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农业实务讲义知识资料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前 言

 一、教材介绍

 1 1 、变动情况 新增内容=必考之处 2010 年:10 章(含大纲、练习),307 千字 2011 年:10 章(无大纲、练习),445 千字 (增加模拟试卷)

 删掉:避免投机心理,应一视同仁 新增:会在以后讲解中提示 2 2 、具体内容

 表 1:教材内容及分值比例 逻辑内容

 涉及章节

 分值比例

 现代农业 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5% 简单章 农产品 第四章 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 7% 第五章 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7% 第六章 项目投资与融资 9% 一般章 农业企业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 11% 第九章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 15%

 重要章 农村财金 第三章 农村财政与金融 13%

 农村集体经济实务与评价 第八章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务 13% 第七章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 11% 一般章 第十章 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9% 通观各章标题,几乎都是农业与和经济学科相结合而成。因而教材特点:重广度,轻深度。理解简单、学习面广 二、考试介绍

 1 1 、题型、题量、分值

 表 2:试题设置与应考对策 题型

 (客观题)

 评分标准

 题量分值

 答题对策

 单选 “每题 1 分” “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60 道题 60 分值 唯一解 40 分钟 1、看清题干、选项 2、多选和案例不确定时,宁缺勿滥 3、不空题。两分 钟 绕 过 原则,检查时处理。

 4、应试技巧 多选 “每题 2 分” “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20 道题 40 分值 二解,三解,四解; 40 分钟 案例分析 “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20 道题 40 分值 绝不全选; 先看问题,后读资料 50 分钟 客观题好处:潜在运气风。坏处:会做的计算题仍有失分风险。

 满分:140 分→及格分:84 分。

 2 2 、时间分配

 2011 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 月 5 日 9:00—11:30(小时)

 140 分值→150 分钟 ↙ ↘ 130 分钟答题 20 分钟检查(不确定题目,答题卡)

 酌情调整答题速度 3 3 、考题特点

 (1 1 )从考题形式上看, 包括 内涵考察 和 公式计算。

 ①内涵考察:概念、历史沿革、特征、内容、形式、类型、原则、相关规定、作用意义、区别联系、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例题 1 1(2007 年 11 题):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特点是( )。

 A 非综合性

 B 区域适应性 C 突变性 D 应用的确定性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章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包括:综合性、渐进性、区域适应性,应用的不确定性。教材 9 页 例题 2 2(2008 年 5 题):按(

 )划分,可将农业企业分为国家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联合企业。

 A 产出形态

 B 资产所有制形式 C 经营形式 D 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章农业企业的不同类型。资产所有制形式划分,可将农业企业分为国家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联合企业。按 A 项产出形态划分,有产品生产型、劳务型和服务型企业;按 C 项经营形式划分,有承包经营的农业企业、租贷经营的农业企业和股份制经营的农业企业;按 D 项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划分,有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等。教材 32 页 例题 3 3(2008 年 70 题):项目融资中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

 A 股市风险 B 汇率风险 C 利率风险 D 法定准备金率波动风险 E 产品销售价格波动风险 正确答案:BC ②公式计算:

 分布在 5 5- -0 10 章 的 公式 及 运算。

 对于公式的直接考察,要准备记忆和理解。对于计算题,要找对公式,对号入座,运算无误。

 例题 4 4(2009 年 24 题):农产品购销差价=()-收购价格。

 A 收购价格÷(1-购销差率)

 B 收购价格÷(1+购销差率)

 C 收购价格×(1-购销差率)

 D 收购价格×(1+购销差率)

 正确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第五章购销差价的计算公式。教材 161 页 例题 5 5(2008 年 51 题):企业拟投资某项目,期望的报酬率为 20%,当时货币的时间价值为 5%,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则该项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

 A 5% B 15% C 20% D 25%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九章风险报酬率的计算。期望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率。则 20%=5%+风险报酬率。教材262 页 (2 2 )从考点来源上看, 试题来自 教材大纲 。具体细分为三种来源:

 历年真题、课后习题 和 新题目。

 超纲出题情况极少。

 ①历年考题+课后习题(变形)占整个试卷 40%-50%。

 ②新题目占整个试卷 50%-60%,但不是新知识点。特点:可考性强,基本能把握。以教材为纲,万变不离其宗。

 例题 6 6(2007 年 20 题,2008 年 19 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之间()关系。

