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商车费改内在的经济动力|内在动力是什么意思

来源: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14 点击:

  保险业商车费改内在的经济动力

 摘 要

 商业保险作为社会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对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保险业的商业车险改革是车险市场的发展革命性的举措,对于保险市场的长久发展给予了制度支持。

  

 【关键词】 商车费改 经济动力 原理

 1引 言

 人们把对保险领域的经济现象的研究称作保险经济学,保险经济学从本质上讲,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用一般经济理论研究有关保险领域问题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保险市场上的各个参与主体如何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做出选择。保险以确定性的费用代替不确定的损失,通过分散风险、补偿经济损失和减少忧虑来增加效用。

 2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

 商车费改是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通过建立行业基准纯风险保费的形成、调整机制,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

 2015年3月24日,随着保监会《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发布,踌躇多年的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来保监会践行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在促进车险行业生态重构、提升行业经营水平、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对于众多中小保险公司而言,短期压力不小,长期空间巨大,迫切需要在“游戏规则”的“破、立”之间积极寻求长远发展之道。

      江西作为第二批商车费改试点地区,于2016年5月28日开启费改之路,市场各主体开始了一场新的竞赛。

 3 商车费改的内在经济原理

 3.1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价格竞争机制,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使社会的经济正常进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本质就是由市场进行自主定价,由保险机构自主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这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2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保险市场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保险业的快速成长,截止2016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亿辆。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共有保险机构200家,较年初增加6家。汽车销售市场的火热带动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主体在不断增加。

 市场上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各家保险主体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新的促销手段。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加强,“互联网+”保险的模式慢慢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以及电话销售模式的推广,大大降低了保险的销售成本,保险公司有更多的利润空间进行促销,由此导致市场销售费用不断攀升。保险消费者则在市场中选择价格最优、服务最好的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而保险公司为了争抢眼前的保险市场则被迫提高市场销售费用,提升服务质量。

 4 商车费改后市场经济对中小险企的内在要求

 考虑到车险业务的市场体量和在各公司中的业务占比,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无疑会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尤其对中小保险公司,基于数据基础和规模效益等因素,所受到的冲击更加巨大,短期内难免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但应该看到中小保险公司如果应对得当,扬长避短,完全可能在这一次“破、立”之间求得更大发展,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4.1更加注重挖掘战略渠道,发挥后发优势

 以电销为例,自2007年4月行业开始试水电销渠道以来,前几家大型公司依托先行者优势,极大冲击了传统销售渠道,降低了业务获取成本。基于电销前期的巨大投入,中小公司很难在投入产出方面与大公司比肩。此次车险改革后,电销将不再是唯一可以享受15%折扣的渠道,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设置相应的渠道系数。相对于大公司而言,中小保险公司电销成本小,相应的渠道调整和转置成本小,更加便于有针对性地锁定目标客户群,在推进产品定价标准化和业务管理自动化等方面,有着“船小好掉头”的独特优势,进而转化为竞争策略的后发优势。

 4.2注重差异化经营,获取细分市场优势

 相对于大型公司而言,中小保险公司往往存在机构较少,偿付能力充足度不高的限制。在传统销售模式下,很难快速打开市场局面。当前,互联网金融和移动终端金融对大众生活的渗透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的变革,正在将“大一统”的保险市场分割为“小众”市场,市场细分维度将不再局限于客户细分、区域细分等传统方式。通常一个特征,甚至是虚拟特征,就足以定位一个细分市场。同时,市场细分和识别更加便捷、透明,这就为传统保险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为中小公司快速成长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车险改革的背景下,以市场细分为代表的差异化战略,正是中小保险公司突破资源约束,顺应并把握变革趋势的重要途径。中小公司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经营灵活的特点,快速响应市场。通过全面应用差异化战略,推出“量体裁衣”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为中小公司绕开区域局限、品牌价值不高、话语权不足等市场壁垒,为寻求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

 4.3注重利用行业知识溢出,创新盈利模式

 目前,车险行业主流盈利模式都是基于对终极赔付率的预测。在“大一统”的监管模式下,终极赔付率用于研判车险业务的可负担费用及业务盈利情况,确保保单质量和保费充足。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把创新车险盈利模式作为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4.4要重点提高精算水平和自主定价能力

 车险条款费率改革后,精算工作将真正形成从产品开发、费率厘定、责任准备金提取、回溯分析、费率校验、偿付能力管理的精算循环系统。能否立足精算技术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将是中小公司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中小公司尤其需要推动精算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积极寻求柔性定价,提高客户体验。比如,立足精算技术将基本保险责任“模块化”,方便客户自主选择保障范围,促进用户参与保险产品设计,推动保险产品的柔性开发,就可以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同时,这种“模块化”设计,也便于保险公司自动核保、业务管理、后期核算与分析,根据客户偏好和价格弹性,精确识别客户行为,采用“效用定价”的模式,促进公司在互联网时代成功转型。

 5 新常态下保险市场的一般性经济规律

     保险市场机制是指将市场机制应用于保险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对于保险费率的自发调节只能限于凝结在费率中的附加费率部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保险商品的价值形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通过要求保险企业改进经营技术,提高服务效率,来降低附加费率成本。

 供求规律:保险市场上保险费率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风险发生的频率,另一方面取决于保险商品的供求情况。保险市场的保险费率不是完全由市场的供求情况决定,相反,要由专门的精算技术予以确立。

 竞争规律:在保险市场上,由于交易的对象与风险直接相关联,使得保险商品的费率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供求力量的对比,相反,风险发生的频率即保额损失率等才是决定费率的主要因素,供求仅仅是费率形成的一个次要因素。因此,一般商品市场价格竞争机制,在保险市场上必然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

 6 保险市场监管放前端控后端

 车险市场从来不是只有保险公司一个当事方,消费者、监管部门都是这个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监管部门的工作比市场主体难度更大,主要原因是各相关利益方对车险市场化目标要求相当“多元化”,既要维护消费者利益,确保社会平稳,又要维护行业利益,提升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既要维护大公司利益,还要兼顾中小公司利益;既要引入竞争机制,又要平稳增长,不能产生风险。商车费改后,监管部门从对保险公司的价格监管和销售费用监管转向对综合成本率的监控。在价格自主后,进一步放开市场监管,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对保险公司综合成本率的监控则更加严格,从而避免了行业的混乱。

 结 论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充分认识保险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发掘商车费改的内在经济动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拓宽保险发展空间,使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提升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保险业 车费 内在
上一篇:[学习冶金企业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下一篇:一什么钢琴 [浅谈钢琴慢练过程需注意的几个方面及重要性]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