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应用研究——基于国际贸易全流程视角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6 点击:

施秦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革命和发展催生了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正处在不断融合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市场体系,是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有效路径。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传统商贸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倒逼一批从事传统国际贸易的企业,尤其是工贸一体型企业充分发展电子商务,抓住跨境电子商务的红利期。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了一批具有技术优势、服务优势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同时鼓励国内加工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化道路,树立品牌意识,加快拓展国内市场。

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一步融合进程中,生产、采购、物流运输、认证、结算等贸易环节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商贸流通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贸易融资、物流运输、产品质量追溯、认证体系等。未来,区块链技术将渗透到各领域的不同应用场景中。

1.1 数字贸易内涵的界定

目前,数字贸易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提及,但数字贸易内涵的界定与外延仍在持续探讨之中。数字贸易的概念在21世纪初被Weber提出,核心是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2011年,熊励等(2011)指出,数字贸易是依托互联网,使用数字技术工具提供商品交易的数字化信息。201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在《美国和全球经济中的数字贸易I》正式将数字贸易界定为通过有线和无线数字网络传输产品或服务的国内商务活动和国际商务活动。马述忠等(2018)指出,数字贸易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使传统贸易通过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化信息的交换,实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从而达到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目的。

数字贸易不局限于电子商务领域,它是商贸流通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张夏恒、李豆豆(2020)认为,数字经济、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并指出数字经济是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的基础;
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全球贸易的数字化趋势。根据其观点,数字贸易涉及国内商品贸易和国际商品贸易,更突出数字化的国际商品贸易活动。

1.2 数字贸易内涵的演变

李俊等(2021)将数字贸易赋予狭义和广义之分,综合有关国家和组织对数字贸易的界定,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数字贸易:一是贸易数字化;
二是数字化贸易。贸易数字化是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实现的数字订购贸易;
数字化贸易是以数字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数字交付贸易。蓝庆新、窦凯(2019)对美欧日数字贸易的内涵演变和数字贸易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数字贸易的内涵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将数字贸易视为电子商务;
二是将数字贸易视为数字产品与数字服务;
三是将数字贸易视为实体货物、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贸易的阶段。孙杰(2020)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贸易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数字贸易是传统贸易与经济活动模式上的转型、内容上的升级,极大提高了传统贸易和经济活动的效率。

结合相关学者对数字贸易内涵的解读,本文中数字贸易界定为以数字订购和数字交付为主要实现方式的贸易数字化,重点探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贸易领域中的场景应用,并以国际贸易为核心,以贸易流程为主线。

2.1 区块链技术的特征

2008年,区块链概念第一次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提出,旨在解决无中间人的情况下重复支出的问题,而后引起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逐渐在各领域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目的是保证信息传输安全。为了实现安全保障,该技术通过加密的方法使各方数据一致地存储,并且数据不易篡改、不会被否认。参与各方共同存储信息和预先约定达成共识,以块的形式存储数据,区块与区块之间按时间顺序和特定算法形成链式结构,通过共识机制选出记录节点,由该节点决定最新区块的数据,经其他节点通过该数据的验证、存储后共同维护。验证存储后不能删除和更改,经授权可查询。经典的区块链将数据存储在加密“哈希”(hash)链接块的序列链中(见图1)。

图1 区块链结构图

2.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拓展

区块链技术经历了从1.0到3.0的应用拓展。区块链1.0数字货币阶段,以比特币的货币加密技术问世,并得到各界关注,让人们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由流通、发行量固定、不受单一机构操控等优点及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应用价值。区块链2.0智能合约阶段,加密货币的使用扩展到金融行业中涉及的价值交换和传递,主要面向金融领域。区块链3.0扩展应用阶段。涂红、刘程(2018)指出,在这一阶段,区块链的应用价值不局限于技术本身,各界开始充分探索其衍生应用价值。区块链的应用开始从金融领域向更多领域渗透,受到各领域不同应用场景的青睐,诸如产品质量追溯、医疗健康、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航运、政务服务等方面。

综上,根据学者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结合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调研,总结出区块链技术具有的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区块链的特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场景应用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越发依赖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其中区块链技术为全球贸易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能。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学术研究相对有限,但在实践应用层面已屡见不鲜。区块链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贸易流程的各个重要环节,渗透到电子单证交换、贸易融资、海关监管、物流运输、追踪溯源、知识产权保护等场景中。例如,京东利用智臻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记录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质检、物流、销售到消费者全流程信息。在追踪溯源领域,根据区块链底层技术差异,学者先后构建了基于Fabric或基于以太坊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的全流程溯源。

