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非织造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新西兰留学 发布时间:2020-12-14 点击:

 江苏非织造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报告说明

 在产量方面,我国非织造布在行业发展前期呈指数式增长,从1978 年至 1997 年的 20 年间,我国非织造布年产量翻了近 100 倍。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仍然逐年攀升,截至 2015 年末我国各类非织造布年产量达 485 万吨,较 2008 年增长 142.2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7%。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3056.5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7812.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4.14%;建设期利息 281.7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85%;流动资金 4962.6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01%。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877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72217.81 万元,净利润 9153.94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3.62%,财务净现值 2779.06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4.59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推进“八项工程”,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两个率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现良好开局,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

 第五章

 项目选址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

 第七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架构分析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

 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评估

 第十八章

 总结说明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

  一、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江苏非织造布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 投资管理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5、项目联系人:于 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 98.89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非织造布 30000吨/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想要在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生产技术、营销渠道、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品牌建设及影响力尤其重要。水刺非织造布下游客户生产产品一般分布在消费性领域,该类客户的供应商认定谨慎,合作关系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更换,因此其更愿意选择品质兼优,口碑良好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新进企业由于品牌知名度低,生产经验不足,无良好的口碑效应,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由于水刺非织造布大多为定制化产品,行业内的企业一般综合考虑生产工艺、原料配比关系、克重规格及客户对产品的特殊要求等因素,采取了以成本加成为主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定价销售,从而赚取加成部分的利润。

 “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

 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推进“八项工程”,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两个率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现良好开局,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3056.5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7812.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4.14%;建设期利息 281.7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85%;流动资金 4962.6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01%。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33056.54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 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1556.54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11500.00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877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72217.81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153.94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3.62%。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59 年(含建设期 12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3646.66 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12 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制造 2025》;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

 (二)编制原则

 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

 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

 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

 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

 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

 八、研究范围

 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分析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九、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65926.60

 约 98.89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69222.93

 容积率 1.05

 1.2

 基底面积

 ㎡

 40874.49

 建筑系数 62.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69.54

  1.4

 基底面积

 ㎡

 40874.49

  2

 总投资

 万元

 33056.54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7812.16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4105.22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857.14

  2.1.3

 预备费

 万元

 849.80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81.75

  2.3

 流动资金

  4962.63

  3

 资金筹措

 万元

 33056.54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1556.54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15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87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72217.81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2205.25

 ""

 7

 净利润

 万元

 9153.94

 ""

 8

 所得税

 万元

 3051.31

 ""

 9

 增值税

 万元

 2975.4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276.94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9303.71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2602.0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3646.66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4.59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3.6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779.06

 所得税后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用即弃卫生用品(不含湿巾)市场

 用即弃卫生用品(不含湿巾)的市场主要包括婴儿纸尿裤、女性卫生用品和成人失禁用品三类。2014 年全球用即弃卫生用品(不含湿巾)的市场规模约为 600 亿美元,其中婴儿纸尿裤占 50%,女性卫生用品占 36%,成人失禁用品占 14%。2014 年中国的用即弃卫生用品(不含湿巾)的市场规模为 658.9 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16.6%。其中婴儿纸尿裤 267 亿元,女性卫生用品 348.5 亿元,成人失禁用品 43.4 亿元,分别占全球对应市场的 13.4%、24.3%和 7.8%。在用即弃卫生用品(不含湿巾)的产品结构方面,女性卫生用品占比最大达 52.5%,其次是婴儿纸尿裤占 39.9%,成人失禁用品占比最小为 6.5%。这与全球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中婴儿纸尿裤占比最高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上述各类产品的渗透率方面,2014 年中国婴儿纸尿裤市场渗透率为 53.6%(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CNHPIA 确定的计算依据是 0-2 岁婴儿平均每天使用 3 片,如果按婴儿平均每天使用 5-6 片计,则市场渗透率在 30%左右),女性卫生用品为 91.5%,成人失禁用品为 5.6%,发达国家在前两类产品的

