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6 点击:

季春浩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季春浩

(张家港市后塍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31)

小学一直是基础教育萌芽阶段,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有直接影响,而数学自身具有极强探究性,能够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科学培养带来切实有效推动。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站在小学生角度对各阶段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优化,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为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简述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培养的重要价值,提出针对性培养策略,力求将小学数学各阶段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小学数学;
自主能力;
有效提问;
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有效提问可以构建出新型师生关系,也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激发小学生探索热情,学生将带着持续热情参与知识探索与后续运用,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所促进。因此,教师凭借先进理念对学生成长特点与思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借助有效提问方式掌握学生对各类知识消化程度,根据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意向改进数学教学方向,同时根据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状态与反馈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凸显出教学提问有效性,让课堂学习呈现出探究性与趣味性,成功培养小学生应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出新时期下高效数学课堂。

(一)忽略自学能力培养

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并不复杂,而且会在完成基础知识传递后组织多元化训练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利用,但却未考虑对学生主动性进行及时培养,使得学生往往只是为完成作业而学习,并不能主动探索更多数学知识,失去积极性,同时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掌握各类数学知识。可见,大部分数学教师未能对小学生应具有的自学能力进行科学培养,部分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表面上貌似认真听讲,思绪却飞到九霄云外,即使能够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却未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知识探索,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强化。还有部分教师往往采用标签式知识解读方式,未能运用有效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深度思,导致部分学生面对新知识产生倦怠情绪并付诸行动,无法灵活与准确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失去合作学习与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二)学生听课效率不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采用固式教学方式进行数学知识传递,学生在单一方式下无法主动紧跟授课节奏“吃透”所学知识,同时也无法集中原本短暂注意力,失去高度专注力,不能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影响各阶段听课与学习效率。除此之外,部分小学生自律能力不足,缺少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只会在教师督促下完成学习或作业,时间计划不够科学,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学习耗时特别长,增加学习压力,从而无法带着主动性参与各阶段学习。部分教师也未能反复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未能意识到主动学习的价值,总是被动接受,即使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依旧不能获得能力与成绩上的提升,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热情,出现听课效率不高的严重性问题。

(一)自学能力成为人才发展必备素质

基于社会飞速发展,如果复合型人才不能带着主动性进行持续性学习,将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带着前瞻性思维重视自学能力的不断培养,借助课堂有效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走入多元思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轻松达到各阶段学习目标,为后续深度学习夯实基础。由于小学数学知识极具逻辑性,对于学生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遇问题进行全面性分析,从而掌握知识运用技巧,可以解决各类问题,形成极强数学能力。在新时期下,自学能力已成为复合型人才获得持续发展必备的素质,凸显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价值。

(二)自学能力培养与新课改要求契合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下,教师意识到自学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小学,所以从学习方法、态度与能力等多个层面入手,尝试运用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提问方式引导小学生从多角度对所遇问题进行全面与深度分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从而实现“一题多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极强发散性的思维。正常来讲,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小学教育当中有一定难度的科目,对小学生能力提升有一定挑战,教师必须运用有效提问方式将小学生原本短暂注意力做到长时间集中,不仅可以快速“吃透”所学知识,也能够完成不同难度作业或者计算训练,从而保证学习效果不断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强化学生自学能力,而这恰好与新课改要求相契合。

(一)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由于数学思想具有极强逻辑性,学生面对新知识时并不能及时掌握,教师应运用多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生思维才能逐渐呈现出发散性,为后续一题多解能力培养带来有力促进。为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有效提问环节中使用的问题进行科学设置,避免问题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要保证具有开放性,才能将学生个性特点与思维做到极大程度释放,学生将形成创新性思维,有利于其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为此,教师站在小学生角度设计开放式数学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强化其思维能力,从而有利学生带着主动性探索所遇问题。

例如,在学习与《可能性》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融入生活元素并借助小游戏方式吸引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一方面可以将课堂气氛有效改善,另一方面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带来促进。具体而言,一是教师重视课堂预习环节,鼓励学生尝试寻找生活中与可能性相关的事情或者现象。二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小组,开始进行抛硬币游戏,要求每个小组分别抛10次,记录正面、反面向上的次数。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记录数据总结与分享,在教师帮助下绘制成简单统计表,增强学生体验感,学生才能带着好奇并主动对数据进行对比与多元分析。三是教师提出具有探究意识的问题:“如果你们继续抛,结果会是什么?”各小组马上运转思维并主动进行多次尝试,寻找更多“可能性”。此时,教师及时追问:“在可能性相同前提下,如何用一个分数体现它们相同的特点?”学生将结合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信息得出结论,感受到什么是不确定性,也明白何为可能性。在该过程中,学生面对不同问题可以带着主动性进行探索,而且对自身思维空间进行极大程度拓展,从不同角度考虑“可能性”并借助动手验证自身想法,实现自学能力提升,也使得思维呈现出发散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强化自主探索意识

