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发展蚕桑产业新模式的建议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5 点击:

孙永生

(河南省云阳蚕业科学研究院 474676)

从2013—2017年,郸城县胡集乡、巴集乡先后建立了4个蚕桑基地,桑园面积达30hm2,养蚕大棚近30个。通过对郸城县5年来全新的植桑养蚕模式的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新模式在蚕桑产业化发展中的经验与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期望能对河南蚕业走出困境,实现稳步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1.1 桑园建设

为保证蚕桑基地的稳定健康发展,不出现用工荒和环境污染等现象,基地建设要求单个规模要大,桑园必须集中连片,两个不同的基地之间要相对分散,并远离闹市区,流转的土地便于管理。在栽桑时通过宣传,优先和被流转土地的农民签订1年的土地流转合同,规定谁按技术要求无偿管理桑园,谁就可以在所管桑园内套种经济作物,费用自理,风险收入自担。由于基地桑园桑树种植采取株距0.33m、行距2m、每667m2栽植1 010株的方式,桑园中可以有效利用的面积较大,所以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仅种植的桑树成活率在97%以上,而且通过桑园内套种,桑园的空地也得到充分利用,桑园建设获得了成功。

1.2 大棚及内部设施建设

蚕桑规模化养殖必须有合理规范的饲养大棚,既要考虑养蚕的需要,又要兼顾综合利用的需要。大棚养殖要立体化,一般设计活动蚕台3层,结合挂蔟,各层宽度一般为0.9m,高0.5~0.9m,长30m左右。按一个大棚单季饲养10张左右蚕种计算,要求大棚宽10m、高3.5m左右、长35m左右为宜。大棚要采用水泥灌浆,既坚固耐用,在操作上又省工省时。大棚要建在桑园的主干道两边,两棚之间纵向相距要50m以上,以利于防病及综合利用的开展。

1.3 配套设施的建设

蚕桑基地根据各地的桑园面积、饲养张数,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室1~2栋和蚕具消毒池1个,配置洗刷机1~2台、打药机1~2台、机井1~3眼和旋耕机1~6台套,并配齐抽水机具,桑园主干道路设置路灯,路面用水泥硬化。

1.4 管理方式及方法

1.4.1 基地的管理

每个基地确定1名技术全面有责任心的人负责管理基地日常事务,主要包括桑园管理、物资发放、人员管理和协助技术员做好蚕期服务工作等。

1.4.2 大棚经营

每个大棚确定1~3名承包人,并签订1年合同,在合同期内公司向承包人全程免费提供全程桑园管理和养蚕技术指导;
免费提供植桑养蚕所需物品,主要包括:大棚及配套蚕具、蚕种、蚕药、供水照明、化肥农药、除草剂、伐条机、桑剪等,并保证合格鲜茧最低保护价40元/kg,有多少收多少,不打白条,蚕茧收入由公司、承包人各得一半。承包人保证按公司技术要求及时、无偿地做好桑园管理、蚕室蚕具洗刷消毒、养蚕售茧等工作,保证公物不流失、不损坏,并交保证金1 000元/棚,养蚕期间的用工开支由承包人自负。

为了调动承包人的植桑养蚕积极性,增加承包人的年总收入,保持稳定蚕桑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无偿允许承包人在不影响养蚕的情况下,在自己所承包的桑园内间种矮杆作物,允许散养土鸡,允许大棚种植食用菌等。通过采取以上大棚经营管理措施,蚕农一年下来的养蚕总收入加上综合利用的年纯收入合计在3万元以上。

2.1 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基地没有自己培养的固定技术团队,只能临时聘请技术员,并且基地多技术员少,技术员力不从心,不能专心把技术贯彻到位,加上养蚕户理解程度不一,导致养蚕户养蚕技术匮乏,是造成养蚕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2.2 劳动力不足

承包户大都是农村留守人员,以妇女为主,文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差,接受新技术能力一般。再加上夏秋蚕期正是秋收秋种期间,农村劳动力紧张,承包户临时雇的养蚕工、采叶工大都有自己的庄稼要收,不愿在养蚕上多下功夫,造成短时间没人养蚕、采叶的不利局面。工人出工不出力和晚到早走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完成养蚕工作,承包户只能多方雇人或自己加班加点拼命干。

2.3 洗刷消毒池不足,没有晒场

各基地都是在桑园中心或桑园边建造洗刷消毒池,但没有建晒场。一般1个大棚内的设施设备全部洗消完毕需要1.5~2d,一个基地的设施设备全部洗消完毕,需1个月左右。蚕具洗消后没有经过高温曝晒物理消毒,影响清洗和消毒的效果。

2.4 大棚内高温闷热

现行的养蚕大棚大多数建在开阔的空地上或桑园内,通风窗口太小,棚内空气对流不畅,给养蚕带来致命的隐患。夏秋蚕5龄期,长时间受烈日曝晒易使棚内高温闷热,极易造成蚕体虚弱,相互抓伤,易引发脓病大面积暴发。

2.5 桑园周围蚕沙乱倒

有的基地在桑园、蚕棚规划建立时,没有考虑设置统一的贮沙池,造成蚕农在桑园周围乱倒乱弃蚕沙现象,污染养蚕环境。有的甚至直接将蚕沙倒在桑园内,人为造成病菌扩散传播,给蚕桑生产带来长期的危害。

2.6 采桑贮叶不合理

高温时采叶,桑叶放在袋子里堆积时间太长,易造成桑叶发酵变质,大蚕期表现尤为明显。贮叶地方简陋且小,易使桑叶发酵变质,诱发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

3.1 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稳定的技术团队,一是聘请离退休技术员长期为蚕农全程跟踪服务,二是在养蚕户中选拔培养技术全面、事业心强的人充实技术团队。

3.2 建立贮蚕沙设施,减少病源扩散

在远离桑园、蚕棚的下风口设置贮沙池,并做好发酵处理和再利用工作。各个大棚门口放置临时贮沙包,使蚕沙及废弃物能及时运走,杜绝环境污染。

3.3 改善大棚小气候,稳定产茧量

大棚小气候好坏是养蚕成败的关键之一,合理利用大棚周围的空间可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可以在大棚周围种1排桐树或2排杨树遮荫,树间距离2.5m左右,也可以宽出大棚1.5m左右、高出大棚30cm左右搭架种植葡萄、猕猴桃等藤蔓类经济作物。

3.4 调整养蚕次数

1年养蚕次数由3期改为5期,既降低劳动强度,又为养好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现行的养蚕大棚,在春期、夏期、中秋期饲养蚕种10张以上,存在着蚕儿密度过大、空气污浊、劳动力用工紧张、设备不足和采桑贮叶困难等突出问题,也是养蚕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生产上可采取春蚕分2批饲养,2批之间相隔11d左右,第1批适当多养,第2批少养;
中秋适量偏少饲养,养足晚秋蚕,2批蚕之间相隔20d左右;
夏秋蚕因饲养量少可分棚适量饲养。为保证5批蚕的顺利饲养,应合理布局上蔟,做好桑园肥水管理适时治虫、合理采叶、及时伐条、洗刷消毒和蚕期中防病等工作。

猜你喜欢 桑园承包人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君山区蚕桑产业规模经营的现状与问题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12-03律师解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年6期)2021-11-27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律师解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8年5期)2018-11-29推荐访问:郸城县 蚕桑 新模式
上一篇:融合代码与文档的软件功能特征挖掘方法*
下一篇:500,kA,铝电解槽磁场数值模拟及测试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