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环保工作会讲话

来源:三年级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为“十二五”环保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在2011年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游树林

 (2011年3月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转型跨越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全市环保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攻坚克难,为“十二五”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全市环保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一、2010年及十一五环保工作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的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成减排指标、“蓝天碧水工程”和“十一五”环保规划为目标,狠抓污染减排、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防治四项工作重点,认真落实严格考核问责、加强环境监管、强化管理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五项保障措施,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环保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各项环保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圆满结束了“十一五”的环保工作。

 1、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污染减排是政府工作的约束性指标,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五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确保了减排任务的完成。一是狠抓结构减排。共淘汰6家电厂125MW小火电机组,22家384万吨焦炭生产能力,6家145万吨水泥生产能力,11个冶炼企业80万吨生产能力,整合关停规模小于30万吨煤矿80余家,关停榆社化工总厂18万吨合成氨车间等5个化工企业和生产车间,完成了70余家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二是狠抓工程减排。完成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全市11个县(市)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正常运行。完成了以燃煤电厂、焦化煤气脱硫为重点的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全市现有11家燃煤电厂全部配套了脱硫设施,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电厂在配套炉内脱硫设施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尾部脱硫任务;现有的26家焦化企业全部完成煤气脱硫,有268家工业企业的燃煤窑炉、玛钢铸造冲天炉、退火炉、玻璃器皿燃煤园炉改造使用天然气、煤气发生炉、煤气等清洁能源;三是狠抓监督管理减排。强化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全市国、省控重点企业和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省环保部门联网。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焦化、建材等行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加强对重点污染源、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管,把每年的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和项目上,实行挂牌督办,五年共对336个企业和项目实行分类处置,确保了减排任务的完成。

 五年中,全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5年的11.37万吨下降到9.861万吨,净减排1.509万吨,减排幅度为13.26%,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102.6%。化学需氧量从2.51万吨下降到2.095万吨,净减排4150吨,减排幅度为16.87%,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32.3%,两项均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集中供热、供气设施建设,加强燃煤锅炉治理和烟尘控制区建设。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和噪声污染整治等专项治理。把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作为重点,列入市政府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认真落实,连续五年在市城区开展燃煤锅炉治理,实施“冬病夏治”。“十一五”期间共投资约2亿多元,其中动用市级环保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通过推进集中供热和煤改型煤、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燃料,累计拆除改造燃煤锅炉983台1313吨,使市城区80%以上的燃煤锅炉得到治理,年减少燃用原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600吨,烟尘6400吨。各县(市)也加大燃煤锅炉治理力度,全市共计取缔锅炉2275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215.15万平米,热电联供面积1426万平方米。开展城市扬尘治理,对储煤场、煤炭运销站都建设了喷淋、挡风抑尘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煤尘污染,建筑工地实行“绿色围挡”。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实行机动车环保检测和环保标识制度,在全市建成了10条环保检测线,贴牌率达到90%。

 五年中,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从2005年的57%增加到2010年的98.6%,增加了41.6%,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位居全省第一,空气污染指数从5.44下降为1.52,下降了72%。全市从2005年没有一个县(区、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到2010年11个县(区、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改善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加强水环境治理。一是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重点,加强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生活污水处理厂每月一检查,每季一通报,督促县(区、市)政府加强对污水管网和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保证运营经费,基本保证了全市城市生活污水的正常处理。二是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对污水排放企业的监管。各县(区、市)都制定了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对全市的123个乡镇、211个排污企业实行网络化管理,责任到人,对重点涉水企业下达限期治理,要求实现零排放或达到地表水排放标准,对存在违法排污的污水企业进行查处。有46家焦化、化工企业完成废水深度治理,达到了零排放或一级综合排放标准。洗煤、焦化、化工、造纸、电力等行业全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省政府要求,从2010年开始实行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经过对各县(区、市)进行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对汾河沿线跨界断面水质考核中水质超标的县(市)扣缴了生态补偿金,促进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和河流断面水质改善。

