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读书记录(2020.08)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社会心理学》读书记录(2020.08)

 ● 《社会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 (第 11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 前言:通过阅读本书,并对日常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将会更好地理解自身及其工作、玩耍和深爱的世界 ● 第 1 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4-10)

 界定社会心理学,并解释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确定和描述社会心理学背后的核心概念 ●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

 ●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建构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而有时候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性格以及生物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研究领域中的。

 ● 人类的价值观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10-13)

 明确社会心理学家的价值观对其工作的影响。

 ● 社会心理学家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工作,如他们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以及他们吸引的对各种研究领域感兴趣的人的类型。

 ● 价值观同时也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如当他们构建概念,选择描述标签,以及提供建议时隐藏的假设。

 ● 意识到价值观对科学的渗透并不是我们责难社会心理学及其他任何科学的理由。正是因为人类思维鲜有不偏不倚,所以如果我们想将自己所珍视的思想结晶与真实的社会现实互相验证的话,就需要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研究。

 ●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知识常识吗(13-17)

 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提供了哪些洞察人类状况的新观点。

 ● 社会心理学提供了显而易见的结论,因此它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在事实揭晓之后结果才显得“显而易见”。这种后见之明偏差(我早就是到了现象)常导致人们过高评价自己的判断与预测。

 ● 研究方法: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17-29)

 考察使得社会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方法。

 ● 社会心理学家将他们的想法与发现构建成理论。一个好理论将会从一长串事实中提炼出许多简短的预测原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证实或修正,以产生新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是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有时候相关研究会进行系统的调查,以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得知两个事物之间相关颇有价值,但这一信息并不能指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存在第三个变量。

 ● 社会心理学家会尽可能的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寻因果关系,通过构建一种可控的模拟现实,研究者可以先改变一个因素,再改变另一个因素,以发现这两个因素究竟是单独还是共同影响行为。我们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组、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组之间的任何差异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

 ● 在设计实验时,社会心理学家有时候会设计那些引发参与者情感的场景。在设计并开展这样的实验时,研究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例如获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以及在实验后向他们解释任何先前的暂时欺骗行为。实验室研究使得社会心理学家能够验证来自生活经验的点滴灵感,然后再将这些原则与研究发现重新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 第一编 社会思维 ● 第 2 章

 社会中的自我 ● 焦点和错觉:对了解我们自己的启示(34-36)

 描述焦点效应及其与透明度错觉的关系 ● 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注比实际要多(焦点效应)。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的比实际情况更明显(透明度错觉)。

 ● 自我概念:我是谁(37-50)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有多精确?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自我参照效应)。自我概念包括两个元素:1)指导我们对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2)我们梦想和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

 ● 文化也会塑造自我。某些人,特别是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互相依赖的自我。如第 5章会进一步解释的,这些不同的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 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当观察者也无法发现我们行为的有力影响作用时,我们也会忽视它。这些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 自尊的实质及其动机力量(50-55)

 理解自尊及其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所决定,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作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 自尊动机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 尽管一般来讲高自尊优于低自尊,但是研究者发现,很多社会破坏者的自尊都高于平均水平。一个高自尊的人如果遭到社会的排斥而感到的威胁或沮丧时,他就具有潜在的攻击性。

 ●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的意义(55-60)

 通过观察行动中的自我来理解自我概念。

 ● 很多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内控的人,会应对的更好,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 当人们尝试去改变一种状态但毫无所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相比之下,自我决定是靠成功的控制和改善自我状态的经验来支撑的。

 ● 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地带来满足感。

 ● 自我服务偏差(61-70)

 解释自我服务偏差及其适应性和适应不良 ● 与“多数人可能都遭受低自尊和自卑感的折磨”的假设相反,研究者们发现多数人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发现,人们总是在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而在成功时安享荣誉。

 ● 我们在一些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性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要好。

 ● 过分相信自己,使我们显现出对外来的盲目乐观。我们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这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

