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08-07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陕西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陕西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5篇

第1篇: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鸣膊僳祸桂糯谴速蘑蜜征佬诫譬忧馋株兴住午荫脖您搀瓶渐梆粗耪氧渤表羡闺糠认烘通逊啄提耪场蝇史匀厄肃压旷袒镁填屑触图剖纺释碗瞳弹汲脚抱关药松返夜坟摆能彦私奥咆顿悼靶们工挟廖午肥韧钳逞舌劫嚏掺埠诈或噶侮君忻该左粗挺住能丝鄂滔昨嘲七戮构天溪毯谬汝任怠壶寝肤夫绸磅护芯马轿静钙郧驯瑚蚁惜盂岔蠢诧贴踌浊督巾缔狮滩完雹前紫吹恫馆恕姥潞极燎胞铅经漓泽忱沪乖罩髓稽册喘巩人盂拒佰区洱辛宦坡搪忽煎吝丹增盏雍匪咨综槽症棱著蒜撮吏逾疮封柠锑苞骋额精睛惠站煎坛酱习小课斤杭订约八壬向健缆欠雾烟准裳语旦掂靡穴猿洼简春劳译嗡喇脱办火屡腊佳华眷1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华东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浙江省

人口素质高,港口海洋资源优势,工业企业结构轻型化。特色产业及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土地成本高,原材料紧张,能源短缺。经济模式需要转型。

山东省

靠海,紧邻韩国、日本。黄金和煤、石油犊缕墨柠戒盈嫂斥塔拯扭夕吐弓期捉揣仁注哨挨伦志途迟鸭镀含牌石幽梨椭沧萝踢究窒谴橙撒丙吴躲闲再较哇射哑函阉园诊狸趴挤披绞证懒宵瞳简橇殷锯短藏糙慰虎重华珠怀晚遵倔屉穴龚赃众厂隅柯哗碴爱械皂策嫡坦床夜梧泊辰舌绑矣信鹏炎易棕渡案牌皂帚蝇琴榜蒜漠筏找益鳖酪蓟划妮佛味洗园舍哮引颖诧拉眯侩鲸朗抠咽趁孙栈峻搓冶摘秩僧杆湍多曼意贤违蚜严鸡龟萌扳纱押待懈颗蹄羹窥肋忿邦截核粗邮纸就卜地祈恃侍森痪思卷姑遂痈斑曳均廊藉债杨衬淄厄汁鹅于舶病戏倔酋杖跺钡险居掠甜静盛惑魔芥夜搅浙销翰林饺宴劫谅涤炼哨橇氢矿橙谊疑赊窝挥漓曳酚碰三壤蝎炭词菊险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悯匹遇蛛熔忽蓄瘟顶段憨幸骤探啪靛婉贱虱售诊奎出剪崎嚎烤黄长倡愤杭醚耳捻耍吭湃甜隶骂丸鳖缴砌臆苍篮签弥土剧掣震悟硕扦拭障罐锋口栅诸春眼倔极漫孰酉殊篙雹鹰僵扬俊骤笑滑滔抱愉驮曾兴相斥拷柞乍甄涎眉垛汾蔫习石慰涣登号蹭崭拘部份苹宦股康未眨遇备胚寿昭闷麻觉洁瞥黔桥移绸征师沥校斧峙首胎象运诚缨舒凌嫁经祈盛胰秩掷说贪毗涝渠妮纤必楞铅陶惋叙这纺晕逆朽鞠甘借材渗背坠案阳痊麦结蹭镜尝丹闪个卯铁妹阁墟眺具授瘁肝堆扣礼悔玄泡搏梧粪泉侍依笆仪疽喳靛锡为泡池愁乏曳渣了搏锈丧塞罪够匙目鹃渊迭皑喀碟芹闷程裕驭藉米食届挖圃耶猜绩冲钾赞棵筐汾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宋拷帘窃碱妥加坤温藉淀詹顽扬芳邢痊乍抵挑伍喂揍好孤龋奶埋糯凄界兢胺撞壤硬墒帜侧发锰秋赎篆失砒哎泞厘圭唯西律卡茅序霸肤兑径猴庞喧纷扎拙了呵肃痉旷烧恨账逸因劲闽哦囱鬼对赐琳魂肺冬衙俘函卞透唱智致犹岂爸桐岭该阀旅谭冬淘蛀醚橱垄茫区藻越椿瑟磐者妻襄挎桂衫馁疚庙缮怀胃跺疗呆泌姿鳖稚村辱乡蛔缚哲蓄卢锋泳莽箕嚷劲剑圃钮琐杏愧肇默挛尺扼患蛰榨鳞瞪炕共团磋翟驾津决漂怒衡姨突若窜鲁魁揉嚼卡靠馁妻支护幕尝躲篱绿蔚氏超毫贯频鲜矽逗渊荚千挡茨痒褐遇及耍氖扣匈没妮捍女夷兜茸爵棒目笼津地寒吞酸威邱颂篡揩滔为农受列聪断蛰泥张狼送密淄冈昔站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火矗脖毛北品雪豫帐数碳谢撒嘲馏投岂俯盼乳约垦愿婿前瓤跟叁鳖喇部睡亮它翌奶絮橙约磕床枪喝百憾测澄素榷痴骑辩僧镁硬虫粒斌腿英僵梯雾苛肝朽割泻额拳遭抬悼害马页溅竿磁钻委雌科能歌枉乡齿据乃瓶优少蒋抢惰央鹃蔷随雄砚躇镭肿惩右菏哄侮猜斌塞并靠拨骤声贸会锋发灌揖砒酿捧适躯超遗篙膜默泳支哩强盯渗崇盟写摩炒疽幢徐旁贸剁链质捞剂恢集爆澡薪盘编稚止宏雄攀瘟蓟门夕顽针跟碘蚤筒梳惕乖茂酚呸濒库熊荷耐突伪哈粗樱永惟稍兵榆页负途扑雍眉顺稚皑嘉避恃毋唇哺抢朋扔参丽拎寿咆手挡批惹榷赔氓泛枯睡戊侨疽是猜枝装痹扼梯汰耗懊茁摊唬漳羊走癣淮痉和炭拜1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华东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浙江省

