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文化传承:乡愁滋味—悠远绵长食文化中考语文作文素材30天晨诵午读晚拓展

来源:一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08-06 点击:

  专题 0 20 文化传承:乡愁滋味 —— 悠远绵长食文化

 【 专题导引 】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了自己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先贤就已将“食”视为人的本性。走进中华悠远绵长的饮食文化,就宛如置身于艺术殿堂,各种各样的中华美食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其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特征,不仅令人饱享口福,而且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说,中华美食既包含着朴素的养生原理,也蕴藏着丰厚的美学内涵,包含着浓厚奇特的民族地域风情。

 今天我们晨诵午读晚积累的素材专题:乡愁滋味——悠远绵长食文化 。

 (一)晨诵美文

 【 美文美读 】

 美文一:

 豆腐四重奏(之二)

 黄苗子 豆腐作为家常便饭,真是雅俗共赏。记得小时在广州,曾吃过南园酒家的山水豆腐,清香嫩滑,令人心脾一爽,至今五十年,印象还极深刻。据内行人说,浸泡豆腐,必须好水,磨豆腐的水亦然,南园的豆腐是在山泉上冲泡的,磨豆腐时,亦以泉水浇之,所以特别清嫩。农村的豆腐,往往比城市的好,主要也是农村用山水、泉水、溪水,而城市只能用自来水,所以就差得远了。

 北京人所谓“南豆腐”,比北方豆腐嫩,那是因为点卤的方法,北方较粗糙,南方较细致。北方豆腐也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南方所不及的,即是冻豆腐,其法是把制成的豆腐放在屋外,等它结冰之后化去,豆腐块中结成小孔,作蜂窝状,放入涮羊肉火锅中,其味香美。

 豆腐是古代中国人的发明,传至东南亚各国和朝鲜、日本,成为亚洲人共同喜好的食品。由于豆类含有植物蛋白甚丰,所以是较好的营养品。

 它荤素咸宜,并可制各种干品,豆腐干、腐皮、腐乳,都是极好的助餐妙品。

  五十年前,广州白云山麓某尼庵的豆腐干,秘制卤汁,香味扑鼻,色黑而润,有如鸭肝。当时豪家闺阁,争以吃到师姑豆腐干为助茶妙品,或遣仆专程往购,或约期由尼庵送来,索价倍于市上腐干,但是其门如市。《本草·豆腐下集解》:“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这位刘安是汉高祖的孙子,封在安徽淮南。好神仙术,招集方士,研究烧炼,豆腐是方士们在烧炼过程中发明的。至今安徽豆腐,质地绝佳,这和他的发明地淮南的传统不无关系。元代的学者诗人虞集,写过一篇《豆腐三德颂》,其实豆腐之美,何止三德。可惜,我国豆腐,近年被日本人以新方法用机器研制,渐渐夺取世界市场,将来恐怕没有人知道豆腐的母国是中国了。

 美文二:

 腊八粥 冰 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 1930 年 1 月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 1976 年 1 月 8 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的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含英咀华】

 《豆腐四重奏》是一篇文笔优美、旁征博引话豆腐的知识小品,豆腐本是餐桌上的寻常之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就显得十分不平凡了。他在不长的篇幅中对这种大众化食品从各个方面侃侃而谈:从豆腐的制法、用水、南北豆腐的口感、豆制品的风味、豆腐的历史和发展、有关豆腐的典故传说、豆腐的营养价值、对人们身体的裨益等方面进行生动有趣地介绍说明,俨然是一个豆腐专家。作者写出了豆腐中积淀着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读者读此文获益匪浅。

 《腊八粥》一文中,作家冰心借吃腊八粥一事追忆已逝的岁月和人物。由于记写的人物都与农历腊八这一天有特殊的联系:作者的祖母是腊八那天去世的,作者的母亲也是腊八那天去世的,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忌日也是这一天,因而使作者不能不因为腊八粥而生情,感腊八而伤怀,写出这篇感情炽热而深沉的散文。文中还详细地介绍了腊八粥的制作,腊八粥的由来和意义,将读者带进这个传统小吃的食文化中。

 (二)午读范文

 【阅读范文】

 范文一:

 家乡的小笼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豪华酒店的山珍海味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各种美味佳肴举不胜举,而

  我却对家乡的小笼包情有独钟。

 听妈妈说,家乡的小笼包有这样一段传奇的来历: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风景迷人的寄畅园游玩时,忽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便叫太监买了两笼包子。乾隆皇帝才吃了一口,便赞不绝口:“此包口感极佳,乃包中之王,又有这翠绿的竹子映衬着,颇显高贵,朕就取名为小笼包。”从此,小笼包便名扬天下。

 “老板,来两笼小笼包!”“好嘞!”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王兴记吃小笼包。不一会儿,两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立刻端上了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即被勾了出来。我知道,在大众场合不要失态,我不得不强咽下口水。你看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笼包,美得就像是无瑕的玉雕琢成的工艺品。它们远看像一座座宝塔,近看又像一个个小包裹,小巧玲珑。小笼包的皮细腻嫩滑、白而透明,透过晶莹剔透的皮,里面褐色的汤汁若隐若现,色泽诱人。不论谁见了,准得口水直流三千尺!

