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共同价值:理论出场、哲学意蕴与实践指向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6 点击:

邓 勇,王凤祥(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将其提升为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首次提出“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时首次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确立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谋划,这对于中国和世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共计30余次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指明了实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和目标,而且道明了中国对于实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认知和行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实践和全球实践等出发,深入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出场、哲学意蕴和实践指向,有助于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学理深度,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理力量。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都体现了时代和人民的某种需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是源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推进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的现实需要。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中华大地上的普遍实现。进一步而言,在中华大地上普遍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3]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一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认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作为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应当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行动上积极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进而在党内广泛凝聚起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理想信念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明确的价值导向上努力实现伟大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一代一代地奋斗下去。

(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凸显中国理论概念的话语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广大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话语在众多国际场合发挥了主持公道和伸张正义的重要作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步伐不断跟进,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国际社会需要中国的呼声更是日益提高。长期以来,中国总是处在西方话语的笼罩之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对全球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均没有完全转化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优势。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对外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事关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社会争得与自身综合实力相匹配的话语地位。因此,为了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必须加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特别是在西方连连唱衰中国的情形下,中国需要用切实行动去有效维护和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反映出中国在建设国际话语体系方面的积极作为,而且彰显出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的显著突破。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继“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又一个凝结着中国特色,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概念。有学者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言说方式,也具有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话语特质”[6]。因此,中国面向世界广泛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为加强自身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价值引领,而且为不断提升自身国际话语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感染力提供重要支撑。

(三)推进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需要凝聚世界各国主体力量

自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一些全球性问题始终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入发展而复杂多变,进而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近年来,全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富分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7]等方面。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已有的全球性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新的全球性问题正在产生并不断加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奉行利己主义观念,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保护主义等运用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则在于世界各国尚未在“治理什么”“为谁治理”和“如何治理”等关键性问题上达成真正的共识。毋庸置疑,全球性问题的频繁爆发鲜明地昭示着人类是一个彼此联系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的利益是人类的共同利益。那么,从这个层面上看,全球治理应当是一种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并且共同获益的治理模式。然而,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奉行的利己主义观念,加之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最终必然导致全球治理陷入混乱失序的艰难境地。实践需要理念的指导,科学的理念才能引领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解决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而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全球化时代的真谛,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当代价值理念。这一当代价值理念是凝聚世界各国主体力量,共同扭转全球治理败局,实现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的全新理念。立足当前全球治理的艰难处境,世界各国应当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秉持命运与共的全球意识、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互帮互助的处事方式,携手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

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面向世界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的全球性价值理念,其理论说服力和现实感染力均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认识和当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为倡导、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唯物论意蕴

首先,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意识的物质性和能动性。“价值作为意识的范畴,是客观物质和世界万物及其功效在主观精神世界的能动反映。”[8]价值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其必然形成于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某物对于人而言有价值,即是表明这一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既然价值是作为意识的范畴而存在,那么人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或者满足程度大小,均应根据现实状况来判定。也就是说,探讨价值必须坚持从物质世界的客观实际出发,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只有遵循如此路径,才能科学合理地认识价值和促进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作为价值类属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同样遵循价值的本质特征,深刻体现了世界人民从事实践活动的普遍需要。回望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世界各国的发展均离不开和平的内外环境,不同制度下的社会秩序都呈现出不同的公平和正义,不同国家的人民都在追求不同的民主和自由。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入发展,这些区域性的价值理念逐渐演变为世界性的价值理念,世界人民对其都有切身的体会。于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了世界人民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需要的价值理念。弘扬和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符合世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且反映世界人民对于实现共同进步的强烈期盼。

其次,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社会实践不断融合,共同利益不断凸显,价值诉求不断趋同的必然产物。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由于扩大了同外界交往的范围,导致自身原本所处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进而包括自身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完全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同其余国家保持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本质上而言,“世界人民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共同进步”[9]。随着世界人民相互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普遍,全球化成了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事实。进一步而言,正因为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世界各国必须顺应全球化这一客观规律。唯有真正顺应客观规律,才能更好运用客观规律。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因而世界各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利益随之不断凸显。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破除了以往世界各国相互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时难以跨越的绝对界限,进而为世界各国跨越国界进行共同实践创造了条件,各种文化能够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交流和互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相互碰撞,最终将会产生世界人民所彼此认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二)辩证法意蕴

