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21-01-24 点击:

  山西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涵盖领域多等特点。发展应急产业,既能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不断增长的应急产品和服务需求,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又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相关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年来,应急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随着公共安全应急需求越来越受重视,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出台,社会发展应急产业的积极性达前所未有的态势,中国应急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应急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规模。

 该应急救援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 3158.5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56.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95%;流动资金 601.8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05%。

 达产年营业收入 4224.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3308.38 万元,税金及附加 57.10 万元,利润总额 915.62 万元,利税总额 1099.01 万元,税后净利润 686.72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412.30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8.99%,投资利税率 34.79%,投资回报率 21.74%,全部投资回收期 6.10 年,提供就业职位 77 个。

 面对地震、塌方、火灾等灾害现场高效救援的需求,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智能应急救援装备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施救。此时,救援人员仍然是救援的主体,但智能应急救援装备能够通过主动完成小部分搜救任务,为救援人员提供有效的救援信息,起到辅助作用;第二阶段,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与人协作,共同承担救援任务。此时,救援装备能够智能的完成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等功能,独立完成部分救援工作;第三阶段,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为救援主体,救援人员只需要进行辅助即可。此时,应急救援装备高度智能化,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目前国内外智能救援装备的研发仍处于第一阶级。我国在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方面的研发具备一定的基础,基本掌握了智能救援装备的设计制造、控制系统软硬件、运动规划等相关技术,不少装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来,我国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如下。

  第一章

 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山西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项目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涵盖领域多等特点。应急救援的核心使命就是拯救生命,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装备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牢固确立向科技装备要战斗力的思想,坚持走“精兵之路”,强化队伍建设,优化装备布局,以高科技救援手段替代“人海战术”、以智能化救援方法减少人为操作,不断加大队伍的救援辐射半径,提升队伍的应急机动和专业救援能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装备工作取得新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事故风险随之加大,不仅给劳动者个人与家庭造成极大痛苦与损失,也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因此,探索减少事故损失、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途径,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已成为

 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而在救援过程中,先进装备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愈发重要。

 (二)项目选址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 34°34′—40°44′,东经 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 万平方千米。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9 年,山西省共辖 11 个地级市,市辖区 25 个、县级市 11 个、县 81 个,常住人口 3729.22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17026.68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824.72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7453.09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8748.87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24 元。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10485.24 平方米(折合约 15.72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57.28%,建筑容积率 1.3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5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2.64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10485.24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6005.9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4469.63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9363.01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1095.19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11 台(套),设备购置费 1234.96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540677.07 千瓦时,折合 66.45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2775.90 立方米,折合 0.24 吨标准煤。

 3、“山西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40677.07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2775.90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6.69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24.67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3.5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符合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3158.5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556.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95%;流动资金 601.8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0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4224.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3308.38 万元,税金及附加 57.10 万元,利润总额 915.62 万元,利税总额 1099.01 万元,税后净利润 686.72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412.30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99%,投资利税率 34.79%,投资回报率 21.74%,全部投资回收期 6.10年,提供就业职位 77 个。

 (十二)进度规 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及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应急救援装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山西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77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412.30 万元,可以促进 xxx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8.99%,投资利税率 34.79%,全部投资回报率 21.74%,全部投资回收期 6.10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6.10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 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 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 2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 650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 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超过了 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

 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 2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 650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 万亿元,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超过了 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我省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传统产业相对饱和,许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受制于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和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较重,产业布局亟待优化。在经济增速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下,统筹推动制造业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485.24

 15.72 亩

 1.1

 容积率

  1.38

  1.2

 建筑系数

  57.28%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2.64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6005.95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4469.63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095.19

 绿化率 7.57%

 2

 总投资

 万元

 3158.56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556.70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1258.81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39.85%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1234.96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9.10%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62.93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99%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0.95%

