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研究

来源:三年级 发布时间:2020-08-14 点击:

 内容提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契合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审美视域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改进着力,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考察背景,以系统性思维检视相关文件中隐含的审美因子,以主渠道、主阵地同行同向作为话语场景,试将审美合力凝练为导向于理论内容供给的说服力、旨向于主体情感认同的感染力、偏向于德育对象需求的亲和力、趋向于方法因时创新的吸引力等四个方面,并从提出依据、基本内涵、运行要素等维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应然与必然,期以裨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

 新 中国 70 年来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和改进中不断夯实着其生命线地位。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 就等于没有灵魂”[1]的认识到改革开放初期“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抓得不够”[2]的省察;从上世纪末“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3]的论断到新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 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4]的阐释,再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5]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6]特别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显然是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一以贯之的国之重策。如何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按照“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7]的理论自觉,在既有政策期待、对象关切和实践运行的基础上,从“审美需要”角度持续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感和生命力的可行策略,应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提出依据 恩格斯晚年谈到“历史合力”的问题,认为历史的创造的过程中,“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出产生出来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8]。按照马克思的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认识,或可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微观层面,从对社会主要矛盾和既有政策的现实检视中考察“审美合力”的生成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提出,不是无本之木的空想,而是基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新问题的当下思考。具体来讲,一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域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二是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政策的诉求和期许。就前者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也要按照社会主要矛盾量变质变的发展规律因势而动、因时而变,而“动”“变”的目标在于有效践履“立德树人”使命,导向即是从原有的理性知识授予转向感性的人的需要过渡,从被动性的供给侧转向主动性的需求侧,正如卡西尔所讲“人自身具有一种构造的本性,

 只要他的生存变得稳定之后,这种本性就会立刻活跃起来”[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满足人的活跃的构造本性的重要载体,也必然要以更高质量、更趋审美、更加全面的方式,满足新时代人们对高品质的精神生活需要和期待;就后者来讲,新世纪以来,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内容,特别是自 2004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至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十四年来的政策发声渐趋呈现出具有审美意味的要素。从中央 16 号文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0]的新意见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1]的再强调;从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12]的新要求到配套 31 号文件中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再部署,其中,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等政策表达,均偏重于对人的情感、精神、心理等需求的关切,能够见出政策导向更为贴近主体情感诉求,以及更为鲜明的人文及审美倾向。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基本内涵 “个人情感和审美享受包括了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所有最伟大的善,这是真理”[13]。既然情感和审美涵容着人内心的真实恳切和善性愿景,那么“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前提,也需要果断打破传统意义上对于树人的静态认知,建立“全面发展”意义上的树人的动态认识,也就是说,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当成一种目的,当成活泼的有着各方面美好向往的人来看待。质言之,不能够单纯凭借“是什么”进行硬质的逻辑和概念供给,而应当尝试在符合主体喜爱、社会需要、时代大势的“为什么”“如何用”上提供软性的情感和精神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整体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更具基础性和源头性,表现为育人的对象更为单一、明确,需求更为前沿、复合,特点更为鲜明、善变,价值更为深远、重大。因此,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基本内涵,必须厘清源于何处、立足何处、走向何处这三个问题。首先,源于何处。源于新时代教育主体的日渐外显且自发的内生审美需要,这一主体是作为主体间性的主体,指向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具体来讲即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师生“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作为“有激情的存在物”,其对于激情、热情等感性生命的强烈追求,实质上是对“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4]的追求;其次,立足何处。就其宏观立足,主要植根于高校亦即社会主义大学这一实践场域,就其中观立足,主要植根于思政课程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等课堂内外场景,就其微观立足,主要植根于互联网环境成长的具有许多新特点的千禧一代新青年;再次,走向何处。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如果说任何有价值的理论或新见一般总是蕴含着解决当下具体问题的特定意应,那么,通过对“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等审美合

 力要素的综合关切与致用,整体助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应是题中之义。

 简而概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基本内涵大体可廓清为: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背景下,以契合高校师生审美诉求作为切入点,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为践履载体,以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为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对诸上要素的综合、耦合运用,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时代新人,从而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和实效活力。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运行要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单一要素或双要素的内涵、路径讨论常见,然而,将四者作为系统性整体探讨的尚未有之。“任何一门科学或理论,既教我们去认识事物,也教我们行动的艺术。”[15]实际上,四个要素均在不同程度上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以“行动的艺术”,其先在具有审美偏向的属性,隐含着对人的情感的、精神的、心灵的关切,分而论之固然有其探索价值,但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言,将四个要素视为系统总体来检视更具实践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四要素之间既存有系统整体中的动态平衡和相互裨益,也蕴有系统整体内的差异协同和转化渗透。因此,当我们探讨审美合力的四维构成要素时,应秉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思考进路,一方面注重对每一个要素应用偏向的分析,一方面关注实际操作层面互通互联,全景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可能效用。

