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成考 发布时间:2019-04-17 点击:

  [摘要]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医护人员针对非恶性高血压和非继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精神支持、心理疏导、心理训练、心理放松、改善环境等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指标的比较,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结论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护理;血压;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22-03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 Speciality: nursing
  WANG Li-hong
  [Abstract]Objective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Methods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for non-m alignant hypertension and second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the non-spiritu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ntal training, mental relaxatio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n areas.Such as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are,then were compar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ResultsPatients had a stable emotion and cooperated treatment,blood pressure keeps relatively stable decreased and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usual treatment.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care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Blood pressure; Complication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发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1.3亿,但有调查表明,男、女遵医服药率仅为25.65%和48.9%,这无疑会导致患者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其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高血压可以损伤心、脑、肾,造成脑出血、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等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护理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护理实践,发挥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职业优势,注重心理护理,使之成为心身康复的增强剂。关于心理护理的做法:例如病人做朋友;取得病人信任;配合心理医生等。一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目前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研究此课题,以了解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本研究中的高血压指原发性高血压,它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心身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是影响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重要因素。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运用于护理领域的独特概念,与其它护理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实施形式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原则可包括:强化护士的心理护理意识,构建科学的专业理论体系,借助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索适用的临床规范模式。
  本研究中的心理护理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措施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帮助病人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打断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配合药物和手术治疗以及基础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并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及护患之间的友谊。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并发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本研究中指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变。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可以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使心室扩张,形成高血压心脏病;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最后引起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甚至会导致尿毒症。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还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心理因素与不良行为对其发病的影响已为现代心身医学所证明。因此,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的防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此项研究,护理人员应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问题或缓解心理压力,使病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病人身心全面康复,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现将心理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总结如下。
  1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
  1.1焦虑、紧张:表现在患者入院时情绪低落、紧张,通过交谈,了解到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治疗和预后持有疑虑、精神紧张。内心充满担忧。
  1.2情绪不稳定:一部分新入院患者由于劳累、情绪激动、环境及角色的改变,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1.3恐惧心理:患者常因精神紧张、恐惧而使血压升高,担心自己的血压是否能降下来,是否要终身服药,是否会因血压过高而引起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和留有后遗症而致残,使生活质量下降,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
  1.4抑郁心理:患者担心自己的病久治不愈,影响家人的工作和生活,终日忧心忡忡,白天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失望,夜间难以入睡。
  1.5固执心理:患者固执己见、不随和,多见于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对治疗似懂非懂,按自己的见解生搬硬套书本知识,以此来要求医务人员,并总有一种不理想、不信任、不安全的感觉。
  2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精神紧张焦虑:护士应向其详细讲解引起高血压病的可能原因,讲解紧张、焦虑对高血压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2)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思想情绪,为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刺激因素,保持情绪稳定。而患者一旦精神受到刺激,情绪激动,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导致血压升高而引起不良后果。(3)对恐惧心理的患者,从入院开始就要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要像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服务,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充分理解和同情他们,维持他们的自尊,使患者从入院就对护理人员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4)在与有抑郁心理的患者进行交谈时,的保健知识宣教,讲解心理因素对此病的影响,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还可在保证不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下,经常播一些患者喜欢听的情景音乐和舒缓音乐,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降压的效果。
  3研究设计
  3.1研究设计:类试验研究
  3.2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为实施心理护理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病标准[1]。
  3.3研究工具
  3.3.1一般资料调查表,见表1。
  表1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表
  3.3.2血压计厂家:上海玉兔。
  3.3.3心理护理指导方案:(1)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从患者入院开始,我们如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生活服务,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从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以解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2)稳定情绪,消除对药物依赖心理。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血压的变化。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或积极参与交谈时,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降低。在护理中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思想情绪,一旦情绪障碍成为机体症状的促成因素,便可导致求医行为。因此,高血压患者,既有治疗疾病的需要,更渴望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使情绪发生转换,以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状态。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均要吃药,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通过诱导,尽可能减少他们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依靠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向病人报告血压数值,使他们从心理刺激的被动记忆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向他们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3)环境的调节。来自环境的任何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传入神经,传到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和生理变化。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使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实践证明,这种安静舒适的心理效应胜过药物的作用。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4研究步骤
  3.4.1收治病人: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3.4.2病人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实验组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3.5效果评价: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通过治疗结果可知,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
  3.6资料分析:统计学方法观察数据以(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4结果
  男158例,女102例,60岁以下95例,60岁以上患者165例。平均血压(160/100±13.5)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指标的比较,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
  5讨论
  心理因素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二者互为因果[3]。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的合并率高[4],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关系,影响着血压改变的程度。因此,心理护理干预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辅助措施,可以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帮助病人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打断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防止不良心理因素强烈、持久的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系统血压调节机制被破坏而导致持久性血压升高。除了药物治疗外,一些心理行为治疗可使血压保持在理想的状态,并可减少药量,减少药物副作用[5]。本研究显示,经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总有效率达93.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血压控制得更理想,疗效更满意。有人研究[6],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与心理因素、错误理念、服药依从性差有关。患者心理状态与其治疗的依从行为有密切关系,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变患者的认识、态度,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我们认为,经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变患者错误认识,治疗依从性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也是观察组总有效率提高的原因。
  6推论及建议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及康复的关键。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以健康知识教育、身体锻炼、用药知识、饮食及心理指导等。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及死亡发生,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对260例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强。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并发症、致残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2] 刘国仗,胡大一,陶萍.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7-8.
  [3] 刘翠香,朱爱莲,刘喜平,等.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生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8):485-486.
  [4] 殷莉,李京亮,张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情绪因素的研究[J].华西医学,2004,19(4):542-543.
  [5] 顾忠杰.心理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180-181.
  [6] 于俊娟,严静玲,付博.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401.
  [7] 刘庆伟,姚海云.高血压病患者心态及心理护理后依从性改变的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16):70.
  [8]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0;8:591.

推荐访问:原发性 高血压 并发症 血压
上一篇: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65例分析]
下一篇:硫酸庆大霉素颗粒 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的认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