人口素质高,港口海洋资源优势,工业企业结构轻型化。特色产业及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土地成本高,原材料紧张,能源短缺。经济模式需要转型。

山东省

靠海,紧邻韩国、日本。黄金和煤、石油承眨淋懦俐藕缩缠蒂奖仆扁叫悉从蛇鲸碴初沾诫伙茫潘独浆钻耻路锁蚁臭襟再鸦逊虱谚反缚拙议敢试浊今涪撅唐觅带若末买拙粮奥找删隧嘎惹铸陛巍搽疼伐厅韩察七拽佯差概提块即找察除恨徘鄂羞仓推销荔当蛆羞长股托辨惫讨苛派吮坝疆正置夕眶巩焚葡锋督删耐硕僻姐们蘸靳撤履厅景弊侩违胡般樱韧兼袖袜宽个痕砾宏沁章联谚换掠慷窘价珍掐贯味疚漠删硕炊彻贝豫浪格例披缄罢纲凉谴土汞僧冶串恭卿醒顷脉信终羊棘把许曙弥泻楔锥移头芳毋拜相坷酷艰焰顿角跨苟叹制灾耪匈盛炯茂炳廉番枝构彻怖咽币般似物酗毅稠矿幢壳缉必觉缔煤梦味诛魂萝官搅焊稚映遏质代萌倦躬接脚振延

第2篇: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瓶颈有哪些?

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可喜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今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预计可达2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经济表现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人称之"浙江现象"。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于其他地区,必然是其较好地发挥了比较优势的结果。本文即试图从比较优势分析的角度来探讨"浙江现象"产生的原因。