  2.2

 流动资金

 万元

 601.86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9.05%

  3

 收入

 万元

 4224.00

  4

 总成本

 万元

 3308.38

  5

 利润总额

 万元

 915.62

  6

 净利润

 万元

 686.72

  7

 所得税

 万元

 1.38

  8

 增值税

 万元

 126.29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57.10

 10

 纳税总额

 万元

 412.30

  11

 利税总额

 万元

 1099.01

  12

 投资利润率

  28.99%

  13

 投资利税率

  34.79%

  14

 投资回报率

  21.74%

  15

 回收期

 年

 6.10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11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540677.07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2775.90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66.69

  20

 节能率

  23.58%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24.67

  22

 员工数量

 人

 77

  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

 做长”的发展理念。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研发试验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知名的外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还聘用多名外籍专家长期担任研发顾问。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公司坚持精益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战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将不断改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布局。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49.35 万元,同比增长 21.21%(481.03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应急救援装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2276.12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2.7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577.36

 769.82

 714.83

 687.34

 2749.35

 2

 主营业务收入

 477.99

 637.31

 591.79

 569.03

 2276.12

 2.1

 应急救援装备(A)

 157.74

 210.31

 195.29

 187.78

 751.12

 2.2

 应急救援装备(B)

 109.94

 146.58

 136.11

 130.88

 523.51

 2.3

 应急救援装备(C)

 81.26

 108.34

 100.60

 96.74

 386.94

 2.4

 应急救援装备(D)

 57.36

 76.48

 71.01

 68.28

 273.13

 2.5

 应急救援装备(E)

 38.24

 50.99

 47.34

 45.52

 182.09

 2.6

 应急救援装备(F)

 23.90

 31.87

 29.59

 28.45

 113.81

 2.7

 应急救援装备(...)

 9.56

 12.75

 11.84

 11.38

 45.52

 3

 其他业务收入

 99.38

 132.50

 123.04

 118.31

 473.23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581.7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43.50 万元,增长率 32.75%;实现净利润 436.2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89.94 万元,增长率 25.9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2749.35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2276.12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2.79%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21.2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481.03

 利润总额

 万元

 581.71

 利润总额增长率

  32.75%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143.50

 净利润

 万元

 436.28

 净利润增长率

  25.97%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89.94

 投资利润率

  31.89%

 投资回报率

  23.92%

 财务内部收益率

  27.89%

 企业总资产

 万元

 6143.38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29.47%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1810.46

 资产负债率

  36.87%

 第三章

 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一、应急救援装备项目背景分析

 面对地震、塌方、火灾等灾害现场高效救援的需求,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智能应急救援装备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施救。此时,救援人员仍然是救援的主体,但智能应急救援装备能够通过主动完成小部分搜救任务,为救援人员提供有效的救援信息,起到辅助作用;第二阶段,智

 能应急救援装备与人协作,共同承担救援任务。此时,救援装备能够智能的完成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等功能,独立完成部分救援工作;第三阶段,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为救援主体,救援人员只需要进行辅助即可。此时,应急救援装备高度智能化,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目前国内外智能救援装备的研发仍处于第一阶级。我国在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方面的研发具备一定的基础,基本掌握了智能救援装备的设计制造、控制系统软硬件、运动规划等相关技术,不少装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来,我国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如下。

 针对不同灾害现场的救援需求,将新型机构、新材料、新驱动等应用于救援装备的机构设计中,并采用结构、尺度一体化设计方法,使其能够灵活高效的在狭小空间等特殊场合完成既定功能,并具有结构简便、刚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例如,对于部分中度及重度自然灾害,道路、桥梁损坏严重或者边远山区交通闭塞,陆地运输严重受阻,而现有水路和空中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有限,缺乏可快速抵达救援现场的有效装备,模块化的快速拆装结构是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并建模分析不同的模块对结构刚度和可靠性的影响,可最终实现大型智能应急救援装备高效拆分与组装,该技

 术可实现救援装备快速组装后投入抢险救援任务,大幅提高救援的时效性。

 在机构的数学建模中,实现结构、材料、环境一体化建模。将工作空间、材料变形、环境的振动、非周期性冲击载荷等复杂环境条件作为模型中的重要因素,精确建立一体化模型,精确反映其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可采用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机构智能的构型综合及设计,以满足功能要求。

