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文化中的身份自白与风格标举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7 点击:

◎ 孙晓迪

MBTI是一种根据四种人格维度测量人格类型的量表,它的创始人是美国人凯恩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母女。她们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建立起四个两极对立的维度,来判断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应对与感受事物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
并根据四个维度的组合,确定了十六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从而对不同的人格做出解释。这四种维度分别是外倾-内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感知。其中,前三个维度都和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密切相关,而判断-感知则是两位创始人在荣格的理论基础上分离出的类型维度。自1962年问世以来(MBTI的第一张量表于1942年问世;
1962年,MBTI由新泽西普林斯顿的教育测试服务机构ETS出版),MBTI逐渐成为全球性格测量工具中使用者数量最多的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职场、管理和生活之中。

在传播维度更加丰富的当下,MBTI在社交平台受到热捧,从单纯参与“测测你是什么人格”开始,到后来无数解读MBTI的自媒体纷纷现身,大量以MBTI为“梗”的表情包和“梗”图被制作出来,甚至出现了以MBTI为名的综艺和网剧。如今的MBTI早已延伸出无数新鲜的表达方式,成为当下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MBTI的走红,有关这份“最受欢迎的人格测试”表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的质疑声也越发强烈。许多人认为MBTI的本质是一份“赞美量表”,作为心理学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并不合格。例如有人在多次重复测量之后,发现自己的测量结果并不一致,在四个两两相对的维度设计之中,除了外倾和内倾是非此即彼之外,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既是感觉型又是直觉型,既是思维型又是情感型,是完全可能的。实际上,正如许多质疑所指出的那样,MBTI是一款有着相当多缺陷的测量工具。如果过于依赖MBTI的测试结果,很可能对现实造成了相当程度上的错误描述。然而,青年群体在参与MBTI中的实践方式,及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大量衍生创作,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学者乌丙安将“俗信”解释为曾经是原始信仰或迷信的事象,之后仍继续保留在人们的生活,成为直接或间接用于生活目的习惯。[1]十二星座和MBTI便是网络时代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度极高的新“俗信”。星座学说起源于西方星相学和神秘学,其原理是根据个体出生时行星的位置,来预测其人格、发展、职业、婚姻及其他生活事件,从而支配和决定人的命运。星座学说由西方星相学中的“十二宫”概念得到启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十二星座人格体系,包括生命起源、运势走向、人际关系等。当它与大众文化结合,作为一种超验的精神力量,给予了生活在风险社会中的大众强烈的心灵慰藉。自星座学说被引入国内以来,它借以各种媒介的推广,形成了影响力颇大、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星座文化”。在网络上,关于“星座文化”的网页已有百万以上,以“网络占卜”“星座配对”形式的人格测试热潮亦经久不衰。知名星座博主的微博粉丝可达千万以上,以十二星座人格为主题撰写的推文如“摩羯座的生活重心永远是他自己”“这个星座总是逃不过自我折磨”“白羊座可以哄但千万不能惯”往往能引发粉丝群体的大量浏览、互动与传播。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常见“巨蟹男爱上射手女该怎么办”“男朋友是摩羯而我是白羊”“我的顶头上司是天蝎”等和星座相关的日常交往问题,形成了一种颇具规模的文化实践。星座文化的受众自称“星座控”,能熟练掌握各个星座性格相关的知识,对自己的星座性格、相关特征也了如指掌。他们普遍对自己的星座人格十分认同,在日常社交、婚姻恋爱等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和矛盾,首先也会选择求助星座文化来答疑解惑。与星座文化类似,MBTI同样出现在媒介高度饱和的当下流行文化环境中。MBTI的粉丝们亦自发聚集在网络社群之中,出没于微博话题、豆瓣小组等公共平台,并往往在社交中高调宣称自己的MBTI人格身份。在文化参与中,受众们不断生产和传播着有关MBTI的内容,乐此不疲地讨论十六种人格的性格特征,如偏向E型(内倾型)的人更容易将情感和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偏向I型(外倾型)的人则会把精力和思想集中在他人和外部世界。偏向J型(判断型)的人倾向于在处理事物时很快得出结论,偏向P型(感知型)的人则倾向于以感知功能来全面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且,他们将MBTI的专业话语置入日常生活情景之中,创作了大量相关“梗”图和语录,使之在社交平台上更为流行。

可以发现,以十二星座、MBTI为名的文化实践具有文化碎片化的形式特征。首先,媒介的过度饱和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泛滥。在层出不穷的流行浪潮的裹挟下,一种亚文化的受众群体往往是流动的、松散的:对于参与者来说,他们可能上一秒是“星座控”,下一秒就变成了“MBTI粉丝”。在日常生活中,既观看“十二星座”的每日运势和性格分析,又以“INTJ”“ENFP”等人格类型身份自居。这些参与者们并非忠实的共同体,而是狂热追逐着每一次流行文化的弄潮儿。

其次,在文化参与中,成员最为重视的是自己的身份标识,希望通过文化参与来展现自己的身份特征。无论是十二星座还是MBTI,本身便带有强烈的彰显身份的意味。在实践中,他们也往往拥有较高的参与程度,参与形式也富有该文化的特色。这恰好反映出后亚文化理论家安迪•班尼特所说的“虚拟亚文化”的实践体验。

