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汽车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例文范文)

来源:二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

 杭州汽车零部件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机构

 报告说明

 轿车作为汽车行业中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但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江淮汽车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 SUV 生产厂商充分把握了 SUV 领域的市场契机,表现突出。2015 年和 2016 年,自主品牌 SUV 销量分别为 337.0万辆和 526.8 万辆,市场占有率达 54.18%和 58.23%。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79677.5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1295.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6.93%;建设期利息 717.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90%;流动资金 17664.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2.17%。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694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38137.25 万元,净利润 18756.0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24%,财务净现值 2964.0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08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杭州将迈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对国家和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充满信心,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又要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估计,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使经济更有效率、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可持续。

 报告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目录

  第一 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

 第五章

 项目选址

 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析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十章

 安全生产分析

 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进度实施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

 第十八章

 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杭州汽车零部件项目

 项目单位: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待定),占地面积约 133.92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效益的合理性。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传统工业区逐步形成了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六大汽车产业群,伴随着整车制造的配套需要,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上述地区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集群。

 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购买力提升,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 2016年末我国汽车驾驶人数已达 3.1 亿人,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私家车达到1.46 亿辆,乘用车市场前景广阔。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杭州将迈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对国家和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充满信心,保持定力,抓住机遇,

 又要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估计,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使经济更有效率、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可持续。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89279.91 ㎡(折合约 133.92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03564.70 ㎡。其中:生产工程 52196.61 ㎡,仓储工程 11081.42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5385.36 ㎡,公共工程34901.30 ㎡。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汽车零部件100000 台/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 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12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79677.5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1295.6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6.93%;建设期利息 717.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90%;流动资金 17664.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2.17%。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61295.64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55394.27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119.86 万元,预备费 1781.51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1694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38137.25 万元,税金及附加 6254.74 万元,净利润18756.0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24%,财务净现值 2964.0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08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89279.91

 约 133.92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03564.70

 容积率 1.16

 1.2

 基底面积

 ㎡

 52675.15

 建筑系数 59.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445.99

  1.4

 基底面积

 ㎡

 52675.15

 2

 总投资

 万元

 79677.58

  2.1

 建设投资

 万元

 61295.64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55394.27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4119.86

  2.1.3

 预备费

 万元

 1781.51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717.85

  2.3

 流动资金

  17664.09

  3

 资金筹措

 万元

 79677.58

  3.1

 自筹资金

 万元

 50377.58

  3.2

 银行贷款

 万元

 293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694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38137.25

 ""

 6

 利润总额

 万元

 25008.01

 ""

 7

 净利润

 万元

 18756.01

 ""

 8

 所得税

 万元

 6252.00

 ""

 9

 增值税

 万元

 5934.81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6254.74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8441.55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45161.3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9550.00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08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24%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964.07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政策

 1、中国制造 2025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

 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车辆更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要求,加大对新增及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的考核力度,对不达标地区要扣减燃油和运营补贴。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3、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2020 年产销规模达到 2800 万-3000 万辆,建成 5-6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世界汽车企业前 20

 强);中国品牌汽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国内市场份额 50%以上),有 5-10 款中国品牌汽车成为世界知名产品;实现汽车产品海外销售(包括生产)占总规模的 10%;2020 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 万辆。此外,还对油耗、本地开发车型销量、智能网联汽车等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

 4、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发展

 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 2020 年,形成若干家超过 1,000 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 2025 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其精密零部件、电机和电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展汽车整车工艺、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控制水平和正向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发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建设便

 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政策体系。

 (二)行业进入壁垒

 1、认证壁垒及供应商审核壁垒

 (1)第三方认证壁垒

 新企业要成为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首先需要通过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ISO/TS16949 是以 ISO9001、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法国)以及 AVSQ(意大利)等国汽车质量认证体系为基础所建立的汽车工业质量认证体系。ISO/TS16949 质量认证体系经过两次修改后,目前已成为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主要整车制造商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配套供应商的公认质量标准。