 我小心翼翼地夹了一个小笼包,先吃掉小笼包上面白生生的“小菊花”。嗬,细嫩而有弹性,口感极佳!接着,我把鲜嫩爽口的汤汁吸进嘴里,那鲜美的味道顿时在我嘴里弥漫开来,真香啊!然后,我细细品味里面细腻柔滑的肉团。咦?这是什么味道——难以言状,只觉得舌尖上的味道蔓延到全身,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最后,我吃掉外面那层晶莹剔透的皮。嗨,又脆又有韧性,一个字,“爽”!此次品尝小笼包,真乃大饱口福也!

 怎么样?听完我的介绍,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那就快来无锡的王兴记,品尝这里色香味俱全的小笼包吧!

 点评:

 作者围绕家乡的美食,详细地叙述了小笼包的传奇故事、外形及口感,表达了对家乡风味的赞美之情。特别是品尝的部分,一步一步,细嚼慢咽,精心品味,形、色、香、味,无一遗漏地展现出来,的确让人“垂涎三尺”!

 范文二:

 镇江小吃 在镇江民谣中有这么几句话:“香醋摆不坏,肴肉不算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话说当年张果老一时兴起,想回人间游逛游逛,恰好落到了镇江。眼前一座小酒店,一阵阵香味逗得

  老头子直滴口水,忍不住进得店来。店主人送上一盘形似肥肉的东西,张果老也不知何物便吃起来,谁知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一直从早市吃到关门。他吃的正是肴肉。

 肴肉又名水晶蹄,它用猪肉精心烹制而成,外观晶亮,肥而不腻,香酥可口。如果你家来了个外地的亲朋好友,买上一斤肴肉招待,管保他爱不释箸。

 不过,空吃肴肉还不能算会吃,最好用醋蘸着吃,再放些姜末,那才叫锦上添花呢。无独有偶,镇江有美味肴肉,又有出名的香醋。“金山”牌香醋获巴黎环球美食协会“金奖”,又获得巴拿马伊丽莎白奖。镇江醋酸而不涩,味香色浓,不仅可做调味品,还有更有趣的用途呢。

 你想皮肤光滑吗?请每天洗脸时滴一点镇江香醋。

 你想开胃健脾吗?每天用餐时请喝些镇江香醋。

 你想防止感冒吗?请在屋里熏些镇江香醋。

 你会失眠吗?睡前请在饮用的白开水中滴一点镇江香醋,包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如果你是北方来的朋友,习惯于面食,那请尝尝镇江的“小刀面”。做“小刀面”的传统工艺颇有趣。先说搅面,很特别,用一根竹竿,人坐在竹竿上跳呀跳的,宛如跷跷板。面团又软又有韧性,然后很长的小刀切成薄薄的细细的面条。最后说煮面,把细长柔软的面条,放在大水锅里,再把一个木头锅盖漂在上面。烧的火要用大灶小灶洞,用芦柴或豆秸做燃料,火不大不小,不急不缓。这样煮出来的面柔韧滑爽,香酥适口,且吸足了佐料,味道鲜美。

 朋友,你们来镇江别忘了买一本《镇江小吃》。有了它,保管你吃遍镇江不想走。

 点评:

 作者如同一位热情的导游,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具有镇江地方特色的小吃:肴肉、小刀面。文章从镇江的民谣和掌故写起,然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镇江的小吃进行描写,色香味尽情道来,美食风味涉笔成趣。

 【写法小结】

 1.呈现家乡美食的千姿百态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而每个地区也都有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和饮食习惯,如北京的烤鸭、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触动着家乡人民的神经和味蕾。你的家乡有哪些令人垂涎流连的特色美食呢?街头巷尾有哪些让

  你念念不忘的早点夜宵?你也不妨将写作的触角伸向那些与众不同的家乡美食,为读者呈现充满诱惑的舌尖上的家乡。通过对家乡美食的介绍,展示美食文化的多姿多彩。

 2.记录家乡特色美食的变迁 围绕“家乡美食”,调动生活积累,记录家乡一种特色美食的变迁以及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可以讲述关于这一美食的掌故、传奇、趣闻;可以从色、香、味、形或制作的发展过程,突出其特色,追寻家乡特色美食发展轨迹;可以展开适当的想象——如何在历史传承中创新,让家乡的美食生出“翅膀”走向未来。总之,体验和感悟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深刻内涵,让文章具有厚重感。

 3.融进自己对家乡美食的情感 介绍家乡美食,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融进自己的情感体验,写美食要感受到对家乡、对生活的怀念和热爱。你是否有这样的记忆,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却怎么也挥之不去?是妈妈亲手为你制作的过桥米线?是奶奶亲自为你煮好的八宝饭?是爸爸给你蒸制的年糕?是全家人一起包的粽子?„„因为亲情,因为乡情,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情愫。将传统美食与美好情感结合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三)晚拓展素材

 【典故传说】

 (1)羊肉泡馍的传说 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作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

 (2)“过桥米线”的由来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做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的那层厚厚的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熬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汤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

  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这种米线叫作“过桥米线”。

 (3)“千叟宴”的得名 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 4 次。清帝康熙为显示其治国有方,并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因此举办“千叟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康熙帝在席间赋《千叟宴》诗一首,因而得此宴名。

 (4)洛阳水席的起源 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引起轰动,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水席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隋唐时期,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僧尼们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吃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备觉清爽,味道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的制作方法传入宫中,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廷和官场的大雅之堂。

 【饮食文化】

 (1)《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2)独特的饮食文化意蕴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乎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推荐访问:文化 作文 乡愁
上一篇:1.(建设单位)建筑类建设工程项目报审承诺书
下一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8)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