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分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0 点击:

郭瑞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 30035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医院从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调强适形放疗,研究组则开展Truebeam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对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分别为(1175.20±215.90)pg/mL、(180.40±14.58)ng/L,相较于常规组的(1345.78±308.48)pg/mL、(232.59±21.37)ng/L均较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及常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存活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脑胶质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主要是由大脑及脊髓神经胶质细胞恶变导致,发病原因可能和神经纤维瘤病以及结节性硬化症等有关[1,2]。既往,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方式以调强适形放疗为主,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3],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属于新型放疗手段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射出特殊光束保证框架转速、加速器光束剂量率持续改变,继而获得预期剂量,提升放疗效果[4,5]。医院近年来引进了Truebeam系统,其具有速度快以及准确性高等优势,有利于VMAT的更好开展,继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以期为临床胶质瘤患者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医院从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
年龄25~68岁,平均(47.16±6.20)岁;
体质指数18~32kg/m²,平均(23.51±1.30)kg/m²;
肿瘤直径2.0~6.8cm,平均(4.15±0.49)cm。常规组男18例,女12例;
年龄23~69岁,平均(47.33±6.27)岁;
体质指数18~32kg/m²,平均(23.66±1.36)kg/m²;
肿瘤直径2.1~6.6cm,平均(4.10±0.50)cm。各组上述资料差异较小(P>0.05)。入组人员及其家属均已签同意书,医院内部评审委员会已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和《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6]中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
②年龄均≥18岁;
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
④入组前尚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②伴有其他恶性病变;
③合并重大感染或(和)免疫性疾病;
④神志异常;
⑤研究期间因故退出或失访。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调强适形放疗:首先以CT完成对靶区的扫描,之后对靶区进行大致肿瘤区勾画,以勾画范围外扩0.7cm左右作为临床靶区,再外扩1.2cm左右作为计划靶区。采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Synergy S,能量6MV X射线;
经5、7、9野以及360°等分角度。计划靶区处方剂量以60Gy为宜,共30次,其中视交叉、脑干以及视神经最高剂量不得超过54Gy,晶体最后剂量不得超过9Gy,以95%等剂量线覆盖计划靶区,1次/d。

研究组则开展Truebeam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首先借助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SOMTOM Confidenc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完成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获取图像后明确靶区。之后借助美国VARIAN生产的Truebeam直线加速器,放射线能量6MV,以Eclipse逆向调强系统,选用多叶准直器Sliding Window技术,实施两弧VMAT计划。机架角度为179~181°,逆时针旋转;
181~179°,顺时针旋转。按照正常组织限量以及靶区剂量需求设定优化条件,并计算获取最终剂量分布,边缘外扩1~2cm,剂量1.8~2.0Gy/次,总剂量45~55Gy,1次/d。

标本获取: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后,采集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mL,离心获取血清保存至低温冰箱中备用。离心参数:半径8cm,速率以3500r/min为宜,时长选择10min。

随访: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或来院复诊等,频率为3个月/次,随访周期为18个月,随访截止时间为死亡。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存活率。疗效评估[7]:①完全缓解(CR):病灶彻底消失,持续时间≥4周;
②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横径与纵径乘积缩小>50%;
③稳定:病灶最大横径与纵径乘积缩小≤50%或增加≤25%;
④进展:病灶最大横径与纵径乘积增加>25%。总有效率即CR率与PR率之和。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的测定借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成,具体操作以试剂盒说明书完成,试剂盒选用深圳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活质量的评估借助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8]实现,内容涵盖4个维度,共74个条目,总分0~100分,得分高预示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1.0软件实现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评价

研究组30例患者CR、PR、SD和PD例数分别为12例(40.00%)、15例(50.00%)、2例(6.67%)、1例(3.33%),总有效率为90.00%,常规组30例患者CR、PR、SD和PD例数分别为9例(30.00%)、11例(36.67%)、6例(20.00%)、4例(13.33%),总有效率为66.67%,在总有效率方面对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χ²=4.812,P=0.028)。

2.2 两组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分别为(1175.20±215.90)pg/mL、(180.40±14.58)ng/L,相较于常规组的(1345.78±308.48)pg/mL、(232.59±21.37)ng/L均较低(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对比(±s)

表1.两组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对比(±s)

组别 n EGF(pg/mL) VEGF(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1603.18±421.53 1175.20±215.90 286.98±30.05 180.40±14.58常规组 30 1612.47±421.89 1345.78±308.48 287.45±30.16 232.59±21.37 t 0.085 2.481 0.060 11.050 P 0.932 0.016 0.952 0.000

2.3 两组GQOLI-74评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及常规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GQOLI-74评分对比(±s,分)

表2.两组GQOLI-74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30 50.30±4.18 74.01±8.28 14.001 0.000常规组 30 50.42±4.29 60.30±6.20 7.178 0.000 t 0.110 7.260 P 0.913 0.000

2.4 两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存活率对比

研究组30例6个月、12个月、18个月存活率分别为26例(86.67%)、22例(80.00%)和22例(80.00%),常规组30例6个月、12个月、18个月存活率分别为19例(63.33%)、16例(53.33%)和11例(40.00%),研究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存活率均高于常规组(χ2=4.356,4.800,4.286,P=0.037,0.028,0.038)。

胶质瘤往往呈浸润性以及膨胀性生长,且和周围正常组织存在一定的粘连,难以彻底区分,加之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相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因此无法通过传统外科手术实现对病灶的彻底清除。有研究表明[9],胶质瘤的发生可能是机体内部遗传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并未彻底阐明。既往治疗手段以调强适形放疗为主,该治疗方式可保证靶区剂量的高度适形,并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继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0]。然而,该治疗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易出行位置偏差,从而影响靶区生物剂量,最终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求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VMAT技术是近年来所发展起来并应用的新型调强适形放疗方式,可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但其具体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文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对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反映了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分析原因,研究组治疗方式是在传统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治疗过程中的机架、准直器以及剂量率均可调,从而有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且通过CT扫描完成靶区的勾画之后,可保证精准性以及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同时,Truebeam携带CBCT,治疗前可获取三维断层扫描图像,保证治疗摆位精确,继而实现对病灶的精准消杀,最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此外,治疗后,研究组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相较于常规组均较低。其中EGF以及VEGF均是临床上用以反映肿瘤生长以及繁殖状况的可靠生物学指标。而研究组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受照射组织的分散度,减少加速器输出的剂量,继而促使肿瘤靶区获得较高的治疗效益,有助于肿瘤细胞杀灭,最终促使上述两项指标水平的降低。另外,治疗后研究组及常规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反映了研究组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推敲原因,研究组治疗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治疗时间,且Truebeam配有呼吸门控系统,减少呼吸对肿瘤靶区影响,避免出现肿瘤低剂量区或者正常器官高剂量区,减少了射野数量,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结果还显示了研究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存活率均高于常规组。表明了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改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提高存活率。究其原因,可能和该技术保证了靶区剂量的有效覆盖以及减少了危险器官数量有关。

综上所述,Truebeam容积调强技术应用于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血清EGF以及VEGF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

猜你喜欢 靶区容积胶质瘤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19期)2022-08-25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年2期)2022-05-25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2年4期)2022-04-26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6期)2022-01-18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5期)2021-12-02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实用癌症杂志(2021年12期)2021-02-17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科学技术创新(2020年4期)2020-01-08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6期)2019-08-27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5期)2019-08-27推荐访问:预后 容积 治疗效果
上一篇:早期呼吸机支持及血滤机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观察
下一篇:CEREC,AC,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后牙残冠临床效果评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