 通用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快速转化为专用大型救援装备技术是发展趋势之一,该技术可实现通用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在平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转换成专用大型救援装备,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一机多用的功能。为此,需要提出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

 在可靠性方面,应急救援装备应该在地形复杂(崎岖路面、泥泞土地等)、环境不确定因素高(余震等引起的建筑物坍塌易造成不可预知的冲击)、极端环境出现率高(高温、湿热、腐蚀性环境等)以及长时间使用的复杂条件下具有高可靠性,不易发生疲劳、磨损、腐蚀等问题。因此,应开展高温热场下防护材料、极寒条件下防护材料、自修复材料、高强度轻型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展救援装备自润滑机理研究,减小摩擦磨损;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及突发条件下的自恢复方式进

 行研究,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提出面向地震、塌方等复杂灾害条件下的动态/静态相结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实现对不同救援装备可靠性的定量评估。

 在能源利用方面,由于灾害现场能源紧张,很难及时提供大量能源供众多装备长时间使用,应急救援装备应具有能耗低的特点,即在保证运转功率和使用时长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能量最少。此外,对于未来的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体积小、转化率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型能源装置可在救援装备上进行使用,尽可能地实现就地取材完成能量转化,以解决灾害现场紧缺的能源问题。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灵巧的结构将使得可移动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向着极端地形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具有很强的越障能力和运动效率。结合其在极端环境下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夜间环境感知的准确性等性能,智能救援装备应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地形下都能够进行使用。

 在环境感知方面,微型光学结构纳米传感器、钙钛矿单晶数字图像传感器等新型的传感器及深度学习算法将应用于智能救援装备上,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高效的信息提取与处理技术、多任务并行及动态分析等先进的技术,并结合遥感技术及多机多信息判断,实现在

 坍塌或危化品爆炸后造成的废墟、浑浊复杂的水下区域、动态的杂乱环境、烟尘等造成的视线受阻等条件下实现较为准确的环境感知,为运动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

 在自主决策方面,面向救援现场复杂任务,动态概率网络决策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决策方法等新型的决策算法将被应用于智能救援装备上,并通过突破面向大规模连续状态及具有高维空间的增强学习方法等相关技术,大幅提高决策问题的求解效率,最终实现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将向着复杂任务高效的自主决策及高鲁棒性的方向发展。此外,救援人员与救援装备决策的矛盾分析与自主判断也是自主决策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智能容错方面,智能应急救援装备未来应能够实现智能容错,即在部分构件或系统因不可预知因素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dynamicprogramming,ADP)等智能的自学习策略改变运动方式或控制模式,最大限度地继续完成相关工作,以减少由于装备故障而对救援工作造成的影响。

 在多机协同方面,智能救援装备由单一装备独立完成某一任务向着多机协同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元启发式优化算法、动态规划算法等先进的算法,多装备共同协作完成某一任务,扩大救援装备的使用

 范围,完成大量单一装完无法完成的工作,将更多的救援人员从危险的救援工作中解放出来。

 在硬件方面,应用于灾害现场的通信装备将向着小型化、集成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移动式和固定式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能够省去繁琐的组网过程,实现在狭小空间内更加高效的硬件搭建。特别地,移动通信车辆也应向着小型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在关键技术方面,5G 通信技术将被用于救援装备,高速、低功耗、低时延将大幅提高救援效率。同时,高温、高压、多重覆盖物阻隔等极端条件下的信息传播衰减机理将被揭示,语音、视频、文字多媒体通信方式同步采集及融合技术,空中、地面、地下、水下等具有复杂障碍物的多维空间的高穿透技术将被突破,最终实现极端环境下人机/机机高效通信。

 操作的便捷性和人机交互的友好性是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对于前者,虽然智能装备因功能丰富,结构和控制系统都较为复杂,但操作的便捷性不可忽视,这可以降低救援装备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度要求,使得救援人员可在灾难现场快速操作救援装备,提高救援效率。对于后者,救援装备应具有友好的交互界面,以提高救援人员对复杂救援装备的接受程度。

 除上述发展趋势外,结合现有应急救援装备的性能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性能评价体系是应急救援装备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建立一系列标准体系,可以减小不必要的浪费,实现救援资源的快速整合。