 ● 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让我们尽情享受生活中发生的美好事情,这点是可取的。但是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自我服务偏差会产生适应不良的影响,导致我们责备他人,或者因应得的东西没有得到而有受骗的感觉 ● 自我表露的管理(71-74)

 认识自我表露,理解如何用印象管理来解释行为 ●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上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以创造一个我们所希望的形象。

 ● 这种印象管理的策略可以用来解释虚伪谦逊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人们贬低自己,恭维未来的对手,或是当众感谢他人而私下里却把荣誉归于自己。

 ● 有时人们甚至会以自我挫败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保护自尊。

 ● 自我表露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赞许的形象。对于外在的观众来说,那些在自我监控倾向量表上得分很高的人会不断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然而那些得分较低的人往往不会做相应的社会调整,以至于是他们显得不够敏感。

 ● 第 3 章

 社会信念和判断 ● 社会世界的感知(78-85)

 我们的感知、解释和回忆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假设和预先判断的影响。

 ● 我们先入之见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被称为启动的现象中,人们事前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

 ● 其他一些实验在给被试提供信息之后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植入判断或错误信念。这些实验揭示出,正如事前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和解释一样,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 信念固着这种现象是指,人们执着于自己先前所持有的信念以及这种认可这一信念的原因,甚至在这种信念的基础被否定时仍是如此。

 ● 我们的记忆系统并不是一个可以储藏过去的事实的地方。我们的记忆,事实上是在我们进行回忆时重构的,它受到所持态度的严重影响,并通过当前情感进行检索。

 ● 社会世界的判断(86-100)

 理解我们形成社会判断的过程 ● 我们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很强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中的错误,所以对我们形成和维持错误观念的途径进行鉴别这件事情就显得非常实用了。

 ●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信念的信息。

 ●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的逸闻,甚至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忽视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生动的信息(易得性启发式判断)。

 ● 第三,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觉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是那么的诱人。

 ● 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起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 社会世界的解释(100-110)

 了解我们怎样解释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的准确性 ● 归因理论包括我们怎样解释行为。错误的归因是指,将某一行为的发生归结于错误的方面,这种 错误归因是性骚扰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那些有权利的人(特别是男人)容易将他人善意的行为理解为性暗示。

 ● 通常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的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有我们看不见的风推动所造成的,我们不会认为它还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作用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样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作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 社会期望的影响(110-114)

 了解我们的社会信念是怎样起作用的。

 ● 我们的信念有时会产生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对别人的信念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但是对研究者偏见和教师期望的研究显示,认为某些人的能力超常(或能力不足)的错误信念会引导教师和研究者给予那些人特别的关照。这可能会引发他们做出更出色(或平庸)的表现,并且因此看起来似乎会确证一个实际上错误的假定。

 ● 与此相类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获得对自己期望的行为确证。告诉自己即将与之见面的某个人是聪明有吸引力的,那么最后我们对这个人所留下的印象很可能是那些聪明和有吸引力的东西。

 ● 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结论(115-117)

 通过认知社会心理学看人性。

 ● 对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研究揭示出:我们是怎样形成和维持信念的,这些信念通常对我们有益,但有时会令我们误入歧途的信念。所以能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社会心理学既关注社会思维的优势,又看到其不足 ● 后记:对错觉思维的反思 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 第 4 章

 态度和行为 ●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120-125)

 内在的态度在多大程度上且在什么条件下会影响我们外在的行为。

 ● 我们内在的态度是如何与我们外在的行为影响的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流行的大众观点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但令人惊奇的是,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情感——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动。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经常言行不一的原因。

 ● 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的条件是:1)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2)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投票的研究)紧密【具体】相关,3)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所想所感与我们的所为会紧密相关。

 ●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126-134)

 总结行为影响态度的证据 ● 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许多研究可以证实这一点,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

 ● 简单地说,我们所说所写会强烈地影响我们随后所持的态度。

 ● 对登门槛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每人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

 ● 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同样我们的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可能会导致旨在大规模态度改变的立法行为。

 ●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134-146)

