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植政策和水源地反补机制的意见】 反补机制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3-19 点击:

   

  

 **县关于牛栏江上游保护区产业扶植

 政策和水源地反补机制的意见

  

 一、工程简介

 牛栏江—**池补水工程是一项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中调水的近期重点工程。其近、远期工程任务为:2020年重点向**池补充生态水,改善**池水环境,并在**发生供水危机时,提供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2030年主要任务为**市生产、生活供水,并与**江调水工程共同向**池补水,并作为**市的后备水源提供供水安全保障。

 牛栏江—**池补水工程引水线路全长115.6 km,**段占整条引水线路约67.4 km,占总引水线路的58%。隧洞设计过流断面3.8×4.6m(宽×高),设计过流量23m3/s,预计年补水量6亿m3。

 二、保护区划分

 引水线路涉及**县境内五个乡镇(羊街、**、仁德、七星、功山)十六个村民委员会。

 其中水源保护核心区136.4km2,涉及仁德街道办事处、七星镇、**镇三乡镇,易隆村委会、塘子村委会、云集村委会、团结村委会、麦场村委会、和平村委会、胜利村委会、道院村委会;七星村委会、江格村委会;小街村委会、营河村委会、糯基村委会、沙谷村委会、水冒村委会,16个村委会。

 重点污染控制区363.1 km2,涉及仁德街道办事处、羊街镇、七星镇三乡镇,道院村委会、和平村委会、坝者村委会;羊街村委会、长冲村委会、甸心村委会、甸龙村委会、三营庄村委会、甜荞地村委会、黄土坡村委会、新街村委会、多合村委会、清水沟村委会、大刘所村委会、纳郎村委

 会;七星村委会、江外村委会、腊味村委会、必寨村委会、戈必村委会,20个村委会。 

  重点水源涵养区839.5 km2,除水源保护核心区、重点污染控制区以外的流域区。

 三、工程影响

 牛栏江—**池补水工程在**境内涉及面广、路线长,影响范围大,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加之调水工作的临近,工程对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严重地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发展方面。随着“引牛补**”工程深入,各种调水机制的逐步实施,造成金所工业园区、塘子工业园区、羊街工业园区的大部分企业用水困难,特别是2012年南磷集团、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国能化肥厂、中化**有限公司等我县大型企业,均因用水困难或牛栏江保护需求等原因开工率不足40%,部分企业完全停产。直接导致**工业发展困难,招商引资吸引力降低,近期影响GDP、就业、财政收入等,远期影响**发展空间,这对跨越发展中的贫困县而言无异于一副沉重的枷锁。

 (二)农业畜牧业方面。“引牛补**”工程实施后,阶段性目标是每年提水6亿m3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将影响整个流域范围内30余万亩的农业灌溉。水源保护区限种和改种经济林果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1.97万亩;禁花减菜2561亩,年经济损失1381.6万元;全面禁养涉及规模养殖户13户,养殖牲畜2794头,散养户3114户,养殖禽畜5.9万头(匹、只),年经济损失7290.87万元;渔业养殖涉及规模养殖户151户2188.5吨,散养户24户240吨,年经济损失3389.9万元。在200米以外的区域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余万亩,并以当地生活需要为依据确定养殖规模,控制禽畜养殖数量涉及

 8户,养殖禽畜2.5万头(匹、只),年经济损失1380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河岸200米以外一定范围内控制畜禽养殖数量,养殖户搬迁及安置需要增加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需建设牛养殖小区30个、猪养殖小区46个、禽养殖小区36个,畜禽养殖小区外排废水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需建183座大中小型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及污水。实施规模3万头的生猪发酵床养猪廊舍建设工程。基础设施投入总计需1.7亿元。

 (四)用水难。由于“双引”工程实施后,我县三大流域水资源除普渡河流域外,基本都在“双引”工程范围内。随着引水线路隧洞逐步贯通,沿线浅层水已渗透到隧洞中。近三年连续干旱和调水,截止2013年7月15日全县库塘蓄水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水源地清水海较去年同期下降15%。工程在客观上加剧了沿线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工业用水困难。因隧洞施工影响了五个乡镇11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3709户、14189人,大小牲畜12382头饮水困难(通过一些临时措施,该问题已暂时解决)。