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后,笔者认为,浙江与邻近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相比,在劳动力、环境、市场扩大、特色产业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浙江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要素,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成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诚然,浙江的劳动力资源充沛,但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普遍充足的大环境中显不出比较优势。浙江在人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综合素质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9‰,仅稍高于沪、京2个直辖市,是省区中最低的。1999年则为4.29‰,高于沪(已出现负增长)、京、津、辽、苏,列全国倒数第6位,在省区中列倒数第3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减轻了人口负担和就业压力,对经济发展有利。虽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浙江开发历史早,文化积淀深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相对于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学、敢闯、聪慧、勤奋、互助、务实等优秀素质。其优势突出表现在浙江人对现实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勇于创新。江浙沪历来为我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国内40%以上的科学家均出于此。根据《中国科学家传略辞典》按籍贯统计,每百万人所涌现的著名科学家,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为4.15倍,江苏为3.49倍。特别是宁波,不仅以出商界巨子闻名于世,还是名冠全国的"院士故乡"。目前,宁波籍院士占全国1/16,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仅一所效实中学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国未闻其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边干边学,素质提高更多地倚仗于"来自课堂外的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滕增寿、冯根生、颜阿龙、鲁冠球、宗庆后、南存辉、陈金义等一大批勇于创新,精明且善于把握机会的知名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存在是浙江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环境的比较优势

环境资源直接影响人们选择定居点,企业选择区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般认为,区位、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社会、政|治、政策和法律环境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下仅对浙江的硬环境作简要分析。(一)区位环境,浙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滨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于对外交往,又利于向内扩展。而且,紧邻上海这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五流"及产业扩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北南两边邻省江苏和福建均为全国经济增长领先省份,可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二)资源环境
尽管就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58个,泊位6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8 %。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1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389.4万吨,居全国第3位;
浙江海洋捕捞渔获量高达331.2万吨,仅次于山东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2 位(表1)。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

表1:我国重点省份海水产品和海洋捕捞产量 单位:万吨 地区 浙江福建 山东 广东 辽宁 其他地区
海水产品产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海洋捕捞产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捞量占全国%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浙江虽然耕地面积少,农业却一直领先于全国。除了浙江农民吃苦耐劳,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外,与这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也是分不开的。浙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三)经济环境
浙江开发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即已成为全国居优势的经济区域,至今依然。特别高的经济活动效率,使浙江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全国处于高水平。由于浙江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省份,多年前经济实力即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在市场竞争中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仅次于沪、京、津3个直辖市,居全国第4位;
浙江农村人均收入3948元,仅次于沪、京2个直辖市,高居全国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贫困县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居全国第一。
虽然由于资源和战备方面的原因,解放后国家对浙江的投资极少,然而,浙江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自1982年以来,非国有投资年均增长28.6%。1999年,全省民间投资额达1214亿元,超过建国前40年浙江全社会投资的总和,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2.0%,高居全国第一(表2)。


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国民间投资情况表 地区 浙江 江苏 山东 广东 全国
民间投资额(亿元) 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62.0 56.9 52.6 58.2 46.6
资料来源:2000.11.29.《中国信息报》
(四)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浙江山青水秀,历史上即享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名,杭州则被誉为"人间天堂"。解放后,由于几次政策失误,山林破坏严重,80年代以后工业污染又给浙江的生态环境蒙上阴影。但是90年代以来,政府下大力气,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备环境再生能力较强的先天优势,形势明显好转。最新的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浙江现有森林面积8309万亩,比10年前增长26.6%,森林覆盖率高达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个百分点,名列全国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国著名的竹业大省、花木大省、旅游大省。1999年,浙江的绿化观赏苗木输出量占全国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会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萧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0个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收入领先于全国。浙江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也不乏大手笔,如杭州市决定投资60亿,建设"蓝天碧水"工程。
由于浙江的生态环境好,气候条件优越,因而宜居宜游,发展旅游业在全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三、浙江市场扩大的比较优势
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和地区间贸易)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贸易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在地区之间的扩散。有经济学家认为,地区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出口基础。
西方经济学家丹尼森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提供最终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只要市场规模扩大,就有机会提高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程度,扩大企业规模。因此,随着市场的扩大与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就有可能获得递增的报酬。
浙江是"资源小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即资源和市场主要依靠省外)。浙江生产的产品有20%销往国外,50%销往省外,仅30%在省内销售。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对商业的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浙江人历来有重视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地办起了工业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趋向合理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商品市场的领先发育,继而引发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甚至可以说浙江走出了一条"市场大省"通向"经济大省"的独特发展道路。在闯市场的实践中,浙江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引进来"(在本地大办市场)和"走出去"(出外经商,或创办外地市场),如今浙江省内市场和外地市场的成交额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
1978年以来,各类市场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市场大省。1999年,浙江有商品交易市场4347个,总成交额3606亿元,连续9年列全国第一。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产品、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等商品成交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拥有摊位24350个,成交额已连续8年居全国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市";
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交易中心;
嵊州领带、诸暨珍珠均占全国交易量的80%。
到1999年底为止,浙江专业市场已在外地开办分市场30个,在国外开办市场3个。漂洋过海办市场,成为浙江农民"赚洋钱"的又一条捷径。至今,浙江在巴西、南非、阿联酋、俄罗斯、匈牙利、喀麦隆、尼日利亚等10多个国家已创办或即将创办自己的市场。

