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圭臬,健康的准绳(下)]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

来源:入团申请书 发布时间:2019-04-09 点击:

  导养得理,可以长寿       文章的最后,作者从三方面提出了“导养得理,可以长寿”的观点。为养生者指出了途径,为长寿者指明了方向。       一、清虚静泰,淡泊名利。
   主要论述了以心态为主的心理养生。文章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疆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大意为:心地平静、安定,很少私念,绝少贪欲,知道名利地位妨碍品德的修养,所以淡然视之而不去谋求,并不是思想贪求而行动上强行禁止;认识到味道荤厚食品会伤害人的生命,所以抛弃它毫不顾惜,并不是内心贪恋而后强行抑制。外界事物因能使思想受害就认为它不存在,精神情志因醇泊恬静而特别显著。心胸开朗没有忧患,情绪平静没有杂念。
   生活实践证明,平静安定的心态决定“少私寡欲”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平静安定的心态,故会做出“知名位之伤德”、“忽而不营”的不谋求之举。这与那些表面标榜自己,装模作样贪得无厌的人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另外,平静安定的心态已把物欲杂念排除之外,坦坦无忧愁,就显得特别精力充沛有活力,那些心胸狭小、整日躁动不安,狂喜暴怒,反复无常,私欲膨胀,不择手段,精力就自然失去了活力。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庄子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宋朝的林逋在《省心录》中也进一步指出:“知足常乐,务贪必扰”。这“自累”、“自扰”正是对躁动心态的描述。养生学家葛洪提出:“夫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延驻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诅嫉”。可见,以平静安定、淡泊名利、从容大度、无欲无求的心态去对待客观事物,无疑是一种心理养生的妙方,一付治理躁动的良剂。只有具备这样心态的人,才能做到“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的“清静无为,怡然自乐”的人生境界。
   文章还论述“识厚味之害性”的过食膏梁厚味之饮食养生。现代饮食科学证实,厚味食品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过食之营养超标,身体超重,增加心、肾负担,久而久之,累及心、脑、肾等脏器而出现高血压、冠心病。既然“非贪”这些厚味食品,也不应该“后抑”而强行不用,更不应该“弃而弗顾”偏向另一个极端。最好是通过“适量”食用,达到营养平衡。这才符合饮食养生的要求。
  
   二、守一养和,修身养性。
   “守一养和”即“守之以一,养之以和”。《老子》以一为道,是万物之根本。如在《三十九章》所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五候得一以天下贞,其致之一也”。有关“一”的解释,首推“数词”,“最小的整数”。然而,就养生来说,却远远超出了这个界定范畴。如对自然界,“一”代表了万事万物的开始。从增益的一方看“一”代表“小”和“少”,用“一件件”、“一天天”、“一个字”、“一点点”表示开始;而减少的一方,则用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最少来形容。但无论增益和减少,都要从细微的“一”字做起。“和”有和顺和谐之意。即《易传》“保和大和之谓”。像做羹和奏乐一样,配料调和为之美,音调和谐为之悦。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互交融的深刻内涵。以之调和饮食、情志及人与环境的适应等等,达到“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的自然、和谐、平衡、健康。
   修身养性是儒家的思想。其养生内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即“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在照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止于至善”和养生的关系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知道了止于至善,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克服个人的私心,使内心平静;内心平静了,才能遇事安详;只有遇事安详,才能思虑周到,只有思虑周到,才能达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八条目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建立在修身的基础上,而要修好身,必须在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上下功夫。就诚意而言,《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讲的“勿自欺”、“慎独”,都是养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佛家的“守一养和”解决了一个“静”字;儒家“修身养性”解决一个“诚”字,静中见诚,诚中寓静,静诚合一,才能做到:“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
  
