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PNPLA3/PRKAA1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关系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27 点击:

林秀慧,李 南,张娇珍,符庆忠,林秀华

肝硬化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由多种原因导致肝组织呈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性病变[1]。我国肝硬化病因主要为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和脂肪性肝病等。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造成肝组织炎症,致使肝小叶遭到破坏,形成假小叶或硬化性结节[2]。据调查显示[3],在暴露于HBV感染的患者中,仅少数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20%左右患者发生肝硬化,约5%患者持续感染后发展为肝癌。探讨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易感因素,为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有利于缓解疾病导致的社会经济负担[4]。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蛋白3(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PNPLA3)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31,属Patatin样磷脂酶家族成员,编码一个肝细胞膜表达的跨膜蛋白,调节脂质代谢和炎症介质,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进展有关[5]。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otein kinase AMP-activated catalytic subunit α1,PRKAA1)位于常染色体5p13,编码活化AMP蛋白激酶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AMPK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调节器,可准确感受细胞内AMP/ATP比值变化,激活自噬,参与细胞生长增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6]。本研究探讨了PNPLA3/PRKAA1基因多态性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旨在为肝硬化发生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1例,男65例,女36例;
年龄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52.7±6.1)岁。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7]和《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8]的诊断标准。肝硬化病程为1~10年,平均为(4.7±1.3)年;
肝功能Child-Pugh A级29例,B级39例,C级33例。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
合并心、肺、肾、肠胃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
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
急性感染或外伤等应激状态;
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另选择同期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90例,男59例,女31例;
年龄为40~74岁,平均年龄为(51.0±5.9)岁。入组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血浆PNPLA3/PRKAA1基因多态性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PNPLA3基因rs738409、rs139047、rs2294919和PRKAA1基因rs3792822、rs10036575、rs154268位点多态性。抽取静脉血4 mL,与EDTA混合。提取样本基因组(贝克曼AMPurea XPDNA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用双蒸水溶解,在检测纯度合格后,置于-80℃保存。参照美国Sequenom公司提供的序列设计引物,引物合成由成都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F:5′-GTTTTCCCAGTCACGACGTTGTACCCTGCTCACTTGGAGAAAG-3′,R:5′-AGGAAACAGCTATGACCATCTGCAGGCAGGAGATGTG-3′;
rs139047:F:5′-CAATGTCCACCAGCTCATCTC-3′,R:5′-CACAACACCATGCCTAGCTAAT-3′;
rs2294919位点:F:5′-ACGTTGGATGTCTGTGAGTCACTTGA-3′,R:5′-ACGTTGGATGCACTACACAGCAATGC-3′。PRKAA1基因:rs3792822位点:F:5′-CTATTTAATAACCAGTTCCCTTAGTCAT -3′,R:5′-AAGTCTGAGGATTATGAGTTCTGGG-3′;
rs10036575 位点:F:5′-GCAGACCCAGTAGTAGTAACCTGAAGAC-3′,R:5′-GCTACCCTGTAAGTTGCAGAATGATATA-3′;
rs154268:F:5′-CTATTACTTGTGGCAAAAAGCATCC -3′,R:5′-AGTCCAAGGATCATAGGTTTCATAGAT -3′。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技术分型。(1)目的基因扩增:取适量基因组DNA,加入96孔板,取DNA (5 ng)、引物(各2.5 pmol)、Taq聚合酶(0.1 U)、10 mmol/L dNTP(0.5μL)。PCR扩增:93℃、15 min,95℃、30 s,55℃、30 s,74℃、45 s,循环40次,74℃、5 min。(2)SAP反应:以0.3 U碱性磷酸酶去除剩余的dNTP,35℃、40 min,84℃,5 min。(3)单碱基延伸:延伸引物5.4 pmol、50μmol ldNTP和ddNTP混合物、Thermosequenase DNA聚合酶0.5 U,94℃、2 min,94℃、5 s,55℃、5 s,74℃、5 s,循环35次;
72℃,3 min。(4)脱盐、上机:用树脂脱盐15 min,转移到SpectroCHIP芯片,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风险关联,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肝硬化组与HBV携带者血浆PNPLA3/PRKAA1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比较 经拟合优度卡方检验,两组人群PNPLA3基因rs738409、rs139047、rs2294919和PRKAA1基因rs3792822、rs10036575、rs154268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定律(P>0.05);
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139047、rs2294919位点和PRKAA1基因rs3792822、rs154268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HBV携带者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比率显著高于HBV携带者,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率显著高于HBV携带者(P<0.05,表1、表2)。

