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全过程工程咨询BIM技术应用、技术管理

来源:入党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11-17 点击:

 附录 A

 全过程工程咨询 BIM 技术应用

  A.1

 一般规定

  A.1.1

 全过程咨询单位宜根据项目管理需要使用 BIM 技术,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A.1.2

 借助于 BIM 技术,以 BIM 模型作为信息管理有效载体,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管理。

 A.2

  项目决策阶段

  A.2.1

 项目决策阶段创建的模型应根据项目全生命期的 BIM 应用策划作出规划,以实现模型及信息在后续环节中的充分利用。

 A.2.2

 将繁琐的文字、图纸资料、将碎片化与抽象化的需求整合到建筑信息模型文件中。

 A.3

  勘察设计阶段

  A.3.1

 在设计阶段,宜将 BIM 技术用于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各专业沟通效率,通过各专业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A.3.2

 依据方案设计阶段相关要求,完善初步设计阶段的各专业建筑信息模型,并利用各专业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设计优化。

 A.3.3

 为项目建设的批复、核对、分析提供准确的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并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数据基础。

 A.3.4

 设计阶段的 BIM 应用,宜结合设计成果交付要求,基于模型形成设计图档,使 BIM 交付模型与设计图档相一致。

 A.4

  招标采购阶段

  A.4.1

 基于 BIM 模型优化成果的施工标段划分,减少各标段之间的工作冲突,消除传统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界面冲突而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

 A.4.2

 根据 BIM 模型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达到清单完整、快速算量、精确

 算量,有效地避免漏项和错算,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阶段因工程量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A.4.3

 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析,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加以可视化虚拟施工分析,并在 BIM 数据平台下按时间顺序进行施工方案优化。

 A.4.4

 快捷地进行施工模拟与资源优化,进而实现资金的合理化使用与计划

 A.5

  工程施工阶段

  A.5.1

 施工阶段的模型应基于设计阶段交付的模型,并根据 BIM 施工应用需要,创建形成施工模型、专项施工模型等子模型。

 A.5.2

 施工总承包方宜负责管理专业分包方的 BIM 应用,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整合专业分包施工模型在各个施工阶段的 BIM 应用。

 A.5.3

 施工阶段的 BIM 应用应结合工程实施的需求和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进行。

 A.5.4

 施工阶段采用 BIM 技术进行 4D 施工进度模拟,对比现场实际进度,实施调整施工计划,便于对施工情况进行审核。

 A.5.5

 通过 BIM 模型配合传统造价软件进行成本辅助管理,增加项目的可控性,降低造价。

 A.5.6 将 BIM 模型结合手持终端带入施工现场,通过模拟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运营方案等,对现场施工质量状况进行检查,便于投资人的管理与监督

 A.6

  竣工验收阶段

  A.6.1

 竣工验收时,将竣工验收信息添加到施工过程模型,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证模型与工程实体的一致性,进而形成竣工模型。

 A.6.2

 验收过程借助 BIM 模型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校核,譬如管线位置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利于后期检修等。

 A.6.3

 竣工 BIM 模型搭建将建设项目的设计、经济、管理等信息融合到一个模型中,便于后期的运维管理单位使用,更好、更快地检索到建设项目的各类信息,为运维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A.6.4

 BIM 模型进行建筑空间管理,其功能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空间分配、人

 流管理(人流密集场所)等。

 A.6.5

 利用 BIM 模型对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辅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制定短期、长期的管理计划。

 A.6.6

 将建筑设备自控(BA)系统、消防(FA)系统、安防(SA)系统及其他智能化系统和建筑运维模型结合,形成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运行管理系统和运行管理方案,有利于实施建筑项目信息化维护管理。

 A.6.7

 利用 BIM 模型和设施设备及系统模型,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模拟演练。A.6.8 利用 BIM 模型和设施设备及系统模型,结合楼宇计量系统及楼宇相关运行数据,生成按区域、楼层和房间划分的能耗数据,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耗能位置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能效管理方案,降低建筑能耗。

 附录 B

 技术管理

 B.1

  技术管理

  B B . 1.1

 应明确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部门,界定管理职责与分工,制定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制度,确定项目设计与技术控制流程,配备相应资源。

 B.1.2

 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由组织在其相应管理制度中详细规定。

  1 1

 项目设计及技术管理是在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的基础上,项目管理机构对项目全过程或部分过程实施的设计及技术工作进行控制,为项目的设计过程、施工组织、后期运营进行系统筹划和保障的行为。

  2 2

 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需自项目立项开始至项目运营阶段止,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应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 3

 项目设计及技术管理需根据项目目标管理原则,综合考虑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指标而制定。

 B.1.3

 设计管理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下列阶段:

 1 1

 项目方案设计;

  2 2

 项目初步设计;

  3 3

 项目施工图设计;

  4 4

 项目施工;

  5 5

 项目竣工验收与竣工图;

  6 6

 项目后评价

 B.1.4

 说明:项目设计阶段划分是依据建设行业的基本规律确定的。其中项目方案设计阶段也称为设计准备(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可称为工程设计与计划阶段。

 B.2

 收尾管理

  B.2.1

 应建立项目收尾管理制度,明确项目收尾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B.2.2

 项目收尾阶段包括工程收尾、合同收尾、管理收尾等。

  1 1

 工程收尾需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结算、工

 程档案移交、工程竣工决算、工程责任期管理;

  2 2

 项目合同收尾包括合同综合评价与合同终止。

 B.2.3

 项目管理机构应实施下列项目收尾工作:

  1 1

 编制项目收尾计划;

  2 2

 提出有关收尾管理要求;

  3 3

 理顺、终结所涉及的对外关系;

  4 4

 执行相关标准与规定;

  5 5

 清算合同双方的债权债务。

 B.2.4

 承包人应制定工程保修期管理制度。

 B.2.5

 与工程保修期有关的是缺陷责任期。保修期与缺陷责任期的区别:

 工程保修期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条例》实施的一种质量保修制度,一般规定保修期在 5 年以上。

 缺陷责任期是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13)》实施的另一种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其保修时间一般最多为 2 年,缺陷责任期结束,发包方应把工程保修金返还给承包商。

 工程保修期涵盖了缺陷责任期。

推荐访问:技术管理 全过程 住房
上一篇: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二)
下一篇:人事求职简历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