   三、 朝润泉,回归自然
   文章用“蒸以灵芝、润以醴泉, 以朝阳,绥以五弦”概括了自然界各种养生方法。用灵芝一类源于自然的药物蒸性染身,陶冶情志;饮用甘美的泉水滋润脏腑,沐浴在和熙的阳光下身心是如此惬意,听着优美悦耳的琴声,如痴如醉。面临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人们会从瞬间萌发的“无为自得体妙心玄”的幻梦中回到“忘欢而知乐足,遗生而后身存”的自然怀抱中来。
   从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天人合一”自然养生观中得知,人类源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源和属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间接地影响人类;人类不仅要能动地适应自然,更要主动地改造自然。比如,当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各种污染物的严重威胁时,经过冷静地反思之后,重新选择回归自然,用“自然之物养自然之身”的综合治理的方法,走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系统论述,为现代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不可多得的教训,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尤其是文中“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的细微之论,“爱憎不拘于情,爱喜不留于意”的宽容之举,“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求者以小道自溺”的中肯分析,“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的豁达心态,情真意切,寓义深远,成为朗朗上口,为现代养生者争相引用的格言警语,激励培育着一代代养生者的顽强、执着拼搏精神。然而,《养生论》毕竟受时代的局限,文中也存有一些不实之处。比如,在主张“导养得理,可以长寿”的同时,也不否认“受特异之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的“神仙”存在,这显然是有悖于“导养得理”的观点的。又如,作者所重视的“服食养身”是指“服石丹药,保养身体”。是想通过服石丹药,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又与当时盛行的“辟谷”、“服石”、“炼丹”等社会风气分不开的,而作者本人恰好就是一个“服石养生”虔诚的倡导和执行者。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科学成就去衡量评价古人,更不能以小的过失去否定对养生的贡献。在实事求是做出评价的同时,不妨就儒佛道三家有关养生论述和“服食养身”的背景作一简要历史回顾,找找误导的源头作为对《养生论》的注解和补充。
  
   四、儒道佛三家养生观的异同。
   儒家崇德。孔子的所谓道德,其核心是“仁”。“仁”是儒家养生学说的最高思想境界。儒字从人、从需,言儒乃人之需也。所以孔子将儒学说成是一种善行善举,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主张“德润身、仁者寿”、“有大德者必得其寿”。又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一生以乐学而养生也。他的道德学问,为后世所景仰。
   道家养真。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其核心是“返朴归真”。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人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以修道而养寿也。
   佛家养心。佛家学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它否定人的现实生活,而追求的却是人的理想生活;它压抑的是人的现实生命,而企望实现的却是人的理想生命。这都体现在佛家戒、定、慧三字中,这三字正是佛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也是佛家养生之道的最高思想境界。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提倡“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这样,儒道佛三家的养生异同是:
   1.名称、宗旨异而“入静”同。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修性,佛曰明心见性。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以保长生,其肯切;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明・尹真人弟子《性命圭旨・大道说》);一个共同的修性方法―――“入静”。
   2.主、愿异而“长寿”同。儒家主修身,养生旨在入世,实现修、齐、治、平的宏愿;道家主养性,养生旨在遁世,达到顺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愿;佛家主净心,养生旨在超世,是为脱离人生苦海,超脱生死轮回的心愿。一个共同回复本来的面目―――“长寿”。
   《养生论》中浸透着儒道佛三家的养生思想,并把各自的养生之道建立在“德、志、行”的基础上,如在赋于时代之新知,无疑具有进取和创新意义。
  
   五、“服石”养生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服石炼丹最兴盛的时期。晋灭吴统一全国后,国无战事,当时旺族世家,清流子弟,甘愿退隐山林,以诗文画乐相酬,或研习医术或服石丹药,追求生命的愉悦。作者在《养生论》中提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深信“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服五石散(钟乳石、硫璜、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可以长寿。其实,不仅不能长寿,反而致命早夭。《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载:“服石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说:“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大猛毒,不可不慎也”。这是魏晋时期养生的一个误区,而倡导服石养生的作者也成为时代的受害者。
   以上解读恐有诸多牵强、不实、甚至是错误之处,两点回顾亦不是专门为作者辩护,功过是非,恳请养生界同仁评点、指正。(续完)

推荐访问:准绳 养生 健康 圭臬
上一篇:寿比南山 心如止水 寿比南山
下一篇:运动健康【您运动 您健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