 A 存在负相关

 B 存在正相关 C 不存在任何 D 存在相互制约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受制于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农产品生产与经营的集约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越好。教材120 页 例题 7 7(2007 年 73 题,2008 年 74 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中的"投资收益"指标,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包括( )。

 A 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 B 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 C 对外投资分得的股利 D 对外投资分得的债券利息 E 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答案:BCDE 分析:本题考查第七章投资收益的解释。投资收益指村集体组织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教材 202 页 三、备考建议

 1、紧扣教材与大纲,全面复习,有所侧重。

 2、勤做练习,不死磕偏难怪。

 (1)教材未变动的历年试题 (2)辅导班的在线作业 3、重复的力量→至少三遍。准确熟练、轻松自信。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即开始,且先快后慢 表3:备考建议与课程介绍 考点要求

 备考建议

 课程特点

 教材 全面复习,有所侧重 1、全面网罗知识点,直击重点与核心 2、梳理与归纳,针对性强,效率高 真题 勤做习题,避偏难怪 3、详解已有题目,在线作业中补充新题目。

 4、规范答题习惯,训练答题技巧 重复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基础班,冲刺班、习题班、串讲班 “强制效应”符合考生复习规律 6、答疑室”解惑强化、产生示范效应 在同学们的配合下,网校课程能助大家一臂之力,轻松过关!

 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I. 考情分析:

 表1-0-0

 近五年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选

 多选

 案例分析

 合计

 2006 年 —— —— —— —— 2007 年 5 题 5 分 1 题 2 分 —— 6 题 7 分 2008 年 2 题 2 分 —— —— 2 题 2 分 2009 年 5 题 5 分 2 题 4 分 —— 7 题 9 分 2010 年 6 题 6 分 2 题 4 分 5 题 10 分 13 题 20 分 Ⅱ. . 内容框架

 第一节

 现代农业

 一、主要内容及考点 二、内容精讲

 1、现代农业内涵(P1-P2)

 (1)一般表述 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目标;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纽带;现代科技、管理方法、经营理念 (2)

 发达国家表述 ①加拿大:“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一系列经济部门组成 ②美国:“食物与纤维体系”→供产销环节组成 ③日本:“农业、食物关联产业”→五大产业部门组成 (3)

 我国的官方表述 ①产前领域→农机、化肥、水利等 ②产中领域→林业、牧业、种植业等 ②产后领域→加工、包装、营销等 注:

 多个经济部门组成的关联体、经济活动环环相扣、农业机械贯穿于每个环节。各国家无一例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4)书中定义 所谓现代农业,是以 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 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 市场机制把 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 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例〈单〉. 现代农业是通过( )把产供销、贸工农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A 计划体制 B.利益联结

 C.市场机制 D.可发持续发展 答案:

 C

 分析:参见教材 P2 例〈单〉. 下列关于现代农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 B.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 C.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D.以政府调控为主导 答案:

 D 分析:参见教材 P2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P2-P3)

 表1-1-1 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 类型

 举例

 目标

 对策

 人少地多 (劳动力短缺)

 美国 加拿大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节约型技术 (如农用机械)

 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短缺)

 日本 荷兰 土地生产率 土地节约型技术 (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物品种改良)

 人地适中 法国 德国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劳动力节约型技术 土地节约型技术 (1)基本 特征( 事物具有的标志 ):

 ①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 ②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③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 ④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 ⑤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 ⑥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2)基本 特点( 事物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

 物质和能量 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 )。

 A 农业功能的单一性 B.农业技术的先导性

 C.农业效益的综合性 D.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E.农业要素的分散性 答案:

 BCD

 分析:参见教材 P2-P3 3、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P3-P4)

 表1-1-2 现代农业主要内容 内容

 标志

 概括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 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 核心→科学化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良种化、 化学化、机械化 (3)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 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化 特征→商品化

 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商品化 (4)流通与消费的现代化 农产品物流、期货交易 (5)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方向→持续化

 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 (6)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社会协作、专业分工、商品化经营 目标→产业化

 产供销和贸工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 注:农业机械化的四个过程,农具改良→农业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 注:化,是指要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 例〈单〉. 现代农业的方向是( )。

 A.科学化 B.商品化

 C.持续化 D.产业化 答案:

 C

 分析:参见教材 P3 4、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P4-P5)

 (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 年)。1957 年,现代农业被首次提出(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

