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视角下贵州独竹漂的发展历史探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4 点击:

彭启兵 何春感 姚 磊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贵州“大杂居,小聚集”。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期,独竹漂最初只是作为赤水人民提高劳动效率的手段,随着越来越多人掌握了这门技艺,现如今,独竹漂成为全国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已不再是一种民间习俗,其背后的地域民族文化,具有典型的文化符号特征,是赤水劳动人民生活习性的投射。

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提出“文化科学”一词,“文化”在英语语言中有着几百种解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不同研究者都对此各抒己见。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独自的释义。《说文解字》中称:“文,错画也,象交叉”;
《易·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基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文”在古代就有着丰富的释义注解,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解释。而“化”,本义有生成、造化,后又衍生出教行迁善之义。李大钊在1924年第一个提出“文化学”一词。从那时起,学者们就开始不断使用文化学一词。到了20世纪80年代,文化浪潮推动中国学者深入研究文化学,在百家争鸣的学术论坛之中,涌现出大批学者加入文化学的研究行列。文化是由于人的存在而产生,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历史的、人为的结果。[1]“文化学以文化现象、文化体系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文化的本质、文化发展的规律等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2]。总的来看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学科,其研究的方面也是包罗万象,分支的学科相当的广泛。综上可以发现文化学可以研究文化的起源、发展规律同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文化学和学会使用文化学,对于研究某类文化的发展以及对某种文化发展的路径建设和探究十分重要。基于此,在研究贵州独竹漂的发展历史时,文化学是帮助探索贵州赤水独竹漂文化的有力工具。利用文化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哲学思想,从文化学视角去挖掘独竹漂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从文化学角度挖掘独竹漂蕴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使贵州赤水独竹漂运动得到进一步传承。

贵州省同川、渝、湘、云和桂五省接壤,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使贵州群山优美,风景优美。贵州省地处亚热带东亚大陆季风区,是我国典型的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在这个独特的地理条件下,贵州省气候温和,冬季不寒冷,夏季不炎热,为竹子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探索,以竹子取代木头,与此同时用竹子作为交通工具,横跨江河,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慢慢形成了独竹漂这项运动。

2.1 贵州独竹漂运动的发源

对于独竹漂运动发源的研究,不同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但对于独竹漂具体发源的时间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有学者认为独竹漂起源于秦汉时期,有学者认为独竹漂起源于隋唐时期,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从“水运皇木”演变而来是众多研究者所得出的共同点。韩会庆等人研究发现在秦汉时期,皇家追从楠木,宫廷建筑皆采用楠木建造,此时习水、播州一带盛产楠木,独竹漂便是由采集皇木这一过程中演变。[3]吴凡等人究发现,明代宫廷建造所需木材皆从黔川两地获取,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运输方式有所不同,通过赤水河水运送木材是运输方式的一大特点,水运皇木便孕育了后来的独竹漂运动。[4]韦丽春等人研究发现,在汉晋墓中,石棺壁上人站立在竹上的图案与独竹漂十分相似,这进一步将独竹漂的起源推前[5]。基于此笔者认为,独竹漂最早可能起源秦汉时期。与此同时,不难发现在明清时期都是为了皇宫运送木材,为了满足皇家对木材的需求,在赤水河流域“水运皇木”的故事推进了独竹漂运动的演变。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沉积下逐渐发展成当下一人一竹横渡江河的独竹漂运动。《遵义府志》记载:“四川马湖、永、播而下产楠木,历代南中不宾,斧斤不得而入焉。明洪武初年,建置城郭都邑,册封蜀王。营建藩府,皆取蜀材。”《仁怀文献辑存》记载:“明永乐四年,少监谢安以采木至石夹口十丈洞,亲冒寒暑,播种为食,二十五年始还”[6]。这些都为明清时期到赤水取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除此之外,《赤水县志》记载:“明代至清初主要是木材排筏。随着楠竹生产的发展,至清代中期,除木筏运输外逐步发展竹筏运输。”[7]。证实早在明清时期,楠竹的优点被当时的劳动人民发现,从而用楠竹编成竹筏取代了原先笨重的木筏。发展到民国时期,竹筏运输变得更加系统和专业,而且还建立了排筏运输的工会。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由木到竹的改变,为独竹漂埋的萌芽创造了条件。由此更进一步证实了独竹漂是由明清时期运送官木逐步过渡到现在成为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

