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学几点思考

来源:澳洲移民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如何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现代社会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主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行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不再把语文教学仅仅看作一个传授知识的简单过程。从整体上看,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练习巩固等环节,自始至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中国论文网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依据,教材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每上一课前应有一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构想,要具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进而掌握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研究学生,教师要总体了解班上学生的语文基础、认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在接受这个训练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如何“教”和“学”是最有效的。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教师自己在课前准备,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备课阶段,就要认真地加以预设,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地设计出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并设计好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环节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去。

  二、课堂教学阶段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讲科学,其次也要讲艺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需要有相当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正确的教育观念。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接受知识的角色,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就是高高在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就是传授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很少考虑,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掌握知识。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走进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承认并开发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是训练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程。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教什么”,更要凭借课文“训练”什么。由注重“读懂”转到培养学生“懂读”。如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可先由学生读课文。读完后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新闻导语,再要求学生用比导语还少的文字概括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并从中渗透新闻的有关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根据需要高效阅读新闻的方法,把阅读的指导同学生的阅读过程结合起来。这里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教法中渗透了学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这一要求。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学校学习课文是十分有限的,但他们通过教师有效的阅读指导,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学到了一辈子都有用的东西,将来就可以在继续学习以及工作、生活中不断吸收新营养,增长才干,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

  三、练习巩固阶段

  这是一个强化已有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的阶段。以往多是教师在讲课结束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出一些课堂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是拿出自己印刷出的小测验,当堂进行检测等等。当然,这些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检验作用,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并非能够涵盖全面,特别是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迁移不是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做或课后复习一下当堂所学内容就能够解决了的,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这里以练习“说”为例来谈谈,过去语文课搞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教师认识不足,特别是考试不涉及这一项,在具体操作中,随意性很大,有时还被其它内容挤掉,用现代学生观来看,口头说话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利益,而更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另外,教师还可训练学生围绕课文谈学习体会,根据课文内容“续写”,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等。这些别开生面的教学方法,不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多一层人生的感悟,增强了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当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不拘一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放弃以往的师道尊严,俯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地交往和交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公民。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脚步越来越监近我们,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相反,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里,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

 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等等,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里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二、重点淡淡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3、要有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第一点,教师为什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我非常认同史绍典主任上次说的一个观点,“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孔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本。古人说高效方能为师“,故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的感受,而不象是走进了一片大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晕头转向,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万是历史知识,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或者单纯的线,它应该是网络式的,主体式的十分丰富。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孔子说: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

 第二点:教师为什么必须要有很强的课堂驶?能力?因为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1、语言。2、板书。3、严密的逻辑思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我相信,举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点:说说教师为何要有真挚的情感?如果说前面的两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硬件的话,那么这一条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软件保障。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这里所说“真挚情感”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说,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历史课是德育教育的最好资源。当你讲到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这些伟人时,你的脸上一定充满“敬仰”之情;当你讲到袁世凯卖国复辟时,你的脸上表现出的一定是“愤怒”;当你讲到中国落后挨打时,你的脸上流露出的一定是“痛心”,而当你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你的脸上一定有按纳不住的“喜悦、兴奋与自豪”。有了你这些真情的传递,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平庸?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所说的“真挚情感”第二层意思是,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当今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它应该是平等的、友好的、在学习过程合作中非常愉快的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关系?古人又说:身正方能为范。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练习,及时复习巩固,那么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认真批发学生的作业、试卷,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样才能示范,这才叫平等。而友好的愉快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来说,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种本能喜欢之情,关心他们比较多,沟通较容易,这种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我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如何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搞好关系?首先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心细去帮助他,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假如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就会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帮助他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而当他违反纪律时,你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与他反目为仇,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章文丹

  目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风靡语文教学界。如何才是高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如何避免高效课仅仅是“看上去很美”……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和我一样一线的教师。下边就我在语文高效课的实践过程中的谈谈自己的反思:

  1、不要上成非语文课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由于要开展一些学生探讨活动,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生偏离“语文”现象。比如说:在教一篇说明文的时候,会不会把它上成了一节生物课、地理课;在教一篇古文的时候,会不会有太多历史课的痕迹。语文课首先就要在课堂上表现出语文的东西。

  2、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3、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4、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5、教师要懂得取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多。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不需要所有的目标面面俱到,要选择最重要的两三方面,切实实现目标,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一般而言,一篇文章一个训练重点,学生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探究式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很多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的积极发言,回答相当正确。让听课教师羡慕,感慨自己的学生没有那么优秀。但是仔细看一看,有不少学生是在拿着参考书或者其他的资料在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场面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相反,在一些学生的答案不够完美产生争议之时,才是学生真是高效学习的最好表现。在学生的争论中,他们在展现自己的智慧、口才与能力。在争辩中,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争辩是达到高效的最好途径。

