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于年底批准立项,在学校(十六号).

来源:注会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区域经济学湖南科技学院重点学科自评报告

 应用经济学学科

 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于2011年年底批准立项,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以及学科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遵循“凝炼方向、汇集人才、打造平台、提高水平、服务社会”的建设思路,在学科方向凝炼、学科队伍汇聚、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一、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完成或超额完成的指标情况

 1、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重点建设学科从立项建设开始就已确立了三个稳定、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方向,即城乡一体化、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方向带头人分别为李清泉、陈弘和管天球三位教授。其特色在于“一条主线,两个结合”,即学科组成人员都是围绕“区域经济”这一条主线开展研究,同时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科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教学中心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内容都是适应新时代及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处于学科发展前沿。

 2、学术队伍

 本学科队伍现有成员1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75%,博士及在读博士所占比例达到75%,每个方向都有1名教授和多名博士;建设期内引进特聘教授1人,引进博士2人,晋升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2人,2人获得博士学位,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李清泉教授在学科建设期内主持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两个项目,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2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省厅级课题2项,第一参与省社科重大课题1项,科研成果《南岭瑶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获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三等奖,获得省级学会二等奖以上学术奖励5次;主编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区域经济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即将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

 3、科学研究

 (1)科研项目 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旅游局研究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其中1项重大),湖南省厅级项目21项。

 (2)科研经费 2011年以来共获科研经费270.6万元。

 (3)科研成果奖 2011年以来共获科研成果奖36项。

 (4)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131篇,其中CSSCI期刊13篇、EI5篇、CPCI4篇。

 4、人才培养

 湖南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指导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学科竞赛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3人次。

 5、资源条件

 本学科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388平方米,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200多万元,有77.6平方米的资料室,拥有藏书4000多册,购买软件50多万元,基本能满足本学科教学与研究需要。学科网站内容全面而且保持更新。

 6、学术交流

 本学科主办了2次省级学术研讨会(2011年省经济学学会研讨会、2015年大湘南区域发展研讨会),协办1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座10余人次,院内教师讲座10余人次,外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0余人次。

 (二)未能如期完成的指标情况及原因分析

 1、学校的地理位置及待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引进教授博士力度不大,团队整体科研能力仍需加强;

 2、获得省级及其以上科研成果奖励较少,档次不高,主要是缺乏高端人才;

 3、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困难,难以保障出高质量成果。

 二、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进展

 (一)凝炼研究方向,学科研究特色更加鲜明

 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之初,申报时由于缺乏经验,研究方向不很明晰,后来经过大家讨论,学科组成员调整队伍构成与研究方向,整合资源,确立了三个稳定、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方向,即城乡一体化、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方向带头人分别为李清泉、陈弘和管天球三位教授。其特色在于“一条主线,两个结合”,即学科组成员都是围绕“区域经济”这一条主线开展研究,同时将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科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科建设为教学中心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t "/_blank" 城乡 \t "/_blank" 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理论上来说,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将 \t "/_blank" 工业与 \t "/_blank" 农业、 \t "/_blank" 城市与乡村、 \t "/_blank"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其内容涉及到城乡在规划建设、 \t "/_blank" 产业发展、城乡差别、政策措施、 \t "/_blank" 生态环境保护、 \t "/_blank" 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发展等诸多领域。本方向研究人员在李清泉教授的带领与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基于城乡一体化这一主线,主要从城乡生态、城乡统筹、农村消费等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如农村城镇化,“力图改变长期形成的 \t "/_blank"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 \t "/_blank" 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 \t "/_blank" 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 \t "/_blank" 经济社会全面、 \t "/_blank" 协调、 \t "/_blank" 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建议。

 城乡一体化方向凝练的主要特色在于:一是将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组织化、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成果;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该方向成员都是以湖南、湘南、永州等地区为研究视角,将区域经济理论与这些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为这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来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与政策指导,如湘南经济大开发战略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战略、生态城镇化战略和对接东盟桥头堡战略等;三是研究成果突出。该方向成员对于城乡经济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持了多项各级各类课题,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如承担省社科基金课题有:李清泉教授《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利用研究—以永州市为例》、袁岳驷副教授《湖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协同推进建设研究》、蒋满霖副教授《“新常态”金融包容性视角下湖南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课题等。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主导产业的选择、某些具体产业的发展及规划等内容。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学术骨干、学术梯队、科研任务稳定,具有较长时期的积累,在我省具有优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向研究人员在陈弘教授的带领与组织,主要从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产业、农村种植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陈弘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其主持的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基于生态红线视角的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成果获得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姚增福博士则在农村种植业尤其是对种粮大户方面的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省社科基金、科技厅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项目,他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对种粮大户的规模经营、各种经济行为、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种粮大户、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有重大突破。还有周慧玲副教授的国家旅游局项目《空间网络的测量及治理研究》等。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增长方向经过近期的建设和积累,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与研究团队,已有相当多的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和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等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社会效益较突出。

 本方向研究人员在管天球教授的带领与组织,主要从油茶产业、政府举债投资、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管天球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油茶产业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中丘陵地区油茶生态产业链构建及对策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受到湖南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王福民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家族性资源视角下的企业创业导向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研究了企业创新创业;朱文蔚博士则在政府性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省社科基金、省科技厅等多个省部级项目,就政府性债务问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其研究成果被省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鉴定为“省内先进”。该方向成员为湖南省和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献计献策,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并被有关政府决策部门所采用。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优秀学术团队