2.2 贵州独竹漂运动的演变

一种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面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洗涤,是经过不断的嬗变和演进,才得以不断成熟壮大。独竹漂作为典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之一,自然有其发展的过程和演变的历史。从前面的研究不难发现,独竹漂运动是源自前人的生活习俗和生产劳动实践,而社会变迁无疑是使这一“民族文化”演变的动力。“水运皇木”使得当时的劳动者掌握了站立于木上手持细杆在水中随波逐流的技术,久而久之,这项劳动技艺的娱乐性被人们所挖掘,经过世代的传习演练,这项技艺演变成了黔北人民的一项水上娱乐活动,而且还会在一些特定时间或节气上进行表演,此时这项运动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独木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独竹漂”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温和的气候条件使得楠竹广泛生长于赤水河流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楠竹在水中具有比木头较大的浮力,便用楠竹取而代之。独木漂逐渐演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独竹漂。[8]

2.3 贵州独竹漂运动的发展

每一项运动的发展必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所出现的时代矛盾,独竹漂运动也是在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独竹漂起源于贵州赤水,同时也在黔北民间流传开来,世世代代相传,使得这项运动融入了黔北人民的生活。人们以水为路,以竹代步,穿梭在山水之间,长此以往,独竹漂的技术不断完善,得到了很好的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在一些节日里,当地的人们会自发的集结举行表演和比赛,形成了一种竞技娱乐的氛围,进一步使独竹漂运动得以发展和传播。以竹代步的出行方式和独具特色的节日气氛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独竹漂的发展。独竹漂的发展也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出现了近乎失传的发展困境。由于是水上项目,开展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些县市政府人员担心举办时发生意外,由此暂停独竹漂项目,这使得一段时间内独竹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阻碍了独竹漂的发展。到1998年,独竹漂运动的开展范围不断缩小,而掌握这项运动的人据当时估计仅有二三十人。[9]独竹漂运动的再次兴起是在第六届全国民运会上,当年贵州省有关部门再次发现了这一项运动。一次偶然的机会,独竹漂运动在第六届全国民运会上作为表演项目出演,独竹漂运动员们用技艺精湛,动作优美俘获众人的眼球,一举获得本次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这一运动借助此次平台再放异彩。后经不断整理和完善,最终于2010年出台了较为完整的竞赛规程和裁判法,使得独竹漂运动更加的规范。后续经过教练员的培训和比赛的成功举行,为独竹漂运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推广了独竹漂运动,2009年,贵州省将独竹漂运动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独竹漂运动的保护有了明文的法规依据。除贵州省以外,其它省份也陆陆续续开始组建独竹漂运动队,与贵州相邻的广西也将独竹漂开展得热火朝天。

3.1 独特的健身价值

独竹漂是黔川特殊地理条件下造就的河运文化的衍生物,也是黔北劳动人民同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也是我国河运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0]独竹漂作为一种水上开展的体育项目,从发源之初,前人在湍急的水流中御竹而行。首先,对于运动者的“水性”就有很高的要求,“水性”是学习独竹漂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克服对水的恐惧,更不要谈站在竹子上面穿行于流动的江河之中。其次,优秀的平衡能力以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也是独竹漂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条件,独竹漂运动员不仅要控制竹子的运动方向,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从而使自己不至于掉入水中。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漂流也是对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极大考验。独竹漂运动员首先得掌握游泳这项技能才能进行独竹漂的学习,而必须达到一定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才能驾驭竹子在水中前行,独竹漂对身体素质的独特要求造就了其独特的健身价值。

3.2 可观的经济价值

一项运动凝结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独竹漂作为贵州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了其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而以独竹漂为载体,结合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打造体育旅游品牌,这不单是传承和发展独竹漂的重要渠道,也是增添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随着各种赛事的举行,独竹漂运动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其观赏性和表演性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加快独竹漂运动的商业化,结合旅游业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品牌,使独竹漂运动“走出去”,其独特的魅力势必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此挖掘独竹漂运动的经济价值。

3.3 竞技价值

独竹漂作为贵州民间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比较规范的竞技体育项目,对于竞赛的器械有了规范要求。独竹漂器械为单棵天然的竹材,最大直径14—18cm,长度3—13m。竹漂除了进行简单的扳直和前后两端齐头处理,不进行其他的任何加工,而运动员手中的划杆也是要求使用天然竹材,不限制重量,长度在4—5m最大直径4cm,可以做扳直处理,不能进行其它加工。在不断的探索规则和对比赛规程的挖掘下,2011年独竹漂成为了第九届民运会的比赛项目。独竹漂不仅可以进行竞速比赛,而且还可以进行单人和多人的表演赛。运动员们在水上如履平地,不但可以进行飞快的划行,表演赛时各种动作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给观赏比赛的观众带来目不暇接的视觉盛宴。而团体表演时,各种队形的变化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如同水上体操一般,表现出独竹漂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和精湛技术,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水上竞技项目。

猜你喜欢贵州运动文化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贵州,有多美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沉醉贵州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我与贵州茶一起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不正经运动范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古代都做什么运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9期)2014-09-16疯狂的运动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推荐访问:文化学 贵州 探究
上一篇:中央国术馆武术教学组织形式研究
下一篇: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