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考试题四含解析

来源:二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09-23 点击: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0 2020 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考试题(四)(含解析)

 第 第 I I 卷

 1.战国时期,地方政府在每一年的年终时,要将这一年的户口、田地数额和赋税总额乃至治安状况都记录在上计簿上,呈交国君。这一制度 A. 标志着官僚政治的确立 B. 保证了地方政治清明 C. 强化了中央财政控制权 D. 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把地方政府的户口、田地数额和赋税总额等都登记在册,是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经济方面,官僚政治的确立与郡县制的推行有关,排除 A 项;“保证”的表述有误,并不一定能保证政治清明,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并不涉及地方的基础组织管理,排除 D 项。

 2.自西汉文帝起讫东汉末,最高统治者都重视“孝悌力田”,对有突出的孝悌行为,或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者给予钱帛和爵级赏赐,并让他们与三老一起“掌观导乡里,助成风俗”。这表明汉代 A. 重视社会基层的民众教化 B. 克服了选官制度的弊端 C. 加速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D. 强化了地方的行政治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重视“孝悌力田”,并奖励孝悌的行为,是要加强对民众的首先教化和引导,故 A 正确;材料与选官无关,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民众的教化,而不是儒学的政治化,排除 C 项;材料与行政管理无关,排除 D 项。

 3.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魏晋时期,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组织编修谱煤著作,“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 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剧 C. 商品经济发展弱化宗族认同 D. 封建等级观念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可以反映出到宋代,修家谱不再由国家来组织,而是民间私人也大量修家谱,体现了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央集权,排除 A 项;修家谱是加强宗族认同,排除 C 项;封建观念仍然存在,排除 D 项。

 4.冯梦龙的“三言”将描写的重点转向市井细民,举凡商贾工匠、仆妇乃至贩夫走卒皆成为其笔下的主要人物形象,声称“圣门论学原只在人伦日用上做工夫,非另有一种闻见之学”。由此可见,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A. 超越了宋明理学 范畴 B. 表明官民价值观念趋同 C. 体现了儒学平民化趋势 D. 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答案】C 【解析】

 【详解】“凡商贾工匠、仆妇乃至贩夫走卒皆成为其笔下的主要人物形象” “圣门论学原只在人伦日用上做工夫,非另有一种闻见之学”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之下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儒学更加关注平民日常生活, 故 C 项正确;A 项“超越”表述错误,排除 A 项;官民的价值观念不会趋同,排除 B 项;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5.1872 年,陈启源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继昌隆缆丝厂,因其导致周边的家庭手工维丝业倒闭而引发骚乱;1881 年,继昌隆缆丝厂被县府下令关闭,理由是一家营私利,有违“万物一体之仁”。这说明当时 A 封建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固 B. 私营工商业影响社会稳定 C. 自然经济解体与工业化相悖 D. 经济伦理服务于政治伦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继昌隆缆丝厂的创办影响到家庭手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对传统经济的破坏,属于经济伦理。之后被政府下令关停,这属于政治伦理。因此材料反映了经济伦理服务于政治伦理,故 D 项正确;稳固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材料并不是在反映社会稳定的问题,排除 B 项;C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C 项。

 6.20 世纪初,《天演论》所宣扬的思想通过报章、演讲以及戏剧、话本等形式传播到普通民众中去。“物竞天择”“淘汰”“争存”等术语不仅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且被广泛用作人名或学校社团名称,如“孙竞存”“杨天择”“争存女子学堂”“竞化学堂”“进化报”等。

 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A. 维新思想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B. 民族危机推动社会观念转型 C 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D. 近代教育推动民众思想解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西方相关思想与理论的传入与宣传,使国内社团的命名发生了变化,这体现出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观念的转型,故 B 正确;主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A;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 C 项;材料与教育无关,排除 D 项。

 7.八路军在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力求通俗化和大众化,使用话剧、歌曲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有些八路军部队还邀请地方群众代表到部队参观。这些宣传工作 A. 为巩固根据地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B. 加速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 增强了群众对反蒋抗日方针的认同 D. 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俗化和大众化”“邀请地方群众代表到部队参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八路军,扩大群众基础,因此 A 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B;材料并没有说要反蒋,排除 C;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 D。

 8.1965 年,在中央统一领导下,26 个部委、30 多个省区市、1000 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大力协同研究导弹和人造卫星。这说明国防尖端科技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我国 A.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化 B.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D. “一五”计划奠定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中央统一领导,调动积极因素为科研提供条件,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C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体制改革,排除 A;B 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排除;材料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 D。