 智能化是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救援中提高救援效率、保障救援人员和受困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治瓶颈技术的研发,全面提升我国应急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可以为应急抢险救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智能救援装备种类繁多,根据救援环境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空中救援装备、陆地救援装备、水下救援装备以及通用救援装备。在综述了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及共性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还存在缺乏面向通用/专用不同需求的结构设计方法、特殊灾害环境下的救援装备的性能不佳、智能化程度不高、通信基站技术不成熟、人机交互效果不佳等问题,这都使得智能救援装备尚未在大型救援现场得到广泛应用。指出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将通过多学科融合,在结构设计、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与运动控制、高效通信及人机交互等方面实现智能化,最大限度地代替救援人员完成救援任务。

 二、应急救援装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涵盖领域多等特点。应急救援的核心使命就是拯救生命,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装备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牢固确立向科技装备要战斗力的思想,坚持走“精兵之路”,强化队伍建设,优化装备布局,以高科技救援手段替代“人海战术”、以智能化救援方法减少人为操作,不断加大队伍的救援辐射半径,提升队伍的应急机动和专业救援能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装备工作取得新成效。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尚未建立统计体系,其产值可从消防、安防、生产安全、应急通信、应急物流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产值进行初步测算。今后一段时期,受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卫生安全等领域突发事件防控和处置难度日益加大,全社

 会对应急产业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场潜力巨大。估计,若扶持政策措施到位,我国应急产业每年产值规模可保持 20%左右的增长速度。

 据悉,自 2010 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 72 亿元,地方政府和依托企业投入 30 多亿元,配套了 1 万多套“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先进适用新型救援装备,极大地提升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机动、灾区侦测、事故处置、后勤保障、培训演练和信息报送能力,为成功救援、科学救援、精准救援、安全救援提供了重要保障。发展一种轻量化、高机动性、可实施组合化救援的应急装备成为服务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发展应急产业,既能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不断增长的应急产品和服务需求,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又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相关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年来,应急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随着公共安全应急需求越来越受重视,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出台,社会发展应急产业的积极性达前所未有的态势,中国应急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应急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规模。

 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对一个国家而言,防灾减灾、“未雨绸缪”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应急产业显露出极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和社会安全的宣传,销量也有所增加。2018 年国内应急产业市场销售产品总值达到 7532 亿元,同比2017 年增长 20.86%。据统计,2019 年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达 1.55 万亿元。在国家政策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基建”等大环境下,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概念正加速与应急产业融合,新一代智能化、无人化应急产品将逐步替代传统应急产品,未来产业内竞争将逐渐加剧。

 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许多地方把应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涉及应急救援和处置技术研发、应急装备制造、检测与预警、应急抢险服务等许多领域。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应急产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实现产业化。

 国内市场主要的专业市场:交通、安监、消防、地震等;其中消防市场相对成熟,其他专业市场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应急市场的用户主体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和专业救援队,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将更加规范行业管理,对应急产业发展具有欲动作用。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志愿者救援市场及公众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市场规范化管理和准入门槛尚未完全形成,除消防和医疗救援等较成熟的领域外,其他领域的检测和认证体系缺失,迫切应急领域的行业组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018 年初,年产救援车 680 台(套)的产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二)项目处于土建施工阶段,预计 2018 年开工、2018 年完工。年产救援车680 台(套)的产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二)项目为非政府投资的新建项目,总投资 15000 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尚未建立统计体系,其产值可从消防、安防、生产安全、应急通信、应急物流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产值进行初步测算,据有关协会统计,2014 年我国应急产业如果包括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在 1 万亿元左右。今后一段时期,受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卫生安全等领域突发事件防控和处

 置难度日益加大,全社会对应急产业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场潜力巨大。估计,若扶持政策措施到位,我国应急产业每年产值规模可保持 20%左右的增长速度。

 第四章

 市场分析

  一、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事故风险随之加大,不仅给劳动者个人与家庭造成极大痛苦与损失,也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因此,探索减少事故损失、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途径,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而在救援过程中,先进装备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愈发重要。

