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心因性哮喘|心因性哮喘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一位女性患者,两天前与丈夫吵架后出现喘息发作。查体见病人过度换气,精神紧张,但肺部无哮鸣音,口唇也无发紫,经呼吸科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她以往有类似发作,遂按心因性哮喘予以暗示疗法,并配合应用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明显。
  心因性哮喘,又称功能性哮喘或癔病性哮喘。心因性哮喘发作时,病人常表现为不停地过度换气,并伴有恐慌、焦虑、躁动不安和悲观失望等情绪改变,同时还伴有多汗、头晕眼花、食欲减退、手颤、胸闷、气短、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但无哮鸣音和缺氧紫绀等现象。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因为精神因素影响大脑皮层而作用于丘脑,导致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所致。
  哮喘的致病和诱发因素比较复杂,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之一,故专家认为哮喘也是一种心身疾病。虽然单独的心理因素不会引起哮喘发病,但它对部分患者哮喘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均可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哮喘本身也可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障碍。有时两者互为因果,甚至恶性循环。因此,不可忽视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一般认为,诱发或加剧哮喘的心理障碍均以愤怒、恐惧、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为多见。
  哮喘对心理状态同样有不良影响,在临床中儿童哮喘患者容易出现“心理偏离”,如表现出“病态性格”、“行为失常”和“智力倒退”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病孩儿备受爱怜,家长唯恐“刺激”了孩子,引起病情恶化或诱使哮喘发作。所以家长千依百顺,使孩子变得感情脆弱、生活懒散,加上缺少或没有同龄的伙伴,性格变得孤僻,很难合群,适应能力较差。哮喘与负性心理互为因果,常常处于疾病发作→恐惧→再发作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哮喘病人,首先要进行哮喘知识的教育,以使患者克服悲观情绪,树立哮喘可以治疗、可以控制的信心。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儿,要教会他们自我处理哮喘轻症和先兆症状的办法,鼓励他们总结交流战胜哮喘发作的经验,逐步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其次,要帮助患者了解可能加重和诱发哮喘的原因,并尽力避免这些因素的发生。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祛除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再次,要积极培养患者的坚韧性格,激发他们的生活信心,注意调整好心态,尤其不要让焦虑情绪、悲观态度以及不良心理状态影响疾病的治疗。
  

推荐访问:哮喘
上一篇:[漫谈中医的辨证(十四)]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茨木
下一篇:【颈椎病也会“变脸”】 颈椎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