 五年中,全市省控6个断面水质从全部为劣五类或四类到有三个达到三类以上优良标准,三个达到农灌水标准,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下降了56%,氨氮浓度下降了70.5%,2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水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3、“蓝天碧水”工程基本实现。2010年,“蓝天碧水”工程在完成32项指标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两区规划、水土流失治理、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城市垃圾处理等指标基本完成,至此,“蓝天碧水”工程的36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12座,配套管网1037公里,实现了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形成日处理25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建成并投入运行垃圾处理厂2座,在建9座,实现了县县都有垃圾处理厂;市城区完成城市污水、雨污分流改造126公里;铺设热电联供管网77公里,燃气管网96公里,增加热电联供面积600万平方米,市城区集中供热率从27.04%达到80%,增长了53%;气化率从46.01%达到98%,增长了52%;污水处理率从19%达到70%,增长了51%;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0到31%,增长了31%。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4、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开展了生态市创建工作,编制完成《晋中生态市建设规划》和灵石、介休、平遥、寿阳、昔阳、和顺、左权等9个县(市)的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晋中市及11个县(区、市)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各县(区、市)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贯彻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推进农村生态创建工作。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3个,省级生态村10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示范点9个。全市投入环保资金1500万元补助完成农村环境治理项目105个,完成了全市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源普查。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产煤县全部编制完成了《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煤矿企业开展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建成了14个省级生态示范矿井。

 过去的五年,是污染减排力度最大,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的五年;是环保地位提升,环保综合作用发挥最好的五年;是环保投入最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最大的五年;是全社会环境意识提高,环保工作得到政府重视和全社会支持最为显著的五年。总结五年的工作,我们有几点体会

 第一,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视与强有力的领导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每年市政府的第一次常务会议就是研究环保工作,每年都要召开环境保护暨蓝天碧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市委书记李永宏到市环保局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璞把环保工作作为市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提出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始终“坚持环保工作是底线,刚性指标不动摇;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不动摇;经济综合综合考核中一票否决及行政首长负责制不动摇;严格环保执法的工作方式不动摇”四个不动摇。还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县(区、市)政府和部门工作汇报,督促工作进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志宏多次深入现场检查督促,随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的开展。市政府还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纳入县(区、市)经济综合考核指标,制订了《晋中市领导干部环保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奖惩制和一票否决制。市政府每年都和各县(区、市)政府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将年度环保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区、市)及市直有关部门,并实行严格的考核,推动各级政府认真履职,使各级政府抓环保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第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动员各级各部门协调作战,整体推进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

 市人大、政协高度关注、支持环保工作。市人大每年都组织开展环保执法检查,晋中环保行记者采访活动,督促环保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市政协组织环保工作调研,向政府提出环保工作的建议和对策。同时,通过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收费站创建活动,参加“三晋环保行”记者采访活动,组织“六五”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环保书画展,环保征文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环保工作氛围,使全社会对环保的关注支持和理解进一步加强。市环委会、“蓝天碧水”工程领导组、“城考”领导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环保问题。工商、土地、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在全市已经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环保统一监管的环保工作机制。

 第三、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本手段

 坚持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环境执法的着力点,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每年都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五年来,共组织“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焦化行业清理整顿”、“饮用水源地安全”、畜禽养殖污染、重金属污染、沿河排水企业安全监管、危化品安全监管等等专项行动20多项,共出动9300人次,车辆1214台次,共关停违法排污企业和设施1736个,关停小石灰窑239座,小土焦100家,小碳素8家,拆除烟囱1027个。严格环评审批,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两高一资”项目30多项,特别是通过区域限批、限期整改等办法,促进了一些难点、重点环境问题的解决。强化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及环保部门都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与消防支队一起建立了部门联动的环境应急救援机制,并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对全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企业进行了多次检查,督促危化品企业全部制定了应急预案,配备了应急设备,对发现的环境隐患及时处理,确保了我市环境安全。对全市76个放射源使用单位,297枚放射源进行了全面监管,核发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对9家长期闲置或废弃的20枚放射源进行了收贮,强化了日常检查管理,确保了辐射环境安全。