 请说出解释行为影响态度现象的理论。讨论这些竞争理论之间的角逐,阐明科学解释的进程。

 ● 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1)自我表露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和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转变。另外两种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真实态度做出改变。2)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出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我们的行为合理化。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就改变的越多。3)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别人报酬让他们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将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研究都证实了 2-3 两种理论的预期,这表明了他们分别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 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147)

 没有反应就没有接受,没有相关的表达就不会产生印象——这是教师应该牢记的伟大的格言。

 ● 第二编 社会影响 ● 第 5 章

 基因、文化与性别 ● 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152-161)

 在人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演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共通性;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 ● 我们人类有哪些异同?为什么?演化心理学家研究自然选择如何使那些有利于基因延续的行为特性保留下来。尽管人类演化的部分遗产是学习和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演化的观点仍然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 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差异性——用以界定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和思想。不同文化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其实是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然而,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例如,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社会规范,如友谊中的尊重隐私和反对乱伦等。

 ● 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161-169)

 请描述男女两性的异同之处 ●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然而他们之间的差异却更为引人注目。

 ● 社会心理学家考察了独立性与关联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同理心和情绪反应,以及用更多关系型的词汇描述自己。

 ● 男女两性似乎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支配性和攻击性。在世界已知的文化中,男人一般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利,且比女性更可能实施身体攻击。性特征也是性别差异的另一重要方面,男人渴望并且会发起性行为,而女性的性行为通常是由强烈的感情引发的。

 ●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169-175)

 在解释性别差异上,请对比一下演化心理学家和持社会文化角度的心理学家的异同。

 ● 演化心理学家提出,演化决定两性行为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行为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性通过攻击和支配行为来与其他男性竞争。女性由于生殖机会较少,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抚育后代的能力。

 ● 批评者认为演化学派的解释是事后推测,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多样性。同时,他们也怀疑是否有足够的实证证据支持演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担心这些理论会强化不合理的男性刻板印象。

 ● 尽管生物因素(如雄激素与雌激素)在性别差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社会角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天性赋予了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杰出能力,这一观点已得到学界公认。

 ● 文化与性别:文化塑造的行为(175-179)

 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性别角色差异生动的体现出来。

 ● 研究最多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反映了生物影响,但也体现了文化的强大力量。普遍的趋势是男性而非女性占据了社会主导者的角色。性别角色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和时代差异。儿童受到的文化影响大部分来自同伴。

 ● 基因、文化与性别各自的影响(179-182)

 解释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相互影响,以及人格与情境的互相影响。

 ● 生物和文化解释并不必然相互对立。实际上他们会交互作用、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则建立在生物基础之上。

 ● 如果撇开事实的另一面(个人力量),社会影响力量的重大事实就只有半个事实而已。个人和情境相互作用的方式至少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个性对既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存在差异。第二,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

 ● 第 6 章

 从众和服从 ● 从众的概念(186-187)

 明确从众的定义,并于顺从、服从和接纳相比较。

 ● 从众即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其表现形式有两种。顺从是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服从是顺从的一种,是指对直接命令的顺从。接纳是指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 经典的从众和服从的研究(187-205)

 了解社会心理学家在实验室进行的从众研究。解释他们的研究对社会压力和人性本恶之影响力的启示。

 ● 三组经典实验说明了研究者研究从众的不同方法:谢里夫发现他人的判断会影响人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错误估计。“正确”答案的规范形成后,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在一批批的研究参与者中流传下来。

 ● 阿施先让实验者听到其他人判断 3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相等,然后自己做出判断。当其他人一致地给出错误的答案后,结果发现有 37%的实验者会从众。

 ●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引发了顺从的极端表现形式——服从。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正当的、近距离的命令者,遥远的受害者以及没有反抗的榜样——有 65%成年男性参与者完全服从命令,对隔壁房间发出尖叫的无辜受害者实施具有伤害性的电击。

 ● 这三个经典实验解释了几个现象的效力。行为和态度会互相强化,小恶会助长态度,进而导致大恶。好人面对恶劣环境时,也会做出令人斥责的行为(即使恶劣的情境也会激发某些人产生英雄主义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到情境的力量。

