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保支出与环境政策及执行力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效应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王静怡,马桂英

(山东圣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也承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大量工业排放的危害,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近些年,为进一步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将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等排放量降低3%,还要确保PM2.5浓度持续下降,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采用了一系列治理政策,如环保财政支出、加大执行力等。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采用粗放式经济增长形式推动社会经济总量的提升,随之引发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等,为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带来很多不便。当下党中央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污染防治”也成为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攻坚战略。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固体废弃物以及水污染的治理效果较佳,而因大气污染物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而出现地域转移,所以大气污染治理进程相对缓慢,加之各地区相关部门不断推诿,严重打击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与动力。然而北方地区的雾霾问题越发严重,已经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的关注。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很多大气污染治理计划,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也落实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由于大气污染的负外部性较强,所以治理工作中还需借助财政支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作用,不仅能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构建高效、可行的政策环境,还有利于各项环保、治理工作。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针对大气污染、财政支出政策,我国做了很多研究,但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基于法律层面、环保等对大气污染进行研究,至于财政支出政策、执行力等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综合剖析了大气污染治理。同时还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到研究工作中,大气污染越发严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受到了阻碍,合理应用财政支出政策不仅能调节资源配置,还能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再优化环境政策、加大执行力度,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1.2.2 现实意义

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质量,还能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1]。然而个别地区经常受到煤炭燃烧的影响而加剧大气污染程度,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应全面考虑如何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且不影响国家的碳中和进程。作为全新、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法,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不仅能改善大气质量,还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对各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也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1 大气污染概念

大气污染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期间,排放有害气体,在这些气体不断积聚且浓度超标并改变原有空气成分后,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易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大气污染是受污染源、地理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污染源包括沙尘暴、空气运动等自然污染产物,还包括工业生产废气物排放与人们生活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等。而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存在差异,所以受到的大气污染程度都不相同,北方地区在上半年易受沙尘暴影响,下半年因燃煤供暖排放量较大,所以空气环境易受到污染。而南方地区降水量高,缩减了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含量。

2.2 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即采用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应用多种先进、高效的方法全面改善、消除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治理的综合性较强,涉及了环境规划管理、污染防治等内容。由于不同区域的污染条件不同,所以地方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情况合理采用防治对策,再不断规划大气污染治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能最大程度实现经济效益提升、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等目标。

2.3 大气污染治理中环保支出与环境政策及其执行力

为进一步治理大气污染,国家落实了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等手段[2]。相关部门环保支出指的是相关部门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经济活动所需的相关费用,基于环保支出不仅能预防环境污染,还能有效解决污染问题,也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环境政策即为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手段。执行力即各项治理措施与政策方法的实施,从广义角度分析,执行力指的是相关部门的执行能力;
从狭义角度看,执行力是部门人员的执行力或某一事件的执行力。

首先是温室效应。大气二氧化碳与臭氧、甲烷等微量气体可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通过,还易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在此背景下,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其次臭氧层遭受破坏。大气中臭氧含量极少,基本积聚在距离地面25千米左右的平流层内,也被人们称之为臭氧层。由于臭氧层可有效吸收太阳的紫外线,所以可保护地球生命。然而随着氟氯碳等物质的过度排放,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这不仅易使人们患有皮肤癌等疾病,还会打乱地球生态系统。最后酸雨。pH酸碱度在5.6以下的雨、雪被称作酸雨。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引起。一旦出现酸雨,不论森林生态系统还是水生态系统,都会遭到破坏,土壤结构也易发生改变,甚至可以腐蚀建筑物,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也有极大危害。

3.1 污染成因

大气即空气,主要包括氮、氧、二氧化碳等成分。在标准状态下,清洁空气的氮气体积比例占总体积的78%左右,氧气体积占21%左右,氩气体积占比1%左右,还包括其它气体。然而此比例并非一成不变,还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自然变化下大气成分的物质占比也易出现变化[3]。比如火山爆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及有毒气体,随着这些气体进入大气,不仅会使火山喷发区域粉尘弥漫,还易形成毒气并威胁当地的生态。而雷电、干燥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易引发森林火灾,从而影响周边大气的含量占比。但目前来看,自然变化引发的大气污染程度较低,仅会在短期内对某一区域造成不良影响,而人类工业化以及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最近几年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还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在此背景下,工业废气排放量与汽车尾气排放量不断增多,对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2 治理现状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全面推出了污染防控工作,期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还增加了大气污染相关规定,不仅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还明确了地方相关部门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同时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会议精神,我国各地还基于共享、绿色理念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围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这一主线全面落实统筹兼顾等措施,借助经济、行政等综合方法不仅改善了各地区的大气环境,还减轻了恶劣影响天气。