3.1 国际贸易全流程协同服务

为满足国际贸易活动的便利化和智能化,张志等(2019)加强了对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应用,以实现国际贸易全流程电子单证交换、订舱协同、通关协同、物流追踪。

在国际贸易流程操作中,海关、航运公司、货运代理、港口、银行各方数据开放程度低,整条供应链流程长、环节多、透明度不高。因各方数据不对外公开,货主不能准确跟踪和定位货物所在地,不能实时跟进货物情况,数据遗漏和被篡改的风险也难以避免。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各参与方可以通过实时访问运输数据和运输单据,实现国际贸易全流程协同服务。

中远海运集运(COSCO)联合中国银行等建设了“航运提单+贸易单证区块链”应用平台。该平台同样利用了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点,结合蚂蚁链的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全面无纸化服务。平台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为国际贸易提供平台和基础,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天津口岸通过商务、物流、金融、监管、服务的联盟链,接通跨境贸易全流程的各个环节,整合了数据信息,合理保护了数据隐私,提高了通关效率,实现了全流程单证、物流、溯源协同,推进了贸易的便利化发展。2020年,福建厦门成功上线了首个由政府牵头的金融区块链应用场景——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该应用场景是交通银行基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整合海关、税务、外汇局、物流的数据资源,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信息透明、智能合约的技术特点,将海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物流公司、代理公司、付款企业链接在一起。

3.2 国际贸易无纸化流程操作

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MAERSK)与区块链技术服务公司IBM联合组建了“贸易透镜”平台(以下简称TradeLens)。该平台支持全球供应链运输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无纸化流程和可视化流程的信任问题。据官网统计,截至2020年2月,系统已追溯了1亿5000多万元货品,处理了包括船只到达时间、集装箱接口、海关放行、商业发票和提单等400多万份文件,为用户节省了约20%的文档成本,并将货物运输时间缩短了40%。TradeLens自动跟踪供应链中每件货物的关键数据,目前平台的使用已覆盖全球上百个港口及码头。平台为全球贸易开启了高效、安全、绿色低碳之路,随后全球主要航运企业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和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加入TradeLens平台。

埃森哲、百威英博、APL公司、德迅集团与欧洲海关组织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并试验成功,消除货运和物流行业对纸质货运单证的依赖,由此每年可节约数亿美元的开支。联盟成员企业根据特定信息类型的单一所有权原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共享和分发数据,结合区块链充分信任和安全防护的特点,对信息所有权、责任和风险进行了重新分配,避免了大量纸质单证中重复信息的审核工作。区块链技术的嵌入,使传统的纸质交易转向更加高效、安全、迅速的流程,并贯通整条供应链。

3.3 “区块链+”外贸物流监管

李俊超等(2020)通过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索“区块链+”外贸物流监管系统。在物流发起环节,货主企业、代理公司将货物信息以提单形式上传到区块链上,物流公司接到货主方的发货通知,通过接口从链上获取货物信息,并将最新生成的物流信息,如车队、船公司、机场等上传到区块链。货物运输过程中,对物流动态信息实时更新。监管场所,如港务、场站、机场接到实际货物后,将抵达信息、理货信息记录上链。进出口国的监管部门在接收货主单位、代理公司的报关后,读取区块链上货物、物流、运输工具等信息进行校验、审核,生成布控查验、施封验封、放行结关等信息(见图2)。

图2 区块链+外贸物流监管系统

通过以上外贸物流全链条监管,可达到操作记录可追溯、信息真伪可验证、数据防篡改的效果。运行区块链协议的共享数据库,经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各方可立即验证结果,无需在交换上浪费时间。该系统的运行,有助于快速处理和实时更新。传统操作中需要数周完成的信息交换,在该系统中可以立即实现,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透明性、安全性,且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

具体来看,物流操作中的合同和执行都是自动的,消除了手工操作的出错概率。拥有访问密钥的参与方可自由访问相关信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且更容易评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系统中,所有信息都经过加密,自动增强安全性,且避免文件信息被篡改的损失。文档的修改、程序的延迟等造成的贸易成本在“区块链+”外贸物流监管系统运行下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贸易方而言,各类物流中介的成本也将大幅削减。

3.4 国际结算和数字金融服务

传统国际结算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对于贸易双方均存在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汇率风险,且成本较高、效率低。办理汇付和托收,商业信用得不到保证;
信用证相对安全性较高,但存在虚假诈骗风险,且办理手续较为繁杂、时间长、费用高。对于银行而言,以自身信用介入结算业务中,需要承担进口商现金透支的风险,业务承接的人力资源成本较高。