 学科建设重在学术队伍建设。几年来,我们通过学科人才引进、鼓励学科成员考研考博、选派一些同志外出作博士后交流、支持学科成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指导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和科研等措施,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队伍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目前,本学科成员共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助教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总成员的75%;有博士学位的6人,其中在读博士生6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李清泉教授现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教系列高级职称和教学成果奖评委。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和多个省级学会常务理事,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负责人,校级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人。在学科建设期内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2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省厅级课题2项,第一参与省社科重大课题1项,科研成果《南岭瑶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获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三等奖,获得省级学会二等奖以上学术奖励5次;主编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区域经济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即将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

 陈弘教授在区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方面,主持完成了一项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基于生态红线视角的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管天球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中丘陵地区油茶生态产业链构建及对策研究》。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改善团队知识、年龄、学缘结构。在四年建设期中,学科点先后有朱文蔚、周慧玲、杨娟、周小敏、蒋红云、杨帆等7名青年教师考取深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有姚增福、蒋满霖等2位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其中在建设期内朱文蔚、王福民两位老师拿到了博士学位,5位老师晋升副教授,引进1位特聘教授。超额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科建设中,我们始终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学科研究成果指导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有较强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应用型经管专业人才。近几年,学科组成员努力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李清泉教授主持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和省级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袁岳驷、周慧玲副教授主持省级教改项目。

 由于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旅管专业学生参加全省高校学科竞赛获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学生毕业后有的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骨干力量,很多学生自主创业并取得成功,少数学生考研考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学学科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确定研究方向、论文写作以及课题申报等;二是大力支持学科成员外出进修学习,提高科研能力;三是进行科研攻关和集体协作。我们不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会,讨论经济热点问题;在申报课题时,组织学科成员协作和攻关,提高课题评审通过率;四是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我们对优秀科研学术成果的奖励,使重点成果获得重奖,学科成员的科研成果质量明显有了显著的提高。4年来,学科团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国家旅游局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课题6项、省厅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学会科研成果奖30余项,市级院级成果奖9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3篇,EI和 ISTP 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30余篇。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本学科分别于2011年7月、2015年11月主办了湖南省经济学会研讨会和湖南省《第二届大湘南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论坛》,另外协办了《第十届湖南高校商学院院长论坛》。学科建设期学科组成员参加学术会议60余人次。除学术会议这种交流形式外,还与省内外有关大学和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往来,先后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讲座10人次。

 (五)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学科平台

 本学科点依托新农村建设研究所成立“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组合优势资源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内部刊物《南方农村研究》。其次,加强了学院图书资料建设,增添了学科研究的书籍资料,基本上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再次,在网站建设方面,我们除了在院网站建立了重点学科栏目之外,单独建立了区域经济学学科网站,介绍了学科概况、学术动态、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情况;最后,在实验室建设上,我们申报和建设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和资源库。

 经费管理与使用 本学科负责人严格执行《湖南科技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学科经费主要用于资源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建设、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成果奖励。

 三、学科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一)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团队成员在科研项目上取得较大突破,获国家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科研总经费27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31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13篇。出版专著2部。?

 (1)管天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中丘陵地区油茶生态产业链构建及对策研究

 (2)王福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家族性资源视角下的企业创业导向及作用机制研究

 (3)陈弘主持省哲学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基于生态红线视角的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4)姚增福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农户农业环境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及其提升机制研究

 (二)教研相长“质量工程”获得重大进展?

 李清泉教授主持的理论经济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讲的《区域经济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主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科成员获得省级教改项目5项、获得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次。

 (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突出?

 1、参与地方政府部门决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实现了高校服务社会发展功能。加强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咨询指导。“十二五”期间,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按照湘南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区域经济学应积极承担相应的研究和服务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进行调研,产出了一大批应用研究成果。如陈弘教授主持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基于生态红线视角的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李清泉教授主持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泛珠三角”背景下湘南经济开发战略研究和永州市对接东盟“桥头堡”建设实施方案等,为湘南及永州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使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与湘南经济区的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和培养人才。注重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具有优势。区域经济学学科一直比较注重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关系,通过规划、策划、培训和咨询等方式,服务于企业发展。如为湖南金蓖集团提供决策咨询,促使项目投资云南丽江女儿国6亿元,正在与双牌县政府合作开发阳明山投资7个亿。与永州市敬老山庄合作签订员工培训合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四、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学科存在的不足

 通过团队成员的努力,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组队伍规模需扩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科组成员中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少,梯队建设在各研究方向分布不均衡,学科组成员学历层次不高,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只有7人,业务水平需整体提高,学科队伍需加快建设步伐。

 2.科研成果奖励数量多,但层次不高。

 3.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还没得到良性互动发展。

 4.经费使用困难。学院对学科建设一直非常重视,投入经费较充足,但使用困难,影响和限制了学科建设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实力。

 (二)未来发展设想

 1、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将继续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增强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2、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教师取得更高水平和更多数量的课题立项和科研成果,使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力争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3、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向省级重点学科奋斗。

 4、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更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设施保障。

 5、继续加强基本条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条件保障。进一步加强图书、电子网络资源建设;制定院级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构建研究平台。?

 6、继续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和质量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生培养中实行“导师制”,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组

 2015年11月26日

推荐访问: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立项 经济学
上一篇:最新学习新党章党课讲稿
下一篇:材料物理与化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