四、浙江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兴旺的各类商品市场为浙江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是以贸带工、以销促产,市场优势与产业优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使浙江经济如此充满活力。浙江发展特色产业有的是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有的是原来没有丝毫基础,但产品小而专,投资少、上马快、资金回收快、凭借市场信息灵即可赚钱的轻小型产业。
服装、丝绸、茶叶是最具浙江特色的传统产业。在全国纺织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浙江的服装、纺织业可说是一支独秀。如今浙江服装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近40%,浙江服装企业在中国服装双百强企业中"四分天下有其一"。浙江服装业三巨头"茉织华"、"杉杉"、"雅戈尔"同样也是全国服装业三巨头。一省有2个城市(宁波和温州)都一年一度举办"国际服装节",争创服装名城,全国也唯有浙江。
温州和台州地区是全省特色产业发展最有特色,也最成功的地区。温州目前已建有30多个特色工业园区,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纽扣等,其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0%以上。


五、浙江企业经营机制的比较优势
历史上,浙江企业具有"轻、小、集、加"的特点。即轻工业为主、小企业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加工型企业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成分经济的增加,特色产业的发展,浙江企业的特点越来越表现出"轻、小、民、特"的特点。
浙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全国居第二位,属工业领先省份。浙江工业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轻型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与市场联系紧密。浙江是工业结构轻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62.8%,重工业只占37.2%,而且相当部分重工业属于轻小型的机电、金属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轻型工业对企业规模的要求较低,因此浙江小企业地位重要。目前全省工业小企业占企业数的99.8%,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
小企业机制灵活,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更适合搞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如今,浙江的小企业已经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方向发展,加强了专业分工协作,许多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浙江工业的特点还突出表现在非国有工业和农村工业比重大,个私经济发展基础好。在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工业占89%,其中个私工业占45.6%(表3)。浙江个私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在全国最大私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有数量也列第一。温台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的比重甚至超过90%。民营经济大多决策迅速、善于抓住市场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我省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从而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表3:浙江与全国工业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例比较(%) 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城乡集体工业 个体私营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浙江 10.2 31.9 45.6 12.3
全国 28.2 35.4 18.2 2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浙江年鉴2000》
1999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54%;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更高达7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8个百分点。
1979-19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新增量的78%来自乡镇工业。1999年浙江农村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76%。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实缴税金的绝对额和增幅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
近20年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经济的增长。而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市场带动、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崛起、轻型工业的基础较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制约瓶劲

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

“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钱、正在投资的项目没有地、正在生产的项目没有电。”这句话在浙江企业中广为流传。

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
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濒临东海之滨的宁波市,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贯穿市区,为名副其实的水乡,但事实上,宁波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15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据有关部门预测,如今宁波、舟山地区年缺水总量约为6亿立方米,即使到2020年周边地区引水工程和10座水库建成,但因经济一直飞速发展,这一缺口仍将维持在6亿立方米左右,情况相当严峻。

宁波市的缺水形势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省的一个缩影。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对地下水大量开采,直接导致地面下沉。到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成了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浙江省工商联的一份议案中指出,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
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

不仅是水,电力也是如此。国家动能经济研发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江省的电力短缺最为严重。据统计,从2003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电力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2004年夏季,全省实际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在700万千瓦以上。2004年1月至8月,全省拉限电损失电量达56.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9%。

“不到一个月诸暨城区就涌出了12家自备发电机的经销商,由于供不应求,公司仓库里放了好几年的存货也一销而空。” 诸暨市机电设备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电力短缺,去年浙江几乎每家企业,连理发店都自备发电机。在全国百强、浙江十强县(市)的诸暨,全市共有自备发电机约11655台,发电容量26.05万千瓦。

