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利益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价值追求

来源:新加坡移民 发布时间:2020-09-06 点击:

  人民利益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价值追求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充分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人民利益至上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党的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人民利益至上始终贯穿于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之中。只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不断深入和拓展。

  关键词:人民利益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3-0068-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历史。在党的十八大上,人民利益问题再一次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了全新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1]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现实反映。从宏观角度看,人民利益至上贯穿于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的根本价值追求。

  一、人民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民利益至上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首先是由其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价值取向,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这一命题。

  1.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范畴,它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民群众有量和质两重规定性。量方面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规定性是指始终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得到了科学解决。按照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他们对历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其次,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因此,“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而,他们也当然成为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革命运动,本质上都是人民群众对腐朽社会制度进行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魅力,也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前提。

  2. 利益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人类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实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利益作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当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之后,马克思主义对利益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入。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提出各种利益要求并得到满足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利益的本质,认为社会的经济关系与利益是分不开的。正如恩格斯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物质利益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最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物质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产生以来的阶级斗争也无非就是为了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不外乎为利益而战。因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实践的过程,本质是对利与害的取舍过程。无论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还是阶级斗争实践,都是以利益为直接动因。对利益的追求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动力。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充分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如上所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利益又是实践的主要动因,实践的主体即人民。不难看出,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课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民利益”也成为这一思想体系的中心范畴。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分析了人民利益,指出物质利益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首要条件,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公开把“利益”两个大字写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公开声明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283“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4]306时代精神反映历史的主流、决定着社会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推动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而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利益。剥削阶级政党为夺取政权而奋斗时,总是标榜自己代表人民利益,宣称要满足人民利益要求。而一旦获得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为某一阶级政党谋私利的本质即暴露出来。所以,是否为人民群众利益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区别之一。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从一开始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利益至上。

  二、人民利益至上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红线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毛泽东“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5]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6]新民主主义理论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的革命理论。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部分,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利益至上的追求始终贯穿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

 1.保障人民的政治利益。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的核心。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孕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的民主自由作为奋斗主题。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追求人民民主政治利益的最初实践。1931年11月在江西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规定,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工人农民红军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这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雏形。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人民的政治利益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在抗日民主政权内,要全面实现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属性,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使得新民主主义理论把保障人民政治利益上升为准宪法的高度,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政治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而经济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新民主主义理论强调要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作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之一。共产党人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保障人民经济利益进一步探索,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要保护民族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并把这个创造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毛泽东指出,“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为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现在和将来的利益,决不可以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限制得太大太死,必须容许它们在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的轨道内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7]对资本主义的保护,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内容。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兼顾到各方面,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制定的,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一致要求。[8]

 3.保障人民的文化利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完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环节。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导的文化,大众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性是指文化应该为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服务,并使他们成为文化的主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9]因此,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与劳动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吸取养分并且为群众服务,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武器。张闻天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主张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大众的、平民的文化”,[10]正是因为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人民利益,而人民群众又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也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人民利益至上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革命时期人民利益至上的体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利益至上价值观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人民利益至上体现于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1.人民利益至上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内容和基本框架。[11]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取向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体系定了价值基调。邓小平理论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

  邓小平把共产党人的含义或任务概括为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12]人民利益问题是邓小平理论关注的焦点。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基于对广大人民利益的关注而提出的。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追求人民利益至上价值的集中体现,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共同富裕不可能走平均发展道路。邓小平的“先富”、“共富”理论,探索了一条正确的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那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回答的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生产力标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所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实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完美统一。

  2.人民利益至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体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进一步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最终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成果和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13]

 江泽民指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可以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这三个方面“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13]在经济方面,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在政治方面,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人民利益的实现找到了可行途径。

推荐访问: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至上
上一篇:在建党节上讲话
下一篇:乡镇人大主席履职尽责党风廉政情况述职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