 注重课堂问题设计 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 云梦县隔蒲祥山中学 余国福

  在往常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平淡,或远离学生的实际,吸引不了学生,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直白,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时提出的问题过细,课堂呈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过程把完整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既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注重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恰当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下面,请让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恰当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会对此感到陌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在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的过程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学生对科学领域的话题比较陌生,觉得科学领域太深奥,也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比较漠然,进一步思维的兴趣必然荡然无存。

 反之,假如我们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课文围绕恐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在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都急于想知道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他们往往表现为:一听到这样的问题,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眉头紧锁,不停地转动着明亮的眼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头扎进课文里。

  所以,设计问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恰当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恰当设计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直白,否则是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的。譬如我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就犯过这样的毛病。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老王的善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一家的善良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文章的主题就已经和盘托出,学生的思维难度几乎归零,只需要学生在文中捡现存的。这样一来,许多学生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到答案,因为无需思考,答案便一览无余。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漫不经心,似乎并不热衷于去文中找答案。课后我找他们了解了情况才知道:他们觉得问题很浅显,很容易找答案。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后来,我再教这一课的时候,一改原来的问题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读了课文,一定了解到老王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哪位学生能给大家讲讲老王的基本情况?”话音未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些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还有的学生索性站起来就先讲为快,其他学生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老王的基本情况就水落石出了:老王身体弱,有眼病;靠拉三轮车维持生活;住房简陋,家庭贫困;没有亲人,十分孤独,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经常来烦他,拖累他。这时,我适时地追问道:“这些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怎么样?”“苦——!”学生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的。然后,我抓住时机又问:“虽然老王生活这样苦,但是他在给作者一家拉车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老王拉作者丈夫去看病不要钱;送的冰块比别人大一倍,价钱减半;临死前还要送鸡蛋和香油给作者,而又怕麻烦作者再去送鸡蛋钱,无可奈何只好收下鸡蛋钱。“那么,老王的这些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把音拖得老长。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这次的问题设计得没有难度,引导了学生步步深入,就像剥花生一样,最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完成了思维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这表明,语文课堂问题设计难度要适中:过于浅显、简单、直白,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难度过大又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恰当设计问题,还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除了注重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外,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不能把问题设计得过细。无数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问题设计过细,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聊,呈现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而又繁杂的对话,老师穷追不舍地问个没完没了,学生就要不断地疲于应付老师所提的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花费了许多时间,学生得到的只是关于课文的一个个局部的零碎的知识信息,却得不到一个完整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也就是说,问题设计过细,课堂既没有较高的效率也没有较好的效果。这正如古人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从中跳出来,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大概就包含这个道理吧。

  问题设计过细固然不好,那么问题设计过于笼统当然也不好。因为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以为,设计问题应该粗中有细。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其实,以上几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要纵观全局,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能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要考虑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

 文 引 诗 词 气 自 华

  高中语文第一三册古诗词教学体会

  刘爱宇

 高中语文(粤教版)的第一册和第三册的最后单元是古诗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是完整的古诗词体系。在教学中,如何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在写作方面做些有意义的尝试。

 高中古诗词教学在“高考”指挥棒下,好像就是为了高考的诗词鉴赏一题和默写填空,当然,分值高达13分之多。所以在教学中的“背诵”,“鉴赏”上,下足了功夫。那么这样的应试教学就能达到提高文学素养吗?教学中,我们经常感到学了很多诗词,却闲置无用,泛泛的几单元古诗词,学生学习后,缺少了一种“粘合”,这样丰富的资源 ,空守着宝贵的财富却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利用,总有种可惜的感觉。当然在高三古诗词教学时,常常为了应试,强化学生语言驾驭能力,做些考前的训练,如果在高一必修本和高二选修本古诗词教学中及早的进行一些小型的,分阶段的训练,效果不是会更好吗,扎实的有成效的真正的让学生感兴趣,会背诵,会鉴赏,会运用,形成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互动,不也是是一种很有趣的尝试吗?

 我是大致上分成二步进行:

 高一的第一、三册古诗词教学以积累为主,但一定要用。在写作中运用,比如,作文的题目,作文的开头,作文的结尾,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引用、化用古诗词,古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我们何不来个“文引诗词气自华”呢,这样使文章鲜活起来,更加的典雅,别致。正所谓古诗词的旧瓶装自己的新酒,瓶以酒新,酒以瓶香,使学生的作文别开生面。另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展示才能,(尤其是比较一般的学生,非尖子生)发挥想象,联想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地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创作的欲望使他们兴奋至极,而且效果也不错,何乐而不为呢?