 ②第二阶段,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 年)。“现代农业”作为独立概念 ③第三阶段,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今)。“三农问题” 注:用词中肯谨慎,联系我国农业阶段 例〈单〉. 从研究范围与发展层次看,我国现代农业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不包括( )。

 A.摸索和起步阶段 B.基础和展开阶段

 C.完善和成熟阶段 D.攻坚和实质阶段 答案:

 C

 分析:参见教材 P4

 (2)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 表1-1-3 现代农业类型及关键词 类型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理念,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目标,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有机农业 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 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添加剂。

 有机废弃物、生物防治 精准农业

 高科技获取信息:GPRS、GIS\CDS\RS 等,按需实施 定位调控的 “处方农业” 数字农业

 高科技获取信息;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等, 模拟农业生产过程中种种现象 都市农业

 都市化地区 , 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 “三生”功能(生产、生活、生态)

 观光农业

 当地有利的 自然条件,旅游,招揽游客,增加收入

 种源农业 种养殖业,以 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 能源农业 有目的地生产 生物质能含量大,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 注:记忆→都有金属(精数),总(种)能升官(生观)

 注: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载体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可再生能源。

 注(变动之处):2011:精准农业。2010:精确农业 例〈单〉. ( )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电脑、通讯和网络、自动化设备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A.生态农业 B.精准农业 C.数字农业 D.能源农业 答案:C 分析:参见教材 P5 5、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5-P6)

 注:记忆→ 现代农业要在 要素市场 中 管理 :

 人 、 财 、 物

 (1)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 资金分散。

 (2)科技水平落后, 人力资本水平不高。

 (3)农业基础 设施仍然薄弱,许多设施陈旧老化。

 (4)农业 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5)

 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

 6、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与任务(P6-P7)

 技巧性强,略 注意积极性词汇:加强、深化、巩固、拓展、保护、发展、促进 宏观性词汇:战略、基础设施 高级性词汇:循环经济、科技创新 相关性词汇:农业、县域、粮食安全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推广

 一、主要内容及考点 二、内容精讲

 1、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与特点(P7-P8)

 (1)内涵 ①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②狭义:硬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广义:硬技术+软技术→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即 自然科学技术 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 社会科学技术 的进步。

 ③垂直方向:创造到物化 水平方向:新领域、新技术的产生,利用规模扩大 ④按 技术进化程度分类: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

 表1-2-1 农业技术进步分类

 名称

 含义

 举例

 技术进化 原有技术(体系)的 改革创新 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 施肥方法的改进 灌溉技术改进等 技术革命 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

 结果往往是原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主导

 标志

 杂交水稻技术 转基因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① 育种、化学 美国杂交玉米、发展中国家“绿色革命”、化肥农药广用 ② 生物、信息 细胞与胚胎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 例〈单〉. 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科技领域内的技术革命的技术有( )。

 A.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 B.灌溉技术的改进 C.施肥方法的改进 D.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 答案:

 D

 分析:参见教材 P7-P8 例〈多〉.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指( )方面的进步,又叫硬技术进步。

 A.农业生产技术 B.社会科学技术 C.农业经济管理 D.自然科学技术 E.农业工程技术 答案:

 AD

 分析:参见教材 P7-P8 (2)特点 ①综合性:涉及多方面领域。

 ②渐进性:研究开发周期长,渐进式的技术进步。

 ③区域适应性:农业科技应用因区域自然条件而不同。

 ④应用的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应用存在 自然风险和 经济风险。

 例〈单〉. 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有关,而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遵循一事实上的自然规律,这使农业科技进步具有( )。

 A.综合性 B.应用的不确定性 C.渐进性 D.区域适应性 答案:C

 分析:参见教材 P8 2、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P8)

 (1)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 技术科学+农业 工程科学+农业 经济科学 (2)农业科技进步 内容 ①农业 生产技术的进步:品种改良、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

 ②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基础设施、农用能源 ③农业 管理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 ④农业 生产者和 管理者的技术进步:劳动技能、管理技能的进步。

 3、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P9-P10)

 (1)

 内部动力(市场经济规律)

 利润目标、质量目标、产量目标、产品竞争力目标。

 (2)

 外部动力(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政策类: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 市场环境类: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外贸 例〈多〉.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因素有( )。

 A.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B.利润目标的追求 C.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D.城镇化的发展 E.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目标的追求 答案:

 ACD

 分析:参见教材 P9-P10 4、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P10)