 ISO/TS16949 质量认证体系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等多个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取得认证耗用的周期长、面临的难度大,这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从技术实力,还是资金实力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供应商审核壁垒

 新企业要进入整车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序列,除获得第三方认证外,还需通过整车制造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涵盖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等。此外,在获得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订单的过程中,零部件供应商也需通过其合格供应商的审核。而要通过诸如博世、大陆汽车、卡斯马、本特勒等世界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审核,其难度也不亚于通过整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评审。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来说,严格、复杂的审核标准和漫长的审核过程是其进入本行业的又一大壁垒。

 2、技术壁垒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车型开发周期的逐渐缩短,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互介入研发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根据整车制造商的图纸进行相应的工装开发,并在整车制造商试装后根据试装结果对产品进行调试,这种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同步开发的研发模式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具备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相应的工装设计开发能力。上述研发模式需要企业建立持续技术开发的创新机制、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持续保持较强的创新及技术开发能力,从而

 推动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善、提高。技术实力的提升不仅要求企业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还取决于人才的积累、研发的积淀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其均需要较长的过程,从而对行业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3、资金壁垒

 在整车行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细化程度以及及时供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快速、高效自动化生产模式及对应整车制造商生产区域的全球配置策略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而上述两点均需大量资金投入:自动化生产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购置新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自动化生产要求;全球配置则需要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制造商生产区域周边购建生产基地以达到同步开发、及时供货、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行业的发展趋势使得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门槛。

 4、管理壁垒

 汽车冲压件多为非标产品,其种类繁多,生产管理难度较大。在整车制造不断推出新车型的趋势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呈现出研发周期及交货周期缩短、产品供货量大、质量要求提高等特征。在此背景下,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管理。只有通过良好、持续的系统化管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及时供货以满足客户需求。先进的管理模式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对于拟进入本行业的新企业,管理经验上的差距是其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的重要壁垒。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门槛的新起点上,迎来承办 2016 年 G20 峰会和 2022 年亚运会、建设中国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新旧动力转换还未完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显现;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民生保障任务依然繁重;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大。

 三、项目承办 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行业背景分析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扶持

 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 2025》等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上述政策提出:“要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等。这些政策

 显示了国家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决心,也对我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扶持作用。

 (2)整车行业发展带动零部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和发达国家汽车人均保有量相比还有很大市场空间。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整车市场在未来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整车市场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下游市场,其持续增长将直接拉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2009 年商务部、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2015 年 9 月国务院提出新能源汽车扶持和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等政策、2016 年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就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提出了包括汽车消费在内的十大扩消费行动,持续有力的政策均意在促进汽车消费。未来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消费升级带来的汽车升级换代、新能源汽车普及等因素将有力拉动汽车行业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3)汽车产业转移带来零部件行业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世界主要整车制造商纷纷采取与国内整车制造商合资经营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各大整车制造

 商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本控制成为各大整车制造商的主流战略。在此背景下,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集中采购的策略给予了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进一步融入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

 2、不利因素

 (1)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

 截至 2015 年末,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已突破 31,000 亿元,而在世界百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中,鲜有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入榜单,这与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化、模块化、集中化的发展方向不符。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数量众多且分散重复,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难以满足整车制造商大量供货的需求,在与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

 (2)大多数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国家政策导向为重整车制造而轻零部件制造,直到 2004 年 5 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发布,这一形势才得以改变。政策因素导致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整车制造发展水平,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上,我国汽车行业仍

 以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主导。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研发投入及生产管理水平上均落后于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部分企业仍在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不具备与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的能力。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①专业化分工导致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中分离

 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生产过程中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呈现出全球性配置的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大整车制造商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和采购策略,并最终导致汽车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中剥离出来、独立面对市场的形势。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剥离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亦越来越深。

 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呈金字塔型分布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按其供应商地位可分为三个级别:

 I、一级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货,双方形成直接的合作关系。一级供应商不仅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应总成及模块,还与整车制造商相互参与对方的研发和设计,属于整车制造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供应商。

 II、二级供应商主要向一级供应商提供配套,二级供应商大都生产专业性较强的总成系统及模块拆分零部件,该层次龙头企业部分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III、三级供应商处于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底层,研发能力较弱、规模较小,产品较为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

 随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一级供应商的数量不断减少,正在导致金字塔结构中整车制造商与一级供应商的结构先行发生变化。随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集团化的不断深化,少数企业垄断某领域零部件的生产,从而向多家整车制造商供货。

 ③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各自专业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非整车制造商的附属单位。在汽车产业链中,虽然整车制造商掌握着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等优势,但整车的关键生产技术和工艺却往往掌握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手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达到整车制造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其自身的技术进步又反向引领整车制造商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爱信精机、德国采埃孚(ZF)集团、JATCO(加特可)株式会社在变速器领域,本特勒在汽车底盘领域,博世、大陆汽车在车身稳定系统

 和制动系统领域,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佛吉亚在汽车座椅领域,已各自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并控制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核心技术。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速度整体高于我国整车行业。2001-2015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25.67%,高于同期汽车工业销售收入 18.28%的复合增长率。

 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规模

 在整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速明显加快。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售后市场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全球性配置的趋势影响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市场也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 2015 年末,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已突破 31,000 亿元。

 ②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格局

 I、我国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以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主导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难以达到国内合资整车制造商的直接配套标准。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则凭借其拥有的先进零部件设计和研发技术、与整车制造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或其本身便是源自外资整车品牌等先行优势,在我国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起到主导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往关键零部件设计和制造的途径往往需从寻求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开始,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缩小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差距进而实现整车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的目标。

 II、我国汽车非关键零部件领域市场集中度极低

 在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零部件供应商。我国拥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 万余家,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保守估计在 10 万家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我国自主零部件供应商中虽已出现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如万向钱潮、延锋汽车内饰系统、福耀玻璃等,但更多的自主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领域,且分散重复。

 III、六大汽车产业群带动了相应地区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传统工业区逐步形成了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六大汽车产业群,伴随着整车制造的配套需要,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上述地区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集群。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①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行业整合成为发展趋势

 在世界百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中,鲜有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上榜,这与我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不符。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化、模块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下,通过业内的兼并收购以及淘汰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的企业,从而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成为我国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②生产技术革新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我国整车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这种竞争形势促使整车制造商新车型、新技术的推出与产业化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革新成为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满足整车制造商竞争需要的必要条件。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I、为满足整车研发周期缩短、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互介入对方研发过程的同步开发趋势,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开发过程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研发领域的发展方向;

 II、为满足整车制造周期缩短、零部件种类繁多、供应批量大等特点,零部件柔性化、自动化生产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方向;

 III、为实现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成为整车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超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超高强度钢因其在相同重量情况下抗拉强度为普通钢 3-4 倍的物理特性,既满足了汽车车身强度要求又契合汽车轻量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在汽车冲压零部件中所占比例正大幅上升;铝合金因具有质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底盘制动系统中,近年来在整车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市场分析

 (1)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工业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2001-2015 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 5,630.49 万辆增至9,068.31 万辆,其过程如下:2001 年-2007 年间,全球汽车产量保持

 稳定增长,增长率在 3%-6%之间。2008 年、2009 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0 年起,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国市场的快速拉动,全球汽车产量恢复至7,813.35 万辆。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8,750.70 万辆、9,068.31 万辆和 9,497.66 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29%、3.63%和 4.73%。

 从地域分布上看,全球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亚太、欧洲和北美。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进程,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的格局也逐步被改变,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汽车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2)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2001-2016 年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大幅度增长,汽车产销量从 234.44 万辆和 236.36 万辆增至 2,811.88 万辆和 2,802.82 万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其过程大致如下:2001-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234.44 万辆和 236.36 万辆增至 1,826.26 万辆和1,806.19 万辆,在此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5.62%和 25.35%;2011-2015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1,841.89 万辆和 1,850.51 万辆增至 2,450.33 万辆和 2,459.76