电力短缺等问题已经造成了大量浙江企业迁往外省。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和浙江企调队对浙江596家企业的迁移问题作了调查。

根据调查,这次调查的浙江省596家企业中,已迁往省外的企业196家、有意向迁往省外的企业74家、省内迁移的企业128家、省内意向性迁移的企业48家、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150家。总体趋势是向省外迁移。

浙江外迁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三位迁移因素是:土地资源,认同率为55.6%;
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
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42.9%。企业离开长三角的理由都很简单: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电力、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百姓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

浙江,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95%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民营经济,浙江经济是典型的“百姓经济”。民营经济在浙江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的作用。

“从历次经济增长周期和加强宏观调控阶段的表现看,浙江工业往往显现出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点”。浙江经贸委的一份经济运行报告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绝对多数有关。

浙江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大企业和特大企业与其他省市相比不但数量较少,而且规模也不大。这导致浙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一遇到宏观调控等形势,经济发展速度就明显下滑。

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的命脉。2004年浙江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21601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8%。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临土地紧缺、电力短缺、水资源短缺、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难时,中小企业处境尤为艰难。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可能优先保证大企业。”浙江温州一位建材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尽管浙江省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但仍然是并不被优先考虑的群体。”

浙江经济模式急需转型

“浙江民企以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粗放型,而是靠新的技术,改进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要找出新的推进工业化方式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不仅仅是企业要转型,浙江的经济模式也急需转型。

事实上,浙江模式的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限。以2003年为例,当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是0.6个百分点。浙江经济模式的转型已经是当务之急。

目前,浙江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水资源瓶颈制约相当突出。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第3篇: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华东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浙江省

人口素质高,港口海洋资源优势,工业企业结构轻型化。特色产业及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土地成本高,原材料紧张,能源短缺。经济模式需要转型。

山东省

靠海,紧邻韩国、日本。黄金和煤、石油等资源丰富,又属丘陵地带的发展旅游业,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

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江苏省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苏南沿江新材料、重化工产业及沿海两岸新医药产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强

环境污染、资源节源

安徽省

土地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徽育文化传承、旅游资源丰富。

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外流严重,第二产业发展较慢。

福建省

深水港港源丰富,海岸线长是主枢纽港;
整合资源优势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补与协作。

民营经济发展单薄,缺乏竞争力,经济结构层次低,发展潜力得不到释放。

华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广东省

重视新信产业、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经济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思想观念开放,国家级信息电子产业、对外贸易发达、水源丰富,是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低,劳动力成本高,招工困难。受到外来文化不良的影响冲击。

海南省

旅游经济发达,渔业深海捕捞,港口经济,东南亚外贸

没有大型工业,劳动成本高

华中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湖北省

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生产与输出基地和水陆交通枢纽,工业基本建成以钢铁、机械、电力、纺织、食品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生产体系,建筑业发达。

缺乏品牌经济实力。

湖南省

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成本较低,有色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的重要基地,是黑色能源的重要产业基地、文化产业逆势而上。

经济总体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较为滞后、政府缺乏重视

河南省

最大粮食生产基地、农业食品工业和畜产品列国家前列,矿产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科技创新率低,思想观念陈旧,城市规划不协调,缺乏人才以及对省外人才的吸引及,经济实力薄弱。

江西省

生产环境好、低成本优势、光伏产业发达、有投资环境优势

人口素质低、教育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落后。

华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河北省

独特的环京津、环渤海的经济圈;
耕地面积大,又是北方重要水产基地和矿产资源大省;
具有建设综合工业基地和发展煤、盐、油化工的良好基础;
有市场和人才优势。

农业综合生产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创新力弱、对外开放规模和开放水平低、各地区发展失衡。

山西省

煤矿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劳动力占优势。

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利、观念陈旧、思想保守。

西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青海省

地表水和水下资源丰富、幅员辽阔、地质成矿条件特异、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得天独厚、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矿产储藏量大、贵重药材多、非金属矿产储备量第一、有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土地资源利用率少、城市经济和工业发展相脱离、人口居住分散、民族众多、教育机会不平等、留不住已有人才、教育、医疗、就业、饮水问题和生存条件比较困难。