 注: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1)提高土地 生产率、劳动 生产率 (2)提高农业 资源利用率、转化率 (3)提高农产品 质量 (4)提高宏观 经济管理水平 (5)提高农民 生产和生活方式 注:作用类题具有自圆其说的性质。要找关键词 例〈多〉.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是( )。

 A.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B.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转化率 C.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D.提高农产品质量 E.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答案:

 ABCD

 分析:参见教材 P10 5、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职能(P10-P11)

 (1)内涵 是指使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践转移和扩散,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联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

 (2)职能 ①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 传达式推广:把新技术信息 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 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那里。

 教育式推广:不仅包括 信息传达,还包括 帮助推广对象 掌握怎么样使用。

 ②反馈职能→ 反馈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 信息,利于更好的 研究。

 例〈单〉.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和反馈。

 A.催化 B.传达

 C.教育 D.宣传 答案:

 A 分析:参见教材 P10-P11 6、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P11)

 例〈多〉.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来源有( )。

 A.科研成果 B.农协推荐项目 C.推广部门的技术改造项目 D.农民生产经验 E.引进技术 答案:

 ACDE

 分析:参见教材 P11 7、农业技术推广体系(P11-P12)

 (1)推广主体:实施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 (2)推广对象:农业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 (3)推广客体:农业科技成果 (4)供需关系 (5)制度设计 8、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了解现状(P12-P13)

 (1)建立时间: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2)分布:从省级到绝大部分乡镇都设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3)特色:以 政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 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分类:(按专业类型)

 ①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 ②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 ③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④农业 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 ⑤林业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 (5)模式:

 ①主要模式:

 传递服务模式。实践中为项目推广模式:

 强制性和无偿性。

 ②新模式:

 技术承包型、技术转让型、技术咨询型等(20 世纪 80 年代后, 市场机制的作用)

 (6)目标:在稳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建设由 国家、 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办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例〈单〉.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传统模式是( )模式。

 A.传递服务 B.技术转让 C.技术咨询 D.项目辐射 答案:

 A 分析:参见教材 P12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

 一、主要内容及考点 二、内容精讲

 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P13)

 (1)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简称。我国萌动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 市场(真正的龙头)为导向,以 效益为中心,以 农户(主体)经营为基础,以 “龙头组织”(主要载体)为依托,将农业生产的 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 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3)龙头企业:

 特点→经济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购销企业、加工企业。

 功能→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

 注:主要载体(运载工具)与主体(真正参与者)的区别

 例〈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 )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A.龙头组织 B.家庭承包经营 C.农户经营 D.村乡联合经营 答案:

 C

 分析:参见教材 P13 2、农业产业化的特征(P13-P14)

 (1)农业专业化: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

 (2)经营一体化:“市场(牵)-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

 (3)服务社会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由社会化组织来提供。

 (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农户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平均利润。

 例〈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经营方式,农业专业化包括的内容有( )。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艺过程专业化 C.农业组织专业化 D.农业地区专业化 E.农业管理信息化 答案:

 ABD

 分析:参见教材 P13-P14 3、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P14-P15)

 (1)有利于农民增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2)有利于适应大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4)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对市场,产品质量提高。

 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P15-P16)

 表1-3-1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组织模式 合同制模式 (龙头+农户)

 市场型合同(强调价格、未来)

 生产管理型合同(强调生产方案)

 资源提供型合同(提供部分投入,收购)。

 普遍 公司制模式 (龙头)

 农工商综合体,拥有相对独立生产基地的公司企业。

 限于土地集约化程度高 合作社模式 (农户)

 分散弱小的农户自己组织的组织,代表农民进行市场交易。

 较少 运行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 核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实现方式:按股分红、红利均等;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反租倒包。

 归纳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合作经济组织内部。

 本质:多元主体按照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联合经营。

 运转约束机制→ 前提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 前提条件。

 归纳为:市场约束体制、合同(契约)约束机制、股份合作约束机制、专业承包约束机制。

 记忆→合成(承)股市 5、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P16-P17)

 注:记忆→规模、格局、模式、阶段→摩羯规矩 (1)

 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增强。

 (2)

 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已形成了 东中西(先东部沿海的,后中部西部,阶梯级差异)分工协作,出口型、大宗农产品型和特色型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3)形成了 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 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模式。

 中介组织参与度变大。

 (4)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 初级阶段,是产业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