 ● 预测从众的因素(206-210)

 识别能引发较多和较少从众行为的情境 ● 利用从众实验程序,研究者考察了从众产生的环境条件。某些情境下人们特别容易从众。例如,从众会受到群体特征的影响:当 3个以上的人或群体塑造行为和信念时,人们更容易从众。如果示范行为或信念前后不一致,从众行为会减少。群体凝聚力可以加强从众。塑造行为和信念的人地位越高,人们越容易从众。当人们的反应是公开的(面向群体)时,人们越容易从众。对某一行为和信念做出事先承诺,人们更可能坚持承诺,而不从众。

 ● 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211-213)

 识别并理解影响人们从众的两种社会影响。

 ● 实验表明人们从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公开反应时从众度较高,这反映了规范影响的力量。

 ● 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提供的事实证据。遇到困难的决策任务时从众度比较高,这反映了信息影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正确行事。

 ● 从众的个体差异(213-217)

 了解从众与情境及个体的共变关系。讨论人格特征得以展现的社会情境。

 ● “谁会从众?”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人格测验总分并不能准确地预测个体的特定从众行为,但却能较好地预测个体总的从众倾向(和其他社会行为)。特质影响在“微弱的”情境中显得很强大,因为微弱情境下社会情境的力量并不能掩盖个性差异。

 ● 虽然从众和服从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文化的社会化作用却使人们的社会敏感性存在差别。

 ● 社会角色包含一定程度的服从,当个体跨入新的社会角色时,服从于这个角色的社会期望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 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218-220)

 解释激励人们主动抵制社会压力的原因,如果有人强迫我们往东走,我们反而会往西走。

 ● 社会心理学重视社会压力的力量,但同时必须关注人类自身的力量。我们并非被动的木偶。当社会强制变得过于高调、惹人注目,人们常常会表现出逆反心理——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违抗强制力量的动机。

 ● 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们也不想与其他人太一致。于是,我们就会以那种坚持自己独特性和个性的方式行事。在群体里我们最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 第 7 章

 说服 ● 说服的路径(225-227)

 识别说服产生影响力的两条路径。叙述他们各自涉及的认知过程及其作用。

 ● 有时候说服是发生在人们关注与某个论题并且对其做出积极思考的时候。当人们自然而然地分析或者卷入问题时,这种系统的或者“中心路径”的说服就发生了。

 ● 如果论题没有引发个体做出系统的思考,个体只是根据启发法或者偶然的线索匆忙下论断时,说服会通过速度更快的“外周路径”发生。

 ● 由于中心路径的说服经过深思熟虑,更为深刻,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变行为。

 ● 说服的要素(228-248)

 描述说服的要素对我们选择中心路径或者外周路径有什么影响。

 ● 怎样说服他人才有效?研究者们考察了 4个因素:说服者(信息传达方)、说服内容(信息)、说服渠道(信息传递的路径)以及说服对象(信息接收方)。

 ● 可信的说服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值得信赖的专家。讲话语气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说服对象的眼睛,这样的说服者通常比较可信。说服者的观点如果与自身利益相悖则更可信。魅力十足的说服者在品味和个人价值观等问题上也非常有说服力。

 ● 说服信息能使人心情愉快就更有说服力。心情好的人做判断时更为爽快、不假思索。而能唤起恐惧心理反应的说服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说服对象感觉脆弱,能采取预防行为,尤其如此。

 ● 说服信息与说服对象已有观念的差异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说服者的可信度。单方正面信息与双方正反兼备的信息,何者更有说服力取决于:如果说服对象已经赞成该信息,而且过后不大可能会考虑相反的意见,那么单方的正面观点可能更有效;而当说服对象心思比较缜密或者不赞同该信息时,那么包含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则更为有效。

 ● 如果说服涉及双方论战,首因效应通常是的最先呈现的信息更有说服力。而如果双方观点的呈现存在时间间隔,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近因效应,即后面呈现的信息胜出。