 1.说服力:理论内容供给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16],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早关涉到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经典论述。以后,在建设、改革时期,对待青年思想政治问题的“摆事实,讲道理,防止片面性”[17],“不可能搞运动,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18]“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19]等有关的疏导方针是党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经验认识。经验认识是与时俱进的,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进行当代转化,是“说服力”一维的重要阐释前提。说服在于能够透彻说理,重点是理论内容讲授,方向是意识形态引领,载体是广义课程活动,而说服的关键在于理论内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合力的说服力一维在于理论内容供给上的“彻底”,“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但这个彻底,还需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0]也就是说,这里的说服不是慑服、压服、制服,而是使人在情感上信服、诚服、悦服。

 (1)信服,经典阐释的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原原本本的文献阐释,在于科学性、深刻性、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底色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这就需要规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的空洞化、教条化、孤立化和窠臼化、神秘化倾向。既要厚植马克思主义文献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本的基础,也要结合青年学生所处时代、所在专业、所思聚焦,挖掘经典作家、经典论述、经典事件中所隐含的人的热情、思虑和心绪,澄清教育对象对理论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认知,催发其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与共情。例如,不仅要讲清楚《资本论》的现实意义,更要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通信等讲清楚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时的艰辛。

 (2)诚服,实际关切的彻底性 “四个正确认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从个体成长和家国发展两个层面规导着青年学生的责任使命。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供给,需要遵循“四个正确认识”的进路,使学生清晰地把握个体的时空坐标点,即在理论内容的呈现中,注重从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引导中使其正确认识来自何处、置身何处的纵向问题,从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引导中使其正确认识通往何处、如何通往的横向问题,在纵横交错的坐标中找到自身所处的时空位置,使其在了解把握自身与自身、自身与社会、自身与时代关系的基础上,更为自觉地、准确地、富有激情地外化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崇高的情感体验。

 (3)悦服,文化自信的彻底性 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1],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需要进一步或显或隐地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凝聚。“文化自信”中的文化具体涵容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重面向。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理论内容,三重文化因其激荡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持久的精神追求,先在具有潜移默化、入情入理等审美特征,积淀在集体无意识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具有易接受性,革命文化中的动人史实极具灵魂震撼性,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奋斗故事更具直观真切的教益性。此外,对三重文化的自觉接引不仅是增进理论内容的丰富性、可感性、悦服性的有力支撑,也是抵制、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泛起的理论屏障。

 2.感染力:主体情感认同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2]人的情感是人与他者、世界交融的纽结,动态塑造着个体的目的、态度、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作为审美合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因其独特地属人的情感特征,相较于其他要素具有更为鲜明的审美特性,其隐含着从道德信念向道德行动转变的外化过程。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感染力一般强调对于教师这一主体作用的发挥,正像尼采对于教育者的最高审美宣言,“他们自己是有教养的、高贵的,每时每刻通过言传身教体现日益成熟和甜美的文化”[23],从感染力的具体蕴含来看,主要彰显在话语的鲜活感、沟通的恰适感和接受的认同感。

 (1)话语的鲜活感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近来多被学人关注。话语范式是感染力物质外显的直接途径,且教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话语过程”[24]。马克思语言观将这一话语过程视为“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25],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模式奠定了转换基调。话语鲜活感的要义在于贴近。一是贴近学生具体实际问题,将高大上的理论真理转化为接地气的生活道理,将有意义的宏大叙事转化为有意思的日常故事;二是贴近学生喜爱的流行话语模式,善用如“啥是佩奇”“玉兔二号午休”“纸短情长”等具有正面引导意义的网络热词话题,简洁明了、通俗易解、时尚幽默的传达特定的价值。“贴近”首先要求教师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进而通过动人事例、温情表达、节奏调适、情境体验、观点激辩等不同方式,最大化的扩容、铺展、投射话语内容中既定涵咏,然则生发、激活、形塑学生情感的意义空间。