 例〈单〉.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先从( )地区发展起来,呈现梯级差异。

 A.中部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 D.内陆省份 答案:

 B

 分析:参见教材 P17 第四节

 农业可持续 发展

 一、

 二、内容精讲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P17-P19)

 纵观可持续农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两个时期:

 (1)可持续农业观念的 提出 ①1972 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着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 。

 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新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②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 年粮食:

 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③1991 年 4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丹波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 《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这项工作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具体行动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2)可持续农业从构想到 具体实践 ①1992 年 6 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 《1 21 世纪议程》,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充分体现了当今农业要持续发展新思想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从而使可持续农业从一种战略构想逐步转向世界各国具体的实践。

 ②1996 年 11 月,粮农组织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和要点,凸现了 “新的绿色革命”技术,指出包括新品种、化肥、灌溉和农药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③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源于 1981 年 “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

 ④1994 年《中国 21 世纪议程》 注:粮农组织(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新的绿色革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72《人类环境宣言》 1992《21 世纪议程》 1994《中国 21 世纪议程》 例〈单〉. 1992 年 6 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 ),使可持续农业从一种战略构想逐步转向世界各国具体的实践。

 A.《21 世纪议程》 B.《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 C.《人类环境宣言》 D.《登博斯宣言》 答案:

 A 分析:参见教材 P18 例〈单〉. 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起源于 1981 年( )概念的提出。

 A.中国有机农业 B.中国绿色农业 C.中国超石油农业 D.中国生态农业 答案:D

 分析:参见教材 P18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19)

 (1)经典定义 199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政府联合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登博斯宣言》 ①“不造成环境退化”: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非对抗关系 ②“技术上适当”:生态经济系统的合理化,以最为适用合理的技术为主导 ③“经济上可行”: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国家、农户财力不支 ④“能够被社会接受”:生态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引起的社会变化,应控制在社会承受范围之内 注:记忆→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可接受 (2)内涵共识 迄今无统一定义,但有三点共识 ①代价底线:不能牺牲子孙后代生存发展权益换取当今发展 ②三大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注:联系→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三生功能:都市农业 ③两大要素:硬件(技术创新)+软件(观念体制等)

 例〈单〉. 1991 年 4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会议通过的( ),对可持续农业做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

 A.《21 世纪议程》 B.《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 C.《人类环境宣言》 D.《登博斯宣言》 答案:

 D

 分析:参见教材 P18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P19-P20)

 表1-4-1 农业可持续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关注点

 含义

 地位

 联想

 生态可持续性 生物 自然过程及生态系统的永续生产力和功能

 基础 健康 社会可持续性 基本需要 文化需求 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区域、国家、集团)

 目的 幸福 经济可持续性 产量 产量的持续性

 主导 金钱 例〈单〉. 不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

 A.生态可持续性 B.社会可持续性 C.经济可持续性 D.生存可持续性 答案:

 D

 分析:参见教材 P19-P20 例〈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可持续性 B.社会可持续性 C.经济可持续性 D.生存可持续性 答案:A 分析:参见教材 P19-P20 4、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P20-P21)

 我国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严重问题:

 (1)农业 资源锐减

 (2)农业生态 环境不断恶化 (3)农业发展 后劲不足 (4)农村 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多。

 注:记忆→ 可持续发展面临 可持续(人口、资源、环境)

 发展的问题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P21)

 表1-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际方面

 我国方面

 背景

 1991 年《登博斯宣言》 1994 年,《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目标

 粮食 持续增产安全目标 确保 食物安全 农村综合发展 脱贫致富目标 发展农村 经济 保护自然资源环境 良性循环目标 合理保护 资源 6、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P21-P22)

 (1)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替代“石油农业”的新农业发展模式)

 ①美国“低外部投入的可持续农业”“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②德国:“综合农业” ③日本:“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 ④法国:“环境保护型可持续农业”

 注:记忆→全日护法 食物质量、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农业现代化后的思路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 WilliAn Alborecht 于 1971 年提出。

 注:区分→生态农业一词的提出:1971 美国土壤学家。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提出:起源于我国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1981 年 表1-4-3 西方国家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

 我国

 农业生态系统和 资源环境的持续性放在首位。

 优点:降低能量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作物质量等

 不足: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推广遇到了许多障碍,并且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故称为 狭义生态农业。