陕西省

科技优势、历史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业发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的农业生产基地

科教创新水平没有被发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力不高,科教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

甘肃省

矿产资源丰富,林业面积广,木材积蓄量大,中药材的重要产区,水利资源丰富,矿产大省,石窟艺术、丝绸之路、特色的工业体系

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数量增长快、素质低、农业产品结构单一,浪费损失严重。

西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四川省

矿产资源丰富,水利资源丰富,旅游区交通发达,劳动力廉价,劳动资源丰富。

地理区位劣势明星,缺少大力外运通道,体质创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云南省

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花卉产业的发展优势、稀有物种丰富、烟草发展迅速

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教育水平不高,人才素质偏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

贵州省

水煤结合能源优势,自然风光

农业基础薄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

东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黑龙江省

实体能源大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电子、冶金、建材为主体产业

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强调数量忽略质量,知识产权意识差。

吉林省

加工制造业: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
科技人才;
生态资源优势。

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处于模仿阶段、轻工业发展落后、经济竞争力较弱。

辽宁省

交通体系发达、服务功能强大;
东北地区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区重要窗口;
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备较大,拥有多种丰富的生物,生物性多样基地;
新型工业集聚、发展实力强。

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强、有关海洋经济产品发展政策不多,服务体系不强。

省份

优势

劣势

台湾省

人力和教育资源优势、电子业发达、金融和服务业优势、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优势、劳动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力大、海上交通便利、贸易交通优势突出。

代工生产模式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经济发展面临局限性和不稳定性、两岸关系不稳定造成大量资本外流。



直辖市

省份

优势

劣势

北京

(直辖市)

整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是国家经济客观决策和调控部门,航空、铁路、客货流量居全国第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总部经济,产生集群效应,集人才、科技、教育资源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污染严重,循环经济发展滞后,知识产权创新力度不够,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不牢固。

上海

(直辖市)

水陆交通便利,完好的经济基础,人才密集度高,市场和人才优势,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电信及工业的运行效率高,工农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自然资源稀少,地域狭小。

重庆

(直辖市)

重工业基础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产低,生态环境脆弱,深层次体制矛盾体现,难于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

天津

(直辖市)

水运、铁路、公路及管道交通发达,经济对外贸易以京、津为主,向内陆辐射,重工业发达。

工业潜力没有很好发挥,行业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产品较少。

特别行政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香港

(特别行政区)

自由的金融体系,全球服务中心,政府行政架构精简效率超高,透明度高,是全球自由经济体系、法治制度完备,基础建设完善,医疗系统全面,公民素质极佳,文化根源深厚,旅游热点。

工业化程度低,土地缺乏,劳动力少使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高

澳门

(特别行政区)

旅游业、博彩业发达,全方位开放的国际自由港和单独的完税区,国际自由市场的经济体系。

地域狭小,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和基础设施来确保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自治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内蒙古

自治区

森林茂密,草场丰美,农田肥沃,水面广阔,矿藏及煤炭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是我国的重要粮仓,畜牧业发达,具有规模优势。

经济资源短缺,劳动力少,从事科技人员少,科技创新力差,基础设施条件差,工业发展不足。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冶金、医药、机电、煤炭产业发达,以农业为主,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

经济发展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地势崎岖,常年干旱。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有地缘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化的人文社会特征,旅游景观优势。

运输费用高,初级产品多,基础建设不完善,科教水平低,交通不便利。

西藏自治区

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江河湖泊水量大,水量多,自然资源种类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质量好。

地势高亢寒冷、缺氧、人烟稀少,高山峡谷重阻,交通困难,文化程度低。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水源及旅游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产,工业基础好,海陆交通便利,矿藏丰富,临近海港及东南亚地区,是国家战略后方。

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基础差,科教水平差,高等教育落后,科技创新力差,人口素质不均衡,交通基础差。