 第四,加大投入,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是做好环保工作的保障

 五年来,全市各级财政用于环保治理资金累计达5.7952亿元,带动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约33亿元,是“十五”时期全社会环保投入的6倍,完成治理项目780个,有力地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市、县两级环保局全部成为政府组成部门,县级监察大队,监测站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全部成为全额事业单位,并有4个监察支队(大队)成为参公单位,成立了市环境应急与监控中心、核与辐射监管中心、宣教中心,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环保部门的机构不健全、经费没保障的问题。大力加强环境监察、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在全市11个县(区、市)建成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投资2000多万元配备了包括应急监测车,水、气自动监测仪器在内的环境监测仪器1000多台套,初步形成了大气、水主要污染物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各县(市)监测站基本上达到 标准化建设要求,监测能力、水平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投资2500多万元配备执法车辆52台,仪器设备1000多台(套),全市各县(市)监察机构有3个大队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建设三级标准验收。投资8500多万元完成了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对包括焦化、电力、污水处理厂在内的97家重点企业安装394套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自动监控联网,监控废气、废水、监控设备、净化设备200套,工况、视频、报警控制点位309个。

 全市环保系统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员“双评”活动和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建立监督制约制度,开展工作纪律作风整顿,强化服务意识、履职意识,提升队伍素质,开展业务技能技术比赛和岗位技能考核,组织各类岗位技能培训和上岗资格培训,提高了队伍素质,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队伍基础。

 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由于我市能源、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结构型污染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总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一是环境承载力不足,环境对发展的瓶颈制约矛盾突出。“十二五”期间,围绕再造一个新晋中,全市项目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但环境容量有限的市情不会改变,有限的环境容量将难以承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能源资源消耗。二是在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污染减排任务艰巨。按照省政府“4+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加烟尘和粉尘)的总量减排要求,要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任务十分艰巨。三是水环境改善任务重。由于我市位处汾河中下游,受上游来水的影响水质难以控制,同时受污水管网及中水回用设施不配套,部分工业企业排放标准不达地表水排放标准等原因,从根本上改善重点流域水质任务还很重。四是环境安全监管压力大。全市危化品生产、使用、运输、存储企业多,环境监管压力重,而应急救援能力不强,面临的环境风险还很大。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艰巨的任务面前,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2011年环保工作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至关重要。全市环保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转型跨越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为手段,以严格审批强化服务为重点,打好污染减排、大气环境整治、水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实现强化减排措施,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创建环保模范城、强化服务、严格环境执法、搞好自身建设六个突破,为“十二五”环保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开好局、起好步。

 (一)工作目标

 完成国家、省下达的6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的减排任务。市城区及10个县(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污染综合指数进一步下降,2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继续保持重点流域地表水稳定,6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严格减排责任,在落实减排措施上求突破

 围绕六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认真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督管理减排三大措施,确保完成减排目标。

 一是要强化工程减排。以二氧化硫减排为重点,加强火电行业脱硫设施升级改造和运行监管,推行非电行业脱硫设施改造。现有火电厂要进一步提高脱硫设施的投运率和综合脱硫效率,使烟气脱硫设施的投运率达到95%以上,综合脱硫效率不低于90%。实施焦化行业精脱硫工程。所有城市周边地区和环境功能不达标区域的焦化企业实施焦炉煤气精脱硫工程,并保证焦炉煤气利用率达到100%。对碳素、玻璃器皿、玛钢等行业工业炉窑鼓励采用“四气”(煤层气、煤制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进行煤改气工程,禁止直接使用原煤,暂无条件实施“四气”改造的要建设脱硫设施,提高综合脱硫效率。煤矸石制砖和工业废渣制砖炉窑要全部建设脱硫设施。

 以电力行业和机动车管理为重点,实施氮氧化物减排。榆次瑞光电厂投产后要确保脱硝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榆次热电厂和华能电厂启动脱硝工程。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与管理。强制实施机动车尾气检测,加强部门联动,凡无环保标志车辆,严禁上路行驶;加快黄标车淘汰进度,逐步将加油站油品纳入监管范畴。

 以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脱氮除磷和工业污水深度治理为重点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质达不到一级A标准的,要提标升级、增加脱氮除磷设施。完善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回用率。实施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化工行业要提高废水治理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化工生产工艺废水零排放;焦化行业要实现熄焦水闭路循环和酚氰废水零排放;煤矿矿井水要做到深度处理,适度回用、达标排放。工业企业厂区生活污水必须完善收集管网,集中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有机肥利用,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对污染物统一收集治理。