 应急救援需求的增长,客观上催生了应急救援类装备,包括应急监测预警装备、应急通信指挥装备、应急救援处置装备、应急安置保障装备等的发展。目前,我国在应急装备的制造和研发方面,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的生产企业,它们利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技术及生产优势,投身应急装备制造业。

 为鼓励和支持应急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 年)》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发展应急产业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分别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作为重点领域和鼓励发展产业类别;工信部《关于加强工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 年)》明确提出加快制定应急工业产品相关标准,促进应急工业产品推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做出了促进安全产业发展,建立国家安全产业基地的规划。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企业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性产品为重点,加强应急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急装备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广东、安徽、重庆、浙江等地方政府,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将应急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一批产业基地正在形成(见图 1)。

 然而,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应急产业起步较晚,大部分应急产品还没有摆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状况,特别是大型、关键性

 应急装备,难以适应应急需要,直接影响了应急处置效果。例如,2014 年 1 月 11 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独克宗古城大火造成 242 栋房屋被烧毁,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文化艺术品被烧毁,经济损失无可估量。当地消防官兵虽然在接警 1min 后就出警,但由于街道狭窄,消防车辆无法进入,消防水源不足,又缺乏与消防车配合的远程供水装备,火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拥有现代化救援装备的 2000 余名官兵“望火兴叹”,最后只能运用大型工程机械将木质结构建筑强行拆除,开辟出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但半座古城最终葬身火海。

 我国幅员辽阔、灾害频发,城乡差异大,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大城市聚集了庞大的人口、资源、产业,城市受灾对象的集中性、城市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和放大性,使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中小城镇、乡村往往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安全保障能力偏低,从而形成我国高风险的城市和不设防的乡村并存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

 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伴随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危险源增多,应急救援任务也愈加繁重,若不加以重视,类似“香格里拉古城火灾”的悲剧还会重演。发展一种轻量化、高机动性、可实施组合化救援的应急装备成为服务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此外,大型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道路的损毁、交通与通信的阻断。现有成套装备由于体积大、笨重,难以满足快速运输要求,且自身行驶速度低、通过性差,造成救援人员、装备、生活物资无法快速到达现场,从而延误了救援时机。工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救援装备必须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即越野性能优越、反应速度快,可以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

 救援装备到达现场后,由于设施不统一、缺乏生产标准,往往在事故现场呈“多国部队”化、装备之间不通用,在具备专业知识的救援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关键时刻无法形成合力,这就对装备的标准化和统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要便于开展广泛培训、发生故障时可互换、形成较强战斗力。

 因此,我国的应急救援装备应避免向高端化、智能化、概念化方向发展的误区,而应当首先立足于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异大的具体国情,着力解决实战化、大众化、标准化的问题。标准化,即:实施标准化装备、规范化操作,有限的应急资源(人员、装备)最大程度的利用;大众化,即:最有效的救援是自救、互救,应急知识的社会化普及培训至关重要;实战化,即:装备简单、易学、可靠、实际,开展实战演练培训。

 二、应急救援装备市场分析预测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涵盖领域多等特点。发展应急产业,既能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不断增长的应急产品和服务需求,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又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相关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年来,应急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随着公共安全应急需求越来越受重视,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出台,社会发展应急产业的积极性达前所未有的态势,中国应急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应急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规模。

 应急救援的核心使命就是拯救生命,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装备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牢固确立向科技装备要战斗力的思想,坚持走“精兵之路”,强化队伍建设,优化装备布局,以高科技救援手段替代“人海战术”、以智能化救援方法减少人为操作,不断加大队伍的救援辐射半径,提升队伍的应急机动和专业救援能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装备工作取得新成效。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尚未建立统计体系,其产值可从消防、安防、生产安全、应急通信、应急物流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产值进行初步测算。今后一段时期,受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卫生安全等领域突发事件防控和处置难度日益加大,全社会对应急产业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场潜力巨大。估计,若扶持政策措施到位,我国应急产业每年产值规模可保持 20%左右的增长速度。