 9.如表展示了雅典官吏从当选到卸任要经过的公民大会“四关”检查

  这表明古代雅典 A. 贯彻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B. 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制衡 C. 不断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D. 直接民主制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雅典官吏从当选到卸任要经过的公民大会“四关”检查,要受到公民大会的监督,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原则,故 A 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制衡的内容,排除 B 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吏,而不是在强调公民的权利,排除 C 项;材料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无关,排除 D 项。

 10.对于 16 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说明 A. 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 B. 研究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 C. 后期史学工作者素质较前期更高 D. 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可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对价格革命发生原因的不同认识,不断有新的研究角度,体现了研究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现反映出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故 B 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真像是什么,排除 A 项;材料并不强调研究者的素质问题,排除 C 项;“不可信”的说法错误,排除 D 项。

 11.如图为 1951~1972 年间苏联和美国矿物燃料需求与 GNP(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苏联依靠物质投入驱动增长,粗放型增长弊端凸显 B. 苏联持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C.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成果突出,加速发展战略显成效 D. 斯大林体制仍有优势,苏联经济总量一度超越美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天然气的消耗巨大,带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增加,这种属于较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民经济的比例,排除 B 项;加速发展战略勃涅日列夫提出的,时间不符合,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能体现经济总量,排除 D 项。

 12.理性与科学带来西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残酷战争,导致人们对理性与科学的幻想破灭。《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正是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这一作品 A. 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B. 倡导了践行个人主义思想 C. 否定了科学和理性的意义 D. 呼唤了价值和信仰的重建 【答案】D 【解析】

 【详解】《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现代主义突显荒诞主义,主张对现实价值和信仰的重建,故 D 项正确;《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而不是现实主义,排除 A 项;材料与个人主义无关,排除 B 项;C 项是浪漫主义的内容,排除。

 第 Ⅱ 卷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田租实行“三十税一”,即其土地收益的三十分之一缴纳谷物。此外,还向农民以贷币形式在收口贼、算赋等人头税。曾统时期实行租调刻,规定“其故田祖亩四升(谷物)”户调“户出编二区,绵二斤而己,……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在实际操作中,户调按户评定家资,依据家资多拿分成九等进行征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解决纠历年来征粮中“上层轻下层重”及不劳而获与勤劳所得同样负担的现象。l944 年,陕廿宁边区政府在延安、赤水、请边三县试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它规定以农业收益与土地财产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税本。同时,分别依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情况及人民生活水平,规定不同的起征点与起征率。在登记土地中,庆阳县解决了 250 件土地纠纷,请边县一个区两个乡解决了 116 件纠纷,是安县在这次登记中,地权得到了整理与确定。对农副业,凡属致府奖励发展的,如纺织、运盐收入等,一律免征。

 ——摘编自陈锋《中国财政经济史论稿》 材料三

 2003 年,全国全面推开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4 年,中央决定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 1 个百分点。2005 年,中央决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2006 年1 月 1 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

 ——据《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与曹魏时期农业税 异同,并说明曹魏时期农业税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

 【答案】(1)异:汉代田租定比率,曹魏时期田租定额:汉代口赋按人头征收,曹魏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任意两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同:田租都是实物税。

 作用:增产不增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人不增税,有利于人口繁衍. 增长;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2)特点:注重公平合理性(或“注重各阶层负担的公平性”“注重地区差异”);关注土地所有权的确权;鼓励发展农副业生产。

 (3)背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增强。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汉代田租实行“三十税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不同点主要是从税率和税收的方式角度分析得出汉代田租定比率,曹魏时期田租定额:汉代口赋按人头征收,曹魏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

 相同:结合所学可从田租的形式角度分析得出都是实物税。

 作用:根据所学可从增产不增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人不增税,有利于人口繁衍增长;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手工纺织业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2)特点:根据“它规定以农业收益与土地财产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税本”“ 分别依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情况及人民生活水平,规定不同的起征点与起征率”得出注重公平合理性;根据“是安县在这次登记中,地权得到了整理与确定。”得出关注土地所有权的确权;根据“对农副业,凡属致府奖励发展的,如纺织、运盐收入等,一律免征”得出鼓励发展农副业生产。

 (3)背景:结合所学可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等角度概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社会进行精确的和系统的相互对比,目的是对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及趋同性和趋异性的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其中,极少有对社会整体的比较,而通常只是对范围有限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以全面整体为目的的比较,或者属于对已经发现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进行解释,或者是将其类型化。解释和类型化具有不同的目的:解释一般是在研究课题中,在共同的宏观背景下寻求差异性和共同性产生的原因;而类型化则是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内部所出现的不同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

 从而使其特殊性得到理解。

 ——摘编自【德】哈特穆特·凯博《历史比较研究导论》 根据对材料中“历史比较”概念的理解,结合中外近代史确立一个研究课题,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课题形式为“的比较研究”;说明部分要符合材料中的历史比较研究的要求)

