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建设指南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8-30 点击:

 安徽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建设指南(试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增强油料供给保障能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油茶产业扶贫的意见》,切实增强各项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提升油茶资源培育水平,全面推动全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深入推进油茶等木本油料林丰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有关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指南。

 1

 基本原则 1.1 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 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围绕提高单位面积茶籽产量和质量,重点在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通过新造、提升、低改等多措并举,建设一批油茶丰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稳步扩大油茶种植规模。

 1.2 积极推进园艺化经营 全面推行良种良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园艺化种植,统筹做好丰产技术组装配套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科学施肥和使用农药,严格落实水保措施,确保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

 1.3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持续开展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机械化采摘、加工生产等关键技术、关键环节、

 关键工艺的科研攻关,促进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

 2

 建设类型 结合我省油茶资源现状,主要分为高质量基地营造、中幼林质量提升和低产低效林改造 3 种类型。

 2.1 高质量基地 营造 选择油茶适生区无污染的岗地和低山丘陵区宜林地,通过科学使用和配置优良品种、高质量整地和栽植、系统集成和完善配套措施,使油茶林分提前进入丰产期。

 2.2 中幼林质量提升 针对植株生长正常、品种品质优良,但因经营管护跟不上导致植株长势不佳、密度不合理、丰产稳产能力不强的油茶中幼林,通过密度调控、树体管理和改善土壤环境等技术措施,充分释放高产潜力。

 2.3 低产低效林改造 针对种质基础差、密度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遭受自然灾害或病虫危害等因素,导致植株生长不良,茶籽产量、质量显著低于同一区域相同林龄正常油茶林分平均水平,但仍有改造价值和经营前景的低产油茶林分,加强成因诊断,实行分类施策,突破增产瓶颈,促进林分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3

 技术要求 3.1 高质量基地营造 3.1.1 规划设计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有利于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建设和机械作业入手,统筹谋划造林地选择、整地方式、

 株行距设置、品种选用与配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保设施等,为高质量造林绘好蓝图。

 3.1.2 立地 选择油茶适生区坡度 25°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土层厚度 60cm 以上,石砾含量不超过 25%,排水良好,较肥沃的弱酸性红壤宜林地以及荒地、旱地和“四旁”用地。皖西大别山区海拔要求 400m 以下,皖南山区要求海拔 600m以下,海拔相对高 200m 以下。

 3.1.3 区划 油茶丰产示范基地相对集中连片,通常 50~300 亩为宜。山顶、山脊及各油茶林基地之间应保留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带等缓冲或隔离空间,以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育。

 3.1.4 整地 根据坡度、地形、地貌等因素和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选择小面积全垦、带状或块状方式整地。坡度 10°以下的平原、岗地或需套种的土地可全垦整地。坡度10°~25°的丘陵、低山应采用带状整地,即: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条带,带间距宜 3.0m,带面外高内低,带宽宜 2.0~2.5m,反坡坡度 3°~5°,条带内侧可挖深宽各 30cm 左右的竹节沟,竹节沟长度根据株距确定,通常为 1.5m 左右,以利蓄水保土。带间杂灌只劈割不垦挖。适宜采取水平梯田方式整地的,应在梯田外缘作埂以保持水土。在房前屋后的旱地、荒地或“四旁”地可采用穴状整地。整地时应清除树蔸和石块,并与作业通道、取水、蓄水、工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1.5 垦穴 按株行距定点开挖种植穴,垦穴定点应规整,穴规格通常不小于 60cm×60cm×60cm。开穴时应尽可能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以利表土回穴。

 3.1.6 基肥 栽植前 1 个月左右,在种植穴中施入缓释复合肥、或饼肥或厩肥。大体为复合肥用量 10.0kg/穴,饼肥用量 2.0kg/穴,厩肥等农家肥用量 20.0kg/穴。基肥中可掺适量磷钾肥或复合肥以平衡和增强肥效。施完基肥后,再回填表土 10cm~15cm。

 3.1.7 良种 从我省推荐的长林 4 号、18 号、40 号、53 号,黄山 1号、2 号、6 号和大别山 1 号等主推品种中选择使用。“黄山系列”适宜在皖南地区栽植,大别山 1 号适宜在大别山和江淮丘陵地区栽植,上述“长林系列”在全省油茶适宜区均可栽植。同时,将良种选育作为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具体实践中加强油茶良种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观察,不断汰劣存优。