 以强化行业污染防治,实施除尘设施建设改造为重点实施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减排。加大火电、钢铁、焦化、建材等工业企业除尘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电力行业必须实施电加袋为主的除尘改造,烟尘排放浓度稳定小于30mg/m3。水泥、建材、铁合金、电石、冶金、碳素、金属镁等产生生产性粉尘的行业,必须在原料、物料、储放场地建设封闭式储场,并在各扬尘点设置集尘装置,配套高效除尘设施。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施除尘设施提效改造,采用袋式高效除尘技术,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必须使用低灰优质煤或采用清洁燃料。

 二是要强化结构减排。按照环保标准和指标要求,坚决关停、取缔、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实施环境保护末尾淘汰,除完成列入减排项目的9个淘汰企业外,对列入国家《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的企业,要采取措施,加快淘汰进度。

 三是推进管理减排。完善污染减排统计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继续加强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及重点减排项目监督性监测,加强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联网运行,对新增的约束性指标要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强化工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运行率考核。对污染减排进度要实行月上报、季分析、半年核算、全年盘点的核查制度。强化现场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环境统计工作,搞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更新。

 四是严格减排考核,实现污染减排“一票否决”,对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县(区、市)和重点企业实行问责。

 五是打好重点减排项目攻坚战。为将上述减排措施落到实处,把全年减排任务分解到89个企业和项目上,实行分类处置、挂牌督办。各县(区、市)要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对89个减排项目完成情况将组织严格的考核和督促检查,并与减排任务挂钩。

 2、深化“蓝天碧水”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蓝天碧水”工程扩容提质的要求,今年,太谷、寿阳、榆社将纳入考核范围,我市“蓝天碧水”工程实施范围将扩展到重点流域、高速公路沿线的8个县(区、市)。各县(区、市)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加强供热、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取暖锅炉和工业锅炉治理为重点打好燃煤污染治理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市城区以全部完成未改造的135台锅炉为重点继续开展燃煤污染治理,热电联供要优先保证覆盖分散采暖燃煤锅炉,在热电联供达不到的区域实行区域连片供热和推广气、电、油、地热、型煤等清洁燃料,消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煤锅炉,开展“城中村”小锅炉治理。各县(市)也要开展燃煤锅炉治理,提高集中供热率。要开展工业企业燃煤锅炉、窑炉治理,重点抓好太谷玛钢、祁县玻璃行业的燃煤窑炉治理改造,使全市各县(市)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以实现全市地表水水质全面达标为目标,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投资9.7亿元,实施81项水污染治理工程(其中工业废水深度污染项目45项,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15项,中水回用设施建设项目和中水使用项目11项,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0项)。使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中水回用率进一步提高,大集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达到闭路循环零排放或达到接纳水体标准。同时,继续对全市所有的河流跨界断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考核。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排污量大的涉水新上项目的审批。强化流域沿岸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深化污水深度处理。凡是直接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要执行相应河段地表水功能水质标准,对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无法实现治理达标的予以关停淘汰。

 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促进农村环境治理。以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为引导,推动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继续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今年全市要开展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力争每个县(区、市)都创建1个市级生态乡镇,3个市级生态村。组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开展农村环保设施全覆盖试点。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今年完成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实施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有条件的乡镇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011年要求各县(区、市)要建成一个以上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逐步建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三级垃圾无害化处理网络。推广农村沼气、煤层气、太阳能、生物质炉、“吊炕”等技术。鼓励畜禽养殖适度集中,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小区,解决人畜分离,减少面源污染,继续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加快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及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修改,推进生态示范矿井创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的监管,确保生态安全。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力争环保模范城创建实现突破

 环保模范城市是遵循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取得成效的典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从开展环保模范城创建以来,我省已有长治、晋城、忻州三个市和8个县创建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了实现我市在城乡生态化建设的率先发展,要以开展环保模范城创建活动为目标,整体推进环保工作,力争三年内市城区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有条件的县(区、市)要立即开展“创模”申报工作,争取一个县(市)在今年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为此,一是要制定“创模”规划。各县(市)在上半年都要制定完成本地的创模工作规划方案,明确年度指标任务。二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将成立创模领导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市创模领导组将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情况汇报会,听取汇报,具体部署安排。各县(市)也要把创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组和办公室。市政府将制度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创建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投入,狠抓落实。省级环保模范城共有基本条件、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环境管理五类29项指标,其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是我市环保工作中的短板,市城区今年要加大集中供热力度,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市城区“创模”扫平道路,各县(市)要加大投入,把创建工作中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创建资金,扎实推进“创模”工作。

