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精华

来源:自考 发布时间:2020-11-08 点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精华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活动中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从而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为此,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于少先队成长的活动。

 活动目的意义: 所属领域: 中学 参与人数: 400 活动方案: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精华

  ——XX 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2015 学年初一级寒假实践活动方案

  一、实施背景

  1、社会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活动中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从而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为此,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于少先队成长的活动。

 2、学校背景:XX 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追求内涵发展提出“让优秀成为习惯”,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把学生培养成为学识广博的现代公民。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决定在寒假期间对初一年级积极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精华”的实践体验活动。

  二、参加对象

  初一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6 年 1 月 22 日至 2016 年 2 月 22 日。

  四、活动内容

  本活动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三项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1、“大家族和谐乐”调查报告。讲述你的家族中的温暖、和谐的故事,1000 字左右,请附上照片。

  2、根据文明公约,在春节期间调查文明出游情况,形成报告。约 1000 字,里面要有照片,图文并茂。

  3、《和和美美一家亲》,请同学们在春节、寒假等假期里可以多进行摄影创作,让我们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

  五、活动要求

  1、请在三项中任选一项,各班学生以 3—5 人为一组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个人单独调查也可。

 2、选出小组负责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记录、拍照、录像等。放寒假前在班上作好合理分工分组工作,最后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大约 1000 字左右,不允许直接抄袭报刊书籍上的文章或直接下载网上文章。文章中的引用的有关资料请标明出处。

  六、成果上交

  2 月 25 日将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活动照片、录像等交到班主任处。

  XX 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2016 年 1 月 8 日

  活动总结: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精华”活动成果展示

  一、《和和美美一家亲》调查报告反馈

  1、调查人:初一(3)班龙权铿

  2、调查背景

  家族是一个整体,家族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是组成家族集体的细胞,家族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家族的团结给每个人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图 1)

  3、家族温暖的调查对象与评论以及建议。

  姓名

  评论

 建议

  黄敏娜(母亲)

  生活在家族中,我们彼此关爱,感受家族的温暖于力量,生活在家族中,我们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生活在家族中,我们互相鼓励,共同战胜生活中的苦难。因此。我们不能分裂,我们是个民族,也是个家族,是个集体。我们要让这个集体散发温暖,给我们家族的每个人都带给他们温暖。

  同一个家族中的成员,应该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互相支持,心里上互相依存,情感上荣誉与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龙永炎(父亲)

  在我们的家族里,大家都关爱彼此,带给彼此温暖,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去前进,不会畏惧困难,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感情上共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最后共建了这个温暖的家族。

  我们不要在家族说脏话,要多关心家族的事,体谅每个人,多做对家族有利的事

  龙权铿(儿子)

  家族对我们而言是不可分割的,班级、民族与国家都是一个大家族,而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才给这个大家族带来温暖与快乐。

  不能过于依赖家族与家族的成员。作为晚辈的更不能过于依赖家人要学会自己努力来推动家族。

 4、报告分析

  (1)在我们的家族里不可乱讲脏话,要与家族成员和睦相处,体谅他人,绝对不可出现吸毒、杀害与欺骗他人及家族成员等严重不良违法行为。

  (2)不可过于依赖父母与家人特别是作为晚辈的,要孝敬长辈,给予长辈温暖和快乐。

  (3)家族里每个人都充满着正能量,互相给予温暖,把这个家族变得和谐、温暖了。

  4、家族温暖、和谐的故事。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单发下来,我一看鲜红的分数,顿时感到天仿佛塌了下来——74 分,又考砸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多想让时光倒流,回到考试的那一瞬间,再仔细地做一遍那道做错的数学题啊!可那只是一个奢望而已,时光岂能倒流?回家的路途虽然不远,但我仿佛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到家门口。我向爸妈说出了自己的成绩,原以为会被大骂一顿,没想到爸妈对我说:“孩子,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漫长的人生路,不能一帆风顺,这正是考验你的时候。发奋吧,努力吧,拿出勇气,下次考好!我们永远相信你、支持你!”看着他们鼓励的目光,我的心豁然亮堂堂了。