高年级小学生依旧对游戏有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成长特点对其自学能力进行科学培养,运用有效提问方式将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做到极大程度强化。那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创设多元化问题情境,不仅巧用课堂有效提升方式,还融入游戏环节,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实现高质量学习,学生也能够在面对问题时以做游戏的方式分析问题,从而快速寻找解题思路与不同方法,完成自主学习。正常来讲,学生在面对各类游戏时思维活跃度较高,而此时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不同技巧,强化其数学能力。部分学生还会带着好奇心探索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终身探索意识,为自学能力提升带来持续性推动。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学习中,教师基于学生自学能力有效培养,设计具有探究意识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原理与使用方法有进一步理解,即使面对变式计算习题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计算,实现数学迁移能力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学生面对新的除法问题时,可以考虑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特点,完成快速和准确计算。那么,教师首先从复习环节导入新知,鼓励学生计算2250÷18,回顾整数除法特点,从而为小数除法学习夯实基础。其次,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出示例题,融入生活化问题:“妈妈买柚子用了7.98元,每公斤柚子是4.2元,那么柚子重多少千克?”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面对小数除法时产生疑问。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满足小学生求知与探讨欲望,学生会在小组合作中表达真实想法,部分学生大胆假设,将被除数扩大为798,但却忽略除数也应扩大同倍,从而未能计算出准确结果。最后,小组成员开始考虑同倍扩大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想法进行验证,其他组员也在尝试运用不同方式计算,将计算思路与结果做到对比,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找到正确计算规律与方法,形成自主探索能力。

(三)运用层次问题,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由于小学生数学能力各不相同,在数学课堂中凸显出一定差异。教师应对小学生个性差异做到极大程度尊重,一方面必须运用多元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培养,另一方面考虑到问题设计应具有层次性,才能帮助小学生构建出系统化知识体系,学生可以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对各类数学知识进行科学重构,有利于知识灵活与准确运用。教师应照顾到不同层次小学生真实需求与个性特点,运用不同问题引导每位学生均可以有选择地回答问题,将其自学能力不断提升。在层次化提问方式下,学生探索知识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学生将带着自信尝试解决不同难度问题。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的学习中,教师运用不同层次问题引导小学生对小数意义进行深入探索,增强学生体验感,也使得学生在对比、探讨与观察中形成抽象与概括等能力,促使学生带着主动性将数学课堂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带着学习兴趣与自信探索更多数学知识并加以利用。首先,教师提出思考问题“0.1与0.01哪个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理解进行回答,但未能对小数意义做到理解,只是处于猜测与假想阶段。其次,教师通过小组方式鼓励学生对自身想法进行分享,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计算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是10,那么你们能发现什么?”小组组员原本受阻的思路得以打开,可以从不同切入点分析,对之前错误想法进行纠正。最后,教师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0.1当中含有几个0.001呢?”“0.1里有几个0.01”,小组会在讨论中有意识地思地考0.01当中几个0.001,将问题做到灵活转换。不同层次学生在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下对小数意义有进一步理解,懂得数字组成、写法并能正确读出,使得知识体系更加牢固与完整,更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四)重视一题多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意识到自主学习极具重要性,通过反复强调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价值并加以重视,从而带着主动性参与各类课堂活动,通过每一次自我约束、主动质疑、认真听课等对自身自学能力进行锻炼与强化。为此,教师运用有效提问方式将学生推送至课堂主体位置,学生才能在面对数学知识时将主动学习视为一种正确态度,同时也形成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将书本知识迁移为自身数学能力。由于很多数学题目涵盖多种解题方法,也有不同计算过程,需要学生带着发散性思维才能寻找到多条解题思路,走出固式解题思路,从而实现思维有效拓展,通过对比寻找到最佳解题方式。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对小组合作进行科学运用,也借助课堂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带着主动性完成问题探索,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自身思考方式解决问题,找到最节约时间的计算方法。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学生会灵活运用最恰当解题方法,在未来生活当中遇到变式数学问题时,也会仔细思考后选择相应方法,对其思维空间做到极大程度拓展。例如,在《分数加法与减法》的学习中,教师依托试一试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又借助练一练环节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式完成分数加法与减法,做到一题多解,同时也能够寻找到最简便、最快的计算方式,学生才能带着主动性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数学问题,形成终身探索与学习精神。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法过程进行分析,运用转换思想将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感受到新知识探索与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带着成就感解决所遇各类数学问题,增强学习自信。

(五)适时引导追问,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在学生自学能力的科学培养下,教师考虑到部分学生在面对知识探索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茫然的状态,思路容易受阻并且不利于问题有效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设置合理的课堂提问,同时根据学生在互动中的反馈信息进行科学的引导式追问,学生才能在正确引导下有方向地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有利于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更是对知识运用能力做到极大程度强化。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小学生可以通过多角度分析与深入思考对解题思路、步骤、方法进行科学梳理,借助严谨表达方式完成解题过程与方法的阐述,学生将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带着主动性参与不同难度的知识探索或者实践活动。

课堂有效提问成为传递数学知识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活跃数学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在问题探索中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学生可以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下获得不同收获,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利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更是对学生应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全面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基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培养,运用有效提问方式,适时进行引导式追问,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价值,带着积极性参与更多知识的探索,乐于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获得综合素质能力有效强化,从而走上成才之路。

[1] 安海燕.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44):172.

[2] 樊自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1(25):61-62.

[3] 张俏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2021(26):164.

G622

A

1002-7661(2022)27-0117-03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发明与创新(2022年30期)2022-10-03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阅读(低年级)(2018年2期)2018-05-14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数学知识在于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24期)2017-12-06我是小学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大世界·初中生辅导版(2010年2期)2010-03-08非常小学生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5期)2006-05-10推荐访问:探究 中学生 自主学习
上一篇:事件场域、资本逻辑与阶级构成——奈格里生命政治理论的三重维度
下一篇: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增强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