 基于我国资源约束、食品需求刚性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而提出的一条有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范围上:立足于全部国土 形式上:多样 内涵外延 超过国外生态农业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实现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达到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农业系统在为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例〈多〉. 我国生态农业致力于实现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达到( )的统一。

 A.生态效益 B.人口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效益 E.社会效益 答案:

 ACE

 分析:参见教材 P22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

 I. 考情分析:

 表 表 2 2 -0-1 1

 近五年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选

 多选

 案例分析

 合计

 2006 年 5 题 5 分 —— —— 5 题 5 分 2007 年 2 题 2 分 —— 5 题 10 分 7 题 12 分 2008 年 4 题 4 分 1 题 2 分 —— 5 题 6 分 2009 年 7 题 7 分 2 题 4 分 5 题 10 分 14 题 21 分 2010 年 3 题 3 分 2 题 4 分 —— 5 题 7 分 Ⅱ. . 内容框架

 第一节

 农业企业概述

 一、主要内容及考点

 二、内容精讲

 1、农业企业的界定(P23)

 (1)概念

 (2)作用 ①农业经济→ 基础单位 国民经济→ 细胞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独立商品生产者+ 经济主体

 注:经济主体:企业、政府、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户)

 例〈单〉. 农业 农业 企业 狭 狭 广 广 实行 独立核算的农业 生产经营单位 与农业有关的 产前、 产中、产后相融合的综合(一体化)经营企业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为农业提供服务企业 人工培养动植物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业产业化:从田间到餐桌 在一定地点,集合劳力、土地、设备、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事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 动植物产品(包括食物与天然纤维)和相关 服务,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企业)

 第一节 农业企业概述 3、农业企业的特征(P24-P25)

 2、农业企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作用(P23-P24)

 1、农业企业的界定(P23)

 第一节 农业企业概述

 第二节 农业企业的分类与企业组织形式 第四节 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第二章 第三节 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第五节 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

 下列关于农业企业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单位 B.主导国民经济的经济组织 C.农村第二产业的经济组织 D.广义的农业企业是指实行独立核算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答案:A 分析:参见教材 P23 2、农业企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作用(P23-P24)

 由农业自身特点所决定,对生产要素有着特别要求:

 表 表 2 2 -1 1 -1 1

 农业企业对生产要素的特别要求

 生产要素

 含义

 地位

 (1)土地 ① 土地本身 ②所包含的 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的 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2)劳动力 ①农户 务农人员 ②企业中 生产产品和提供 服务的人员。

 必须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经济管理学知识和相应的职业操作技能。

 (3)资本 ①生产性固定 资产 ②货币形式的流动 资金 注: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技术 各种 知识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生产要素的 首位,其它三个生产要素都要受到这个要素的影响。

 (5)制度 ①体制 ②机制 ③行为规范 注:制度最一般的含义: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是某一领域(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化)的制度体系。

 制度的优化或创新,往往产生 新的生产力 (6)生态资源存量 ①非减性 ②稳定性 是 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

 难以量化 公式 现代农业企业生产要素 =[ (土地+劳动+资本)×技术] ] ×制度±生态资源存量

  例〈单〉. 农业企业首要的生产要素是( )。

 A.技术 B.土地 C.劳动力 D.资本 答案:A 分析:参见教材 P23-P24 3、农业企业的特征(P24-P25)

 表 表 2 2 -1 1 -2 2

 农业企业特征

 一般特征

 农业企业部门特征

 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制度 生态资源存量 古典 现代

 (1)经营目的是获得 利润 (2)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首先取决于 经营管理水平)

 (3)具有 法人资格,受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4)拥有 经营自主权,行使企业应有的职能 (产品决定权、产品销售权、人事权、分配权)

 (1)

 分散性 (2)主要从事 第一产业,提供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 (3)

 多种经济成分和 多种经营形式 (4)生产活动是在 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生产条件较差,工作比较 艰苦 注:独立核算:是指具有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地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单位所进行的会计核算。

 注:法人:(民法通则)“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例〈单〉. 下列不属于农业企业特征的是( )。

 A.自负盈亏 B.生产经营具有分散性 C.非赢利性 D.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答案:C

 分析:参见教材 P24-P25 第二节

 农业企业的分类与企业组织形式

 一、主要内容及要点

 二、内容精讲

 1、农业企业分类(类型)(P25-P26)

 表 表 2 2 -2 2 -1 1

 农业企业分类

 划分依据

 分类

 资产所有制形式 (1)