 (2)沟通的恰适感 “价值和意识形态是由语言夹带,是刻铸在语言里的。”[26]沟通是实现价值传递的主要路径,沟通不能简单理解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刻铸着思想政治教育痕迹的沟通,要着力于共识的建立,没有共识是无从探讨具体问题的,更无法建立起信任关系。要达成共识,沟通的恰适感有着关键作用,而其要核在于对话。对话是“双方的动作,它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谁在说,二是对谁说”[27],因此,沟通的恰适感首先表现在“说者”与“谁”之间在交往姿态、交往模式上是否达成苏格拉底式的平等对话,如在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及网络语言上师生沟通的恰适感;其次,沟通往往牵涉到“一对一”的形式,“对谁说”的“谁”存在着成长、认识等个体差异,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28]又是新时代的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因此,沟通需要分层分类、因人而异,充分了解一定个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思想、实际处境及利益诉求,采取有的放矢、一人一议、精准滴灌的恰适沟通。

 (3)接受的认同感 邓小平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29],同理,从接受的角度探讨感染力,实质上是关注感染力的“力度”,也就是切身管用性。“讲情感才能感染人”[30],追求“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理想效果,要务在讲情感认同,契合接受偏好。“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31],因此,首先要求教育者修养智识的渊广,包括专业知识的积淀、政治素养的深厚、个人修养的全面,在“识”上达成接受的认同感;其次要求教育者人格品质的魅力,包括外在形象的美感、讲授交流的亲切、职业情操的高尚,在“形”上达成接受的认同感;再次要求教育者教书育人的至诚,包括由内而外的热爱、情真意切的关爱、身心投入的喜爱,在“情”上达成接受的认同感。接受者的认同感一般不是单向的,受教育者通常会通过一定的情感反馈和行动投射表现出来,继而在濡染中构成情感认同向价值认同的转化,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机制。

 3.亲和力:德育对象需求

 德国教育学家布尔岑卡认为,教育需求中的“需求”拉丁词源意为“匮乏”(egestas),匮乏的通行释义为一种必然的需求。[32]因此,亲和力作为德育对象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彰显着受教育者对“亲和”应然意义上的期许,一方面也暗含着实然意义上“亲和”的缺失。从政策层面来看,亲和力的提出较其他要素更为新近,更具时代感,亲和力的基础在于扬弃不适应新时代德育对象期待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回到学生这个核心。“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33],也是学生的需要的原本,而回到学生这个核心,就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3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灵魂相接、情感相通、关切相连、期许相合,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真心喜爱且富有生命意味的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是亲和力的应有之义。

 (1)围绕学生激发获得感 “围绕”是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原点。围绕学生,要优先搞清弄懂对象需求,才能有据可依、效果优化地达成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围绕”的落脚点。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年大学生,较其他层次教育对象有着更强的受尊重、爱独立、好新奇、乐求知、寻意义、易多变的情绪心理,对精神利益获得和积极心理体验有着极为强烈的诉求。换言之,对象需求的首要牵涉是青年学生对获得感的正向需求。获得感有两个侧面,即“获得”与“感”,“获得”是首因要素,源于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用性的需要;“感”是本质要素,是一种深度获取,源于个体对“获得物”体认后自主地将知识、观念和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生活实践。由此观之,围绕学生激发的获得感,一则指向精神丰盈带来的可解决思想与成长问题的实在有用;二则指向自我存在的价值确认带来的更进一步的理想确立。

 (2)关照学生触发亲近感 关照学生,涉及到对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的关切,是一种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中的弥散力量,关照主要通过情感交融、志趣共建、意义共享等方式形成。关照学生在于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进而助益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寄、价值所系、内容所承的亲近。一般来讲,亲近感始于对受教育者个性特性、经历阅历、交往方式、生活状况、思考方式、心理好恶等多方面的关照,具体涵括有二:一是从必须、必然到应当、应然的认知机制转换。开放、包容、欣赏的态度是关照学生的基调,突破原有的“我讲你听”“我做你学”,向“应该能够”“应当可以”等具鼓励性、亲和力的学生期望转变,从而增促其从应学向乐学、应识向愿识的自为意识;二是从应试、真知向应用、新知的实践机制转换。实践、实用、实效是关照学生的进阶,打破原有的“分数评价”“书本至上”,催发学生对“走出去”“看得见”“用得上”等用真知、求新知的固有期盼,在实践探索和社会交往中自然而然地从被动或中介状态转向主动的情感意应。