 市场渗透率均达 90%以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尤其在婴儿纸尿裤和成人失禁用品仍存在巨大差距。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支付能力及消费观念的不断增强,国家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以及实施放开二胎政策等,用即弃卫生用品(不含湿巾)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 2015 年为例,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新生儿数量为 1,665 万人,65 岁及以上的老人达1.44 亿,日益增长的用户群体使得中国婴儿及成人失禁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在今后 10 多年里,随着纸尿裤厂商的销售网络扩大,以及父母对婴童用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物美价廉的一次性纸尿裤必将对现有的棉质尿布形成明显的替代效应。此外,随着“80”乃至“90”后家长比例的变大,由于其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而传统棉质尿布的清洗相对麻烦,一次性纸尿裤就成了最佳的替代选择,纸尿裤消费量向三、四线城市扩展,婴儿纸尿裤的增长会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2)湿巾市场

 目前,国内市场湿巾的普及率总体相对较低,据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统计,2015 年婴儿专用湿巾和普通型湿巾仍是占比较大的类别。

 从国内市场规模来看,2015 年我国湿巾的产量约 484.9 亿片,比2014 年增长 17.9%;销售量约 475.2 亿片,比 2014 年增长 19.1%;国内消费量约 332.6 亿片,比 2014 年增长 30.2%。市场规模约 29.9 亿元,比 2014 年增长 23.0%。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湿巾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普通型湿巾将在三、四线城市快速普及,杀菌型湿巾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前景乐观;个人清洁用湿巾中,目前占比较高的卸妆用和女性卫生专用湿巾将继续普及,厕用湿巾、痔疮湿巾、止痒湿巾等专用湿巾市场也将逐步扩大。

 工业用湿巾市场快速崛起。与个人清洁用湿巾相比,工业用湿巾市场相对狭窄,主要应用于精密仪器的清洁,对卷材,添加剂等材质要求十分的严格,其应用技术也更加高端。电子设备工业领先的欧洲、北美和日韩等地区对于工业用湿巾的需求更加的急迫,使用数量将会大幅增加,根据美国非织造布工业协会(INDA)发布的《2016~2020 年全球非织造材料市场预测》,2015 年全球工业用湿巾的消费量是 290万吨,占湿巾消费总量的 43.1%,2016~2020 年期间,工业用湿巾的消费量占全球湿巾消费总量有望超过 50%,这将带动亚洲等地水刺非织造产品需求量的提升。

 二、产业发展分析

 1、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概况

 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外也称作技术纺织品,是指经过专门设计,具有特定功能,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的纺织品。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纺织业不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等特征,随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市场潜力巨大,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兴起于上世纪 50 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品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以后,产业用纺织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入世之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量出现了超过 20%的高增长。受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欧洲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占比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速在 2008 年出现了下滑。2011 年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速随之开始逐步回升。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2015 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完成纤维加工总量 1,341 万吨,相较于2002 年的 208.10 万吨,增长了 544.4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41%。

 国际上通常将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纺织业纤维加工总量比例作为一个国家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2015 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完成纤维加工总量 1,341 万吨,占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 25.3%,而美、德、日等国这一比例早已超过 40%,因此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国家《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将着重增加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在纺织总量中的比例,争取在“十三五”末其份额由“十二五”末的 25.3%提高到 33%。

 此外,虽然当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初具规模,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以上企业近 1,800 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工艺和设备趋同,产品缺乏个性和特点。行业缺乏有影响力的领袖型企业,中低档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高性能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或由跨国公司主导。

 因此,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行业结构方面,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非织造布行业发展概况