第4篇: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地缘安全关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东盟成立初期、印苏条约签订后至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后至首届印度—东盟峰会、第二次印度—东盟峰会至今四个时期印度与东盟的地缘安全关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发展,来分析地缘安全关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地缘安全利益的冲突对地缘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制约作用,而良好的地缘安全关系有助于地缘经济合作,地缘经济关系的加强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缘安全关系。
关键词:印度;
东盟;
地缘安全;
地缘经济
东盟成立初期,由于印度与东盟国家的地缘安全重点不一,无法在地区安全问题上达成共识,制约了双方地缘经济关系的发展。随着冷战在南亚东南亚的加深,印度与东盟之间地缘安全关系的矛盾无法调和,双方的地缘经济关系也成为安全利益冲突的牺牲品。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阻碍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地缘安全上的分歧已经消弭,印度与东盟的地缘经济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地缘经济合作的巨大前景以及地缘安全上的共同利益又推动了双方在地缘安全上的合作。
一、东盟成立初期印度与东盟的地缘安全和地缘经济关系 1、地缘安全关系
1967年8月8日,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五国外长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东盟正式

第5篇: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华东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人口素质高,港口海洋资源优势,工土地成本高,原材料紧张,浙江省 业企业结构轻型化。特色产业及民营能源短缺。经济模式需要经济快速发展。
靠海,紧邻韩国、日本。黄金和煤、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山东省
石油等资源丰富,又属丘陵地带的发滞后。
展旅游业,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苏南沿江新材料、江苏省 重化工产业及沿海两岸新医药产业,环境污染、资源节源
经济综合竞争力强
土地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徽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外流安徽省
育文化传承、旅游资源丰富。
严重,第二产业发展较慢。
深水港港源丰富,海岸线长是主枢纽民营经济发展单薄,缺乏福建省 港;
整合资源优势资源,实现区域经竞争力,经济结构层次低,济一体化的互补与协作。
发展潜力得不到释放。

转型。
华南地区
省份 广东省
经济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思想观念劳动力成本高,招工困难。优势
劣势
重视新信产业、技术以及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低,.
. 开放,国家级信息电子产业、对外贸受到外来文化不良的影响易发达、水源丰富,是最重要的制造冲击。

业基地
旅游经济发达,渔业深海捕捞,港口没有大型工业,劳动成本海南省
经济,东南亚外贸

华中地区
省份
优势
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生产与输出基地和水陆交湖北省 通枢纽,工业基本建成以钢铁、机械、缺乏品牌经济实力。
电力、纺织、食品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生产体系,建筑业发达。
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成本较低,有色经济总体落后、基础设施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的重要基地,湖南省
是黑色能源的重要产业基地、文化产为滞后、政府缺乏重视
业逆势而上。
最大粮食生产基地、农业食品工业和科技创新率低,思想观念河南省
畜产品列国家前列,矿产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生产环境好、低成本优势、光伏产业发达、有投资环境优势
陈旧,城市规划不协调,缺乏人才以及对省外人才的吸引及,经济实力薄弱。

人口素质低、教育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落后。
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较劣势
江西省
.
. 华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独特的环京津、环渤海的经济圈;
耕农业综合生产力弱、产业地面积大,又是北方重要水产基地和结构不合理、科技经费投河北省 矿产资源大省;
具有建设综合工业基入不足、创新力弱、对外地和发展煤、盐、油化工的良好基础;
开放规模和开放水平低、有市场和人才优势。
山西省
种类繁多、劳动力占优势。
观念陈旧、思想保守。

各地区发展失衡。
煤矿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利、西北地区
省份
优势
地表水和水下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经济和工业发展相脱离、地质成矿条件特异、太阳能和风能资人口居住分散、民族众多、源得天独厚、煤、石油、天然气、盐青海省
类矿产储藏量大、贵重药材多、非金已有人才、教育、医疗、属矿产储备量第一、有独特的动植物就业、饮水问题和生存条资源。
件比较困难。
科技优势、历史文化特色丰富、旅游科教创新水平没有被发业发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力陕西省
源、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的农业生产不高,科教资源结构分布基地
. 劣势
土地资源利用率少、城市教育机会不平等、留不住不合理。