段进东、段义鑫(2018)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嵌入能使结算流程自动化。区块链技术的系统信用代替银行信用,降低结算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缩短整个贸易周期。同时,通过系统自动化,能够有效控制延迟发货、拖欠货款等信用问题。此外,有助于银行的国际结算表内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提高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质量。

201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率先在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银行试点,完成应收账款及放款金额折合82.14亿美元,服务企业1590家。2020年,外汇管理局再次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160多家法人银行自主加入平台,约占全部办理外汇业务银行的1/3。

2021年,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标志着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取得新突破。平台以“班列+数字金融”模式,旨在为企业提供融资申请、资质审查、信息核验、额度核算、银行授信等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有效解决供应链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结算难、汇率风险大等问题,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速亚欧陆海贸易高质量发展。

3.5 进出口商品溯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日常消费品的安全、性能、原产地有了更高的要求。区块链技术的嵌入,更好地跟踪信息流,包括仓储、承运、通关、结算、保险、关税等环节及各环节中随附单证产生的关键数据,如品类、数量、价值、重量、形态,实现真实、有效交付的全过程。

各界行业专家加大了区块链技术在溯源领域的应用研究,落地了系列区块链溯源平台。刘海鸥等(2022)在Orjuela等(2021)就数据溯源领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平台,以管理农业供应链;
Demestichas等(2020)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溯源场景中的应用。

2020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蚂蚁区块链、阿里云技术团队,建立了“浙冷链”,实现供应链全流程闭环溯源管理,强化疫情防控。截止到2021年2月,浙冷链系统已纳入3.1万家企业,累计赋码627万个,入浙进口冷链食品日均2200吨。通过创新“链+仓”监管模式,全省已建成31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累计入仓7.5万吨冷链食品,通过监管仓累计阻断332.8吨问题进口冷链食品流入。京东联合福临门、十月稻田等粮油品牌,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在生产线中对每件商品的外包装赋码,实行一物一码,按生产批次建立基于追溯码的防伪追溯体系,为商品全流通过程保驾护航。消费者扫码可查询产品真伪、产地、生产加工情况、检验检疫信息及物流信息,体验产品从种子到餐桌的全过程。

综上,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初步尝试的成功。除了在以上国际贸易流程和环节中的应用外,区块链技术还被应用于企业的国际资质认证中。墨西哥、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海关联合美洲开发银行,成功启动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经认证经营者(AEO)共享平台并投入使用。

区块链、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单证、物流、结算等业务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数字贸易的创新发展,实现贸易产业链的“降本增效”。通过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减小交易风险,提高了国际贸易各参与方生产商、贸易商、物流公司、政务部门、银行等的工作效率,改变了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方式和发展模式,使国际贸易更加高效和透明。

区块链技术在贸易场景的应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非法用户、隐私泄露、越权访问等行为。戚学详(2018)表示要从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监管制度与法规。同时,加强对区块链监管技术本身的研究,例如智能合约漏洞、非授权节点、流量劫持、网络攻击风险、数据丢失或泄露(见图3)。洪学海等(2020)指出,公有链中存在“链”的有效性问题。目前,全球约有2万多条公有链,真正在运行中的约2000条,其中有价值的占10%左右。

图3 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的技术架构及安全风险

数字贸易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监管、合理使用联盟链是需要突破的难点,也会是研究的热点。洪学海等学者指出,联盟链强调同业、跨行业间的组织和机构,存在价值与协同的强关联性,联盟内部弱中心化,以强身份许可、安全隐私、高性能、海量数据等特点相互链接。

未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贸易场景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究,“区块链+”国际贸易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4.1 区块链可扩展性的限制问题

由于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都必须由网络上的所有节点验证,因此在处理大量交易时系统经常陷入困境,导致交易处理延迟,这是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运行的一个主要问题。

4.2 区块链与高交易成本相关

在国际结算区块链交易中,虽然提高了交易双方的安全性,但所需的时间较长,造成整体成本的增加。在跨境支付过程中,区块链技术通常涉及多个中介,也会推高成本。

4.3 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隐私框架中发现关键缺陷的风险,不良行为者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欺诈或盗窃的风险。在产品溯源方面,区块链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恶意节点的评估问题。

目前,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场景应用过程中尚存在缺陷,但无疑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贸易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伴随着对区块链技术和场景应用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相信如今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区块流程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流程工业(2022年5期)2022-06-23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进出口经理人(2021年8期)2021-02-12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警惕国际贸易欺诈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智富时代(2017年7期)2017-09-05推荐访问:区块 视角 国际贸易
上一篇:中国产业“链长制”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