  公

 民:积极参与监督

 课题: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三课时

 科目: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六年级

 课时:第 3 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三课时是“权力违法必追责”。从教材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本课时在前两课时“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的基础上,逐步递进,逐步加深学生对“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认知和感受,体会到权力违法必追责,想要不违法,那首先要学好法。从教学角度分析来看,本课时相对前两课时教学内容有所减少,但涉及的法律知识却更为综合、全面,教材案例有生活,见生活,说生活,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法,我们要依法维权,体会法律的公正,感受到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二、教学目 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1.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的,要依法纠正。知道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通过以案说法、法治讨论、案例补充等多种适合的方法,认识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为判定的法律依据,认识行政诉讼法是公正审理权力违法的重要法律保障。

 3.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能力等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通过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时的观察、了解和交谈,发现从内容而言,学生在法治学习中更喜欢法治案例等与自身生活贴近的内容。从学习方式上,对情境剧、以案说法、辩论等生动形象的活动更为感兴趣。法治教育的难度是有依据的,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作为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已经大大减少,已经初步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本课时“权力违法必追责”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上,按照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选择了学生相对熟悉、接触较为密切的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为出发点,围绕两次“活动园”,深刻体会教材特点,从正文解构活动园,从活动园问题引导生成正文,结合教材上情境材料和典型事例,设计了生动形象的情境剧和讨论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明白,行政权力的运用与其法律责任相统一,要做到执法有权威,有权必有则,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重点: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的,要依法纠正。知道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赔偿。认识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为判定的法律依据。

 难点: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能力。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学习主题,明确概念 1. 导入:同学们,前两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明白了国家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受到制约和监督。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权力违法必追责”。

 出示课题:权力违法必追责 2.过渡:那什么是违法行为呢? 指名回答。(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

 3.师小结: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出示:读一读)

 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本堂课学习主题。

 1.理解“违法行为”的概念。

 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

 2.读一读:

 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教师在揭示本课学习主题时,把第 7 课 “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权力违法必追责”三个主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强调,揭示了法治学习内容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同时,在学习“权力违 法 必 追 责 ” 之前,首先明确了什么是违法行为。

 二、情境再现,案例分析

  情境一:(出示教材 P70 图片)录音描述:王欣的爸爸刚刚开了一家饭店,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店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店的许可证。

  1.认真阅读教材,仔细聆听案例。进入情境,分析案例,表达观点。

 王欣妈妈认为:“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案例中,王欣爸爸和妈妈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老百姓能不能告赢政府。

 情境二:

 1.(出示教材 P70 图片)

 录音 A:我不服,我要去告他们。

 录音 B: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2.你赞成王欣妈妈的观点吗?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情境三:(出示法院外景图)

 录音描述:王...

推荐访问:上册 为人民 人大代表
上一篇:致敬战疫英雄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作文,优秀例文
下一篇:排土场检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