 高二的选修古诗词教学以鉴赏为主,在高考答题技巧上强化训练下,还要让学生动手去模仿创作。在古代文化,古诗词的熏陶下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不否认,高考的作文题目更趋于思维的理性,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对于那些用华丽的辞藻,肤浅空洞无物的东西越来越受到冷落。但引用古诗词就是华丽浮夸,滥用辞藻吗?准确恰当运用古诗词,化古典为现代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我们是否思考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应该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对于学生众体,他们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特别是上了高中以后,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过渡期,高二发的展期到高三的成熟期,而发展期尤为重要,随着阅读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空前活跃,尝试,创造,好奇,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我所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好古代诗歌呢?我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那就是“阅读”,“积累”和“方法”。所谓“阅读”,就是指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品位,读中感悟,读中欣赏,从而体味出诗歌的意境,品味出诗歌的美。所谓“积累”,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应用。由于古代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地传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学诗、品诗的方法,进而自觉运用此法,进行学习。那么,如何能将这三者统一起来呢?我认为还是要在“读”字上下功夫,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觉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方法。为此,我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

 一、引读

  有些古代诗歌,如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这些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上课交流。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找有关曹操的资料。通过学生地搜集,不难发现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以及曹操此次北征乌桓是在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作者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得曹操的博大胸襟。自然也能读出曹诗的慷慨悲壮。

 二、译读。

  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是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不主张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这将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有关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就行,教师只做考查。在教师考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去读诗。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让教师或学生说出现代文,而让被考查者,说出原文。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比如,在教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这首诗是写春天的。除了题目中有所反映以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发现?作者是在春天的什么时候去踏春的?你何以见得呢?”这些问题地设置,既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读诗,真是一举两得。总之,只要不伤害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又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都是有效的。

 三、吟读

  我们一般都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吟读诗歌比朗读诗歌的效果要更好,更能读出诗的味道。在吟读之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让学生读准字音;(二、)划分好节奏;(三、)把握准感情。从而为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做好准备。由于学生在电视等媒体上见过有关古人吟诵诗歌的情景,所以,只要教师做好示范,学生便能很好地掌握这种方法,而且对此种朗读方式很感兴趣。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三味的。

 四、换读

  古人写诗是很讲究推敲字句和字斟句酌的。有些字词反复推敲,讲究炼字,很见功力。如果只是教师做讲解、分析,学生是很能体会到其中之美的。因为这些不是他们的发现,故而自然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妙处。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在替换以后读读、比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例如,我在教授《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就让学生把原诗中“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换成“顺”或其它字,试着比一比。将“海日生残夜”一诗中的“生”字进行替换,再比比。在学生将原字换成“升”、“出”等字后,自然能品出原字的妙处。另外在学生的反复换读中,学生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会让他们更加兴奋和激动。

 五、想读

  古代诗歌是很讲究意境的。而且古代诗歌的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品味出诗歌的意境,从而品读出诗歌的美,还真得下一番功夫。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想读环节,从而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一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诗歌的美。例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我举例说:“假如你喜欢‘枯藤老树昏鸦’一句,那么你想想,这根枯藤是一根什么样的藤呢?树上还有没有叶子?藤是怎样缠绕在树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见到的那一幅画面?乌鸦又是怎样的?”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就会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让学生将所想像的画面说出或写出以后,再边想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边读诗句,自然感觉就不一样。这样“想读”之后,学生自然能品味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也会更喜欢我国的古代诗歌。

 六、画读

  画读是对想读的进一步深化和加工。有些古诗所创造的意境不仅优美,而且所创设的画面色彩也十分鲜明,颜色搭配合理、鲜艳,十分美丽。如在《次北固山下》一诗的教学中,在学生想读完“海日生残夜”一句的画面后,再让学生给画面添上颜色。“在残夜中升出的太阳是什么颜色呢?大海呢?等太阳完全升出以后,江面又是什么颜色呢?”在对颜色的添画中,学生不能想象出红色与黑色,红色与金黄色,红色与绿色的搭配。使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更加美丽。

 七、比读

  比较阅读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将有利于对古代诗歌地理解和品读。例如,在教学《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 秋思》时,就让学生进行了以下比较:“这两首诗既然都是写乡愁的,那么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的程度一样吗?”学生经过比较会发现不同。“那么,是什么使得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程度不同呢?”学生经过阅读自然会发现不同的景物描写在诗歌里面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这就使得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八、写读