 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 →“国有”(农垦、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贸易、进出口、购销)企业、国有试验农场。

 (2)

 集体所有制农业企业→“乡、村农民集体兴办”→产权最模糊 (3)

 私营企业→“个人、家族”→家族企业(国际)→两权分离 (4)

 联营及中外 合资经营企业→“不同成分、组织自愿联合” 联合企业:不同所有制联合;不同生产联合;横向纵向;松散型紧密型 产出形态 (1)产品 生产型农业企业→生产、加工、运销 (2)

 劳务型和 服务型农业企业→无形 生产经营范围内容 (1)以生产农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各种 专业化企业和 综合性企业 (2)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相结合的 农工联合企业 (3)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结合在一起的 农工商联合企业 (4)为农业服务的 服务性企业。

 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 (1)

 劳动密集型企业 (2)

 资金密集型企业 (3)

 技术密集型企业 地域空间 (1)

 地区型农业企业(2)

 跨地区型农业企业 经营形式 (1)

 承包经营农业企业 2、企业组织形式(区分异同)(P26-P30)

 1、农业企业分类(类型)(P25-P26)

 第二节 农业企业的分类与企业组织形式

 例〈单〉. 不符合农业企业类型按产出形态划分的为( )。

 A.商品生产型 B.产品生产型 C.劳务型 D.服务型 答案:A

 分析:参见教材 P26 2、企业组织形式(区分异同)(P26-P30)

 (1)组织形式 表 表 2 2 -2 2 -2 2

 农业企业组织形式:非法人

 类型

 概念

 要点

 独资企业 (个体企业)

 个人出资、 个人所有和经营→个体企业 注:个人出资、雇工经营→私人企业 记忆→资本主义私有制 一般规模小、资金少 、最初级经济形式。

 是企业的一种法律形式,但不具有法人资格,一般称之为 自然人企业 合伙企业 两个以上的出资人 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由合伙人经协商一致并订立 书面协议而成立。权责按协议执行。

 ①普通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组合,对企业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 ②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前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规模较大,资金较多。

 优于独资企业。也属 自然人企业 一般适宜资金要求不高、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 服务领域发展 例〈单〉. 两人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的企业称为( )。

 A.集体企业 B.合伙企业 C.合作企业 D.合资企业 答案:B

 分析:参见教材 P27 表 表 2 2 -2 2 -3 3

 农业企业组织形式:法人

 合作社企业 劳动者共同出资兴办和经营。

 目的:减少中间剥削,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 组织原则: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规定经营和处理成员产间利益关系 合作社成员以其对合作出资和公共积累对合作社承担有限责任。属特殊的 法人企业。

 实行 一人一票制 公司制企业 依法定程序设立,以盈利为目的,由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以一定的形式共同出资,组成的 法人企业。

 注:联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农业中的公司制,是指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从事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制是 现代企业制度的 典型组织形式 股份合作制 既具有 合作制属性,又具有 股份制属性 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优点,体现劳(2)

 租赁经营农业企业 (3)

 股份制经营农业企业 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形式 (主流形式)

 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企业 的混合制企业。

 动联合和资本联合 双重性质。

 例〈单〉.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独资 B.合伙制 C.合作制 D.公司制 答案:D

 分析:参见教材 P27 (2)公司制企业 表 表 2 2 -2 2 -4 4

 公司制企业特征、作用及划分

 特征 独立法人财产:股东投入的 股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独立生命的法人财产,公司是在独立法人财产基础上营运的 公司管理结构 公司是由一个公司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的,是由 所有者(股东会)、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高级经理人员)三方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公司管理结构的内容包括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

 注:变动→单独列为标题项 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 有 限 责任公司 全部资本 不划分为等额的股份, 不发行股票,一般规模相对较 小,股东通常是一人一票。注:联系→合作社企业 股 份 有限公司 全部资本 要划分为等额股份, 可以发行股票,股票可以 上市,实行一股一票,规模通常较 大。

 优点(作用):

 ①有利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财产权 为中介

 注:法人财产权:企业投资者的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企业法人享有投资者投入企业资产的经营权 ②有利于科学决策。避免经验决策 ③有利于资本聚散。