 非织造布行业是产业用纺织品下属的细分行业。非织造布是指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它是通过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针刺、水刺、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最后整理成型。是一种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非织造布行业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欧美,并于 70 年代末传入中国进行工业化生产。在发展过程中非织造布逐步演化出纺粘、针刺、水刺、化学粘合、热粘合、气流成网、湿法、熔喷等多种工艺。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2015 年纺粘非织造布的产量为 235.80 万吨,在非织造布总产量中占比达 48.61%,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等领域;其次分别是针刺工艺占比 23.30%,水刺工艺占比 10.27%,化学粘合工艺占比 7.43%,热粘合工艺占比 5.94%,气流成网工艺占比 2.74%,熔喷工艺占比 0.95%,湿法工艺占比 0.76%。在上述工艺中,水刺非织造工艺 2015 年产量达49.80 万吨,同比增长 10.42%,是非织造布中增长最快的品种。

 相比于传统纺织品,非织造布主要具有以下三大优势:一、非织造布的原料纤维来源广泛,适应性强,绝大部分的天然及非天然化学

 纤维都可被用于非织造布生产;二、非织造布具有独特的工程结构,生产工艺灵活多变,通过后续各种整理工艺,可以生产出具备各种功能性特点纺织品,包括过滤、增强、隔离等,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可拓展性;三、非织造布生产流程短,用工数量少,综合成本较低,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一次性消费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优势,非织造布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在非织造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我国近五年来一直不断的加大投入,2011 年我国非织造布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146亿元,2015 年已上升至 268.9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6.50%。

 在产量方面,我国非织造布在行业发展前期呈指数式增长,从1978 年至 1997 年的 20 年间,我国非织造布年产量翻了近 100 倍。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仍然逐年攀升,截至 2015 年末我国各类非织造布年产量达 485 万吨,较 2008 年增长 142.2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7%。

 在应用领域方面,目前非织造布的应用集中在高新技术的渗透和新型材料使用上,在建筑、汽车、服装、卫生材料、航空航天、环保

 等行业使用广泛,尤其是在卫生材料市场中的需求量逐渐扩大,车辆用纺织品、鞋类和人造革市场同样呈现新气象,非织造布凭借其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竞争优势,行业潜力巨大。

 3、水刺非织造纺织品市场发展概况

 水刺法是指经过对短纤维原料的开松、梳理成网后进入水刺机,通过细微的水柱形高压水针垂直射向纤网,当水射流穿透纤网后,受到托网帘或转鼓的反弹作用,以不同的方位散射到纤网的反面,在水射流直接冲击和反弹水流的双重作用下,纤网中的纤维发生位移、穿插、缠结、抱合,形成柔性缠结点,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成布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工艺。

 近 20 多年来,全球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发展迅速,1990 年全球水刺非织造布产量仅为 7 万吨,随着高速梳理机的问世,成网速度更快,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刺生产效率。水刺非织造布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吸湿性好、透气性好、外观光滑、不起毛等特点使得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非织造布生产工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种,2015 年,仅我国水刺非织造布年产量已达 49.80 万吨。

 (1)我国水刺非织造布发展阶段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起步期和发展期。

 第一阶段为 1994 年-1998 年,是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生命周期的起步期。该阶段国内水刺生产线从无到有、逐渐成长,1994 年只有2 条生产线,至 1998 年已有 13 条生产线。在这一阶段水刺生产技术尚处摸索阶段,成本较高,制成率较低,市场认知度较低,推广难度较大,同时对下游应用领域、用户特点信息掌握不全,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

 第二阶段为 1998 年至今,属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在这一时期,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在这一时期,根据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特点,又可细分为 3 个阶段:

 第 1 阶段:1998 年-2002 年,属于市场需求快速成长期,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1998 年全国水刺非织造产量仅有 7,500 吨,到 2002 年达到 21,500 吨,4 年中增长 2 倍。但是生产线仅由 13 条增加至 20 条,仅增加了 43%的产能。因此行业产能利用率快速提高,从 1998 年的 32.61%提高至 2002 年的 65.15%。

 第 2 阶段:2002 年-2004 年,属于生产能力粗放式增长期,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市场需要的增长速度。在该阶段,国内生产线增加了 61 条,生产能力也由 2002 年的 3.3 万吨,快速增加到 2004