 3.1.8 品种配置 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一般采用多品种(系)混栽,避免单个无性系成块或成片造林,可采用行状配置、带状配置和小块状配置 3 种配置方法。主栽品种与配置品种的成熟期应基本一致,总数控制在 2~4 个,主栽品种和配置品种比例宜为 3:1~4:1。

 ①行状配置。主栽品种和配置品种按行进行配置,1 行

 种植 1 个品种。

 ②带状配置。主栽品种和配置品种按带进行配置,每带栽植 1 个品种,包含 2~4 行。

 ③小块状配置。主栽品种和配置品种根据地块形状进行配置,1个地块栽植1个品种,但每个地块一般不超过 3 亩。

 3.1.9 壮苗 大苗壮苗造林是重要措施之一,要求用 2 年生以上优质嫁接苗造林,苗高≥35cm,地径≥0.35cm,分枝合理。优先推荐容器苗,所育苗木要求根团完整,侧根须根发达并与基质紧密结合,生长健壮,无检疫病虫害。

 3.1.10 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等综合确定栽植密度,最多不超过 74 株/亩。平原、岗地与低丘缓坡地栽植密度宜 55 株/亩左右,株行距宜 3.0m×4.0m;高丘、低山种植密度宜 63~74 株/亩,条带水平间距(行距)宜 3.0m,株距 3.0~3.5m;荒地、旱地和“四旁”栽植应选择 3 个以上推荐品种相间栽植,株间距不小于 3.0m。

 3.1.11 栽植 栽植时间为 12 月~翌年 3 月均可,最适时间是 2 月上旬~2 月下旬,选择在阴天栽植,以减少苗木失水。苗木栽植前需将容器浇透水,不易降解的容器必须剪开。苗木定植在穴正中,要求栽紧、栽实并适当深栽,注意苗木根系与基肥的间距不能低于 5cm。浇足定根水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填土时,嫁接苗的嫁接口必须露出土壤,浇足水或土壤

 墒情较好时,用 1 m 2 地膜覆盖于根际,并在地膜上覆盖厚达 2 cm 土壤;或在苗木根际四周,覆盖一些作物秸秆,适当压土,以利于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3.1.12 中耕除草 每年春末夏初(6 月底前)和秋季(9 月以后)各除草 1次。栽植当年不翻动根际土壤,只劈除覆盖住苗木的过高杂草,第 3 年林地深挖 1 次,第 4、5 年秋季中耕除草 1 次,此后维持“三年一深挖(25cm),一年一浅锄(10cm)”。

 3.1.13 水肥 每逢干旱时期需给油茶林补水,早、晚进行。实行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苗木栽植后第 2 年起每年追肥 1~2 次,连续施肥到第 4 年。每年 3 月初以施速效氮肥为主,每年 11月以后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或雨前,在植株上坡或两侧距蔸部 20~30cm 处开挖 25~30cm 深的沟,或用机械钻孔施入,肥料与土拌匀后施入,并及时覆土。

 3.1.14 套种 幼林期提倡林下套种和间作,可选择林粮、林药、林花、林草、林菌、林茶等模式进行。套种时应选择草本矮杆作物,套种作物应距油茶树干 80cm 以上。

 3.1.15 有害生物防治 综合运用营林措施以及物理、生物防控措施防治有害生物,可在路沟塘岸种植一些小浆果类树种吸引鸟类,进行生态防虫。对于因有害生物危害造成减产、低产的油茶林,必须因病因害施治,详见附件 1。

 3.1.16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实际需要,同步建设必要的作业道、蓄水池、机井、泵房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容许可考虑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作业道基本要求:主干道宽度 3.5m 以上,应设置边沟导流,路面为沙石或硬土路面,可通车,用于生产管理和运输。辅助道宽度 1.0m 以上,便于生产。蓄水设备按照每 100 亩不低于 1 个(容量 50m 3 以上)的标准进行配置,机井按照出水量和浇灌面积适量配置。

 3.2 中幼林质量提升 3.2.1 林分选择 对植株生长正常、品种品质优良,但因经营管护跟不上,导致植株长势不佳、密度不合理、丰产稳产能力不强的油茶中幼林实施质量提升措施。重点针对栽植后 5~10 年的油茶林分实施。