 ●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信息传达的方式。面对面的交流通常最有效。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书面文字的媒介则更为有效。如果问题无关紧要或比较陌生。大众传媒则较为有效。

 ● 最后,信息的接收方也很重要。说服对象的年龄也有影响。年轻人的态度更容易改变。说服对象接受信息时想到什么?他们在考虑有利的想法吗?抑或做出反驳?他们是否被事先警示了? ● 极端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248-254)

 请说出“新宗教运动”(邪教)利用的一些说服和群体影响原理。

 ● 邪教的成功让我们有机会见识强大的说服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种成功看起来源于以下 3 种方法:1)引发行为上的承诺(如第 4 章所述);2)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如本章所述);3)将人们孤立在思想同化的群体之中(将在第 8 章讨论)。

 ● 抵制邪教说服的方法(254-260)

 识别抵制说服影响的一些策略。我们如何才能抵制令人生厌的说服? ● 人们应该如何抵制说服呢?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这可能是受到别人对自己立场轻微的攻击而引发出来的),会导致个人抵制随后的劝说。

 ● 温和的攻击还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的准备。

 ● 结论看似矛盾:加强现有态度的方法之一竟然是对其发出挑战;当然,这种挑战的强度必须适中,不至于颠覆其已有观点。

 ● 后记:

 开明但不幼稚,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批判性的思考者 ● 第 8 章

 群体影响 ● 群体的概念(264)

 群体: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较长时间里进行互动,并以某种方式互相影响,将他们自己视为“我们”。

 ●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265-269)

 没有竞争,没有奖惩,他人仅仅在场就会影响我们。事实上,这些人并没有做什么,只是被动的观众或协作者。

 ● 他人在场问题是社会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该问题的早期研究发现,观察者或者共事者的存在会提高个体的作业成绩。另一些则发现他人在场会降低个体的作业成绩。扎荣茨用一个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定律把这些发现融合了起来。这个定律既是: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的作业成绩。

 ● 置身于拥挤的人群同样会引起唤醒和促进优势反应。

 ● 然而,我们为什么会因为他人在场而唤醒呢?实验表明:这种唤醒部分来自于评价顾忌,部分来自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另一些实验(包括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即使我们不存在评价顾忌或分心,仅仅是他人纯粹在场也会引发唤醒。

 ●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269-274)

 评估在工作群体中成员所付出的个人努力程度。8 个人一堆的拔河比赛中队员使出的力气,是否等于他们各自参加个人拔河比赛所使用的最大力气的总和?如果不等于,原因何在? ● 社会助长研究的是个人作业成绩能单独评价时人们的行为表现。然而,在许多工作情境中,人们要集合个人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法单独进行评价。

 ● 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在完成这样的“集体任务”时,就不会那么努力了。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 然而,当目标十分重要,奖励巨大,存在团队精神时,人们在团队中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274-278)

 定义“去个体化”,并确定激发去个体化的环境。

 ● 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

 ● 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醒,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尤其可能发生去个体化现象。

 ● 其结果就是自我察觉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 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278-287)

 描述并解释与思想观念相似的人交流通常会怎样强化我们原先的态度。

 ● 群体讨论可能会带来积极或消极的结果。在你试图理解群体讨论会加强个体的冒险性这一有趣的现象时,研究者发现群体讨论实际上加强了原先的主观观点,无论是冒险的还是谨慎的观点。

 ● 在日常情境中也同样,群体交流会强化观点。群体极化现象为研究者观察群体影响打开了一扇明窗。

 ● 研究者证实了两种群体影响: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从讨论中收集起来的信息大多有利于大家最初的选择,因此会强化对其的支持。

 ● 群体思维:群体决策的影响(287-294)

 说明群体影响阻碍正确的决策的条件及原因。说明群体促进正确决策的条件,怎样引导群体做出最好的决策。

 ● 对几大国际事件失败决策的分析表明,群体凝聚力可能会掩盖针对情境的真实评价。如果群体成员强烈的渴望一致,或是他们与相反的观点相隔绝,又或是领导暗示了自己的意愿时,尤其如此。