 万辆,由于受到汽车产销基数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40%及 7.37%。

 2015 年 9 月 29 日,国务院会议决定从 2015 年 10 月 1 日到 2016年 12 月 31 日,对购买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受此政策提振效应,自 2015 年四季度起汽车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811.88 万辆和2,802.82 万辆,较 2015 年同比增长 14.76%和 13.95%。

 ①我国汽车行业市场格局

 I、乘用车市场占汽车市场主导地位

 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购买力提升,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 2016年末我国汽车驾驶人数已达 3.1 亿人,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私家车达到1.46 亿辆,乘用车市场前景广阔。

 II、合资品牌占据乘用车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整车制造业的特有模式为中外合资,外资汽车品牌若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并销售,必须与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合资经营,且股权比例不得高于 50%,在这种模式下,我国整车制造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汽

 车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以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III、SUV 细分市场快速增长,自主品牌表现突出

 受消费者消费升级、二次购车、个性化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 SUV 领域市场快速增长。2015 年和 2016 年,我国 SUV 销量分别为 622.03 万辆和 904.70 万辆,同比增速为 52.54%和 45.44%,远高于乘用车市场同期 7.34%和 15.28%的增速。

 轿车作为汽车行业中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但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江淮汽车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 SUV 生产厂商充分把握了 SUV 领域的市场契机,表现突出。2015 年和 2016 年,自主品牌 SUV 销量分别为 337.0万辆和 526.8 万辆,市场占有率达 54.18%和 58.23%。

 Ⅳ、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2014-2016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企业乘用车市场与发达国家前五名汽车制造企业占市场份额达 60%-80%的市场格局相比,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

 ②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据国家统计局 2017 年 2 月发布的《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6 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86 亿辆(扣除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34 辆左右,与发达国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 500 辆左右相比,我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交通、环保、能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指引下,汽车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I、汽车轻量化

 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量的 3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空载情况下,约 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8%;整车重量每减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 7.5-12.5g/km。汽车轻量化后车辆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车身重量的降低将对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减少废气排放都有显著效果。

 II、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其销量也逐步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 1.76 万辆;而在 2014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增至 7.48 万辆,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15 年度和 2016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1 万辆和 50.7 万辆,同比增长 340%和 53%。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公共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必将迎来其发展的高速期。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89279.91 ㎡(折合约 133.92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03564.70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汽车零部件 100000 台,预计年营业收入 1694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截至 2019 年,全市下辖10 个区、2 个县、代管 1 个县级市,总面积 16853.57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1036 万人,城镇人口 813.26 万人,城镇化率 78.5%,常住外来人口达 450.44 万人。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 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

 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2018 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 年亚运会在杭州举办。2017 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 7 位。2019 年 12 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杭州定位为特大城市。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门槛的新起点上,迎来承办 2016 年 G20 峰会和 2022 年亚运会、建设中国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新旧动力转换还未完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显现;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民生保障任务依然繁重;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大。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5373 亿元、增长 6.8%,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 9、较上年前进 1 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9.2%。建议 2020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3.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5%和 8.5%,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下达的计划目标。

 三、创新驱动发展

 按照“中心提升、新区集聚,拥江布局、一体发展”的空间导向,统筹市域整体布局,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打造“一区两廊

 两带两港两特色”重大平台,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塑造杭州区域发展新版图。

 (一)一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突出“整合协同、联动发展”,支持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大孵化器”功能。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化,推动临江国家高新区建设综合科技新城。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高新区(滨江)、临江两大国家高新区、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力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一区十片、多园多点”市域全覆盖,努力建设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示范区、互联网大众创业集聚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全球电子商务引领区和信息经济国际竞争先导区。