 3.2.2 成因诊断 栽植后 5~10 年的油茶林分,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关键时期,通过农户访问和实地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质量提升措施。

 3.2.3 分类施策 3.2.3.1 立地较好、结构合理的林分 采用劈山松土、垦复、水肥管理、修剪、密度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茶籽产量。

 3.2.3.2 立地较好、密度不均的林分 除采用上述低改措施外,还应当用良种嫁接苗木在稀疏

 处进行补植,补植后达到合理密度的 90%以上。

 3.2.3.3 花芽分化不良、授粉不足、坐果率低的林分 从保护或引入授粉昆虫、测土配方施肥等入手,提高结实率和坐果率。尤其是大别山北坡的林分,更应重视授粉昆虫的保护与引入。

 3.2.4 垦复松土 每年 6、7 月间,将油茶林内杂草灌木割倒平铺在地面使其自然腐烂,为油茶树生长提供养分。结合垦复进行水平带状松土,留 50cm 生草带割草不松土,松土深度 5~10cm。

 3.2.5 垦复 每两年垦复 1 次,在冬季或早春进行,垦复深度 20~30cm。垦复方式有全垦、带垦和块状垦复。15°以下的林地全面松土垦复,25°以上的陡坡采取块状垦复,15~25°山地采取环山带状轮垦方式隔年轮流进行。

 3.2.6 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7~8 月正值油茶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期,民间有“七月干果、八月干油”(阴历)的说法,要重点做好水分保障。一般每年施肥 2 次,大年以磷钾肥、有机肥为主,小年以磷氮肥为主。施肥方式采取沟施、穴施均可,不宜撒施。陡坡地要施在油茶树的坡上沿。注意定期测量土壤成分,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施肥。

 3.2.7 整形修剪 3.2.7.1 幼树

 时间以深秋为主,造林后的第 1~2 年,当树体高度达80~100cm 时需及时进行定干,定干高度 60cm~80cm 左右,然后在主干上部选留 3~4 个枝条作主枝,均匀引导主枝向外上方生长,第二年适当修剪主枝,控制长势,使之均衡生长,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逐年配备,其副主枝数目应以树体大小和主枝间距而定,逐步培养成自然圆头和开心形树冠。为迅速形成丰产型树冠,未投产的幼林应及时抹去花蕾。

 3.2.7.2 结果树 以果实采收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为好。修剪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形等综合考虑。分枝矮而密,中心徒长枝多的植株,应适当疏删过密枝和下脚枝增加通风透光,利于开花结实;树冠高,主枝直立,侧枝多而细的植株,应采取上控下促,促使其横向增宽,短截直立枝,疏去细弱枝,重点修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细弱枝、过密重叠枝、交叉枝、下脚枝等。树高达到 2~2.5m 时逐年落头去顶,控制树高,培养出开张形和受光面大的半椭圆形或半圆球形树冠。

 油茶花芽多集中分布在枝梢顶端,宜疏删,不宜短截。修剪应与垦复、施肥、间作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配合,以便尽快恢复树势。每次修剪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过多消耗养分和削弱光能利用。修剪切口要平滑。修剪后应加强树体管理,及时除萌、抹芽,以防养分分散和干扰树形。

 3.2.8 密度调整 按留优伐劣与疏密均衡的原则进行疏伐和补植调整,保留植株应以树冠之间留有 40cm 左右间隙为宜。对砍杂留优

 后出现林窗、林缘等林分空地,需选择推荐良种(需与保留油茶树花期一致或相近)的 2 年生以上壮苗进行补植。补植后株行距不小于 3.0m,密度调整到 55~74 株/亩,良种水平调整到 90%以上,良种和配置参照 3.1.7 和 3.1.8。

 3.2.9 果实采收 待果实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一般是果皮由青转黄褐,开裂的茶果占有 5%左右时,可进行采收。

 3.2.10 引蜂授粉 尽量保护大分舌蜂、地蜂等授粉昆虫,严禁在花期喷施除草剂、农药等。对因周边环境差或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导致授粉昆虫种群数量不足的林分,应通过深垦和配栽蜜源植物等措施引蜂养蜂,增加油茶地蜂种群数量。

 3.2.11 有害生物防治 参照 3.1.15 要求。

 3.2.12 基础设施建设 参照 3.1.16 要求。

 3.3 低产低效林改造 3.3.1 分类施策 根据区域内油茶林立地条件、良种使用、经营状况、林分长势、产出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研判,分析低产低效原因和改造潜力,分别实施抚育改造和更新改造。

