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强化讲义教学电子版

来源:初一 发布时间:2020-09-17 点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复习提示】

 在历年的真题中本章基本不考。本章所涉重要知识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的的历史贡献和马克思主义的特征等。本部分内容属于绪论部分,参加今年考研的同学注意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就好。

 考点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考点 1 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第一,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第二,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第三,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考点 2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第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

 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第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考点 3 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 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考点 4 4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 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它的 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声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考点 5 5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最根 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 哲学基础。

 考点 6 6 :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 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 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

 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第四,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试金石。

 考点 7 7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这种品质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第二,这种品质是 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第三,这种品质是 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考点 8 8 :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复习提示】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一章,由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部分组成,每年必考而且分值在 10-14 分不等,在历年的真题中共考查了单项选择题 37 道计 37 分,多项题 24道计 48 分,分析题 7 题计 70 分。所涉知识点为世界的物质性(单选:87、88、92、95、97、98、00、01 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单选:92、94、05、09 年,多选:89年);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单选:87、90、99、12 年,多选:88、02、07、09、10 年);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单选:07、12、13 年,多选:14、15 年);社会的物质性(单选:11 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单选:89 年);人与自然的关系(单选:04、10 年,多选:08 年,分析题:05、11 年);规律及其客观性(单选:96 年,多选:89、05 年);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多选:01、05、07 年,分析题:14 年);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单选:94、07、13 年,分析:09 年);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单选:89、91 年,多选:98、01、03 年,分析:93、97、09、15 年);质量互变规律(单选:90、92、93、97、01、10、11、12、16 年,多选:98 年,分析题:05 年);否定之否定规律(单选:90、98 年,多选:98、99、15 年);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单选:00 年);唯物辩证法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分析:16 年);。本部分内容是本学科核心知识点,参加考研的同学尤其注意物质观、运动观、意识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考点是考试重中之重。

 考点解析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考点 1: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考点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根据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

 的基本派别:第一,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第二,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第一,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第二,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0 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样就明确指出了 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考点 4: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方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 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真题解析】1.(2010 年第 17 题)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 1971 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 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 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 1971 年版在解释“雉”就是“野鸡”之后,紧接着说“肉可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1998 年版也一样,直到 2008 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2.(2013 年第 1 题)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 稳定状态,包括 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 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 5: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两者都具有客观实现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

 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考点 6: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其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 7: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一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考点 8: 联系及其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第一,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第二, 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

 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第三, 联系具有多样 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第四, 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真题解析】(2014 年第 1 题)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考点 9 9 :

 联系 与 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 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考点 10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真题解析】1.(2012 年第 17 题)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

 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2015 年第 17 题)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迚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 A. 亊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 亊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 亊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 11 :过程论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 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第二,恩格斯指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第三,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 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考点 12 :原因和结果: :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 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呆、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

 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真题解析】(2013 年第 2 题)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考点 13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 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一,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其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其三,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第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其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其二,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考点 14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考点 15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第一, 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其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

 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其三,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其四,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第二, 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一,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其二,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考点 16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内容和形式是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考点 17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 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 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考点 1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

 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考点 1 19 9 :事物 存在的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 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一是,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 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真题解析】(2015 年第 18 题)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 ,就要 A. 精确把握亊物的度 B.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 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考点 20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 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 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 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

 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 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真题解析】(2010 年第 2 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2.(2011 年第 1 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3.(2012 年第 2 题)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 分环节考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考点 2 21 1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 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

 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考点 2 22 2 :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 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 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考点 23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考点 24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恩格斯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正是基于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考点 25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 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诸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

 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复习提示】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排在第二位的一章,每年必考选择题或分析题,分值仅次于第二章,大约在 7-10 分不等,在历年的真题中共考查了单项选择题 12 道计 12 分,多项题12 道计 24 分,分析题 11 题,计 110 分。所涉知识点为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单选:08 年);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多选:88 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单选:02、15 年);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分析:96 年);认识论的两条路线(单选:91年,多选:00 年);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单选:90、92、06 年,多选:88、97 年);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多选:87、90 年);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分析:04 年);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单选:14 年,分析题:89 年);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多选:94 年);真理的客观性(辩析:

 97 年);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单选:

 93、05 年,多选:88、94 年);真理和谬误、成功与失败(多选:90、91 年,分析:10、11 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选:09 年,分析:99、01 年);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87 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析:13年)。本部分内容是本学科重要知识点之一,参加考研的同学尤其注意实践观、认识的两条路线、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的特征、真理的检验标准和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这些考点是考试重中之重。

 【考点解析】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考点 1 1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 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 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 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 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真题解析】(2015 年第 1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2011 年第 17 题)1971 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① 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② 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③ 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主要是指那些具有客观行动和对事物起变革作用的科学文化活动。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考点 2 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 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第三,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考点 3 3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考点 4 4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回答。

 考点 5 5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 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 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 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考点 6 6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考点 7 7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 能动的反映论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讲义 电子版
上一篇:第50讲,套期会计概述
下一篇:公益慈善发言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