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6 点击:

李玲 霍汝金 沈阳体育学院

面对着世界体育竞技形势新发展,竞技型体育人才需求,对于运动员文化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现代化的竞技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出运动技能高、文化知识全、智力水平高的全方位人才。本文旨在刍议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发展历程,以调查问卷形式,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进行剖析,同时分析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价值意义,结合欧美国家先进文化教育经验,提出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希望可以为各地区体教责任部门,提供相关经验和参考。

面对着世界体育竞技形势新发展,面对我国对于竞技型体育人才的新需求,在体教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首先,运动员文化教育,有助于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对于运动员而言,属于我国的特殊性人才。运动员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体现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知识文化教育,可以大大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激发运动员爱国热情,减少功利主义,塑造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精神。其次,运动员文化教育,有助于运动员比赛能力和训练素质[1]。与欧美等国外其他运动员相比,知识文化素养的差距,一直是显而易见的。欧美国家的一些运动员,甚至还可以拿到硕士和博士文凭。通过对本国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有助于运动员比赛能力和训练素,大大提升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技能,提升运动员体育运动感悟力和自觉性。再次,运动员文化教育,有助于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和发展。对于运动员个人而言,体育事业是一门短期性事业。在现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动员一旦退役,如果缺乏基础的知识文化,对于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和发展将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有助于运动员退役后,获得其他更好的谋生手段,获得其他更加优秀的业绩和成就[2]。

为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问卷调查精准性及科学性,于2022年年内,分别对黑龙江、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河北等主要省市,从事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相关人员、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等,累计达800人次问卷调查,进行了运动员文化教育调查问卷发放。前后累计回收778份,其中有效问卷770份,有效率98.9%。有效回收的问卷当中,管理人员39份,教练员185份,运动员546份。调查问卷相关内容,包括影响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影响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出路的主要因素等核心内容[3]。

(一)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主要因素基本情况

从表 1 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到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类型是非常多的。既有教练员和学校氛围的因素,也有课程内容和任务训练机制的因素,既有师资力量的影响因素,也包括学习时间不足的影响因素。但是,从表 1 中的调查数据结果来看,对核心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影响因素大类:

表1: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

第一,学习氛围不足师资力量欠缺。在所调查体育竞技单位中,我们发现,虽然部分地区在教学楼设置了文化课,但是从文化教育设施设备来看,往往配置比较低端,文化教育设备规模和数量也比较小。此外,体育竞技单位文化教师比例相对较小,且文化教育教师整体素养和水平相对有限。而且部分地区文化教育教师学历普遍较低,几乎很少有来源于知名学校的文化课老师。加上文化教育老师,在文化课教学管理机制上较为宽松,使得运动员出现文化学习松散且乏力。

第二,教练员不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在对教练员进行机制调查时发现,体育教练员,相比于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而是更加看重运动员的体育成绩。即便是有的教练员,对于文化知识重要性认知比较高,但是在实际文化教育落实过程中,依然很难实现文化教育深化和执行。对于其他教练员来讲,他们始终认为,文化教育是服务于体育训练的,运动员无法像其他学员一样,系统化和深入化进行文化课程学习,造成体育运动员将更多时间,依然放在体育运动训练当中[4]。

第三,运动员不重视文化学习。虽然运动员是文化教育的受益者,但是从文化学习程度来看,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对于文化教育学习,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比如,较小年龄的运动员,认为个人自律性不足,对于文化教育认知不高,对文化课学习不重视。比如,年龄较大运动员则认为自己更多注重体育训练,认为只有体育运动业绩,才可以真正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久而久之运动员对于文化知识学习慢慢懈怠,文化课成绩逐渐下降。

第四,学习时间短,训练任务过重。在调查问卷调研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上的时间充裕度不同。比如,根据本地调查问卷中,15岁以下运动员每周安排的文化课学习在10课时以下的占到48.3%,16-18岁运动员10课时以下的占到57.0%,19岁以上运动员10课时以下的占到56.6%,而周训练时间均超过了20小时,有的运动队超过了30小时。由此可见,体育训练任务重、体育训练时间长、文化课学习时间短现象极为普遍。

(二)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出路主要因素基本情况

在表2 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出路的主要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如学历文凭不高、运动员伤病、文化基础不好、无家庭和社会背景、无其他技能技术等。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运动员文化基础教育层次低,与文化软硬件设施、文化教育师资力量、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积极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便是加设了基础文化知识课程,但是从实际来看,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基础,依然与实际需求有着极大差距。即便是运动员取得了高学历资质,但是文化知识软实力还是较弱[5]。一旦运动员退役后进入社会或者市场中,受到运动员伤病、文化基础不好、无背景等多种因素干扰,使得运动员很难在社会市场中立足。尤其是学历文凭不高、文化基础不好等核心因素,对于运动员后期可持续性发展,起着极为关键性的阻碍作用,影响运动员后续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一)积极汲取欧美国家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先进经验

在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构建方面,要积极汲取欧美国家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先进经验。比如,英国始终采取运动员训练和文化教育共同发展的培养模式,同时还设置相关组织部门,提供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相关服务。从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制定出完善的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培训计划,为运动员提供全方面支持。比如,法国提出“运动训练计划和文化教育计划”双向培养计划,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约定。积极实行弹性学习和训练机制,通过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培训监管,保证运动员受文化教育的权利[8]。再比如,澳大利亚提出“双重职业”发展的培养理念,通过职业推荐网络、职业咨询顾问团队、灵活高效评价反馈机制,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锻炼双重效益,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可持续化发展。

(二)因地制宜构建体教融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新型模式

在汲取欧美国家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先进经验基础上,我国也要因地制宜构建体教融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新型模式。要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理念,树立“学校体育主体地位”思想,要通过“多元开放融合、体教协同育人”形式植入,全面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新型模式。要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责任主体落实,要将运动员、家长、体校或者学校、教练员、文化课教师、政府单位等进行全方位落实,通过政府相关单位责任监管过程中,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型模式。另一方面,要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进行融合,要通过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和社会资本之间的资源互补,积极围绕青少年文化运动核心主题,建立起多部门分工配合、上下联动、密切合作的多元开放融合系统,积极进行体教融合背景下,运动员文化教育新型模式创新性服务[9]。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优秀体育型人才需求愈发紧迫。长期以来,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一直是体育相关部门工作难点。在体教融合教育背景下,面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要积极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改革业余训练阶段文化教育,搭建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采取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文化教育手段,培养集运动技能、文化知识、智力水平、综合素养于一身的全面人才。

猜你喜欢 体教文化课体育训练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5期)2021-11-19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7-16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7-16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灌篮(2019年15期)2019-11-26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3期)2019-04-09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13期)2018-07-20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8期)2018-05-14艺考生如何“逆袭”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7年3期)2017-03-23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2期)2017-03-17推荐访问:文化教育 运动员 融合
上一篇: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方法研究
下一篇:VR技术在射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