 3.3.2 抚育改造 对交通便利、立地条件好、种质优良、具有改造潜力的油茶低产低效林实施抚育改造。

 3.3.2.1 林分清理 保留品种好、长势优的油茶树,对其余油茶树实施卫生伐与疏伐,同时割除林内杂灌,并清理到林外堆放。保留植株应以树冠之间留有 40cm 左右间隙为宜。实施时间为晚秋初冬。

 3.3.2.2 劈山松土 参照 3.2.4 要求。

 3.3.2.3 垦复 参照 3.2.5 要求。首次垦复应将林地中树兜、竹伐蔸和老竹鞭、石头等挖除,为油茶树根系生长创造一个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

 3.3.2.4 良种补植 对砍杂留优后出现林窗、林缘等林分空地,选择推荐良种(需与保留油茶树花期一致或相近)的 2 年生以上壮苗进行补植。补植后株行距不小于 3.0m,密度调整到 55~74 株/亩,良种水平调整到 70%以上,良种和配置参照 3.1.7 和 3.1.8要求。

 3.3.2.5 水肥管理 结合垦复对保留、补植和截干的油茶树施入有机肥,鼓励测土配方施肥。具体参照 3.2.6 要求。

 3.3.2.6 整形修剪 一般在茶果收获后到春梢萌发前进行。对树形不佳的油茶树必须进行整形修剪,按照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剪冠内,后剪冠外的顺序,剪除内膛枝、重叠交叉枝、枯弱

 枝、病虫枝、寄生枝、徒长枝、下垂枝等,实现枝与枝之间上下不重叠,左右不拥挤,并将油茶树高度控制在 3m 以下,郁闭度调整到 0.7 左右。

 3.3.2.7 果实采收 具体参照 3.2.9 要求。

 3.3.2.8 引蜂授粉 具体参照 3.2.10 要求。

 3.3.2.9 有害生物防治 具体参照 3.1.15 要求。

 3.3.2.10 基础设施建设 参照 3.1.16 要求。

 3.3.3 更新改造 对立地条件较好,但林龄较大、产量极低,且通过抚育改造措施难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林分实施更新改造。

 3.3.3.1 截干复壮 对种质优良但老化衰退的油茶树应进行截干复壮,距地面 50~80 cm 高处锯断,还可选择适量侧枝进行,削平截口并涂抹伤口剂,待萌发新枝后从中选留 3~5 枝健壮的枝条培养主干与侧枝以恢复形成树冠,其余萌枝(芽)全部剪除。

 。

 3.3.3.2 高接换种 对林相整齐、生长良好的劣种低产植株采用高接换优的方法进行改良。高接换优宜在夏季进行,每株砧木选 3 个一级枝作为砧枝,离地面 50~80 cm 处截断;每个砧枝选 1~2个侧枝,在其着生处以上 10cm 处截断,采用切接或插皮接

 法嫁接换种,逐步达到林分良种化,良种选择和配置技术参照 3.1.7 和 3.1.8 要求。

 3.3.3.3 预栽更新 结合林相改造,针对稀、老、残林中的劣种,可选用我省主推品种的 3~5 年生大苗进行替换,逐步达到林分良种化。

 3.3.3.4 重新造林 参照 3.1 要求。

 4

 风险防控(负面清单)

 各地应当从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出发,加强油茶基地环境风险防控,从立地条件、栽培措施、果实采摘等全方位保障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努力提高单位面积油茶籽产量和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申请茶油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

 。

 4.1 基地环境 不得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严重污染土地建设油茶基地。坡度超过 25°的区域不得发展丰产油茶基地。

 4.2 种苗 禁止使用种源不清、非我省主推品种的油茶苗。禁止使用扦插苗。不得在同一地块大面积栽植同一品种油茶无性系。

 4.3 施肥 严禁施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力求使用有机肥,精准施用化肥,饼肥、厩肥等农家肥在施入前必须充分腐熟,以免肥害。推广测土配方与平衡施肥,避免因过度施肥造成

 土壤环境质量下降。

 4.4 施药 禁止使用除草剂和施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严控农药施用量,确有必要可针对性施用生物农药,防止滥用农药造成果实农药残留、破坏地蜂等授粉昆虫生产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等。推广林下套种或种植绿肥抑草,使用劈割覆盖或埋青的方式除草。