 ● 对和睦过分的关注,称为群体思维,其症状表现有 1)无懈可击的错觉;2)合理化;3)对群体道义无可置疑;4)对对方立场的刻板印象;5)从众压力;6)对疑惑的自我审查;7)一致同意的错觉;8)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对贾妮斯的群体思维模型的批评指出,该模型的某些方面(例如支配型领导方式)与错误决策的联系要大于其他方面(例如凝聚力)。

 ● 但是,无论是在实验中还是历史事实中,群体有时候也会做出英明的决策。这些案例说明了预防群体思维的方法:坚持公正无偏;鼓励“魔鬼”提出立场;分组然后一起讨论做出决策;寻求外部力量的投入;在执行决定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

 ● 对于群体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群体能作比个体更正确;如果群体的规模很小,或者大群体中个体的头脑风暴在群体的头脑风暴之后进行,群体也能提出更多的好想法。

 ●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295-300)

 解释个体会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所在的群体。确定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发挥作用。

 ● 尽管多数派的意见往往占上风,但有时候少数派能影响甚至推翻多数派的立场。即使多数派不接受少数派的观点,少数派的讲话仍然可以增加多数派的自我怀疑,促使他们考虑其他替代的办法,这往往会导致更好、更有创意的决策。

 ● 在实验中,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行动传递着自信,引起多数派的背叛时,少数派的影响力最大。

 ● 任务型领导和社会型领导,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那些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并且表现出自信领导气质的人们,通常能赢得信任并鼓舞其他人追随自己。

 ● 后记:群体的利弊。

 根据群体扩大或放任自流的方向,群体可以极其糟糕,也可以及其美好。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我们的群体。

 ● 第三编 社会关系 ● 第 9 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 偏见的本质合作用(304-315)

 理解偏见的本质,以及“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之间的区别 ● 偏见是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刻板印象是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或者过度概括,但是它是基于事实核心的。歧视是不合理的负面行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指个体的偏见态度,或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即使并非有意带有偏见)。

 ● 偏见既有微妙的、无意识的形式,也有公开的、有意识的形式。研究者设计了微妙的调查问题和间接方式去评估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检测他们人无意识的偏见。

 ●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美国一直广泛地存在着对黑人的歧视;在那以后,虽然对黑人的歧视变少,但仍然存在。

 ● 类似地,对女性的歧视近年来也逐年减少,但是在美国,强烈的性别歧视刻板印象和一定程度的偏见依然存在,而在世界其他地方程度更高。

 ● 偏见的社会根源(315-321)

 理解和考察滋生并维持偏见的影响因素 ●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且维持着偏见。一个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

 ● 孩子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达。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

 ● 社会制度(政府、学校、媒体)也支持偏见,有时是通过公共政策,有时是出于无意的惯性。

 ● 偏见的动机根源(321-327)

 识别并考察偏见的动机根源。

 ● 人们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会更直接的针对竞争性的群体来表达这种敌意。

 ● 人们还有一种动机,即认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越。即使很普通的群体成员身份,也会使人们喜欢自己的群体要胜于喜欢其他群体。自我形象受到威胁会增强这种内群体偏爱,归属感的缺失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 从相对乐观的角度看,避免偏见的动机能够引导人们打破偏见习惯。

 ● 偏见的认知根源(328-338)

 描述偏见的各种认知根源。

 ● 近期研究展示了支持偏见的刻板印象怎样成为我们思维(我们简化世界的方式)的副产品。首先,将人分门别类的做法,夸大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 一个独特的个体,诸如惟一的一名少数种族个体,具有引人注目的特点。这种人会让我们意识到在其他情形下注意不到的差异。两个独特事件的发生(例如一名少数种族个体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罪行)有助于建立人与行为之间的虚假相关。将他人的行为归结于内在品质,会导致群体服务偏差: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天生特点,对他们的积极行为则闪烁其词。

 ● 指责受害者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一切。

 ● 偏见的后果(338-346)