 (3)服务学生催发喜爱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儒家视为学者为学不同阶段的需求表现。钱穆曾这样释义,就德行的学问而言,“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从心里悦乐它”[35]。“乐之”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要义所在,通常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呈现的内容价值、目标方法乃至评价考核等由内而外的喜爱感。服

 务学生催发的喜爱感大致内含两个层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层面上的课程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所营造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以及在静态知识、教材和动态语言、载体上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方式所带来的悦纳感、喜爱感;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层面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涵盖管理、资助、组织育人等方面渗透着的人性化、专业化、精致化,也包括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所带来的鲜亮鲜活、有情有趣。

 4.吸引力:方法因时创新 “我们政治工作的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了。”[3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式在与时扬弃中,无疑也要遵循这一方法论。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一维而言,主要指向随条件、对象而变的载体、方法的创新,强调教育介体层面的审美蕴含和时代拓展。“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改进的准则,好办法要固守,但问题在于改进老办法即寻找新的增量,如从“灌输到启发”“线下到线上”等;探索新办法即寻找新的增长点,如从“校园到生活”“俗成到艺术”等。需要申明的是,方法作为一种认识的物质形式,其奏效的关键在于思维上的与时俱进,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形成裨益于“增强时代感与吸引力”[37]的新思维是其应有之义。

 (1)植入互联网思维 新时代高校德育对象是互联网土著民、原生代,是典型的拇指一代,其生活交往方式、认知语言习惯发生了“格式化”变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青年的阵地亦与时偕行,经过了由线下有形阵地向线上无形阵地、网下课堂渠道向网上慕课渠道的转变。实际上,千禧年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军突起,以及新媒体的超速迭代增殖,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教育模式渐进发生以上转向,“融媒体”“新媒体”“MOOC”“大数据”成为一个个热点,由此形成了若干点式的言说风潮。然而,植入互联网思维整合诸类形式和内容载体,打破点式研究的表层思考,对于提升育人的吸引力而言更具意义。互联网思维囊括了以学生为本的用户思维、网络矩阵与时俱进的迭代思维、引领思想思潮的流量思维、舆情网上防控能力的大数据思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线上协同的跨界思维等,其内在地蕴含着思政媒体化和媒体思政化两个视角,前者讲求“先覆盖,再吸引”的原则,立足“两微一端”扩大全网覆盖能力、规模,使思政处处有网;后者讲求“从吸引,到凝聚”的原则,剔除无效和重复供给,构建集成化的中高端内容平台,使思政凝聚人心。

 (2)介入生活化思维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3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德”的要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介入生活化思维指向于将教育载体有意识地拓容至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日居而不觉的日常生活有别于校园的高墙和网络的无垠,其本身既是丰富的教育内容的生发地,也是隐性教育方法的聚合场。生活化思维中的生活从狭义上讲是指各类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广义

 上来看是指教育对象的整个生活世界 ,包罗着自然的、家庭的、社会的等生存空间。狭义上讲的生活,重在挖掘与开垦,从教师的生活化表达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美感创设,从身边的典型榜样到实践中的人物风俗、志愿服务中的奉献过程等等,都可以转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教育方法;广义上讲的生活,重在日常和普遍,正像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所讲的,“伦理之事不仅和意义重大、改变生活的冲突有关,也和日常生活有关”[39],超越高校的时空藩篱,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本身蕴藏着最感性、最富生命力的教育质料,其纷繁场景是检验受教育者对所学信不信、用不用的重要载体。

 (3)楔入艺术化思维 按照经济学所讲的“边际递减效应”,重复方式的重复供给会产生能效递减,这里就涉及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在核心目标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增效的唯一方式是寻找能够经久不衰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方法。用锤子从事哲学的尼采认为艺术的意义即生命,并通向一种生命希求[40],而“人性自身的美丽和尊严,就在引导着自己的道德生活……”[41],由此来看,艺术或者说广义的审美,正是认识向道德的过渡在判断力上的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楔入艺术化思维,就是用这种符合主体生命审美追求的规律,来拓展、延伸育人的手臂。艺术化思维存有双重意蕴,一是在教育者实践意义上的,艺术化处理和传达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立场和思想观念,达成“好的思想工作应该像盐”[42]一样被受教育自然而然的吸收的目的;二是在教育者能力意义上,在掌握主体性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条件性知识即哲学、美学、文学、教育学等知识,如在教育过程中灵活运用一定的悲剧、喜剧、优美、崇高、丑等审美范畴,引人入境、启人深思。

推荐访问:新时代 合力 审美
上一篇:幼师培训心得体会
下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品例文汇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