 4、进一步强化环评审批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求突破

 围绕中心,服务转型跨越发展大局,始终是各级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为此,要千方百计破解环境对发展制约的难题,为全市率先发展做出贡献。首先,要为重点项目建设搞好服务。要通过加大结构减排力度和实施减排深度治理,削减存量,为新改扩建项目腾出可置换的空间。对关系全市发展的重大项目的排污置换指标实行全市范围内调剂,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和有偿使用,千方百计保证重点项目上马。围绕“大招商、大引资”,尽量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搞好优质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对重点工程项目和我市“大招商、大引资”项目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采取“保姆式”服务、代理制和特事特办等超常规措施,促进项目早日开工上马。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将部分非生产性项目和投资1000万以下的项目下放到属地管理。

 其次,要严把项目审批关。恪守产业政策底线。对“两高一资”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产能过剩项目,原则上不予受理和审批;严格控制排污量大的涉水新上项目的审批,从源头遏制新的水污染源。积极鼓励和推动清洁型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恪守生态功能底线,认真执行《晋中市生态功能区划》和《晋中市生态经济区划》划定的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布局要求;恪守环境敏感区底线,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及重点工业项目,要远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汾河沿线、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不再批准新上冶金、焦化、电石、建材及露天开采等污染型项目。恪守建成区产业布局底线,各县(区、市)建成区一律不再新建污染型冒烟企业,已建成的要逐步退城进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严肃查处“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严把总量控制关,对所有“新改扩”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先减后建”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以及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审批新增排污总量的项目,按照新增量的1.5—2倍置换,不符合总量置换要求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

 三是大力推进规划环评工作。对我市区域、流域、重点行业开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及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工业集中区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从决策层面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凡未进行规划环评的工业园区,一律不予受理和审批区域内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5、强化环境执法,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在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上求突破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认真贯彻《山西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一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以沿河涉水企业、重金属企业、危化品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二是实行网格化执法监管,将国、省、市控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头上,严格考核,确保执法监管到位。要实施部门联动,对检查出的问题实施挂牌督办。认真做好环境信访和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落实,做到依法及时有效查处,确保信访渠道畅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全面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加强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营的监管,开展人员培训,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全市所有的国、省重点企业都要在六月底前完成六项主要污染物的自动监控系统安装、验收工作,确保所有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到位,运行正常,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提高监管水平。

 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长效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故处置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要做好环境应急预案的培训、学习、演练工作,组织两到三次突发环境事件演练,完善市、县、企业三级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强化对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报道,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依法规范核安全设备的资格许可证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环境辐射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监测水平。加大对重金属、危化品生产、加工,涉水企业等活动的排查力度,确保环境安全。

 6、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自身建设上求突破

 要以开展组织、思想、作风、制度、业务五大建设为重点,加强环保部门的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强组织、思想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六型”机关的要求,继续开展星级支部创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建设。形成学先进、找差距、做表率、谋发展的良好风气。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强化履职尽责意识。要在全市环保系统继续开展“五位一体”的“双评”活动,促进队伍作风的改变。继续深入开展文明行业系列创建活动,力争在两年内建成文明行业。在市局率先实施“末位淘汰”制,通过实施岗位业务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以制度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建设科学、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机关的运行程序,提高执行力,以制度来约束、规范干部职工的从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廉政建设。四是加强业务建设。要开展环保业务技术培训,继续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比武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今年全市所有的监测、监察、环评、监控工作人员都要通过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一律进行淘汰。要加大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全市的环境监察、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要加强应急监管能力建设,全市所有的县级监察大队都要达到三级标准化建设标准,六个县达到二级标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有两个县级监测站达到三级标准,开展PM2.5、臭氧及一氧化碳监测。去年全市已理顺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编制,各县(市)要严格把关,选用优秀的人才补充到环保队伍中。加强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建设。各县(市)都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确保辐射安全,监管到位。

 同志们,2011年环保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晋中的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1

推荐访问:全市人才工作会 工作会 全市 讲话
上一篇: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大会讲话稿
下一篇:铸管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