  学生经过学习,可能会获得相关知识,教师还应该将有关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训练和练习。如在教学《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 秋思》时,在学生进行了比读之后,发现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以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既然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烘托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那么同学们试着描写一段景物,用这段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将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写作练习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古代诗歌的教学,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而要品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然而在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毕竟我们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周玉辉

 ?最近参加了2013年高中远程培训,颇有心得,个中思考,以笔录之。

 ?思考一: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具有实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尽管很多时候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精心设计,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又往往“热脸贴个冷XX”,学生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前期设计缺乏对学生心理认知、心理需求的研究,一厢情愿的成分过多,付出多、收效少,是必然的。教育教学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今后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多基于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分析进行教育教学预设,才可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思考二:全面详实的教案究竟值不值得提倡?以前有这样一种认识,就是课前尤其是上公开课前的教案设计

 一定要充分详实,甚至把学生出现的错误都写好,并想好应对方法。本人曾是这类教案设计的实践者,并一直引以为自豪。那么,这种做法到底值不值得提倡呢?经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一种教案形式直接决定了其教学方式。预设过多的教案设计,可能会产生以下弊端:

 一、预设过分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实的课堂中,遇到学生答不上来或答错的情况,很多老师就会根据事先预设想尽办法把学生引导到老师的预设答案中,并美其名曰是点拨能力的体现。但是这种教学做法实质上依然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展开的,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预设过分是一种貌似民主的灌输式教育。虽然教学中教师也可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因为教师是学生发言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所以学生常常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淡薄,分析能力会越来越浅薄。

 ?二、预设过分会障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预设的课堂有时会给人一种“作戏”的感觉,学生似乎都被提前训练成了群众演员。还记得多年前,去市素质教育大赛现场听的一节课,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一名学生就踊跃回答,而且回答得相当圆满,定睛一看,学生是照着贴在书上的答案念的。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教学比赛和公开课上层出不穷,实在令人很无奈。其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自身,正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提高教师能力,或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很好的契机。课前备课中的预设过多,就很容易造成教师眼中只有预设目标,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发挥和提升。久而久之,如果课堂中真的出现了超出预设的突发事件,教师就会手足无措。

 其实一堂真正的好课,一定是以对学生的研究为设计原则,是开放的,是多元的,是生成的,是尊重并允许学生阐述错误观点的,是教师发自内心与学生探讨和分享学习成果的课。

 ?思考三:高中语文课到底怎么教?连续在高三实践了三年,一个最大的发现是,高三的课比高一高二好教。因为进入高三,师生每天面对的都是应试的东西,实事求是讲,这张高考考卷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技巧、套路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这些终归是皮毛的东西,一张语文卷想得低分不容易,但是要想拿高分恐怕单纯靠技巧、套路也是实现不了的。这就需要学生凭借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来实现。而高一高二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些做起来并不容易。进入高三,学生会暴露出很多能力上的问题,诸如,正确分析、合理理解、准确概括、恰当表达等等。那么,学生的这些能力来自于哪里,个人认为来自于学生的一定量的阅读和独立的思考习惯。基于此,今后的语文课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原来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改。

 一、时间安排上,缩短教材规定阅读教学时间,丰富阅读范围,增大阅读数量。难道一篇《祝福》就非要3、4课时,一篇《阿Q正传》就非得讲上一周?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自于自身阅读玩味的过程,教师无休止的咬文嚼字对于学生的阅读心境具有很强的摧毁性。今后的教学力求变教师全面深入挖掘为精讲,变学生学习多种阅读技巧为精学。

 二、环节设计上,遵循“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原则。现在,很多语文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堂成了个别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地方,而非答疑解惑,共同探究问题、分享收获的地方。教师提出问题,常常习惯于苦苦地寻找那个能答对的孩子(而这个答案又不是全班或大部分学生共同探究的成果),然后给问题做一个美好却草率的收尾。而对于那些学得不大好的孩子,或是置之不理、或是作一些形式性评价(回答的不够全面等等)。表面上,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真正有收获和提升的人数寥寥,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基于此,先学后教,以学促教势在必行。

 什么样的才课算好课?借用培训专家的评价就是,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有意义)、充实的课(有效率)、平实的课(常态课)、真实的课(有缺陷)。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正经历着很多改革,高中教师正在改革路上摸索前行,愿有更多志同道合者群策群力,将语文教学变成真正提升学生素养和智慧的阵地。

推荐访问: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 几点思考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课后反思
下一篇:20202020年主题党日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可编辑范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