首先,全人类共同价值运用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即世界万物都不是完全孤立的个体,而是处在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之中。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中国面向世界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一是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本质关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深厚为民情怀,“尚和合、求大同”的崇高精神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全人类”“共同”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深厚为民情怀和崇高精神追求是一脉相承的。这深刻说明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创造性转化,面向世界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与审视和回应西方“普世价值”有密切联系。自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诞生以来,“普世价值”一直幽灵般地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严重困扰着人类的价值认识。有学者直截了当地指出:“‘普世价值’说到底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共同价值,而不是全人类的价值观。”[10]然而,从中国对全球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可看出,中国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聚焦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超越个体、团体、民族、区域、国家等的界限,破除政治、文化、制度等的藩篱,突破不同个体的主观偏见,旨在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要促使世界人民充分洞察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境遇,明确真正体现不同文明价值共识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不是西方“普世价值”。

其次,全人类共同价值运用了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虽然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复杂多变,但是在复杂多变中蕴含着一般规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看,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价值理念,但就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论,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具有共性的价值理念。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看,不同个体、民族和国家等都有不同的价值理念,但这些价值理念具有共通性。世界人民对于国泰民安、和谐社会、天下太平等的普遍期许就是一个有力确证。中国面向世界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不是否定和遮蔽价值的个性,而是坚持求同存异的辩证思维,激发不同价值主体的创造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一切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为了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世界各国应当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11]从美苏冷战结束以来人类的实践活动看,“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11]。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人民源于现实需要而发自内心的共同表达和共同诉求,倡导、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对现实世界的理性认识,又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

(三)唯物史观意蕴

首先,全人类共同价值诠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现实构成看,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和自然的共同存在。事实上,无论是人和人,还是人类和自然,均是相互关联的生命共同体。反观现实,人与人的相互争斗、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不仅使人类社会遭遇各种赤字,而且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遭遇各种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12]无论是世界各国追求自我发展和开展国际交往,还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只有将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统一起来,才能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13]。“人类是一个整体”,说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每个人的存在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存在。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4]这就意味着,在保证自我生命存在的同时,也要保证他人生命的存在。因为人是社会存在物,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更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地球作为一个家园”,说明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要维系自己的生命,人类社会要发展和进步,都需要自然界提供物质基础。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世界人民在价值层面的普遍认识,而且确切地证明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家园的客观事实。

其次,全人类共同价值诠释了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类历史作为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它是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共同创造的。因此,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其他的事物。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人类从事物质生活的过程是人类不断改变自身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改变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平均主义到阶级社会的丛林法则,再到全球化时代的合作共赢,深刻反映了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类思想行为的不断变化。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席卷人类的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13]。应对挑战,化危为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必须营建和合共生的稳定格局,携手推动人类社会走出重重困境。在人类利益紧密关联的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唯有朝着促进人类整体文明进步的方向前进,人类的前途命运才会更加广阔。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有学者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自在的世界性实体,而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全球化的实践成果。”[15]作为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人民寄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愿望。因此,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反映了当今世界人民的普遍利益需求和价值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科学把握,而且是对世界人民普遍利益需求和价值诉求的深刻回应。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一种全球性价值理念,对于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各国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6]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团结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奋斗,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2]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全方位、深层次地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以及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现实指引下的中国人民持续干事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和十足信心。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和主心骨,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夯实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大地上高举实现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鲜明旗帜。进一步而言,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普遍需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之所在,同时也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注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利益是价值的外在表现,价值是利益的内生动力。如果没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诉求,便不会有对于利益的不懈追求。既然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人民为满足利益需求而普遍认同并努力探求的价值目标,那么自然也是中华民族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高度尊崇和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更加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引领。从国际形势看,经济下行、政治敌对、文化渗透等突出问题每况愈下,这使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时代,严峻的国际环境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话语困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突破当前的国际话语困境。在理念维度,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契合了世界人民对于实现全球普遍和平与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而在现实维度,全人类共同价值深深扎根于世界人民为实现全球普遍和平与共同发展的不懈奋斗。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能够助推中国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进而广泛营造和谐稳定的国际话语环境。从国内形势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愈发全面和日益高涨,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事关民族复兴和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呈现出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在改革发展难题频频呈现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打折扣地贯彻到现实实践中。在价值旨趣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提升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领航力。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必将助力中国人民破解当前改革发展难题,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二)世界各国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传统的国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支配——从属关系,也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而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支配地位,非西方国家则由于自身综合实力较弱而被迫地从属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实际上,支配——从属关系在当今世界仍在继续,这根源于“现代性所开辟的‘世界历史’及其内在的支配——从属关系”[17]。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一路走衰,伴随而来的是其国际影响力逐渐跌下神坛。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进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和提高,使得西方发达国家深感危机重重,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巩固自身国际地位,维护自身对于非西方国家的支配权。概括起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不断策动“颜色革命”,盲目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分而治之;
二是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制度,蓄意挑起双边贸易战,遏制别国经济发展;
三是大力宣扬西方文明优越论,重走“和平演变”之路,颠覆对象国的政治体系。西方发达国家以自我为中心的种种行为,造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日益演变为“集团对抗”“单边主义”“零和博弈”等。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看,传统的国际关系已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所提出的诸多要求。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获益,而不是单方主导、单方获益,从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彼此关联、相互依赖。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携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选择。早在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访问俄罗斯时发出倡议:“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8]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广泛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价值引领,解决了世界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观问题。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内容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以上是世界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科学路径。首先,坚持和平、发展,意味着世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应当以维护世界局势和平稳定,实现双边或多边关系更加和谐为目标。其次,坚持公平、正义,意味着世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应当将共商共建共享落到实处,实现双赢乃至多赢。最后,坚持民主、自由,意味着世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应当尊重世界各国在制度体系、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为推动全球发展凝聚世界各国主体力量。总体而言,世界各国应当在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普遍实现。

