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来源:初一 发布时间:2020-08-31 点击:

 “ 互联网+ ”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重视采用互联网思维来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重点在于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其在互联网领域当中对自身的行为观点进行理性的培养。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互联网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创新探索。然而在实际当中也不可避免存在相应的问题,如虚拟平台容易误导学生、无人监督课程质量无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形式化忽视内容等。为此就要求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要求辅导员一定要充分把握学生性格特点,以此来借助“互联网+”时代特性来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前言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从大众文化视角下,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若还是一如既往的刻板、守旧,不与时俱进,必将被九零后大学生所厌弃。辅导员的工作主体应该是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老师,是学生成长的辅助者,这是教师身份的基础。其次,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多发生在课外,因而会与很多学生有更近距离的接触,沟通多了,自然就成了朋友。因而,我的划分是“全院学生包含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包含我的朋友”。因为辅导员身份的工作的特殊性,更容易把握学生思想发展动向。互联网的深度发展特别是微信作为手机媒体时代最为重要的即时通讯方式,以其独特的社交性、便捷性、开放性深受当代大学生青睐。作为代表的微信推动“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社交、资源的便利。网络课程的出现也为高效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授课方法,同时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一、 “互联网+”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便利 (一)可以突破场所限制 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政教育能够突破场地限制,并且还可打破时间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填充碎片化教学、充分体验到智能在线互动和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的

 功能,达成师生间的时空零距离接触。因不受场地限制,节省通勤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省去了很多因上课,吃饭等琐碎的时间。

 思想教育政治课程录像后,可随时进行暂停、回放等操作,不会再出现学习节奏导致跟不上的情况,有效的缓解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学习时间的调整与学习内容的梳理巩固,充分展现出网课教育所具备的灵活性与人性化的特点。尤其使疫情期间的学生便于灵活多变的安排学习计划不至于荒废相关德育课程,使同学们重操旧业适应恢复学校状态。“互联网+”课程免去班级限制,突破了上课人数的限制。足不出户享受各种老师的专业课程,师资力量强大,兼容并包,资源丰富。微信平台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二)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所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进行授课进行选修。网络课程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互联网+”教育通过上课时录制相关课程,可以进行无限重复讲解,学习根据个人情况,个性化教学。学习大概就是一个反复重复的过程。政治相关课程枯燥,且容易走神,而学生要听懂,就必须全程会精聚神,让所有人都这样是超级不容易。长期没听懂或听不懂就会厌课。不同的学生针对同一节课掌握情况不同,老师进行重复讲解,其实并不见得对掌握的学生有什么意义,可能只是浪费时间;然而不讲,对没掌握的学生却很不公平。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互联网+”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上课方式,想重复几遍就重复几遍。

 不同学生适应讲课速度能力不一样。因为人数过多很难针对性的对单个学生掌握知识点缺陷进行分析和辅导训练。因为过度占用时间及无法全提供合适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极度缺限。这方面因“互联网+”课程的改变而得以解决。

 (三)打破传统局面实现互动教学建立良好关系 “互联网+”避免了面对面教育的尴尬,打破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教式灌输和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和老师可以平等、开放交流有助于搭建良好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重网状沟通方式,扩宽教育沟通途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阳光高效下进行。

 并且直播课程在课堂上可以互动,随时留言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同学、

 师生之间交流想法,思维产生碰撞,录播课程和直播回放可以按暂停键停下来记笔记,思考一些复杂的点,想通了,你便提升了。某种程度上,更像传统一对一教学的感觉,对于程度较好的同学,还可以拖动进度条找到自己想提升的点,或是加速观看,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必从头看到尾。“互联网+”课程建设多为学生在维护,有助于培养学生骨干、发挥学生创造力,也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上来,也彰显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二、 “互联网+”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问题 (一)虚拟平台容易误导学生 “互联网+”虚拟性与互动性很强,大学生匿名交流,言语尺度的把握不当以及虚假欺骗信息的充斥必定影响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的培养,从而价值观偏离、行为错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互联网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其本身的权威角色逐渐被削弱,再加上多数辅导员教师在实操网络技术上使用不熟练。一旦他们宣扬的观念被网络上的其他观点所推翻,将很难再次建立正面的观点形象,最终由此影响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同时虚拟对于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存在威胁。网络的不可控制性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具备的摇一摇、寻找附近的人等多种交友功能,不法分子通过微信实施犯罪,通过网络学生信息外泄都是很危险的事情。