 年的 13.2 万吨,年均产能增长速度达到 100%。全国水刺产能利用率由2002 年的 65%下降到 2004 年的 41.29%,行业呈无序价格竞争状态。各水刺产品生产企业竞相压价销售,产品价格快速下降,再加上原料价格及煤、电、油、运费价格的快速上升,使得水刺非织造产品毛利率出现下降。

 第 3 阶段:2004 年至今,为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黄金发展期,行业秩序逐步规范,在继续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打开了国外市场,少数优秀水刺非织造企业通过引入国外水刺生产设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研发,自行设计技术参数,专业化定制生产设备,从而脱颖而出。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水刺非织造分会统计,截至 2015 年末,国内共有水刺企业 123 家,水刺非织造生产线 249 条,比 2010 年 160 条增加 55.63%,年均增长 9.25%;生产能力达 71.20 万吨,比 2010 年 32.50 万吨增长 119.08%,年均增长 16.98%;实际产量约为 49.80 万吨,比 2010 年 23.20 万吨增长114.66%,年均增长 16.51%;水刺非制造布占国内非织造布比例达10.27%比 2010 年提高约 2 个百分点。

 (2)水刺非织造布主要应用领域

 目前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主要应用于如下领域:卫生材料类,包括医疗卫生材料如纱布、手术衣、手术包布、手术帘、口罩、卫生帽、绷带、病床床单等以及民用清洁材料如面膜、湿巾、各种干湿擦拭布等;工业用材类,包括各种合成革基布、环保滤布、软盘内衬、电子线路板复合材料、航空航天耐高温复合材料、等;装饰装潢类,包括沙发布、床罩、台布、墙布、窗帘、门帘、服装用衬布、汽车内饰材料等。

 随着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产品用途日渐广泛,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下游不断拓宽的市场需求已成为水刺非织造布发展最大的拉动因素,使得水刺非织造布在各类非织造布生产技术中成为发展最快的品种。

 在水刺非织造布下游应用领域中,卫生材料类是国内水刺非织造布产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水刺非织造布分会的统计 2015 年水刺卫生材料类产量约为 41.3 万吨,占当年水刺非织造布总产量的 82.93%,因此下游卫生材料类市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未来的发展。

 (3)医疗卫生类纺织品市场

 近年来全球医疗卫生类纺织品市场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支付能力增强,对疾病的防护措施关注度明显增强;第二,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在全球化步伐加快下,世界迎来“全球老龄化”时代,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消费上,老人比其他人群的需求更多;第三,对医院内感染的关注不断增强,尤其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巨大的消费基础以及不断改进的医疗体系和对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都有助于一次性医用非织造布市场的发展。

 消费群体方面,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自 2012 年以来每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同比增长率成上升趋势。2015 年,我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1.44 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医疗需求不断的增加。产品渗透率方面,我国现阶段使用的一次性医用非织造纺织品市场渗透率极低,相比于北美市场达 90%,欧洲市场达70%,南美市场达 15%;亚太地区达 16%,日本达 45%,印度达 19%,我国的一次性医用非织造纺织品只有 5%左右。

 由于一次性医用非织造纺织品普及率较低,每年会造成大量的术后感染、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等问题,我国一次性医用非织造纺织品渗透率亟待提高。产业政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2016 年 12 月联合颁布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发展人造皮肤、可吸收缝合线、疝气修复材料、新型透析膜材料、介入治疗用导管、高端功能型生物医用敷料等产品。加快推广手术衣、手术洞巾等一次性医用纺织品的应用。”因此,我国一次性医用非织造纺织品内需增长空间巨大。

 “十三五”时期,江苏和全国一样,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开放程度较高的江苏经济影响更为直接,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

 从国内来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

 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发展动力正在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化,发展的稳定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为我省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江苏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增创江苏竞争新优势,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经营模式

