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教育和管理] 儿童哮喘能根治吗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的心身健康。对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和管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及家长对于疾病的认识,以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哮喘;指南;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25.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CHANG Bo, LV Bo, SHAN Dan-ni, SUN Li-qun, WANG Yun-n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ffiliated XinHua Hospital of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1
  Abstract: Asthma is a commo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of children, serious harm to the child"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patient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asthma prevention work. By asthma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can significantly understand the disease. It is better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Keywords: Asthma, Guideline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哮喘是一种慢性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不同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从0-30%不等。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以每年呈10-50%的速度增加。近年来,哮喘患病率、病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严重问题[1]。2000年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0.25-4.63%(1.97%),相比1990年调查累积患病率0.11-2.03%(1.00%)而言,10年内儿童哮喘患病率平均上升了64.8%[2]。
  根据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提出完全控制哮喘的标准[3]:1.白天无症状(或每周症状少于或等于2次);2.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包括运动不受限制;3.没有夜间哮喘和因哮喘发作而憋醒;4.平时不需要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或每周用药次数少于或等于2次);5.肺功能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6.无哮喘急性加重。
  目前哮喘防控水平不理想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1.医生对于GINA的认识、理解不够充分,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认真地执行其原则;甚至有些医生对激素的吸入治疗也存在顾虑,因此不可能很好的指导患者。2. 长期以来,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双方在很多方面很难达成共识;3. 还有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哮喘患儿家长根本不了解GINA指南内容;担心激素副作用而不敢用药,更不可能愿意让患儿长期吸入激素,总是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在短期内通过打针吃药的方法根治哮喘;对长期防控哮喘缺乏认识,信心和毅力。
  因环境污染等因素,哮喘作为一种“社会疾病”日益多发,长期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患者个人的医疗费用,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医疗经济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因此对医生、患者及家长进行有关哮喘的教育和管理至关重要。
  
  1 在儿童哮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抓住4个要点:①让患儿及家长认识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防治哮喘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要准备打持久战。②让患儿及家长知道哮喘的本质是一种变应性气道炎症,目前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能够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相信通过吸入方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极少发生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顾虑和恐惧。③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的观念,强化自防自治,提高防治依从性,从而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④通过反复示教,演练,使每个患儿及家长真正掌握吸入技术;教会哮喘患儿及家长正确观察、评估病情,包括正确测量PEF,计算PEF昼夜波动率,有条件者记录哮喘日记,知道什么情况应及时去医院看病等。
  2 儿童哮喘教育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①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哮喘诊治培训,熟练掌握GINA指南。②建立哮喘档案,专人专管,定期随访(1-2个月随访1次),及时评价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及纠正错误的吸入方法。③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是儿童哮喘发病和发作的主要诱因,医护人员应帮助患儿摸清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并尽量避免诱发因素。④让患儿及家长理解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包括哮喘缓解期的主动抗炎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急性发作时的药物(β2激动剂和氨茶碱)。⑤指导患儿及家长掌握正确用药技术, 记录哮喘日记和呼气峰流速的家庭监测。⑥治疗方面采用个体化的医疗计划,告诉患儿和家长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以达到用尽可能少的药物控制哮喘,同时能够早期识别哮喘加重。⑦定期宣传和讲座: 反复宣传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的本质,需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的优点,强调吸入激素是控制药物的首选,解释长期吸入低-中剂量的皮质激素不会影响最终的身高和骨骼的密度。
  3 儿童哮喘教育和管理的主要目标:①使患儿及家长大致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使患儿及家长认识到哮喘的发生和发作与多种过敏性因素和诱发因素有关,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找出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自觉、有效的规避诱因。②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及简单处理办法,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以及知道此时应采取的相应行动,学会在哮喘急性加重时进行简易的紧急自我处理办法,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急诊或住院,预防、控制哮喘发作,使到医院就诊的次数达到最低限度并减少哮喘患儿发生猝死的机率。③初步了解常用抗哮喘药物的作用特点、一般用法及副作用,消除顾虑,使患儿和家长对防治措施有良好的依从性。④掌握正确使用定量吸入技术,使患儿及家长了解呼气峰流速仪的结构、测定和记录方法,学会监测病情变化的技术,并进行初步评定,有条件的记录哮喘日记[4,5]。⑤了解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患儿和家长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技术。⑥让患儿及家长相信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建立信心。同时根据自愿建立医患双方的联络方式,以便于跟踪随访。
  4 儿童哮喘教育和管理的注意事项:①将医生继续教育纳入哮喘教育计划内,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做好知识更新;提高他们对于哮喘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他们参与哮喘教育的意识。②由于医患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所以医护人员与哮喘患儿及家长在哮喘管理过程中要建立伙伴关系,在整个诊治过程中要态度和蔼可亲,语气轻柔,消除患儿和家长的心理顾虑,并注意对患儿的心理抚慰,减少患儿的心理恐惧感,以利于长期、持续、有效的教育和管理。③要强调患儿和家长注意避免和控制哮喘促(诱)发因素,自觉而有效的规避诱因,减少发作。同时对哮喘患儿及家长的教育要注意个体化,并遵照循序渐进原则。④制订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并且教会哮喘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教会患儿及家长根据症状和最大呼气流量监测结果来准确评价哮喘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⑤制订出发作期紧急处理方案以及防止哮喘复发、保持长期稳定的方案。建立健全长期定期随访和评估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尽可能取得哮喘患者的家属以及朋友、领导、老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施浩.哮喘现代规范化治疗的体会[J].中国实用免疫变态反应和哮喘杂志,2003,7(1): 86―87.
  [2]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
  [3]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NHLBI).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Bethesda(MD),2006.Available from:http://www.省略.
  [4]Boulet L,Boutin H,Cote J,et al. Evaluation of an asthma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J]. J Asthma,1995,32(3):199-206.
  [5] Cowie RL,Revitt SG,Underwood MF,et al. The effect of a peak flowbased action plan in the prevention of exacerbations of asthma[ J].Chest,1997,112:1534-1538.

推荐访问:教育 管理 儿童哮喘
上一篇:智慧树心理课期末答案【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的干预作用】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