 四、意见建议

 (一)建议参照清水海生态补偿措施制定牛栏江相关水源保护和产业扶持政策;经过松华坝、**、清水海等水库相关政策的探索实践,在水源保护和扶持补助上已基本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牛栏江—**池补水工程”与“清水海引水工程”皆为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质、水量、用途都有明确要求。因此,在政策制定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红字部分为清水海补偿方案意见,紫色部分为最终清水海补偿方案,请您看看上报哪一个版本合适,红字部分标准高,紫色相对低一些。但是

 牛栏江流域人口众多,按照清水海的标准补偿都需要庞大资金)

 1、退耕还林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实施永久性退耕还林的,每年每亩补助现金300元,补助管理费50元;生态林补助期为16年,经济林补助期为10年,管理费补助期为5年;第一年种植生态林每亩一次性补助种苗费100元,种植经济林每亩一次性补助种苗费300元。

 2、平衡施肥补助。在水源区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量,降低面源污染,确保水源区农民粮食产量不减,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库区水质向着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力争在主库区实现培训农户100%,发放施肥卡100%,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每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每亩每年补助100元(含培训费)。

 3、产业结构调整补助。对水源保护区马铃薯、豆类、中药材、食用菌等生产基地,连片500亩以上,符合水源地保护规划要求,制订生产和管理技术标准,按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并通过相关产品认证,生产技术和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每年每亩给予种植户100元的良种补助。

 4、清洁能源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平方米/户),每户补助1500元;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每户补助2000元(含中央、省级补助1000元)。

 5、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补助。按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水源区给予重点倾斜。每年不少于

 50万元培训经费。六是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补助。对清水海水源区实施的湿地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生态建设等项目由市级财政负责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经费全额补助。

 6、学生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农业人口就读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大学的,给予补助。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200元;高中(含职高)、中专(含技校)学生每生每年补助学费2000元;全日制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大学生每生一次性补助生活费5000元。

 7、能源补助。对水源区农业人口每人每月补助能源费14元。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对清水海水源区农业人口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给予补助,每人每年补助国家规定个人应交纳部分的80%,其余20%由个人承担。

 8、鼓励水源区居民“农转城”。对“农转城”人口在原有基础上在补助1000元/人,作为创业资金,并每人月补助口粮15公斤,但水源区土地不在种植农作物。

 9、管理补助。一是护林、保洁员补助。建议在水源区设置必要的护林人员,每人每月补助500—800元;建议设置常年保洁员100--150人,每人每月补贴800--1200元。并解决垃圾房、运输设施,集镇污水处理、农村三池建设、水源区湿地建设等资金全额市级投入问题。二是县、乡水源管理和保护经费补助。水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许多具体工作需县、乡(镇)政府组织和落实,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安排县、乡(镇)工作经费

 200万元。其中:县级 100 万元,乡级100万元。同时解决调水后贫困县的财政欠收补贴问题。三是防护补助。水源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林政及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补助不少于100万元。为加强水源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打击偷砍盗伐等不法行为,专项补助经费 50万元。

 10、培训经费。劳动力培训经费每年40万元。

 11.、其它专项补助。对工程施工损坏的道路,要在工程完工后,专项安排资金进行路面大修;对因爆破施工影响到的农户住房,要在工程完工后,统一对受损房屋进行评估,根据受损程度,可以修复的,进行修复,无法修复的,进行重建;对临时性工程施工建设用地,因复垦难度较大,建议将其纳入永久性征地范畴一次性补偿。

  

 三、扶持补助内容

 (一)生产扶持

 1.退耕还林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实施永久性退耕还林的,每年每亩补助现金300元,补助管理费20元;生态林补助期为16年,经济林补助期为10年,管理费补助期为5年;第一年种植生态林每亩一次性补助种苗费100元,种植经济林每亩一次性补助种苗费300元。

 2.“农改林”补助。清水海水源保护区补助标准由**县政府参照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政策,结合当地租用耕地的租金价格拟定,报市政府审定后执行。

 3.产业结构调整补助。对水源保护区马铃薯、豆类、中药材、食用菌等生产基地,连片500亩以上,符合水源地保护规划要求,制订生产和管理技术标准,按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并通过相关产品认证,生产技术和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每年每亩给予种植户100元的良种补助。

 4.清洁能源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平方米/户),每户补助1500元;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每户补助3000元(含中央、省级补助2000元)。

 5.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补助。按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水源保护区给予重点倾斜。

 6.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实施的湿地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生态建设等项目,适当给予建设和运行管理经费补助。

