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机械通气的应用_有创性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分析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性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有创性机械通气,并对其进行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有创性机械通气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结论有创性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可行性方案之一。。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 有创性机械通气; 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025-01
  
  急性左心衰作为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往往会快速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如果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常常较难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然而根据大量资料证实[1]有效的机械通气不仅能够以较快速度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同时还能使肾上腺反馈刺激作用减弱,因此便可以缓解急性左心衰患者心慌、胸闷等临床症状,那么其死亡率也会随之下降。所以我们对有创性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急性左心衰[2]患者20例,另外对于患有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和因言语障碍、智能障碍等不能配合者也给予排除。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3~82岁、平均(69.3±8.9)岁;按照心功能分级[2]可分为:Ⅲ级2例、Ⅳ级18例。另外20例患者中存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史的为12例、高血压心脏病为3例、冠心病史的为5例。其诱因分为:肺部感染者19例(占95.00%)、情绪出现波动者1例(占5.00%),最后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有创性机械通气方法在进行对症治疗基础上对20例患者行有创性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其机械通气模式设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其参数: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呼吸比为1:2.0、氧气浓度50%、呼气末正压在6~10 cmH2O、压力支持水平维持在10~18cmH2O。
  1.3研究方法2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前、通气后2 h及通气后6 h检查呼吸、心率和血气分析等,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
  2结果
  2.1呼吸、心率与血压饱和度结果见表1。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往往会因为心输出血量下降、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以致使患者出现肺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从而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上升,因此肺组织间质和肺泡内出现液体潴留现象,导致发生肺水肿现象,进而造成气体弥散功能受阻以及出现通气/血流比值紊乱,从而发生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3]。
  大量资料[4]提示机械通气不仅能够增加功能残气量、还能防止小气道陷闭及肺泡萎缩,平衡气体分布和通气/血流比值,那么气道压力和胸内压力便会增加,所以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情况得以改善;另外由于静脉回心血流量下降,因此左心室的前负荷就得以降低,从而使心室充盈情况便得到缓解。
  总之,从本次所研究的对象中也提示了患者在有创性机械通气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机体酸碱度、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都得以改善(从表1及表2中便可看出)。所以我们认为只要在以下情况出现时就应给以机械通气:患者出现严重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应用常规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和吸氧等对症处理后,呼吸困难症状没有改善、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者是左心衰的临床表现逐步加重;或者是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氧气分压小于60 mmHg或(和)二氧化碳分压超过50 mmHg,而血氧饱和度不超过85%。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只要掌握好有创性机械通气后就可以改善患者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所以有创性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可行性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郭应军,李平,王国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20例临床观察.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394-395.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6-1339.
  [3]韩林,卢国浩.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32例疗效观察.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24-25.
  [4]Fedullo AJ,Swinbum AJ,Wahl GW,et al.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Factors detemining in hospital mortality.Chest,1991,99(5):1220-1226.

推荐访问:心衰 通气 临床 患者
上一篇: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_龙岩血站招募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工作体会
下一篇:浅谈剖宫产手术的护理:剖宫产手术的个案护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