 (二)无人监督课程质量无法保障 不努力自律性差的人可能上课玩手机,网课随便听,听完不练,可能半途而废,效果差。自律性差的人,网课根本起不到作用,打开视频只是做个样子,书桌旁环境氛围完全比不上上学,学生上课积极性 自主性受到严重摧残。因为老师不注意,无人监督,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能力,效果极差,对于连上课都容易打瞌睡走神的同学来说上网课不专心刷微博 QQ 等比比皆是。

 没有学习氛围与督促想要专注于学习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不用说还会下课找老师答疑,看不懂的回放了,因为根本就没看。说的节省了时间其实就是边吃饭边上课,在床上上课等等,完全没有学习的意识。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抱着美女念经。学习是靠主观性意识,要是网课上的好干嘛还要去学校找老师。

 相关练习过后由于一无老师监督,二老师接收作业不方便无纸质必然没有学校效果好。另外由于个别同学打字速度慢所以信息处理速度过低当日错误不能及

 时解决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只能是干听知识无积累效果很差。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形式化忽视内容 太注重形式化 ppt 精美但还是有些知识不到位,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内容不比上课更贴合进度,老师不固定。节节课老师都不同,不能无缝衔接的插入。使学生没有代入感,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到位,一些知识没有联通比不上学校知识的连贯性强。系统过于弱化,不利于知识框架的形成。

 学校太过于依赖设备,科技方面的投入。上着上着网卡退了进度没跟上比上课走神效果还差。学校忙于相关 app 的建设,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师资软件方教学面的建设。

 三、 “互联网+”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办法 (一)统一课程统一考核标准规范设计 首先互联网课程全面统一了教材、课程体系、考核标准、学校资源等。尽管都是统一的,但也是分级的,学生就跟练级一样,学习能力强的可能不受年龄限制能很快超越上去,但达到一定阶段是不会无限制给学下去,会针对这些给到更深入的学习内容,避免分化差距太大,造成新的畸形教育现象。

 其次在公众号内容应当进行规划,而不是有什么播报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松散。应当对公众号进行相关维护,将推出的内容重新设计,做好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做到内容规范、有连续性。结合现流行的直播、微课、分答、在行等形式,加强公众号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加强教育监督和引导 一是从大学生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正确、合理、适度的使用互联网。理性使用网络,要有自制力不能影响生活与学习,要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遵守道德法律,提升是非辨别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入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一支强大而高素质的环境思政工作队伍,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新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要扬长避短,让微信成为思政工作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内心世界的主要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工作动态,实现信息公开,树立良好形象,促进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提高互联网影响思政教育的引导力。学校老师辅导

 和引导学习,学校要提供学生社交互动交流学习的场所,这样学生不仅要学会自我安排学习任务,也要学会主动交流心得,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辅导员提升网络技术操作水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常采用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已成为在互联网上接收信息的人群,甚至比老师接收信息的速度还要快。因此,时尚的大学生将经常使用它。网络语言。因此,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与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最新的在线语言相结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因为大多数在线语言都是幽默和幽默的,所以它们具有很强的交流价值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在线语言,熟练运用语言艺术,解决传统问题。教学笨拙,能够在平等有效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将与老师进行积极而热情的对话,这可以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接受辅导员传递的资源和信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早已成为辅导员工作重心,在实际工作当中,辅导员可促使网络思政工作与微信平台建设相联系,可通过建立网络沟通交流平台,尝试推进网络思政工作阵地建设,体现辅导员发展的专业化。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和参与者,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参与者,政治素质要过硬,要有育人的崇高使命感,工作量繁重。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继红.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1):83-85. 【2】袁贵仁. 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 中国高等教育(12):5-9. 【3】郑永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21):13-14. 【4】郑元景.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1):107-109.

 【5】张立春. 高校思想政治“互联网+教育”模式探析[J]. 科技展望, 2016(19). 【6】刘伯雅, 任小龙.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 中国电子教育(1):38-42+53.

推荐访问:互联网 辅导员 思想政治
上一篇:十九届四中全会领导体会
下一篇:税务自查报告情况说明(一)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