表1 肝硬化组与HBV携带者血浆PNPLA3基因型分布比较

表2 肝硬化与HBV携带者血浆PNPLA3基因频率分布比较

2.2 PNPLA3/PRKAA1基因型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疾病风险关联分析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校正性别、年龄后的OR及95%CI,结果显示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和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是影响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基因型(表3)。

表3 PNPLA3/PRKAA1基因型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疾病风险关联分析

慢性HBV感染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国内外研究表明[9-11],除病毒和环境因素之外,感染转归还与宿主遗传易感因素相关。不同个体遗传易感性对疾病发展结局造成重要的影响。

PNPLA3为跨膜蛋白,在人体主要表达于肝细胞,其次是皮肤、脂肪细胞,具脂肪酰化水解酶活性,其表达水平与饮食、体质量、胰岛素水平等相关,受到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综合代谢调节[12,13]。近年来,PNPLA3基因多态性对肝病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14]。本研究观察了PNPLA3基因rs738409、rs139047、rs2294919位点基因多态性对HBV感染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rs738409位点编码PNPLA3蛋白148位氨基酸。研究表明[15],rs738409G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患者脂肪变、纤维化进展等相关。本研究显示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基因型是导致HBV感染患者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因位点C→G转换使异亮氨酸转化成蛋氨酸,阻止底物结合到有催化活性的47位丝氨酸上,使其脂肪酰基水解活性丧失,导致体内甘油三酯蓄积,加速肝纤维化进程[16]。相关研究表明[17],rs139047位点变异与HBV感染患者脂肪变相关,且其相关强度相较于rs738409位点更大。但本研究中肝硬化组rs139047位点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rs139047位点基因多态性不影响肝硬化发生风险。PNPLA3对感染HBV后肝硬化的发生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众多基因参与其中,而单独基因的作用可能较小。本研究肝硬化组与HBV携带者rs2294919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rs229491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风险无关。

PRKAA1不仅仅是细胞内能量感受器和调节器,具有调节保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能够调节机体能量平衡和代谢应激[18]。当机体AMP/ATP升高时,发生酶磷酸化,AMPK被激活,活化后的 AMPK促进分解代谢,生成ATP,抑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合成,恢复AMP/ATP 比率,保持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19,20]。本研究分析了PRKAA1基因rs3792822、rs10036575 、rs15426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HBV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影响。rs3792822位点存在GG、GA和AA 基因型,肝硬化组与HBV携带者rs3792822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PRKAA1基因rs3792822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 HBV相关的肝硬化易感性无关。本研究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比率分别为19.8%和44.6%,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8.9%和29.4%(P<0.05),肝硬化组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率分别为38.6%和63.9%,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23.3%和45.5%(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OR为1.605(95%CI:1.150~2.239)]和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OR值为1.507((95%CI:1.097~2.070)]是影响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基因型。本研究分析了PRKAA1基因rs154268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肝硬化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rs15426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风险无关。这些结果均需要扩大验证。

猜你喜欢 携带者等位基因多态性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4期)2022-09-2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3期)2022-08-22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智慧健康(2021年17期)2021-07-30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3期)2021-07-22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20年1期)2020-05-21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6期)2020-02-05与细菌携带者决战故事作文·高年级(2017年3期)2017-04-12WHOHLA命名委员会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确认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5期)2016-08-20推荐访问:多态性 肝硬化 感染者
上一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双重叙事进程
下一篇:华蟾素注射液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