(三)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当前,面对全球治理与发展的艰难处境,实现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前所未有地成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变这样的愿望为现实,关键在于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日益频发的全球性问题。从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看,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是必然选择。全球性问题频繁爆发的同时,政治敌对普遍存在、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等,从而造成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妨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严峻性和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处于命运共同体之中的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应对,而不是单打独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形象地指出:“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19]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理论自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出发,在国际社会广泛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是从价值理念层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历史性回答和深刻性阐释。一系列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一方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所处的艰难境遇和挣扎状态,另一方面表明了世界人民对于人类社会充满的若干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层层担忧和不知所措。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系列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的精准回应,给世界各国在全球化时代携手前行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世界各国应当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推进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

从本质上而言,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非只是单纯的价值愿景,而是世界人民携手广泛参与并从中获益的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具体行动。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联互通时代,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意味着,这个世界需要对话协商而不是矛盾冲突,需要共同参与而不是彼此对立,需要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为了推进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面向世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又一次为实现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发展倡议的合理价值内核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中国理念的有效衔接和丰富发展,并且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理力量,如期履行了全球发展倡议。中国秉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崇高品质和为民情怀,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抗疫。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并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20]。中国为弥合“免疫鸿沟”所作的积极努力,不仅弘扬和践行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且证明了中国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对世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高度负责的大国。然而,正是有中国这样的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从而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实践中,突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治理与发展常态化过程中的责任感和获得感。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类历史总是滚滚向前。问题总是伴随发展而来,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发展。彻底地解决问题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以贫富分化、大国博弈、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为代表的全球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精诚团结,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应当主动承担的使命。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负责任的大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将自身定位为“局外人”,而是将自身定位为“局中人”。作为“局中人”的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不断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各国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旨在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现。历史和现实均深刻地证明,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世界各国开展国际交往的基本遵循,又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家园的世界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普遍需要。然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当今世界并没有真正实现,正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困扰。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人类历史演进的潮流,广泛倡导、积极弘扬和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追求自我发展,还是开展国际交往,均应始终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

猜你喜欢 全人类全球化人类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9期)2021-10-11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6期)2021-09-12关于献血世界博览(2021年7期)2021-04-19疯狂的重量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21年12期)2021-01-19人类第一杀手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新旧全球化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全球化陷阱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论《安魂曲》中母亲形象的三重意味青年文学家(2016年36期)2017-04-26推荐访问:意蕴 全人类 指向
上一篇:结合知识图谱的变分自编码器零样本图像识别
下一篇:太空给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新平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