 (1)定制化经营

 由于水刺非织造布产品可以通过配料、生产工艺、应用领域进行多种形式的划分,其规格的多样化、生产的非标准化以及产品的多样性特征明显。下游的终端客户一般会对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厂商的原料配比、生产工艺乃至水刺非织造布克重规格制定个性化的要求,因而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别于其他制造业,为定制化生产经营模式。采取定制化生产经营模式的主要是行业内产能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该类企业采购主辅材料和助剂等原材料进行定制生产。

 (2)产业链经营

 部分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商在水刺生产领域经过一定积累后,开始将自身业务向行业上下游进行延伸,形成一个产业链。在产业链上游方面,部分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商直接切片纺丝进行水刺非织造布的制造;产业链下游方面,部分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商生产的水刺非织造布同时供应给外部的下游终端客户以及自身内部的水刺非织造制品所需。

 2、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盈利模式

 由于水刺非织造布大多为定制化产品,行业内的企业一般综合考虑生产工艺、原料配比关系、克重规格及客户对产品的特殊要求等因素,采取了以成本加成为主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定价销售,从而赚取加成部分的利润。

 3、行业壁垒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数为进行同质化竞争的中小型企业,较高的市场化竞争程度导致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定价能力。因此部分具备品牌、技术、销售渠道优势的优质企业占据了行业的领导地位,为新进入者构筑了一系列行业壁垒。

 (1)资金壁垒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厂房及生产线的搭建所需要的专有设备、备件等固定资产的投资费用较大,后期的维护费用也较高,需要企业具备比较强的资金实力。尤其是生产线设备的先进性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水刺非织造布的产能及产品质量。

 (2)技术壁垒

 从行业下游发展来看,水刺非织造布应用面越来越广泛,水刺非织造布产品功能性、品质稳定性以及生产技术差异化越来越受到下游

 企业的关注。这需要行业内长年的专业能力和技术的累积,同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实践和自身技术总结才能逐渐掌握。从行业本身技术发展来看,水刺非织造布行业技术工艺复杂,涉及流体力学、纺织工程学、纺织材料学、机械制造学、水处理技术等多项理论及应用学科,同时行业本身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行业内的技术融合,技术更新较快,特有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已经成为水刺非织造布行业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也是新入行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具备的关键要素。

 (3)人才壁垒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作为国内近年来新兴行业之一,难免存在着专业人员较少,综合性人才缺乏,特别是跨学科技术全面的人才稀缺等问题。尤其是水刺非织造技术专业跨度大,需要各领域内高素质、高技能和富有经验的专门人才的协同合作,才能进行产品的工艺设计和产品开发。在生产和后加工处理过程中亦需要大批具备丰富生产经验和较高装配技术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目前,行业内对于以上专业人员主要以企业内部培养为主,其培养周期较长,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技术和经验丰富的行业人才。

 (4)品牌壁垒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想要在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生产技术、营销渠道、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品牌建设及影响力尤其重要。水刺非织造布下游客户生产产品一般分布在消费性领域,该类客户的供应商认定谨慎,合作关系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更换,因此其更愿意选择品质兼优,口碑良好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新进企业由于品牌知名度低,生产经验不足,无良好的口碑效应,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市场分析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9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应用,加快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版)》中鼓励“采用编织、非织造布复合、多层在线复合、长效多功能整理等高新技术,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的产业用纺织品”;2016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16-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9%左右,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 8%左

 右,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8%以上。到 2020 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占全行业比重达到 33%,百家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5%,比 2015 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环境保护用纺织品、土工建筑用纺织品、生物基功能性纺织品主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 5~8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 3~5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用纺织品企业集团。2016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医疗健康养老、应急公共安全、建筑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应用,将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上述鼓励政策的出台为本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设备、技术和工艺的升级推动行业升级