随着20世纪80年代青年亚文化的不断扩散,亚文化的分裂性、复杂性也越发明显,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后亚文化理论家们在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基础之上,对亚文化的文化特征和解释模式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在当代流行文化环境之下,青年文化领域是一个风格混杂的世界。伯明翰学派曾指出的亚文化风格的抵抗性正在逐渐消解,如今它更多与消费的自反性相关联。在多元文化模式下,人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身份建构与寻找认同的机会,因此在参与文化实践时,他们并非某种风格的忠实跟随者,而是为了娱乐和表达自身而扮演其中的角色。比起构建一成不变的特定共同体,他们更愿意结成松散的兴趣群落,共同消费趣味文化。无论是十二星座还是MBTI,对于受众来说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此。通过消费这种趣味文化,参与者们从一成不变的、被赋予的现实身份中解脱出来,获得了以星座或MBTI为标签、更具有创造性和幻想性的新身份。你是白羊座,那么你可以是敏感细腻的;
你是射手座,那么可以是浪漫多情的……或者,是独立自主的INTJ,是完美主义的INFP……使得这场文化参与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感官狂欢,而是一种具有浪漫主义和个人色彩的个性表达。而且,根据出生时间来划分的星座文化与本质是“赞美量表”的MBTI文化,都无意在所出售的各个身份之间制定孰优孰劣的标准,而是释放了更多宽容的自由度,使得参与者并不需要担心所选择的身份带来的矛盾,使他们更沉醉于嬉戏的多变之中,从而通过对相关文化的积极利用,来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

正如学者陈殿林所指出:“标举是为了建立认同,这是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之一。”[2]在青年亚文化群中,常常通过拼贴、同构和衍生的方式,来标举一种更能获得认同感的文化风格。如在MBTI中被强烈标举的人格特征,就是通过这三种方式实现的。

拼贴是将原有的符号或内容移植到其他的意义系统中去,从而获得新的意味。这也是MBTI文化风格建构的重要方式。参与者们将MBTI中的原本专业性的内容进行拆解,提取最能和日常生活进行结合的部分,并移植到日常生活的意义系统之中,从而发明出一种崭新的,混合了情感、心理和生活的趣味话语。如在有关MBTI的“梗”图中,常见将MBTI人格置入同样的生活场景中,产生了不同反应的文字,配以夸张的、具象化的图片。如一张经典的MBTI“梗”图,上方写着“看见有人说INFP不好的INFP:哦哈哈(划走)”,配以一只一脸无辜的小猫表情;
下方写着“看见有人说ENFJ不好的INFP:你也配说天使?ENFJ就是!”,配以愤怒的小猫表情。诸如此类的“梗”图还有许多,它们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模拟了不同的场景事件之中每个人格类型的对比反应,并进行了夸张的表达,来使这一人格类型的特征深入人心。正是通过拼贴的形式,原本稍显晦涩的MBTI人格类型和日常生活场景进行了结合,从而部分脱离了原有的意义系统,在新的文化系统中被重新编码,获得了可以被主流文化分辨和接纳的可能性。为将其推向公共话语领域,从而获得流行的途径做好了准备。

同构则意味着“借以描述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风格之间的象征性一致”[3]。MBTI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是由于制作者和参与者在社会身份、价值取向、审美要求等方面形成了同构,从而建立起更具有文化认同感的风格。在碎片化、流动化的文化空间之中,MBTI文化跻身于层出不穷的流行文化之中,仍然能掀起热潮的重要原因便是它的制作者和参与者都以青年群体为主,在总体取向上形成了基本一致。流传最广的MBTI“梗”图,往往加入了青年群体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在表达方式上也以青年群体常用的网络语言和日常情景相关。因此,对于青年受众而言,即使MBTI“梗”图的符码再凌乱、隐晦,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辨认。

MBTI文化得以推广,很大程度有赖于作为中介角色的MBTI“梗”图。作为MBTI人格类型的衍生创作,这些“梗”图包罗万象的主题创作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心理处境尤为关注,并且以一种具象、简洁、娱乐化的叙事整合了最初的文化形式。它们还具有丰富的意指功能,在引起受众的身份认同和共情体验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多个视角的差异化解读。这种传播力度大、内容有趣、唤起认同的叙事方式并非MBTI本身所有,而是参与者的衍生创作。比起原始的人格测试结果,MBTI更适合成为青年群体表达自我、寻求关注的文本载体,同时也标举了独特的以人格类型为中心的文化风格。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的MBTI文化是一种标举自我风格的文化现象。在文化参与中,受众最为关注的是自己的身份标识,MBTI使他们拥有了更具有浪漫主义和想象性的新身份,这是他们广泛参与MBTI文化的重要原因。他们试图通过对MBTI文化的积极利用,来表达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内容和形式上,则以拼贴、同构和衍生三种方式,来创造出一种更适合表达个性、关注日常生活的叙事文本,从而使其风格更具有文化认同感,更容易被主流文化系统所接纳。通过以上途径,MBTI从原本的人格测量工具,成了一种更具有娱乐和消费特征的文化现象。

注释: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8—269页。

[2]陈殿林:《我国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建构与解码》,《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8期。

[3][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胡疆锋、陆道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猜你喜欢人格类型亚文化星座亚文化,不可怕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0年11期)2020-11-21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党员生活·中(2020年8期)2020-10-29——以A学院为例">大学生职业人格类型的相关因素
——以A学院为例教育观察(2020年6期)2020-06-01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浅析高职学生人格类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新校园·上旬刊(2017年4期)2017-07-24星座健康女性(2017年3期)2017-04-2712星座之我爱洗澡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5期)2017-02-07星座都市丽人(2016年12期)2016-12-14星座都市丽人(2016年7期)2016-08-03“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公民与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推荐访问:自白 身份 风格
上一篇:中国红色文艺:多种美学基因的复杂聚合
下一篇:会变脸的爷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