 (二)生活补助

 1.学生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农业人口就读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大学的,给予补助。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200元;高中(含职高)、中专(含技校)学生每生每年补助学费1500元;全日制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大学生每生一次性补助生活费3000元。

 2.能源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农业人口每人每月补助能源费14元。

 3.医疗补助。对水源保护区农业人口自愿参加**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予补助,每人每年补助国家规定个人应交纳部分的

 80%,其余20%由个人承担。

 (三)管理补助

 1.护林工资补助。每年市级财政安排水源保护区护林人员工资300万元。

 2.保洁工资补助。每年市级财政安排水源保护区保洁人员工资120万元。

 3.县级监督管理经费补助。每年市级财政安排**县水源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200万元。

 (二)结合牛栏江—**池补水与清水海引水工程特点,在政策制定时需考虑到以下几个不同点:

 1、保护区范围不同;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总面积1339 km2,远大于清水海水源保护区314.81km2。其涉及人口27.8万,占全县人口的65.9%,生产总值29.7亿元,占全县(含托管四乡镇)的53%,工业产值46.17亿元,占全县(含托管四乡镇)的65%。因此,牛栏江保护与扶持工作是否相协调,关系到**县的生死存亡,建议上级加快制定牛栏江扶持政策,加大对我县的扶持力度,按照保护、扶持同步推进的原则,落实相关政策。

 2、供水水源地条件不同;**、松华坝、清水海为水库型水源地,牛栏江为河道型水源地,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沿线村庄、人口、集镇较多,很难进行封闭式管理。因此,建议成立专职机构,加大对牛栏江的管护资金投入,统筹协调各地管理工作。

 (二)加快替代水源工程建设;

 1、加大投资;紧紧抓住我省“兴水强**”战略的机遇,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打破条块限制建设,增加**水利中型、小(一)型、小(二)型水库

 设施建设。以便更好地来替代“双引”工程后给**造成的用水难问题。在水利工程投资来源比例上,建议上级考虑到**贫困县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客观事实,提高中央、省、市资金所占比例,特别是小(二)型水库投资上,建议市级50%(已落实)、省级40%、县级10%。建议加快格莫水库(中型)推进速度,请省市考虑到我县特殊情况,让该工程尽快立项开工,使其作为金所工业园区、**再就业特色园区水源地,保障工农业用水需要,缓解流域内用水困难。

 2、工程效益;根据**县替代水源建设规划,整个替代水源工程所需投资约136377.4万元,主要工程之一的格莫水库(库容1230万m3)总投资45000万元,现已进入可研阶段,大坝河水库改扩建工程现已开工,工程建成后将主要解决仁德坝子、金所坝子、羊街坝子、七星坝子、**片区、六哨片区、甸沙片区等水源地工农业生活用水问题,减轻“两引”工程实施后我县工程性缺水问题。据规划替代水源工程可保证水源区61459农村人畜饮水、52000城镇居民供水安全,改善80152亩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前进河等主要河段防洪能力,完成4378.9公顷水土保持治理工作,金所工业园区水资源紧张等急需的各种问题。项目的尽快实施对保障工程效益,优化配置我县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农业技术资金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种植,倾斜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增加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监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制定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方案,争取列入国家生态补偿示范项目。对流域内已有或规划种植生态农作物的,给予资金补偿和技术支持,

 着力打造一批旗帜性产业、农户、合作组织,使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农户种植生态作物的热情和参与率。

 (四)建立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对因牛栏江保护搬迁和关闭的企业进行补偿,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上级加强对**县工业的扶持力度,政策上予以倾斜,使我县工业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省市两级对我县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8000万元;提高转移支付资**平;增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完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建立规范的专项拨款制度;完善省对县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巩固支柱财源,培育新财源。通过以上措施保障我县工资、津贴、补贴的正常运转。增加对寻甸的资金、技术、物资、信息、人才的配套投入,保证其机制良性循环。

 (六)加快水环境改善项目投入;建立补偿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水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因此,在考虑补偿内容和投资时,应将周边水环境综合治理所需资金纳入其中,并由省、市统筹安排。单依靠建立生态补偿模式来改善环境,虽然长期来看是解决人与环境的有效途径,但其见效慢和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长期配套必要的水环境改善项目是必要的,并应在资金上予以保证。

 总之,**人民为**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与奉献,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与回报。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四日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水源地 扶植 机制
上一篇:致全体员工的感谢信_中秋节致员工的感谢信
下一篇:[软文广告发布合同] 广告合同范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