面板数据模型种类较多,其中包括随机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等,而选择哪一模型进行工作,可通过LM检验个体效应进行确定[4]。如果无法进行假设,证明模型存在随机扰动项,此时不应选择混合效应模型。至于变量的选取,其中涉及了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需要考量数据的可获得程度、精准性以及变量的典型性。基于污染物浓度与排放情况剖析各地大气的污染程度,可将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年均浓度,以及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等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中氮氧化物是十分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不仅会刺激人体呼吸器官,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二氧化硫也是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且易溶于水,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二氧化硫是最需要解决的空气污染问题,还有学者将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所以基于二氧化硫衡量大气污染成分极为典型。至于核心解释变量,可结合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与污染治理角度综合分析[5]。相关部门环保支出是节能环保支出额和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如果数值越大,证明该地获得的财政资金支持越多。同时相关部门环保支出还涉及了环境监测、污染减排以及生态保护等内容,这些费用支出不仅针对大气污染方面,在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中同样发挥效用,并且各污染物还相互影响,无法彻底分离,合理采用防治措施可有效解决多种污染问题,如采用退耕还林和风沙治理等措施不但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还能涵养水源,水资源的净化能力能不断提高,水质污染问题可有效缓解。最后是控制变量。气象因素极大程度影响着大气污染治理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速度不断加快,而随着降水量的增多,污染物浓度也会随之降低。所以降水量与温度可作为气象因素的控制变量,还可与被解释变量形成负相关关系。

为避免各变量误差影响模型估计,应对各变量进行相应处理。结合变量描述性统计,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及其排放量均值可达36.14、71.29,标准差在13.28、41.23[6]。图1所示为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的关系,结合此图可以看出,环保支出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倒U形关系,这也意味着不断增加环保支出,污染检测力度与管理水平会大幅提升,其不仅能缓解大气污染恶化程度,还能延缓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趋势。在环保资金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图中拐点,大气污染程度得到缓解,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大幅降低。

图1 二氧化硫排放量与财政环保支出的关系

为缓解模型变量可能出现的异方差性,应对各种变量进行对数处理。期间温度、降水等因素能有效改善大气污染程度,但交通运输、产业结构等对大气污染较为滞后,换言之,当时经济行为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不会立即显现,而是经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才出现大气污染问题。在实际研究中有学者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城市污染指标的滞后一期数值与本期量均有正向影响。所以实证模型中可融入大气污染数据的滞后数值,也可进一步验证经济行为对大气污染的作用效果。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模型中Y指的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年均浓度等被解释变量;
i为不同城市地区;
t代表的是时间年份,而μ为随机扰动项。经LM检验可以发现,模型结果存在个体效应,Hausman检验P值为0,回归模型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根据回归结果,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未对工业废气等污染物产生显著抑制效应,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实施的政策具有时滞性,所以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未能及时显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程度越高,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越强,这不仅易导致能源利用率下降,还会破坏生态环境[7]。此外,在环保支出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排放量下降幅度都高于污染物在自然界的浓度下降幅度,由此也可看出,要想治理大气污染不能单靠行政方法、经济手段去抑制工业企业与人们生活,虽然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可缓解大气污染物浓度,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排放完污染物后还应进行二次治理,而此治理过程不易受到人类的控制影响,只能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循环逐渐消化。

7.1 加大环保支出

相关部门环保支出包括污染治理、基础预防与环保管理等方面,落实环保支出不但能缓解污染物的排放,还能预防大气污染问题。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全面落实了节能环保支出对策,其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而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并推动生态环境健康,地方相关部门还应加大环保支出力度,以此提高相关部门支出政策效率,还能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资金保障。首先,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应扩大支出规模,节能环保支出与大气污染治理紧密相连,相关部门不但要在降低污染物方面加大资金力度,还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治理大气污染。其次,应优化、改进支出结构,实际工作中应适当增加支出在GDP内的占比,确保节能、环保、减排工作高效落实,也可提高人们治理大气污染的意识。同时地方相关部门还应转变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支出形式,加大环保支出的管控力度,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大气污染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7.2 加大执行力度

基于行政主体角度,要想高效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国家还应做好行政团队建设。提高行政人员的能力、素质可满足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需要。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包括行政素质、责任意识与执行能力。任何政策都需通过执行人员执行落实,而执行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政策落实效果,也关系着政策执行力的强弱[8]。日常工作中帮助执行人员调整心态,加大对人员专业能力、责任意识的培训力度,也可提高政策的执行力,而环境保护相关政策能高效、有序地落实。帮助执行人员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可让人员依据政策要求明确自身应做的工作,而非结合自身利益需要选择执行。在培养责任意识的过程中,应先转变执行人员追求经济利益的工作思想,责任可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合理性,拥有良好责任意识的行政执行人员不仅能根据上级指令进行工作,还能避免不良工作行为发生,使各种政策制度都可高效、稳定地落实。

7.3 合理应用环保生物技术治理大气污染

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可发挥环保生物技术作用,如生物过滤技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染物能将其分解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水、二氧化碳等物质,而生物过滤技术可基于这一特点处理废气,不仅能实现废气分解,还能起到除臭作用。其次,可应用生物膜治理技术,这一技术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广。生物膜治理技术是借助气体、液体处理废气,处理过后废气可由气体变为液体,这不仅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能产生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通过提升微生物活性,可最大程度增强处理效果。

总而言之,大气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还不利于人们的生存、生活。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应正确认识大气污染问题,明确污染现状与成因,采用相关部门环保支出、环境政策及执行力等手段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基于实际情况合理验证治理作用效果,不仅能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还能将污染问题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二氧化硫执行力排放量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高师理科学刊(2020年2期)2020-11-26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方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3期)2016-01-22执行力是『干』出来的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1期)2014-08-14江苏省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电力工程技术(2014年1期)2014-03-20推荐访问:支出 执行力 大气
上一篇:水环境监测中离子色谱技术应用问题及改善策略探究
下一篇:OSCE,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护理综合实训考核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