 ④有利于发展资本市场。

 ⑤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虚拟资本实际资本相联系相分离 例〈多〉.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 )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A.所有者 B.董事会 C.高级管理人员 D.监事会 董事会 股东大会 监事会 总经理 最高权力机构 出资人/ 股东 ( (1 )人事权 ( (2 )重大事项决策权 ( (3 )收益分配权 ( (4 )财产处置权 经营决策机构 股东推荐选举 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日常经营管理 董事会(解)聘任 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 四个机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 股东、职工

 E.管委会 答案:ABC

 分析:参见教材 P28 例〈单〉.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实行( )的一种经营制度。

 A.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结合 B.所有权全面流转 C.强化经营权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答案:D

 分析:参见教材 P28 (3)股份合作制(20 世纪 80 年代) 注:联系→市场有关的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 表 表 2 2 -2 2 -5 5

 股份合作制企业特征 特征 ① 财产所有权为股东(提供股本资金)所有, 股权属于 A 股东 社员 B 合作组织 集体股权 ②股东 可申请退股

 ③ 最高决策权属 于股东大会。按人按股 双重标准

 ④税后利润分配方面, 先提留规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 后根据按股分红、按或社员企业交易额相结合原则分配 表 表 2 2 -2 2 -6 6

 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

 模式 ①在原集体所有的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时,把集体资产折价作为集体股,再吸收职工个人股金,建成股份合作制企业。

 ②在 原地区 的 合作经济组织基础上组建。也是将原有集体财产折价入股,主要构成集体股,同时再吸收村民个人股,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③在 专业性 合作经济组织中增加股份成分。

 ④ 土地股份合作制,由农户将家庭承包户的土地使用权作价折股加入,土地由合作组织经营,其收益部分按土地股分配。

 ⑤在 供销合作社改革中,掺入股份制。

 注:记忆→两改两组一土地 例〈单〉. 土地股份合作制,由农户将( )作价折股加入,土地由合作组织经营,其收益部分按土地股分配。

 A.土地收益权 B.土地经营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 答案:D

 分析:参见教材 P29-P30 第三节

 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一、主要内容及考点

 二、内容精讲

 1、建立与健全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意义与原则(P30)

 表 表 2 2 -3 3 -1 1

 建立与健全农业企业管理体制 3、国有农场的管理体制(P32-P36)

 2、农村双层经营组织管理体制(P30-P32)

 1、建立与健全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意义与原则(P30)

 第三节 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概念 农业企业管理体制,指企业的组织和领导体制,它包括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的划分、组织机构、责、权、利关系,领导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重要意义 (1)是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基 (2)可以促进企业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源 (3)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关 (4)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素质:素 注:记忆→官(关)员(源)激(基)素 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4)企业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

 例〈多〉. 建立与完善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原则包括( )。

 A.统一指挥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 C.因地制宜原则 D.有效性原则 E.企业管理体制与宏观管理体制相适应 答案:ABDE

 分析:参见教材 P30 2、农村双层经营组织管理体制(P30-P32)

 (1)概念 ① 家庭承包(农户分散)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由 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管理体制。

 ②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 两个经营层次:统一经营+家庭分散经营

 注:记忆→(以 合同形式划分、以 责权利体现)

 生产资料: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有使用权。

 其它可自购、自制、所有、支配 (2)

 统一经营层次主要职能

 ①管理协调,避免自发性、盲目性 ②生产服务,难以办到或办到但不经济 ③资产积累,所有者(发包方)和经营者(承包方)关系 注:记忆→管生子(资),徐(协)福(服)记(积)

 (3)农村双层经营组织管理体制 表 表 2 2 -3 3 -2 2

 农村双层经营组织管理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特征

 生产资料所有制 过去 (统一)

 现在 (家庭)

 集体占有、统一使用 土地集体所有,但 承包给农户使用,农民没有处置权,不能买卖、出租。

 (1)

 集体所有:一些 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设施,由集体统一筹建和管理(2)

 农户所有:一些 中小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归农户所有和农户使用 经营 集体统一经营 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分配 集 体 统 一 核算,按工分分配 家庭核算,包干分配。收入全为农户所得

 (4)优越性 纳入家庭经营于合作经济体系 ① 坚持了公有制,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② 调动了家庭经营的积极性 (5)完善途径 ①健全农业合作社 组织( 组织保证)

 ②完善土地承包形式,具体可如下措施:实行“双田制”; 搞好土地的定等股...

推荐访问:经济师 讲义 实务
上一篇: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
下一篇:小学,劳动教育方案劳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集锦(范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