 【答案】示例一:研究课题:中国近代维新派和革命派救国方案的比较研究。

 说明: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变革旧制度,结束封建专制,实行民主政治;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其原因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西方列强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传播等。

 两派救国方案差异性表观在: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而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其原因有: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势力,与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派势力壮大,同时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受西方革命思想影响,提出三民主义。

 示例二:研究课题:近代英国和德国政治民主化差异性的比较研究。

 说明: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英国和德国先后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但英国建立起相对民主、健全的代议民主制,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造成了德国政治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其原因有:两国资本主义起步时间和发展的程度不同;历史传统上,英国具有宪政传统而德国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而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英国资产阶级掌权后通过和平渐进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而德国的容克地主掌握领导权。总之,英德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历史传统、领导力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两国政治民主化模式的差异。

 【解析】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明确“历史比较”概念的含义,并且要结合中外近代史的史实。有比较其实就是有联系的,因此在选择时可以找有关联的知识点。比如可选择中国近代维新派和革命派救国方案的比较研究,也可以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进行比较。也可以与洋务派进行比较。再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背景,联系不同派别的主张与实践进行概括阐述即可。其它选题也是这样,言之有理即可。

 15.材料

 武则天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一是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如《大唐新语》所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阳城南门,亲自临试。”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二是下令“内外九品以上及百姓,成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己推荐自己,以免荐举有所遗漏。三是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而且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的录取人数比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则天改革选官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则天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创立殿试;推行制举和策问;允许报考者自荐;完善贡举制度。(任意四点即可,摘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影响:有利于优秀人才的破格选拔;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完善;扩大了平民阶层公平参与科考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则天御洛阳城南门,亲自临试”得出创立殿试;根据“一是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得出推行制举和策问;根据“准许官吏、百姓自己推荐自己,以免荐举有所遗漏”得出允许报考者自荐;根据“三是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得出完善贡举制度。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优秀人才的破格选拔;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完善;扩大了平民阶层公平参与科考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等方面概括。

 16.材料

 从 1960 年起,联合国曾连续室布了三个“发展十年”,从技术、国际贸易、工业化以及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集中体现在 1971 年联大所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室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三个重要文件之上,这些文件不但要求改善世界贸易的国际体制和改革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故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改革国除货币制度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而且还室布各国有权平等、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并要求发达国家以合理的条件和价格句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

 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拨助,保证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充分水久的主权,包括实行国有化和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问题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答案】(1)举措:以十年为期,宣布了三个发展规划,从技术、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以重要文件的形式,从国际分工、贸易条件等方面缩小世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差距。(任意两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作用: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助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

 【解析】

 【详解】(1)举措:根据“联合国曾连续室布了三个“发展十年””得出以十年为期,宣布了三个发展规划,从技术、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根据“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室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三个重要文件之上……”得出以重要文件的形式,从国际分工、贸易条件等方面缩小世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差距。

 (2)作用:根据材料“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拨助,保证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充分水久的主权,包括实行国有化和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的信息可从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助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概括。

 17.材料

 要阳初(1890—1990 年),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被称为平民教育之父。要阳初平年既受过私整教育,又上过教会学校,还留学过美国耶音大学。1918 年,要阳初学成毕业,随即赴欧洲战场为华工服务,有感于华工多不识字,使在华工营试办识字班。20 世纪 20 年代,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国家危难、时局动荡,爱国人士推行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乡村改遗等呼声此起校伏。要阳初于 1923 年在北京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城市里提倡识字运动。从 l930 年起,他由识字运动转到“农村建设”,在河北定县搞“平民教育”实验,提倘“以文艺教育款悉,以生计教育款穷,以卫生

 教育教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期望以此改造农村社会。经过努力,定县农民的识字率大幅提高,农村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和发展。后由于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步递近,要阳初等人撤离定县。

 ——一据王松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兴起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晏阳初在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

 【答案】(1)条件: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军阀混战,民族危机严重;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晏阳初的个人学识与经历;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任意五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评价: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社会状况;促进了教育普及与发展;回避了农村的土地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用改良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

 【解析】

 【详解】(1)条件:根据“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国家危难、时局动荡,爱国人士推行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乡村改遗等呼声此起校伏”所涉及的信息,可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军阀混战,民族危机严重、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的角度概括。根据“要阳初平年既受过私整教育,又上过教会学校,还留学过美国耶音大学”可得出晏阳初的个人学识与经历;结合所学可得出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

 (2)评价:根据所学可从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社会状况;促进了教育普及与发展;回避了农村的土地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用改良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等角度概括出答案。

推荐访问:长沙市 湖南省 考试题
上一篇:全网大学生暑期实践支教报告
下一篇:电缆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