  二、春节文明出行调查反馈

  1、调查人:初一(6)班郑竟成、沈炜亮

  2、调查背景:行人和车辆闯红灯,既是一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不文明出游中比较普遍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

 而且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对违章者或其他群众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今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行人和车辆闯红灯这种违章行为作为对象,对春节文明出游情况进行调查,形成如下报告。

  3、调查时间:2016 年 2 月 5 日下午 14﹕30—14﹕50

  4、地点:荔湾区珠江大桥通往黄沙大道路口

  5、调查内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残疾人三轮车闯红灯情况

  (1)、交通路口选择的考虑

  我们选择了荔湾区珠江大桥通往黄沙大道路口作为取样点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这个路口在我们家附近,每天上学都经过,熟悉这里的情况;二是这个路口的人流量和车流量比较大,有一定的代表性;三是这个路口既有人行斑马线,又有人行天桥,调查拍照时比较方便和安全。

  (2)、行人和车辆闯红灯情况

  2016 年 2 月 5 日下午 14﹕30—14﹕50,我们在人行天桥记录了荔湾区珠江大桥通往黄沙大道路口单方向的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通行总量和闯红灯数量,统计如下:

  ①行人通行 136 人,其中闯红灯 17 人,占 12.50%。(图 2)

  ②机动车通行 52 辆,其中闯红灯 6 辆,占 11.53%。(图 3)

  ③非机动车(自行车和电动单车)通行 47 部,其中闯红灯 12部,占 25.53%。(图 4)

  ④残疾人三轮车通行 5 辆(含逆行),其中闯红灯 5 辆,占 100%。

 (图 5)

  ⑤行人走天桥 13 人,占全部行人的 9.55%。(图 6)

  6、行人和车辆闯红灯呈现几种现象

  (1)“中国式过马路”比较普遍,通常是几个人或几部自行车一起闯红灯通过马路。

  (2)自行车和电动单车右转时不看交通灯指示,与机动车抢道而行,险象环生。

  (3)少数机动车右转黄灯亮或即将红灯亮时加大油门,快速前行。

  (4)残疾人三轮车横冲直撞,不管是面对人群还是车流,无所顾忌,穿插而行。

  (5)人行天桥设计不合理,行人和自行车大多数不愿意走天桥。

  7、行人和车辆闯红灯的原因

  (1)规则意识淡薄。闯红灯的人群对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不强,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群体认为,闯红灯也不会被罚款;机动车驾驶员认为,这里没有摄像头,警察不在场,闯红灯也扣不了分、罚不了款;驾驶三轮车的残疾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闯红灯也没人敢管。

  (2)侥幸心理作怪。闯红灯的群体一般都抱有一种侥幸心态,认为闯红灯时车辆行驶速度不快,不会出现意外,看见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闯。

  (3)不良习惯养成。一些人把闯红灯作为习惯,认为这是为了节省时间,从来不看信号灯,只要没车就穿过。

 (4)行车行人不分。这个路口早几年虽然建了一座人行天桥,但人行斑马线和通道依然保留,大多数人和自行车贪图便捷而不愿意走天桥过马路。

  8、治理行人和车辆闯红灯的建议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广泛宣传闯红灯的危险,使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成为文明出游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遵守规则光荣、乱闯红灯可耻”的浓厚氛围。

  (2)加装摄像设备,对闯红灯违章行为自动拍摄,加重对机动车闯红灯行为的处罚,打消他们闯红灯的念头。

  (3)发挥志愿者的劝导作用,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监督和制止闯红灯不良行为,提高社会群众的文明交通素质。

  (4)封闭原来横穿马路的人行通道,提高天桥的使用效率,使行人和非机动车走天桥通过马路。

  9、调查结论:文明出游从不闯红灯做起,大家一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和谐安全可实现!

  10、调查的局限性:春节前,XX 的人流车流比平时少,并且只选择一个路口进行调查,因而调查结果还不够全面。

  三、“大家族和谐乐”调查报告反馈

  家族姓氏调查(图 7-10)

推荐访问: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 传承
上一篇:学风建设学生演讲稿
下一篇:时评素材:科技自主、科研报国、中美摩擦(时评、名言、事例、观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