 (二)两廊

 城西科创大走廊。以文一西路、市域轨道交通杭临线为交通主轴线,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农林大学,重点凸显沿线的梦想小镇、紫金众创小镇、云安小镇、云制造小镇、海创园、西溪谷、云谷等重要创新平台,聚合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以及阿里巴巴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整体上形成以东西向带状为主体、以特色小镇为节点串珠

 成链的科创大走廊,辐射带动之江、富阳等区域,努力打造成为浙江的人才特区、创新特区和创业特区,建设杭州“硅谷”。

 城东智造大走廊。以产业智慧化为特色,统筹市域东部地区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国家高新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智慧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等重大创新及转型升级平台,通过江东大道、德胜快速路等交通干道的串联,集聚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中科院杭州科技园等创新资源,加快建设江干钱塘智造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余杭新能源汽车小镇、大江东汽车小镇、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等一批智慧化特色小镇,积极推动中外合作产业园建设,构建全市智能制造集聚区,打造“中国制造 2025”示范区。

 (三)两带

 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深入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和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运河商圈、黄龙商圈、武林商圈、湖滨商圈、钱江新城等区域功能。由北向南经余杭、拱墅、西湖、下城、上城、江干,深化城市有机更新,推进城北地区转型发展,着重发展高端商务商业、金融服务业、时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名城名河名湖交

 融发展,建设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生态生产生活共美的高端商务区。

 钱塘江生态经济带。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为中轴,自东向西经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高新区(滨江)、之江度假区、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而上梯次布局,坚持协同发展,串联和统筹市域主要空间,强化中心城区对四县(市)的辐射带动,持续建设和保护沿江两岸景观,沿江布局以山水田园城镇为支撑的生态城镇体系,引导发展金融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养老养生、信息经济、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定位高端、联动发展、最能体现杭州发展水平的“黄金水道”金融带、生态带、景观带、城市带、产业带。

 (四)两港

 钱塘江金融港湾。以钱江新城为核心,杭州金融城、钱江金融城、钱江世纪城金融外滩、望江智慧金融城环绕,集聚钱塘江两岸金融资源,加快建设萧山陆家嘴金融创新园、滨江科技金融集聚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创金融谷等金融产业园区,培育发展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等特色小镇,积极创建国家金融综合

 改革试验区,努力建设成为区域金融总部中心、全国财富管理中心、全国新金融服务中心。

 杭州空港经济区。以航空口岸国际化为契机,推动扩容提升,建设完善机场至中心城区和杭州都市区城市的快速通道。以建设全省大航空经济的龙头区域为方向,参与和服务全省“两港物流圈”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全省重要的空港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开放合作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五)两特色

 特色小镇。以特色山水资源为依托,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聚焦“1+6”产业集群,兼顾茶叶、丝绸、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支撑有力、高端人才集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创业创新特色小镇,构建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体系,形成全域创新氛围。

 特色园区。深入推进全市开发区(产业园区)整合优化提升,通过临近园区归并或“一区多园”托管等形式,有序推进各级各类园区整合提升,探索建立跨区域协作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集约联动共赢高效发展,推动各区县(市)基本形成“1+N”模式的园区平台体

 系。着力提升园区主导产业竞争力,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优化园区土地要素配置,提高亩产综合效益,优化管理体制,促进园区产城融合和绿色发展。做好杭钢地块等历史工业区域的规划建设。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全省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世界名城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各项具体目标如下:

 ——综合实力更强。在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5%以上,力争提前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发展质效更高。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全国领先,形成更高水平的服务经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0%,人才总量达到 250 万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5%以上,基本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方式,建成人才强市和创新型城市。

 ——城市功能更全。城市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1%。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效果显著,市域功能布局更加完善,形成更加协调的城乡区域关系,在杭州都市区中的极核作用明显增强,服务全省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一基地四中心”优势更加凸显。

 ——生态环境更优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开发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

推荐访问:例文 杭州 汽车零部件
上一篇:RT换证-工艺复习题2
下一篇:市委书记在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上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