 认识并理解偏见的后果 ● 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当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的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进行决策的时候。

 ●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永久存在,并且抗拒改变。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创造出相应的现实。

 ● 偏见通过让人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利用刻板印象威胁来妨碍一个人的表现。

 ● 刻板印象,特别是强烈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人和解释事件的方式。

 ● 第 10 章

 攻击:伤害他人 ● 攻击的概念和理论(350-361)

 界定攻击,并描述攻击的不同形式。理解关于攻击的重要理论,并对其进行评价

 ● 攻击(定义为意在伤害他人的言语和肢体行为)有两种形式:敌意性攻击(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 关于攻击有三种主要理论。1)与弗洛伊德和洛伦兹关系密切的本能观点认为攻击的能量会在体内不断积累,就像水在大坝后积聚一样。虽然这种观点很少有直接证据的支持,但攻击确实受到遗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 2)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攻击是习得的。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成功,我们会习得攻击的好处。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都能对攻击产生重要的影响。

 ● 攻击的影响因素(361-381)

 认识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阐述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 很多因素会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之一是厌恶事件,厌恶事件不仅包括挫折、也有不适、疼痛,以及身体、言语上的人身攻击。

 ● 几乎由任何一种来源,甚至包括身体锻炼或性刺激导致的唤醒,都能被转化成愤怒。

 ● 攻击线索(如一把枪的出现)增加了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 观看暴力节目不仅会导致攻击行为出现一定的增长,尤其是在被激怒的人中,而且还会降低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和改变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觉知。这两个发现和对观看暴力色情作品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观看色情作品会增加男性对女性的攻击,并且扭曲他们对女性对性胁迫的态度的知觉。

 ● 电视渗透到了上百万人的日常生活中,电视也描绘了相当多的暴力行为。相关和实验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观看过多的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有关。

 ● 反复玩暴力游戏则会引发更多的攻击性想法、情绪和行为,因为游戏体验与其他媒体相比,需要更多的主动参与。

 ● 很多攻击行为是群体发生的。激怒个体的情境同样可能激怒群体。通过分散责任和极化行为,群体情境能够增强攻击反应。

 ● 减少攻击行为(381-384)

 考察我们如何消除能够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 ● 我们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攻击?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 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以及引发与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反应。

 ● 第 11 章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 归属需要激励我们不断投入精力去建立联系。镇痛药 泰诺可以缓解痛苦的感觉。

 ● 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390-413)

 解释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欢的感觉怎样孕育出喜欢和爱。

 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以及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你是否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接近性。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曝光,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进双方去发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 决定吸引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外表吸引力。对约会陌生人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都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外表有吸引力的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实际上愿意选择那些大体上与自己的吸引力匹配(或者,对方魅力不足但具有其他补偿性品质)的人结婚。对有吸引力的人的积极归隐形成了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美即是好”的假设。

 ● 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的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

 ● 我们也很可能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关系。

 ● 根据吸引力奖赏理论,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奖赏或者那些与奖赏事件相联系的人。

 ● 爱情的种类及要素(413-419)

 描述爱情的种类及其构成要素。

 ● 研究者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和承诺构成。激情之爱是狂喜与焦虑、兴奋与痛苦的混合体。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认为,在一个浪漫的情境中,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都可以被解释为激情。

 ● 在最完美的感情关系中,最初的浪漫兴奋会逐渐成为更加稳定、更加深情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被称为相伴之爱。

 ● 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419-425)

 解释依恋类型、公平和自我表露对亲密关系有怎样的影响。

 ● 从婴儿到老年,依恋都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安全型依恋会使婚姻持久,生活美满。

 ● 如果双方觉得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他们的付出和奖赏是成比例的,相伴之爱就能更持久。

 ● 相伴之爱的一个好处就是彼此有机会进行亲密的自我表露,这是一种双方随着对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应从而逐步达到的一种状态。

 ● 亲密关系的结束(425-430)