 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应急管

 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对一个国家而言,防灾减灾、“未雨绸缪”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应急产业显露出极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和社会安全的宣传,销量也有所增加。2018 年国内应急产业市场销售产品总值达到 7532 亿元,同比2017 年增长 20.86%。据统计,2019 年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达 1.55 万亿元。在国家政策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基建”等大环境下,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概念正加速与应急产业融合,新一代智能化、无人化应急产品将逐步替代传统应急产品,未来产业内竞争将逐渐加剧。

 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许多地方把应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涉及应急救援和处置技术研发、应急装备制造、检测与预警、应急抢险服务等许多领域。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应急产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但也应看到,我国应急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发展的市场主导性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具有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出现;市场需求不稳定,需求主体不明确,供需不匹配;产业标准还未形成体系,相关产品标准分散于各个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平台体系难以支撑应急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与关键装备研发,企业技术储备不足;企业大多在单一领域发展,在提供应急救援综合解决方案方面能力不足,难以保障新形势下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

 国内市场主要的专业市场:交通、安监、消防、地震等;其中消防市场相对成熟,其他专业市场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应急市场的用户主体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和专业救援队,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将更加规范行业管理,对应急产业发展具有欲动作用。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志愿者救援市场及公众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市场规范化管理和准入门槛尚未完全形成,除消防和医疗救援等较成熟的领域外,其他领域的检测和认证体系缺失,迫切应急领域的行业组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018 年初,年产救援车 680 台(套)的产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二)项目处于土建施工阶段,预计 2018 年开工、2018 年完工。年产救援车680 台(套)的产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二)项目为非政府投资的新建项目,总投资 15000 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尚未建立统计体系,其产值可从消防、安防、生产安全、应急通信、应急物流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产值

 进行初步测算,据有关协会统计,2014 年我国应急产业如果包括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在 1 万亿元左右。今后一段时期,受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卫生安全等领域突发事件防控和处置难度日益加大,全社会对应急产业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场潜力巨大。估计,若扶持政策措施到位,我国应急产业每年产值规模可保持 20%左右的增长速度。

 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应急救援装备,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4224.00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 xx 省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相关产业前景广阔。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可以看出,我国项目产品将以内销为主并扩大外销,随着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产品价格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

 项目产品必将更受欢迎;通过对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国内外市场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市场销售前景非常看好。undefined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10485.24 平方米(折合约 15.7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10485.24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15.7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14469.63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9363.01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14469.63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1258.81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11 台(套),设备购置费 1234.96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3158.56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4224.00 万元。

 第六章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 xxx 循环经济产业园。

 园区是 1994 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于 2006 年 3 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经济园区。园区地处全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长江

 三角洲地区。核定规划面积 60 平方公里。园区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平安和谐”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开发建设理念,经过近 20 年的开发建设,规模从小到大,功能逐渐增强,服务不断升级,设施不断完善,配套日益齐全。到 2020 年,当地工业化率提高到 41%,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100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 40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提升,达到 12%。建成三个左右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到 2020 年,工业增加值达到 900 亿元,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0%。规上工业企业数超 2000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 15%和 28%,其它主要指标均保持中高速增长。园区鼓励产业聚集发展。引导重大产业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推动产业项目进入产业园区集中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内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形成良好的配套协作关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科技研发、市场服务、技术推广、网络信息、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咨询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生产经营方式,鼓励产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 34°34′—40°44′,东经 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 万平方千米。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9 年,山西省共辖 11 个地级市,市辖区 25 个、县级市 11 个、县 81 个,常住人口 3729.22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17026.68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824.72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7453.09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8748.87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24 元。

  项目投资环境优良,当地为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项目建设地拥有完善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设施和工业配套条件,项目建设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对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有利。项目周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项目产品需求空间,与此同时,项目建设地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项目已经列入当地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地发展规划,符合地区规划要求。项目承办单位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

 发”的理念,始终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手段,因此,积累了一定的项目产品技术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和管理体系,通过了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认可。

 二、用地控制指标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57.28%,建筑容积率 1.3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7.5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2.64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485.24

 15.72 亩

 2

 基底...

推荐访问:山西 产业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一篇:合肥坚果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下一篇:别墅装修合同电子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