 水刺非织造工艺涉及流体力学、纺织工程学、纺织材料学、机械制造学、水处理技术等多项理论及应用学科,各学科相互渗透,复合创新,带动了国际水刺非织造工艺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水刺工艺技术方面仍处于引进与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阶段,这使得国内水刺非织造工艺技术与设备可以以国际先进工艺与设备为参照,以一个更高的速度不断提升。目前国内水刺非织造布研发主要集中在新型原料、新

 型生产装备的开发,功能整理技术、在线复合技术等领域。水刺非织造技术的提升带动了水刺非织造布产品性能的改良,使得其无论在质量还是功能性方面均能满足越来越多领域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下游市场,推动了整体产业的升级。

 (3)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空间不断拓宽

 目前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类、工业用材类、装饰装潢类等用品领域,具体包括纱布、手术衣、手术包布、手术帘、口罩、卫生帽、绷带、病床床单以及面膜、湿巾、各种干湿擦拭布、各类合成革基布、环保滤布、软盘内衬、电子线路板复合材料、航空航天耐高温复合材料、汽车内饰材料、沙发布、床罩、台布、墙布、窗帘、门帘、服装用衬布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整理和后整理技术以及原材料端的不断创新,使得非织造布的功能性不断拓展,大量替代了原有针织物和机织物,并逐渐向高端工业用纺织用品发展。其中各种工程用布、工业用擦拭布、绝缘材料、电池隔膜、过滤材料、航空航天高温复合材料将成为工业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领域。

 (4)居民消费观念的提升,收入水平的增加,老龄化加剧及二胎政策等放开有利于增加下游行业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观念也不断的增强,截至 2015 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27,088 元/年。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及日渐普及的健康意识使得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更加卫生的一次性卫生清洁用品。

 此外,我国自 2000 年以来即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国 65周岁及以上的老龄化人口每年增速均在 4%以上,其呈加速上升的趋势,截至 2015 年我国 65 周岁及以上的老龄化人口达 1.44 亿人次。同时,我国二胎政策已于 2015 年全面放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新生儿数量为 1,665 万人,预计新生儿比例将在 2017 年开始提升,这将直接带动我国医疗卫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及婴儿纸尿裤等卫生材料类市场需求的增加。

 2、不利因素

 (1)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多数企业缺乏定价能力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数为进行同质化竞争的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薄弱,技术创新匮乏,与目前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相矛盾。此外,由于行业集中度低,较高的市场化竞争程度导致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定价能力。

 (2)行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偏低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发展迅速,但水刺非织造布产品技术含量仍然相对较低,和国际先进生产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行业内多数企业仍然是通过依靠生产设备,单一扩张生产规模进而降低成本来获取市场竞争力,而对生产工艺及产品研发投入匮乏,从而导致目前国内水刺非织造布产品市场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无论是在品种还是功能性方面都较为欠缺。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65926.60 ㎡(折合约 98.89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69222.93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投资管理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非织造布 30000 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877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

 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

 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

 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江苏,简称”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 116°21"~121°56"。公元 1667 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之简称。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省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

 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 6 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 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十三五”时期,江苏和全国一样,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开放程度较高的江苏经济影响更为直接,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

 从国内来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发展动力正在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化,发展的稳定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为我省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江苏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增创江苏竞争新优势,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

 针对经济下行、中美经贸摩擦、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1%(按原核算方法计算增长 6.4%),总量达 9.96 万亿元,人均达 12.36万元、居各省区第一。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802 亿元、同比增长 2%,税占比达 8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1%,其中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4.6%、8.6%、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0%。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15.3 万亿元和 13.3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4%和 15.2%。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面对的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从整体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叠加和江苏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路径指引和重大机遇。国家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为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我省拥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更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勇气和底气。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在危与机转换中把握战略机遇,既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又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推向前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 7%左右,外贸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城镇新增就业 120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4%以内、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左右,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定上述目标,既考虑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又体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奋斗要求,努力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三、创新驱动发展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提升持续创新能力、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建设、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培育、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六大行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

推荐访问:江苏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
上一篇:苏州改装车项目实施方案
下一篇:南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例文参考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