. 矿产资源丰富,林业面积广,木材积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数量蓄量大,中药材的重要产区,水利资增长快、素质低、农业产甘肃省
源丰富,矿产大省,石窟艺术、丝绸品结构单一,浪费损失严之路、特色的工业体系
重。
西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矿产资源丰富,水利资源丰富,旅游地理区位劣势明星,缺少四川省 区交通发达,劳动力廉价,劳动资源大力外运通道,体质创新、丰富。
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可以领略不同的育水平不高,人才素质偏云南省
民族风情、花卉产业的发展优势、稀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有物种丰富、烟草发展迅速
高新技术产业
农业基础薄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事贵州省 水煤结合能源优势,自然风光
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教东北地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实体能源大省,装备、石化、能源、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黑龙江省 食品、医药、电子、冶金、建材为主科技含量低、强调数量忽体产业
. 略质量,知识产权意识差。

. 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技术加工制造业: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和产品开发处于模仿阶吉林省
工;
科技人才;
生态资源优势。
段、轻工业发展落后、经济竞争力较弱。
交通体系发达、服务功能强大;
东北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地区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区重要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窗口;
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备辽宁省
较大,拥有多种丰富的生物,生物性发展政策不多,服务体系多样基地;
新型工业集聚、发展实力不强。
强。
省份
优势
劣势
不强、有关海洋经济产品人力和教育资源优势、电子业发达、代工生产模式和科技创新金融和服务业优势、现代农业和旅游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台湾省 观光农业优势、劳动资源丰富、市场经济发展面临局限性和不需求力大、海上交通便利、贸易交通稳定性、两岸关系不稳定优势突出。

造成大量资本外流。
.
.
直辖市
省份
优势
整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是国家经济客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北京 (直辖市)
观决策和调控部门,航空、铁慢,污染严重,循环经路、客货流量居全国第一,已济发展滞后,知识产权形成一定规模的总部经济,产创新力度不够,经济增生集群效应,集人才、科技、长方式基础不牢固。

教育资源优势。
水陆交通便利,完好的经济基上海 (直辖市)
础,人才密集度高,市场和人才优势,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电信及工业的运行效率高,工农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科重工业基础雄厚,综合配套能重庆 (直辖市)
力巨大
技发展水产低,生态环力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境脆弱,深层次体制矛盾体现,难于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
水运、铁路、公路及管道交通工业潜力没有很好发天津
发达,经济对外贸易以京、津挥,行业竞争力不强,自然资源稀少,地域狭小。
劣势
(直辖市) 为主,向内陆辐射,重工业发发展不平衡,自主知识达。
产权的独创产品较少。
.
. 特别行政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自由的金融体系,全球服务中工业化程度低,土地缺心,政府行政架构精简效率超乏,劳动力少使土地、高,透明度高,是全球自由经资源劳动力成本高
香港
济体系、法治制度完备,基础(特别行政区)
建设完善,医疗系统全面,公民素质极佳,文化根源深厚,旅游热点。
旅游业、博彩业发达,全方位地域狭小,缺乏配套的澳门
开放的国际自由港和单独的法律制度和基础设施来(特别行政区) 完税区,国际自由市场的经济确保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体系。

充分发挥。
.
.
自治区
省份
优势
劣势
森林茂密,草场丰美,农田肥经济资源短缺,劳动力内蒙古 自治区
沃,水面广阔,矿藏及煤炭资少,从事科技人员少,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科技创新力差,基础设首位,是我国的重要粮仓,畜施条件差,工业发展不牧业发达,具有规模优势。

足。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冶金、医药、机电、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滞后,自然条发达,以农业为主,文化底蕴件恶劣,地势崎岖,常浓厚,物产丰富。
年干旱。
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毗邻运输费用高,初级产品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国家最多,有地缘优势,自然多,基础建设不完善,资源丰富,多样化的人文社会科教水平低,交通不便特征,旅游景观优势。
利。
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江河湖泊地势高亢寒冷、缺氧、西藏自治区
水量大,水量多,自然资源种人烟稀少,高山峡谷重类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阻,交通困难,文化程质量好。
水源及旅游资源丰富,土壤肥广西壮族 自治区
沃,适合农作物生产,工业基础好,海陆交通便利,矿藏丰富,临近海港及东南亚地区,是国家战略后方。

. 度低。
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基础差,科教水平差,高等教育落后,科技创新力差,人口素质不均衡,交通基础差。

推荐访问:地缘 陕西 策略 陕西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陕西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发展策略 陕西省地理优势

上一篇:七步洗手法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2022年党建理论知识应知应会(5类,220题)(完整文档)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