 总结婚姻解体的预测因素,并描述分离的过程。

 ● 爱情并不总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由于离婚率不断上升,研究者探明了婚姻解体的预测因素,包括强调感受重于承诺的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双方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和相似性等。

 ● 研究者也弄清了夫妻双方分手或重建其婚姻关系的过程。他们也在试图弄清健康而稳定的婚姻所需要的积极的、非对抗的沟通方式。

 ● 后记:经营爱情。关系是一种建构,如果没有得到维持和改善,就会随着时间而衰退。

 ● 第 12 章

 帮助行为 ● 帮助行为发生的原因(435-451)

 解释关于帮助动机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每种理论试图解释的帮助行为类型。

 ● 三种理论解释了利他行为。1)社会交换理论把帮助行为看作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对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收益也可以是内部的。人们在做错事后,通常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悲伤的人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最后,存在着显著的好心情--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也是乐于助人的人。社会规范同样要求人们帮助他人。2)互惠规范促使我们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3)社会责任规范召唤我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他们值得帮助,即使他们不能回报,我们也无所谓。处在危难中的女性,部分原因是她们看起来更需要帮助,因此通常会比男性接受到更多的帮助,特别是来自男性的帮助。

 ● 进化心理学假定,有两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奉献于亲属和奉献于有互惠关系的人。然而,很多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私的基因比自我牺牲的基因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因此,自私是人类的本性,社会必须教导人们去帮助他人。

 ● 这三种理论将亲社会行为描述成基于投桃报李的互惠交换或无条件的帮助行为,我们可以据此对这三种理论进行评价。虽然每一种理论都有循环论证和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他们也提供了一致的框架,以概括我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结果。

 ● 除了由内部和外部的回报所驱动的帮助行为,以及为躲避惩罚和痛苦而做出的帮助行为以外,似乎还存在着真正的、基于同理心的利他主义。由于同理心的唤起,许多人被驱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处于痛苦中的人,即便他们的帮助是无人知晓的,他们的心境也不会受影响。

 ● 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451-461)

 确定促使人们帮助或不帮助的环境。解释旁观者的数量和行为、个体的情绪状态、人格特质和价值观会对帮助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影响。

 ● 几种不同的情境都对利他主义起着限制或促进的作用。随着紧急情境中旁观者人数的增加,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 1)更少地注意到这个事件;2)更不把其解释为紧急事件;3)更不认为自己负有干预的责任。有关帮助行为的实验引发了伦理两难困境,但这些实验也使得研究者通过揭示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履行了改善人类生活的使命。

 ● 人们什么时候更容易提供帮助行为呢?当看到别人在提供帮助行为时,人们也更可能提供帮助行为。

 ● 当潜在的帮助者有闲暇的时间时,他也更可能提供帮助行为。当他时间紧迫时,他提供帮助行为的可能性很小。

 ● 我们更愿意为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提供帮助行为。

 ● 帮助者的特点(461-465)

 确定可以预测帮助行为的特质和价值观。

 ● 与潜在的情境因素和心境因素不同,人格测验分数对助人性只有中度的预测力。但是,最新的证据表明,一部分人能够持久地比其他人更乐于帮助。

 ● 人格和性别的影响可能依赖于环境因素。例如,在危险环境中,男性会伸出援手,而女性更可能成为志愿者。

 ● 宗教信仰能够预测长期的利他主义,如志愿者工作和慈善捐献。

 ● 增加帮助行为(465-472)

 增加帮助行为的建议包括:转变帮助行为的抑制因素,教化帮助的社会规范,通过社会化让人们自视为乐于帮助的人。

 ●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增加人性。首先,我们可以转变那些抑制帮助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步骤来减少紧急事件的模糊性,以产生个人化的诉求,并增加旁观者的责任感。第二,我们甚至可以采用谴责或以退为进的技巧来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或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其次,我们可以教化利他主义。对电视中亲社会的榜样形象的研究,已经显示了媒体在教化积极行为上的力量。观看帮助行为的孩子们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如...

推荐访问:社会心理学 记录 读书
上一篇:2020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及解析(9.21)
下一篇: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影响-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