 4.5 采摘 禁止提前抢采掠青等影响茶油产量和品质的行为。待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采用收集自然落果的方式采集果实。

  附件:1.安徽省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 2.安徽省油茶生产作业月历

 附件 1 安徽省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 危害部位 或危害阶段 段 简要的防治方法 油茶粉虱 叶部 (1)加强油茶林管理(2)菌剂防治(3)药剂防治 日本龟蜡蚧 叶部 (1)保护天敌(2)检疫措施(3)药剂防治 日本卷毛蚧 叶部 (1)以虫防蚧(2)加强油茶林管理(3)药剂防治 铜绿丽金龟 叶部 (1)灯光诱杀(2)人工捕杀(3)药剂防治 袋蛾 叶部 (1)加强检疫(2)人工防治(3)生物防治(4)化学防治 刺蛾 叶部 (1)人工防治(2)灯光诱杀(3)生物防治(4)化学防治 棉褐带卷蛾 叶部 (1)保护和利用天敌(2)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 茶蚕 叶部 (1)清园灭蛹(2)人工捕杀(3)生物防治(4)化学防治 油茶枯叶蛾 叶部 (1)灯光诱蛾(2)药剂防治 油茶尺蛾 叶部 (1)加强油茶林管理(2)人工捕捉(3)生物防治(4)药剂防治 茶天牛 枝干 (1)捕杀成虫(2)防虫产卵(3)药剂防治(4)毒签杀虫 咖啡木蠹蛾 枝干 (1)捡枝灭虫(2)黑光灯诱杀(3)药剂防治 油茶织蛾 枝干 (1)营林措施(2)灯光诱杀(3)药剂防治 油茶宽盾蝽 果实 (1)加强油茶林管理(2)人工捕捉(3)药剂防治

 油茶象 果实 (1)加强油茶林管理(2)人工防治(3)晒场灭虫(4)药剂防治 桃蛀螟 果实 (1)做好预防措施(2)晒场灭虫

 油茶炭疽病 果实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油茶林管理 (3)药剂防治 油茶软腐病 叶部 (1)加强油茶林管理(2)加强林地抚育(3)药剂防治

 附件 2 安徽省油茶生产作业月历

 月份 份 发育期 主要生产作业内容 新造 提升 低改 1 休眠期 新造林栽植或幼林补植,幼树施肥与整形修剪 间伐,林地复垦和开沟施肥 间伐,林地复垦、施肥、截干复壮 2 根系活动期 新造林栽植或幼林补植,幼树整形修剪 间伐、整形修剪、大苗补植 整形修剪、大苗补植、截干复壮 3 芽萌动期 幼林施肥,新造林栽植或幼林补植 大苗补植 大苗补植,截干复壮 4 抽梢期 林地除草,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 施保果肥,林地除草,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 施保果肥,林地除草,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 5 展叶期 林地除草,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 林地除草,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 林地除草,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 6 花芽分化期 植株管护,给水,病虫害防治 植株管护,给水,病虫害防治 植株管护,给水,病虫害防治 7 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 抗旱保苗,防治油茶象甲、蛀茎虫、茶梢蛾等 抗旱保墒,防治油茶象甲、蛀茎虫、茶梢蛾等 抗旱保墒,防治油茶象甲、蛀茎虫、茶梢蛾等 8 果实膨大期 抗旱保墒 抗旱保墒 抗旱保墒 9 果实油脂转化期 秋季抚育,绿肥埋青 秋季抚育,绿肥埋青 秋季抚育 10 果实成熟、开花期 幼林秋季抚育,新造整地、挖穴、施基肥 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 11 开花期 幼林垦复,新造整地、挖穴、施基肥 引峰授粉、促花促果 引峰授粉、促花促果、截干复壮 12 休眠期 幼林垦复与施肥,新造林栽植或幼林补植 间伐,林地垦复,施肥,修剪整枝 间伐,林地深挖,施肥,修剪整枝、截干复壮 备注:由于油茶的每个发育期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可能持续几个月,为方便表述,本表的发育期实指发育盛期。

推荐访问:安徽省 油茶 丰产
上一篇:XX公司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变压器生产线(年产变压器4000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下一篇: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